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凡有所读,皆成性格

读过的书,都去了哪里?都变成了你性格的一部分。

我每读一本书,都会把书名及感受记录下来,有时只有一两句话,这么做的初衷,是为了看看自己积累起来,一段时间后到底会读到多少本书。然而当我翻看记录时,以前较早时候读过的书,有的具体的内容,已经模糊了。由此思考一个问题,读过的书如果有所遗忘,它还留下什么?读它还有用吗?

其实答案是明确的,读书不管你日后清楚的记起其中的内容,还是印象不再那么深刻,书之于你,书给你的感觉,书于当时留给你的智慧,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印在你的潜意识之中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凡有所阅,皆成积累,凡有所读,皆成性格。

我常想,人的大脑犹如一个超级CPU,凡目之所及,心之所阅,皆统统拿来,融会贯通,整合吸纳,最后融化为你的智慧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气质与心性的一部分。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花花绿绿、复杂变换的世间百态,怎么会分析它,看清它,判断它,靠的是什么?底气是什么?靠的就是你的积累,你的历练,你对自己的大脑的持续不断的充实,而阅读,自然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不然,对于世事,你凭什么比别人的判断更精准?

想想真有意思,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也只有人可以读书,会读书。这一种天然的能力,是大自然的馈赠。一个人把他的思想,通过书籍,传达给另一人,一个可以写,一个可以看,一个写的出,一个看得懂,彼此之间可以跨越时空之限制而通过书籍融通,这是多么高级的一件事,又是何等神奇?如果没有大自然的设计,一切都不可能实现,你我只要可以读书,皆是神奇的存在。

所有的事情都不能被理解成理所应当的,就如读书一样。这么理解,就懂得稀松平常之事,也是来之不易。既然拥有一颗读得懂书的头脑,何不多读几本,享受此间乐趣,日积月累,其实都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融进了自己的血液,成了性格的一部分。

读曾国藩的时候,他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我不知道是否有夸张之嫌,但书籍对于人的性格的改变,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当大词人苏轼对他的落第好友董传给予勉励时,那一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既道出了对友人的人格之钦佩,又写出了饱读诗书之人的气质状态。而这后一句也成了读书之于气质改变的最好诠释。

我一直觉得有三种方式可以塑造和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读书,看风景,与智者聊天,而尤以读书对人的性格改变最为显著。所以,不必迟疑,不必困惑,也不要担心读过的书自己又忘记了,因为,凡有所读,皆成性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励志格言 —读书
读的是书,看的却是世界!
人格修养
读书,是人生的一段修行
读书让女人变得更加有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