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

境界者,盖事物之所臻程度、状态也。教学是一种行为。行为所达到的境界,是指这种行为所进入的状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语文教学也有三种不同的境界:“万籁此都寂,只余钟磬音”,此第一境界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此第二境界也;“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投入,学生听得入神。教室里万籁俱寂,鸦雀无声,只有老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侃侃而谈。

这一境界,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告诉式” “演讲式”。

老师“讲义并示范”(叶圣陶语),满怀激情地把自己研究所得之成果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处于接受地位,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认真倾听,专心思考,随时笔记。其疑问也须及时记录,待老师讲授之后,再自行讨教或商榷。

这一境界,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习惯,知识基础。老师需要对学生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以此确定讲授内容的多寡、难易、深浅;更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语言,以此形成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魅力。

其见解则振聋发聩,皆道人所未尝道,以期开学生之茅塞;其言语则妙语连珠,常达人所不能达,而能启弟子之愤悱。如此,学生随老师的思路游于学问之殿堂,领悟治学之门径,也不失为进学之一途。

第二境界,教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充分活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这一境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 “讨论式”。

老师设置情境,设计问题,以近取譬,因材施教,“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使学生“自求自得”,发展个性;学生则动手动脑,争相展示自己的才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学知识,练技能,冶情操,营造自己生命的未来。

这一境界,老师不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扶携”复“翼护” “不离其身畔”(叶圣陶语),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

这一境界,老师不只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一个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感受、体验、探求知识,从而使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三境界,师生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探求、创造的过程。

这一境界,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探究式”。

教师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动态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与学生一起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质疑、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人人都有创造的欲望,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创造,有如春色满园,树树花放,枝枝摇曳;低者婆娑,高者出墙。

这一境界,学生凭借自学能力向学问的殿堂掘进,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一境界,学生能“独行” “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叶圣陶语)达到了“不教而教”,当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种境界的次第,老师的主导作用渐次减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渐次上升。

第一境界,教师是主讲,课堂就是讲堂,学生较少与老师对话交流的机会,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但老师讲所当讲,讲的是自己的话,仍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第二境界,教师是主导,课堂则是学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都得到了发挥。

第三境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室就是研究室,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成长,把学习提升到研究的层次。

三种境界之外,如照本宣科之类,尚未入语文教学之门墙,是为无境界。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是名师。无境界则误人子弟,难得尊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与自我总结
掌握学习阶梯的黄金价值
余映潮:做智慧的语文教师
教学的三重境界
是什么决定教师发展之长短
评课(3):评课的关注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