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节俗的生态情缘及其精神魂脉
端午习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

赛龙舟,

食粽子,

配香囊,

涂雄黄药酒。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到此时我们都要吃粽子,挂菖蒲艾叶,划龙舟赛龙舟等,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文化蕴含节日中,今天的《都市夜归人》节目将邀请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博导 终身教授 陈勤建与您解读。欢迎收听并留言!

端午节究竟怎么形成的?

它对我们国人意味着什么?

我们为什么重新将它定位在国家的节日?

我以为,端午节是我国先民顺应天时地利而形成的独特的生态情缘,其间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概括之,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季节性自然保健卫生节。在历史长河中,它不仅包含着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意义,还被赋予了不畏自然和社会的险阻,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诸多文化内涵,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民俗文化的盛大节日。此外,从深层文化角度来看,端午节还蕴含着我们的先辈对天、地、人——身体和心灵融和的感悟、调和、调适的精神文脉。它是我们先民所创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多元文化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今人对此要深切认识,保护珍惜!


 具体到端午节俗的情缘,历代有不少说法


(一)纪念屈原说

 纪念屈原说是最为流行的解释,在如今的普通百姓当中几乎已成为常识。 但屈原说虽流布范围广,但是并不能作为端午节最初的起源,只是后人逐渐将屈原之死附会杂糅到节日内涵中来的。


(二)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

 最早记载此事的是汉末邯郸淳写的《曹娥碑》(《丛书集成初编》本《古文苑》卷十九)。其文云: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伍)君(宋章樵注:伍子胥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

   

 

(三)辟邪说

这一说法是端午节起源诸说中最先提出来的。《玉烛宝典·五月仲夏第五》引《风俗通》曰:“夏至、五月五日,著五采避兵。题曰‘野鬼游光。’俗说五采以厌五兵。游光,厉鬼也,知其名令人不病疫。”   

  

端午节俗的精神魂脉

 

我国节日文化丰富多彩,为什么独端午节可以成为四大节之一并最终获得官方的认可被立为法定假日,全民休憩共度?我认为究其根本是端午节俗中的精神魂脉自远古至今一直在牵动着我们的心神,虽时隐时现,但这魂脉如风筝丝线虽有时弱不可见,但终究没有把我们放逐天际。

首先,端午节是先民触景生情,对人生和生命一体化精神意识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端午节在我们古人心目中是生命转化,万物由新生转入茁壮生长的最佳季节。 

春夏之交是万物生命转化的时机,另外,远古清明还未分化独立出来的季节性春俗,本身也是人生族群自身生命转化繁衍的大好时节。 


其次,端午节节俗是我们先民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共存斗争中自我保护精神意识的体现。

 农历的五月初五,在节气上处于芒种之后,夏至之前。而夏至在传统中国尤其是汉代以后民众的观念里,是阴气上升、阴气与阳气开始争斗的时节。五月,南北各地都相继进入温暖多雨季节,尤其江南地区浸淫多雨,多阴霾不正之气,蚁蝇孳生,百虫出动,是流感、腮腺炎、猩红热等流行传染病的易发季节,这也是古人把五月称为恶月、毒月的原因。据文献记载,五月初五正是九毒之首,为了驱邪祛毒,于是古人想出许多办法来防病强身,端午节便成了人们打扫卫生和“压邪”之日。为此,家家户户有挂艾叶、菖蒲、食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


这些习俗,实际上就是采取一种很简单,但又很实用的办法,来达到我们除病、除疫、保健的功能。比如粽子,在古代,甚至在今天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它是一种最好的干粮。端午习俗中,还保留许多古老的东西。比如说“赶鸭子”。 实际是我们端午节很重要的一个习俗,这个习俗我在冲绳看到过一次。冲绳的市长要展示他们的文化遗产,请我们去看,就是端午节那天海中“赶鸭子”。他们告诉我,端午的习俗可能跟中国有关,但是赶鸭子却是日本发展出来的新文化。我说不然,这个习俗也是中国传过来的,是与自我保护有关。赛龙舟也是这个目的。

  

 

 此外,全国各地各民族地区还有很多饶有趣味的习俗。

 

再次,端午节俗积淀了民族固有厚重的精神内涵。

如前文所述,端午节起始与古人顺应节时的养生理念有关。这反映了我们先民自远古以来一直在孜孜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体现。如果套用时髦词汇来说的话,这反映了我国先民萌芽状态的朴素的“生态文明观”。  


 闻一多先生在当年的《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中指出,端午是由吴越先民源起,面对蛟龙,状如龙子,而举行的图腾祭的节日。其实质,也是顺势而为。是我国先民不畏天命,顺势开辟利于自己健康发展的生存环境、健康体魄的节日外化形式。辟邪一类的说道,仅是端午文化的外在形态所以,端午节的灵魂就在于我国远古先民面对自然界中的不可避免的不利变化,不惧怕、不畏缩的大无畏精神,顺其自然、利用自然,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共度难关,最后安然地进入新的生活境界。


纵观当今世界,现代化从来没有统一的模式,同样,处在全球化中的现代性也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端午节的民族精神魂脉,应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的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是我们后人无法躲避和推脱的重大责任。

 


编辑:张   健

监制:刘   婷

审核:徐   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午月话端午
端午节的“冷知识”:不是起源于纪念屈原;秘鲁人在圣诞节吃粽子
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
端午节只能道“安康”?专家解读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