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最近读了哪些书?我是如何提升阅读能力的?

聊聊最近读的几本中文书,也说说我的阅读观。

这几本我阅读的目的性很强,抱着「能从书中有一两点思考就赚到了」的心态读的。把书读薄,然后在践行和生活中再把它们读厚。我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小感悟。

1.《设计心理学》3&4

1)《设计心理学》第三本的主题是「情感化设计」,主要说的是设计除了实用要素,要考虑设计中的情感要素。如果一个设计有趣,能够给你带来快乐,你会原谅它的很多不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购买一些颜值高但是没啥用途的物品。从情感要素出发,这就合理啦。

2)音韵之美赏析语言的一个维度。一下想到前几天读毛姆的《面纱》,他写道:His soul was lacerated. 当时就特别喜欢「lacerated」,和手起刀落的 cut 相比,lacerate 又长又深,听着都疼。

3)人类的语言来自行为和反思层次,但是语言也是一种本能,有生物基础。成年人学英语的本质是通过行为和反思提升自己的语言本能,这个本能就是大量练习后产生的语感,对语言声音和内容的感受力。

2. 《顿悟的时刻》

《顿悟的时刻》是写给爱读小说和写小说的人。前半部分主要来自张悦然为《人物》杂志开设的写作课,像学术论文,从视角、情结、情感的支点等出发,聊小说的写作手法。后半部分源自她的小说鉴赏课,聊她近年来读的比较多的作家,比如村上春树、爱丽丝门罗。

由于阅读量和文学素养严重匮乏,这本书于我的主要作用是文学知识和小说书单。它让我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比如文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文学中的顿悟时刻。也知道我们为何会被一个故事打动,当我们读一个故事时可以从哪些角度阅读。

第二部分读作家的生活和创作历程挺有趣,写得也有深度。读完我就下单了一些经典小说补课,生活需要小说的呀!

3. 《论文写作指南》

在读博士的朋友推荐这本《论文写作指南》,我也买了本看看。为啥我不写论文也买来看呢?研究的本质是尝试用新的视角认识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训练思考、表述、论证、总结等能力,我想这样的书可以帮我优化自己的思考模型。

哪些问题最值得研究呢?作者说:

我给你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这是一个真问题。要么关乎外在,要么关乎自己(即选择你的热爱);第二个标准是这是一个好问题,即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这样做的终极目的是帮我们节省认知的成本。

作者说他不赞成「认知升级」,不需要知道得更多,而是「认知还原」,搞清几个元问题,然后就会发现这些一通百通。

反过来,学习的捷径就是关注「元问题」,把握和吸纳一些学科的基本认知框架,从而节省认知成本,在决策时可以「择其善而从之」。这也就是 Charlie Munger 常说的 Lollapalooza effect。

4. 《一往无前》

这本《一往无前》是小米的官方传记,可能面向的读者对内是员工,对外是米粉,整体目的是品牌宣传。作者貌似很喜欢煽情路线,搞得像《艺术人生》似的,全篇也把雷军形象塑造的过于完美。

很讨厌的一点是提到一些可能有「负面」影响的内容时,作者会故意含糊其辞,不知道是怕啥。比如写创始人之一周光平时,前面都是提真名称博士,后来让人走人时就称是「当事人」「硬件负责人」「重要创始人」。

书中高频出现的词有「民主精神」「口碑」「快」「创新」,小米成功的主要原因和其它成功企业相同:招人才,自己快速学习亲力亲为。感觉雷军是孔明加刘备,读完这本,他在我心目中可爱可敬了好几分。

成功需要一些基础因素,但没有什么公式。努力也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多那么点幸运。最喜欢的一段是雷军在一次年会上的总结。他说创业开心就好,开心了才有激情有创造力。人人都是创业者。从专业出发,肯学习、主动请教,最重要的是有信仰,并且无比相信,一往无前。

还有几本中文和英文书正在读,下次再一起写上来。

每次写读书笔记,就会有人问: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看书?你怎么看书这么快?一类的问题。

我确实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


两年前我和「孟庆伟英文写作」的 Justin 老师开始创业,主要做一个线上英语社群(对了,2021 年社群快开始招生了呢!)。由于疫情,我们把办公室的工位退掉了,各自在家办公,时间全凭自己把控。我主要的工作的就是读读书、看看剧,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也积累教学素材,为学生准备最优质的内容。

至于读书速度,我从来也没刻意追求过。如唐诺在《阅读的故事》中所说:


阅读不是「看到」,而是思索、启示和理解,它不决定于我们眼睛的速度,而是我们心智的速度、深度和延伸的广度。

我在乎的是我可以从一本书中学到什么。有的地方读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并没什么特别的技巧。

要说阅读能力的训练,我想主要是因为我曾经在两年的支教生活中,由于村里缺少娱乐,踏踏实实地读了几箱子中英文书,还做了两年英文原版书读书会,一直写公众号。我想大家如果愿意用两年时间保持阅读,时不时写点总结,就不会再纠结阅读速度一类的假问题。

我希望我的分享给你的带来的不是焦虑和压力,而是鼓励和相信。可能看着看着,心里一痒,你自己很可能也就捧起了书,码起了字。

读书和学外语,都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我们不要盲目追求阅读数量和词汇量,而是一直问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哪些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然后用阅读和一件小事(比如学英语)开始探索和练习。

猜你还想读:

· 你怎么读书这么快,不需要谈恋爱吗?

· 我是如何读《经济学人》的?

· 为什么说人丑就要多读书?

· 读毛姆小说《面纱》学英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是阅读,如是写作》
怎样理解“读书”才能“有助于写作”?
小说写作和论文写作的相似性
作家王鼎钧:我相信写作能力是后天养成的
初中语文,千人一面的作文现状如何破局?取法名家或许是突围之道
小说续书,可否看作创意写作 | 张怡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