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切记:父母给予爱,与孩子能否感受到爱,是两码事

“明明对孩子付出了一切,但孩子似乎压根儿就不领情,反而变得很对抗”,很多父母始终不明白这一点。

一部分人内心给自己的答案是:就是孩子不懂事呗,这是孩子的问题(父母没有错),所以其内心不免有责怪、埋怨和无奈!

事实如何呢?

- 1 -

这几年,因为做咨询,亲身接触到这一类家庭很多,他们一心为孩子好,想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进步和成长,不论在物质和精力上,都给到了他们能给到的最多的支持。只不过,很大一部分采取的方式(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是不断的批评、指责、纠错、要求、鞭策……

最终结果,不仅没有使孩子更好的前进,反而让他们日渐消沉,缺乏热情,丧失动力,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亲子关系变得僵硬、破裂。

这些父母难道不爱孩子吗?

当然不是,他们内心很爱他们的孩子,甚至为了他们,可以倾尽所有。但遗憾的是,他们不懂得“爱的表达”。他们爱的方式让对方无法接受,导致孩子根本感受不到这种所谓的“好”,继而表现出一幅不领情甚至对抗的样子。而这时,父母往往会因为“爱之深,责之切”,更加强化对孩子的控制和鞭策,变本加厉地继续下去……陷入恶性循环。

我爱你爱得那么深,却害你害得那么苦!

- 2 -

以前在面谈咨询中,我经常跟家长讲一句话:“父母给孩子爱,和孩子能否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两码事”,这句话其实背后含义很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快地体会,包括曾经的自己。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跟那些“好心父母”走一条同样的路。只不过,这种模式存在于我和我的妻子身上。我百般的鞭策,打击和要求,以为这样,能促使她更加向上,成长更迅速,人生更美好。。但结果却是,把我们的感情破坏得几乎一干二净。

以前,我只是知道这个道理而已,后来,我真正体会到了那种感受。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明明想给予爱,却反而成了伤害?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懂得关注“感受”——做自认为对别人好的事,却没有关注到对方的感受(这样的人,往往也很少关注自己的感受)。

- 3 -

事实上,“感受”往往是人际沟通中的关键桥梁!看见自己的感受,看见对方的感受,表达自对方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都是在沟通过程中经常要做的事情。

当我醒悟的那一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刻意、有意地去练习我的“感受力”。我时不时地问自己“此刻,我是一种什么感觉”,去看见和感受自己的当下感觉,不论好坏。然后顺着这份感觉,我还会去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去探索背后的信念和想法……

很庆幸,一段时间后,效果和变化出来了,因为我能觉察到,自己内心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了。

我逐渐能发现和感受到身边更美好的事物(以前本身就存在,只不过没感觉),比如,为看到一朵盛开的鲜花而欣喜,看到别人一个微笑而发自内心的开心。我发现了自己大脑里存在不少“病毒性信念”,它们一直无形的牵制着我,而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我也感受到自己对人际交往变得更加自然和从容,我还感受到自己对生活更加有热情和有动力。

这些转变,都很美好!

父母给予爱,与孩子能否感受到爱,是两码事,关键桥梁就在“感受”!

/ END /

文 | 一点修炼 | 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历跟教养是两码事
你和伴侣的真实感情状态,为什么你总是看不透?
心理学:掌握这个沟通技巧,就能让孩子觉得你懂他
学会聆听,是走进孩子心里的一大法宝,让孩子内心获得疗愈
别蠢到用暴露自己软肋的方式,去表达你对别人的信任
沟通技巧(下):对方不想和你说话,都是因为你踩了这些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