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过。

你愿意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吗?《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克兰德就这样做了,中年时事业有成的他,为了追求心中隐秘的绘画梦想,抛家舍业,独自离开家乡。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还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到最后他被疾病和双目失明击倒,临死时他完成他心中美好的画作。

关于“月亮”和“六便士”的选择,是多少人想做却不可做,也极难做到的事情。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月亮与六便士》相信每个人也有不一样的解读。我读到的是一个茫茫众生中再小不过的生命,为了遵循自己的内心,宁愿付出亲情财富,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他接受了内心渴望的召唤,其实并不是你去追逐理想,而是理想击中了你。我觉这是一种幸运,它因生的纯粹而伟大。

其实在第一遍读这本著作的时候,我觉得书中的几乎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在挑战我的价值观,它与我的思想理论相悖,后来我看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再延申思考,难道我这种凡俗的价值观不是枷锁吗?就像康德的道德,凭什么作为能够审判人灵魂的一切标准?我们在自己或者大多数认为的观点里活着,这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吗?那正确和错误谁来评判,又该怎么划分?就像主人公克兰德一样,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处于社会之中,那么那所谓坐在宝座之上的道德,对于他又有何等意义?我觉得没有人可以审判灵魂,克兰德最后让人毁了他的旷世杰作,他没有为世人留下什么,它只对自己有了交代。想起佛家常说:四大皆空,只剩一副臭皮囊矣。

人在件要紧的事上总是患得患失,一方面害怕冒险所要承受的风险以及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舍不得当下舒适安稳的平静生活。对立如此尖锐,难怪多数人迈不出那一步,只能到死都惦记着。

最后到底是一个人抬头望月,志存高远,还是低头看地,平淡生活,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我只想说,如果你心中有那片圣地,如果你早晚都要追寻心中的那多蓝莲花,那你为何不早点出发呢?

《月亮与六便士》让人发现了不为他人期待而活的“本我”,也许每个人都有一刹那想为梦想而热血出走的冲动,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对于每一个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于是我们只能偶尔看看月亮,然后低头赶路,偶尔在月光洒落的寂静夜里打开《月亮与六便士》来安慰心中那块为此腾出的空地。

附加上我内心有些矛盾的另一面(有时真想给自己来场辩论。):

理想和生活的存在方式因人而异,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我们值得追求的。回归大多数人的现实我想说,我们很幸运在这个时间里,一路走来,各种各样的时代变化,男女更加平等,大学扩招,中国经济强大,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机遇,只要我们把握好机遇,确定好方向,我们也可以怀揣着六便士看月亮,有人说这样不纯粹,有人说这样更痛苦。我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各自选择。在开始之前没有可以判断好坏对错,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灵魂追求着什么,勇气值是多少等等因素,都因人而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书评 | 青莲 | 在均码之外供奉理想的人
《月亮和六便士》|你敢听从内心的召唤吗?
月亮与六便士——致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
《月亮和六便士》:既然我们早晚都要去追寻心中的那朵蓝莲花,那为何不早点出发?
既然喜欢月亮,就别丈量距离——读《月亮和六便士》感
看懂这本书,你的人生就不会那么累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