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总结
  林木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林木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繁殖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在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繁衍、开发林木种质资源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经济利益,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大工程。保护林木种质资源不仅是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国家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视,2000年12月1日起颁布实行的《种子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种质资源”,国家林业局自2002年起全面布置了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按照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我省近年来也陆续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省树种资源现状
       江苏植物种类丰富,仅种子植物就有157科,672属,2200多种。蕨类植物有32科,64属,130多种。原生裸子植物相对贫乏,不到10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按吴钲镒系统,含15个分布型,10个变型,总体上看,温带地理成分略占优势,反映区系成分的南北过渡。各分布型比较,以北温带和泛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北温带分布(含相应变型)有138属,泛热带分布(含相应变型)有121属,东亚分布型(含相应变型)有86属,占第3位。
       由于江苏横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个气候带,江苏的自然植被也呈地带性分布。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北的丘陵山地生长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建群种有麻栎、栓皮栎、槲树等栎类,次要成分有南京椴、元宝槭等;在石灰岩山地以白榆、青檀等榆科树种为主;此外,亚热带的黄檀、化香、黄连木等落叶树种也有分布。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南至宜溧山地北麓,生长着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乔木建群种除麻栎、栓皮栎外,主要有白栎、枫香、黄连木、黄檀等亚热带落叶树种。在江淮丘陵出现乌饭树、胡颓子等常绿灌木和小叶女贞等半常绿灌木;在宁镇、茅山低山丘陵还出现苦槠、青冈栎、石栎、紫楠、冬青等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在宜溧山地生长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为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常绿乔木树种,如苦槠、小红栲、青冈栎、石栎、青栲、紫楠、华东楠、红楠等。除地带性植被外,还生长着人工栽植的植被,例如连云港山地的赤松、黑松林,徐州丘陵的侧柏林、刺槐林,黄泛平原的杨树林,沿海、里下河的水杉、池杉林,宁镇、茅山丘陵的马尾松、杉木林,宜溧山区的毛竹林、杉木林等等。
  二、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一)林木种质资源清查
       以林木种质资源管理为目的的清查工作尚未开展过,但与此极为相关的研究性调查、管理性普查和清查工作历期长,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范围广,且成效显著,成果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大。著名植物学家钱崇澍1932年发表了“南京钟山的森林”和“南京钟山岩脊的植被”,1931年汪燕杰发表“玄武湖植被的观察”,是有关江苏植被最早的研究报告。曲仲湘1952年发表的“南京灵谷寺森林现状分析”,1955年发表“南京栖霞山林木现状的观察”,分析了江苏境内北亚热带森林植被的基本特点。南京大学生物系50年代开始在仲崇信、赵儒林教授领导下,对江苏的紫金山、宝华山、牛首山、栖霞山、云台山、宜溧山地的植被进行了详细调查,积累了很多基本资料。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在单人骅教授领导下1956-1958年调查了江苏全省丘陵山地及苏北黄淮地区的植被,1961年调查了高邮湖、宝应湖及邻近湖泊的沼泽和水生植被,同年至1964年调查了全省沿海的盐土植被,从而基本上积累了全省自然植被的基本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其它各种类型的植物资源调查有:1965、1975、1985年分别进行的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979、1988、1990、1995、2000年分别开展的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1985年省药材公司和省医药管理局联合主持全省中草药普查;1980年南京等市环保局做过地区植物资源调查;江苏省植物研究所1970年进行的全省经济植物调查;1981-1983年江苏省农林厅林业局和南京大学生物系共同主持,完成了对连云港云台山、句容宝华山、吴县光福、徐州泉山、宜兴龙池和南京紫金山等6处的综合考察;1996-2000年全省湿地资源调查;2001年由江苏省林业局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重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等。
  (二)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引繁体系
  目前全省已建立包括林木良种基地在内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19处,总面积412.0公顷,其中种子园41.0公顷,母树林80.0公顷,采穗圃5.0公顷,无性系繁殖苗圃7.8公顷,实验林89.6公顷,示范林88.4公顷,林木种质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繁育能力基本能满足全省异地保护的需要。吴江市苗圃(常绿阔叶树基地)、泗洪县陈圩林场(杨树基因库)、溧阳市龙潭林场(板栗良繁基地)、江苏省沿海防护林试验站(防护林苗基地)、江苏省林科院(林木花卉繁育中心)等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护与良种繁育基地已发展成为全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良种供应的重要基地,带动全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交流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林木种质资源利用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先后从省外和国外引进树种及品种(种源)达500多个,通过引种试验,逐步选出优良树种和无性系近百个,其中,水杉、池杉、落羽杉、国外松、“I-69”、“I-72”、74杨、35杨、苏柳172、194、333、369无性系、杉木优良种源、中山柏、中山杉、苏桐3号、刺槐优良无性系、银杏、板栗、苹果、梨、桃优良品种、杂交马褂木、金合欢、比利时杜鹃等均已在城乡造林绿化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至2002年全省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90%以上,重点工程造林已基本实现良种化。
       在大力引进新品种和实现造林绿化良种化的同时,我省大力发展用于城乡绿化、环境美化和产业建设的园林绿化苗、经济林苗。在常规造林苗中,珍稀树种和乡土树种的培育已得到重视;绿化苗的主体产品已由传统的广玉兰、雪松和龙柏等转向观叶、观花、观果、藤本等多种类、多品种共同发展;盆景则从传统的制作工艺转向商品化、系列化、标准化生产。常规造林苗、绿化苗、经济林苗、盆景、盆花、鲜切花、草坪等七大类林业种苗产品有机搭配,有效地满足了全省城乡绿化不同层次的需要。
       林木种质资源种苗产业正成为全社会投资的热点。国有苗圃、集体苗圃为我省林木种质资源交流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发展中逐步壮大。育苗个体、专业户、工商业主和外商,在林木种质资源利用利益驱动下,纷纷参与建设,林业种苗建设投资趋向多元化。目前全省已有2600余家企业单位从事林木种质资源种苗的生产经营;10多万户的个体投资林木种质资源种苗产业,其中经营面积达1公顷以上的大户有1800多户,3公顷以上的大户有近千户,7公顷以上的大户有200多户;外商投资兴建的林业种苗生产企业已达24家。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投资的引导下,我省林木种质资源种苗产业投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个体、工商业主、外商已成为我省林木种质资源种苗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所生产的林木种质资源种苗占到全省林业种苗总量的80%以上。外商企业的进入,不仅为我省林木种质资源交流带来了优质种苗、先进技术及经营管理经验,而且还为我省林木种质资源种苗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三、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存在问题
       回顾林木种质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我省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以致低位、缺位、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低位
       省、市、县三级林业主管部门虽然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但是,对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重要基础性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还缺乏充分和深刻的认识,没有把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放在应有的位置;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宣传和引导,使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长期处在自发分散、低水平发展之中。有的地方由于受技术、资金的限制,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缺乏信心,存在畏难情绪。加上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处于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畅,保护者、管理者缺乏长期意识和忧患意识。
  (二)科技支撑缺位
       众所周知,科技支撑是一项开展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关键技术、共性问题和影响全局的重要工作。无庸讳言,由于林木种质资源科技支撑缺少应有的位置,使得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过程必须做的事情却没有做起来或做好。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研究的课题立项少,科研水平低,成果更少,导致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保护地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在清查、保存、保护地建设、交流、利用等许多环节上服务组织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指导不到位,不少地方存在林木种质资源基地技术无人管的现象,支撑林木种质资源管理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上没有;即便有,也存在着网破、线断和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
  (三)资金投入空位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或短期内无产出的基础性事业,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的国有场圃本身经济困难,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微乎其微,职工工资难以支付,这种状况又严重制约了承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主要责任的国有林场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投入,导致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设施简陋,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落后。不仅如此,有的地方因生活所迫,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改为苗圃、用材林或经济林用地,林木种质资源的破坏或流失严重。另有一个问题更值得关注,由于国家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少和额度小,有时是附带在其它项目之中,专项资金挪作他用或篡位使用也是常事,实际上形成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资金投入的空位。
  (四)保护管理错位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低主要反映在有法不依和有法难依等方面。由于思想认识、科技支撑和资金投入等上述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条例、规章、制度等国家法律或地方行政法规难以执行,尤其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有法难究或执法不严,所谓“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文件)不如无头(批示)”的错位现象,正是这种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任意性和管理随意性的集中体现。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对象多,分布广,栖息地所隶属林权关系复杂,也增加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难度。有些分布在保护区(宝华玉兰、天目木兰),有些分布在国有林场(银缕梅、金钱松、榉树),有些分布在集体林场(榉树、香果树),有些分布在城市建设的风景名胜区(银缕梅、榉树),有的分布在民居庭院(红豆杉),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的权属不同,保护范围广,涉及到的保护部门多,经济关系、人际关系复杂,影响到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
  (五)开发利用越位
       林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越位,就是做了相当一部分不该开发利用的、也开发利用不了、开发利用不好的事。如开荒农耕、砍柴伐木、挖药采石、兴修水利、工业扩展、商业利用、旅游开发、外来种侵入等人类非理性行为的影响乃至破坏,导致林木种质资源的生境退化或片断化,物种资源锐减。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激增,伴随着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生态占用度的增加,使得林木种质资源的生境变得更加破碎,分布面积更加缩小,一些生态幅度本来就不太宽的林木种质资源的生存陷入更大的困境。据史料记载,榉树、青檀等树种在江苏的分布广泛,因这些树种的木材名贵或树皮价值高,商业利用成熟,大量砍伐以后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是难寻野生大树的踪影及无穷遗憾。以榉树为例,在明朝清代,榉树是上等或高档家具制作的原料,传统的苏式家具就是以榉树作为主料,这是历史上榉树资源破坏的主要时期。到了解放前,战乱又给榉树毁灭性破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粮为纲使得榉树资源越来越少,到了灭绝的地步。
  四、下一步工作
  (一)总体思路
       跨入新世纪,步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江苏林木种质资源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以保护种质资源、展示科技革命、弘扬生态文明、提升管理水平为建设主题,以分类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管理、持续利用为建设主线,以与时俱进和开拓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主动力,以确保珍稀濒危树种、力保主要造林树种、积极引进国外洋种、大力繁殖优势树种和努力示范推广保护新技术为建设重点,建成林木种质资源齐全、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保护科学、管理高效、全国一流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全面开创融资源保护、科技开发、新技术推广、业务培训、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林业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新局面。上述指导思想又进一步概括为“突出主题主线、奋力创新创业”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思路。
  (二)保护策略
       林木种质资源的总体保护战略为分类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管理,持续利用这十六字。具体保护战术为保牢核心区,保住缓冲区,保活过渡区,保全迁地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不仅存在于保护区中,更在于相关经营过程中的保护。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严格封禁;缓冲地带,可以开展科研活动,在林木种质资源保全和生态安全前提下进行森林旅游等极少部分经济活动;保护区周边的过渡地带,可以进行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营活动;异地保护地带,在保全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产业,既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又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提供多样性的造林苗木,还增加保护者的经济效益,一石三鸟。这样,把林木种质资源管理者的保护政策措施与保护者的物质利益或经济效益相结合,调动起群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保护策略

保护分类

保护对象

保护战术

分类保护

按保护区域分类

核心区

保牢

缓冲区

保安

过渡区

保活

迁地区

保全

按保护程度分类

濒危树种

保牢

渐危树种

保牢

珍稀树种

保育

主要树种

保育

按保护手段分类

原地保护

为主

异地保护

为辅

离体保存

并举

积极发展

保护

引进

繁育

科学管理

清查、监测

保护、保存

基地建设

交流、利用

持续利用

当代利用

后代利用

  
       以原地保护为主,异地保护为辅,离体保存并举。保护、恢复和扩大林木种质资源物种的栖息地,实现珍稀濒危重要种质资源保存与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护和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模、水平和成效。
        科学性(因地制宜、分类保护)、先进性(集成现代科技成果)、预见性(规避生态风险和市场风险)、可行性(能操作、行得通) 相结合的策略。
  (三)保护目标
  1、战略目标
       作为江苏省一项范围更加广泛、意义更加深远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程,最终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是林木种质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其中心要点是明确制定符合江苏省实际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目标函数及分期实施步骤,并进而将其表示为某种十分简明的、可以定量监控的、能鼓舞江苏民众共同为之奋斗的一组战略目标集合。将其设计为:①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应获得“跨越式发展”;②林木种质资源多样性、再生力、活力、抗逆力具有“实质性进步”;③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制约因素得到“有效地解除”;④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功效具有“质的提高”;⑤林木种质资源管理行为 “规范有序地运行”;⑥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质量实现“整体优化”;⑦能为国家提供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成功范例。
  2、行动目标
       上述战略目标集合分解的行动目标为:通过大力开展原地保护、异地保护和离体保存,通过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技术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的引进及与综合配套技术的嫁接,通过积极保护、收集、保存、研究、交流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物化科技成果,量化保护标准,强化运作力度,优化管理结构,提高江苏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使其工程整体建设具备一流的保护总量、一流的效益增量、一流的科技含量、一流的建设质量,力求做到濒危树种安全化、稀有树种普及化、珍贵树种大众化、优良树种规模化、国外树种国内化,全面提高我省林木种质资源管理水平。
  3、任务目标
       通过设立时间表的方式,用实际行动承担的共同责任或任务目标是:到2005年,林木良种基地在内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由19处增加到26处,总面积由412公顷增加到26803.66公顷,保护林木种质资源达到2647种,39350份,做到应保尽保。到2010年,林木良种基地在内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增加到59处,总面积增加到66252.93公顷,保护和引进林木种质资源达到3326种,63190份。
 
 
 江苏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二OO四年十二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种”绿两岸青山 “苗”绘锦绣巴渝 市林木种苗站 以“3+2”体系推动种苗林场高质量发展
新《种子法》出炉 依法治林再加力
《全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2014
大力发展“新农业”,保护农业“野底子”
孙建一:为林木种苗建设而“犇”
云南第一批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确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