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文 | 有书大童小逸 · 主播 | 简宁

最近,朋友圈被一则采访视频刷屏!

视频内容是B站UP主@老师好我是何同学,全英文对话苹果CEO库克。

一夜之间,UP主 @老师好我是何同学火爆全网!

网友纷纷评论:

别人的大学生活:采访Apple CEO!

我的大学生活:在宿舍混吃等死;

同样是22岁的中国大学生,小何向苹果CEO提问,讨论人生理想和世界的未来,还受到对方的赞赏;我等向苹果直营店服务员提问,咨询能否使用教育优惠省点钱,同一个世界不同人;

最近看过最喜欢的采访,居然有一点感动。

一个22岁的大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采访到苹果CEO,真的能让人在无趣的生活中燃起热血和希望。

其实,对话苹果CEO库克,并不是何同学第一次火到出圈。

早在2019年,在北邮念大二的何同学趁着学校开放5G试点,制作了一则《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测速视频。

凭借这则视频,何同学一夜之间粉丝翻了20倍,成为了头部UP主。

网友评论何同学的视频:一流剪辑、一流制作、一流文案。

很多人感慨何同学的一夜爆红,可是爆红的背后,是对这个领域知识的日积月累。

何同学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大量的数码领域视频和作品,步入大学后经常去参加各种行业前沿的展会。

他的每期视频,从选题、写稿、想分镜、拍摄、剪辑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耗时最长的一期做了半年。

何同学的爆红,从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就像钱学森先生曾说:“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

而一个人能得到什么,往往和他付出的努力成正比。

2020年,有个“罗翔说刑法”的账号入驻了B站。

一个视频、一段介绍、一天时间,粉丝数突破百万,刷新流量速度,打破B站记录。

入驻B站两个多星期,B站粉丝数突破350万。

罗翔老师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出现在各个场景中的“法外狂徒张三”更是用他传奇的经历,吸引了网友们的注意。

有网友诧异:高深的法学,竟然也能如此生动有趣。

作为2020年爆火的UP主之一,罗翔已收获千万粉丝,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法律网课顶流”。

连《人民日报》也为他点赞:“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

很多人惊奇,为什么一位讲刑法的老师,能在B站迅速火爆?

毕竟,刑法老师并不少见,可火起来的却只有罗翔。

事实上,罗翔的爆红是必然事件。

在尚未成名之前,罗翔老师就已经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并于2008年入选历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2018年入选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

早在1999年,还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的罗翔在外兼职讲课。

刚上讲台时,他只要求自己“千万别讲错”。为此,他写下了上课的逐字稿,逐字逐句地提前演练。

日复一日,罗翔早就在这种锻炼下,台风越来越稳,并且还能在台上妙语连珠。

成为老师后,为了让学生们更有兴趣学法学,他另辟蹊径用诙谐的方式讲课,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思路,再晦涩的知识也能轻松掌握。

他科普法律,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当你以为别人是靠运气和风口火起来时,殊不知人家早已完成了资本积累,火起来只不过是能力使然罢了。

一个素人能爆火,靠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本事。


知乎上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是否曾因自己的学历而自卑过?”

其中有个高赞答道:

今年19岁,本是最美好的年纪。可却因为早早地辍学打工,只能进入富士康。

为了方便打工,所有的行李只有一个桶,桶里装着维持生活最低限度的衣服和用品,自嘲“提桶一族”。

拿着微博的工资,每天浑浑噩噩、千篇一律,过着一眼就能望得到头的生活。

甚至人生中都没有计划二字,每天只想着挣够饭钱。

反倒是那些读了大学的同龄人,过着白领人生,人前光鲜亮丽。

他后悔那些混日子、放纵玩乐的年华,可却悔之已晚。

继“打工人”火了后,00后纷纷跑出来声称自己为“提桶跑路者”。

他们大多都是初高中毕业,尚未形成独立的三观,哪个工厂工资高就往哪里跑。

因为没有自身能力积累,只能周而复始提桶跑路。

美国企业家沃尔森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名为“沃尔森法则”。

意为:一个人能得到多少,取决于你知道多少。

在众多提桶者中,其中一位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我认真念书,现在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我下一代的起点,是不是就能更高一点?”

答案是肯定的。

比起日复一日的流水线工作,知识的深度厚度和广度,更容易支撑人生跃迁。

沃尔森法则告诉我们,一个人能走多远、走多高,依靠的是你的底层积累支柱有多强大。越是强大,能得到的越多,反之亦然。

一朝得志,往往是背后无数个日子的蓄势待发。

那我们该如何利用沃尔森法则,让自己在新的一年保持匀速成长呢?

“三分钟心理学”充电时间

  • 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


你有没有想过,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如何被拉开的?运气?还是能力?

答案是:认知差异。

有不少网友依然对“读书无用论”深信不疑,他们觉得读书没用、上学没用,早早选择辍学打工。

可是也有很多人,他们埋头苦读,默默积累学识。而当自己拥有了一定的积累,迅速瞄准,然后用学识提升财富、乃至阶级。

在薇娅还在创业阶段,她便对于领域内的风向知识异常敏感。

03年非典,她用极低的价格在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包了一个档口;08年奥运会,察觉进京物流受阻,迅速把生意搬到西安。

她还是最早开创“男装女穿”风潮的人,薇娅搭配一整套,总能成为爆款。

2016年,淘宝邀请她直播,每天必须坚持两个小时。薇娅心想“淘宝开直播肯定不是娱乐,一定和店铺有关,能带来流量。”

立刻便答应了下来。

可以说,薇娅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带货一姐,和她对于趋势的判断,对于信息的敏感度分不开关系。

而个人对待事物的认知,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 善用28法则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中提到:不管你想入门什么学科,你都能通过“速成”来实现。

而所谓的速成,则是迅速掌握学科中最重要的20%,掌握核心知识,再来查漏补缺。

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永远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的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这也被称之为20/80法则。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不可能。

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书中提到: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这件事情做好了,其他的事情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迎刃而解。

一个人能获得多少,不光取决于你知道多少。更重要的是,还要以正确的姿势进阶。

  • 保持终身成长


韦尔奇是通用电气的CEO,更是最受尊敬的CEO、二十世纪最佳经理人、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

韦尔奇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皆因为他的一个信念:保持终身成长。

在他还只是一个职员时,他面临一次升职的机会。当时人力资源部领导为他写了一份备忘录,里面提到:

即便韦尔奇有很多优点,但给他升职却具备一定的风险。韦尔奇过分依靠自己的天赋,而不是依赖努力地工作。

普通人看完可能当场就炸了,但是韦尔奇却坦然接受了。

他拒绝了升职,将这位领导提出的意见作为指导自己工作的指标。

后来,他不再迷信自己的天赋,他亲自去流水线听取工人的意见、谦虚地和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应当保持终身成长的思维。

只有不断成长,才能让自己的积累越发深厚,你才能得到更多宝贵的经验。

一个人获得成功,不仅要看他的努力程度,还要看他的努力能坚持多久。



任正非曾在采访中讲到:
“如果不重视教育,事实上我们会重返贫穷。

因为这个社会,最终是要走向人工智能的。

如果你没有受过大专或大学以上的教育,然后你英文不好、计算机也不好,就连做工人的机会都不存在。”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的重要性越发被凸显。

而在未来,知识也会越来越重要。

它也许不能让你富甲一方,却能让你不至于贫困潦倒,让你能拥有可期的未来。


点亮【在看】愿每位书友都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对信息保持敏感,才能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抓住更多的机遇,脱颖而出。

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Longtermist:持久战第1160天
创业者必读书
韦尔奇的管理“新法则”
韦尔奇自陈CEO法则
盘点中外富人圈潮流生活方式
韦尔奇的20字管理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