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善银善猪产销专业合作社绿色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发布时间:2010-7-16 15:29:29
来源:嘉善银善猪产销专业合作社作者:admin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绿色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的培育方法、技术及绿色育肥猪的饲喂与管理技术,是本合作社养殖户的唯一饲养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以及用绿色饲料饲喂的A级绿色生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 A级绿色食品
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 要求
4.1 猪场环境要求
4.1.1 饲养地大气、土壤及饲养用水均符合NY/T391中的绿色食品大气标准,绿色食品土壤标准,绿色食品水质标准。
4.1.2 猪场的污水、污物处理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要求,环境卫生质量达到NY/T388规定的要求。不合格者,不能认定为绿色生猪饲养基地。
4.1.3 猪舍应能保温隔热,猪舍内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需求。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
4.1.4 饲养区内不得饲养其他畜禽动物。猪场应设有废弃物储存设施,防止渗漏、溢流、恶臭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2 猪场卫生要求
4.2.1 根据防疫需求可建有消毒池、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应距离猪舍的下风50m以上。养猪场应备有健全的清洗消毒设施,防止疫病传播,并对养猪场及相应设施如车辆等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同时,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4.2.2 猪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相隔离的原则。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和疫病传播。养猪场食堂不得外购生鲜猪肉及副产品。
4.3 人员卫生制度
4.3.1 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消毒并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4.3.3 非生产人员一般不允许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非生产人员需经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
4.4 引进猪只要求
4.4.1 引猪防疫要求
引进的猪来自非疫区,并有检疫证明,猪只在装运及运输过程中没有接触过其他偶蹄动物,运输车辆应做过彻底清洗消毒,引入后隔离观察15~30天,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须符合 GB16549和GB16567。
4.4.2 种猪引进: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生产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规定进行检疫。
4.4.3 自留种猪:符合市场需求和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种猪经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和技术资料齐全。
4.4.4 育肥场引猪:只进行育肥的生产场引进仔猪时,应从实行标准化生产达到无公害标准的猪场引进。
4.5 饲料使用准则
4.5.1 来源:饲养生猪所用的饲料必须是由具备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饲料基地供应。
4.5.2 添加剂:饲养所选用的各种添加剂,以满足生猪对能量、蛋白质、钙、磷、氯和维生素A、B、C的需要,合理配给。严禁使用激素、抗生素、化学防腐剂等添加剂,并按该准则配制生猪饲料配方。符合NY/T471要求,推荐使用巴尔麦氏、肽子、肽妃及富酶利生素等产品。
4.6 兽药使用原则
4.6.1 兽药:防治畜禽疫病所用以中药、生物制品、矿物为主。必须符合NY/T472。
4.6.2 禁用药物:在绿色食品生猪生产中,禁止使用各类化学合成激素、化学合成生长素、有机磷和有机氯等兽药。
4.6.3 消毒:生猪及场(舍)消毒严禁使用毒性杀虫剂和灭菌防腐药物。
5 绿色生猪的培育
5.1 绿色母猪饲养标准
5.1.1 绿色母猪饲养的防疫和消毒
5.1.1.1 防疫:根据不同猪场实际,分别注射气喘苗、圆环病毒苗、猪瘟苗、口蹄疫苗、伪狂犬苗等。
5.1.1.2 消毒
消毒剂选择:百胜-15(碘制剂)或伏洁(10%聚维酮碘)。
产房的消毒:对地面、墙壁、栏杆在母猪进入分娩舍前7-10天用百胜-15稀释消毒,使用方法按说明。
母猪清洗消毒:分娩前用百胜-15稀释清洗母猪全身,使用方法按说明。
5.1.2 绿色母猪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选择
5.1.2.1 有国家农业部批准生产或销售文号,且符合NY/T471要求。推荐使用巴尔麦氏、肽子、肽妃及富酶利生素等产品。
5.1.2.2 各阶段母猪日粮配方
母猪日粮推荐配方
成分组成
怀孕前期 100%
怀孕后期 100%
哺乳母猪100%
玉米
45
50.4
54
豆粕
12.6
16.2
18
麸皮
25.2
16.2
9
鱼粉
1.8
1.8
2.7
乳化油粉
1.44
1.44
2.34
巴尔麦氏
0.36
0.36
0.36
预混料
3.6
3.6
3.6
富酶利生素
10
10
10
后备母猪日粮推荐配方
成分组成
百分比 100 %
玉米
54
豆粕
14.4
麸皮
9
鱼粉
0.9
乳化油粉
0.54
巴尔麦氏
0.36
浓缩料
10.8
富酶利生素
10
在此基础上,按日粮0.2%-0.3%的比例,可在母猪群全群全程添加使用肽妃(抗菌肽)。
5.2 绿色仔猪饲养标准
5.2.1 绿色哺乳仔猪饲养标准
5.2.1.1 防疫:根据不同猪场实际,制定适合本猪场的免疫程序。
5.2.1.2 仔猪出生后的消毒:消毒消毒剂选择百胜-15(碘制剂)或伏洁(10%聚维酮碘)。
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一手握住仔猪前躯,一手用消毒好的毛巾擦干猪体和口鼻的粘液,使仔猪呼吸通畅。在脐带的近腹端2-3厘米处,涂上伏洁(10%聚维酮碘),用消毒剪刀剪断,剪断后用伏洁(10%聚维酮碘)充分消毒。仔猪舍每隔一周用百胜-15稀释消毒。
5.2.1.3 尽早多吃初乳:仔猪出生后,及时采取人工辅助的办法,使每个仔猪找到乳头,让出生仔猪在出生后尽早吃上初乳、多吃初乳。
5.2.1.4 固定乳头:将出生时体重小而弱的仔猪固定在前2-3对乳头或中间乳头,体重大而强壮的固定在后面的乳头。人工辅助2-3天。
5.2.1.5 保暖防压:设置保育筐,垫上一层干草于猪舍一角,每隔1-1.5h哺乳一次。4-5天即可放出仔猪。
5.2.1.6 寄养与并窝:母猪无乳、死亡或仔猪超过乳头时,寄养与并窝是必不可少的,代哺母猪最好是分娩期不超过三天。混群时在仔猪身上涂抹猪尿,使之气味相同。
5.2.1.7 补铁:出生2-4天的仔猪,肌注成分为硫酸亚铁的制剂,使用方法按说明。
5.2.1.8 早期补料:仔猪5-7天补料,自由采食。采用肽子拌料饲喂。要定时定量,根据母猪乳汁情况、生长日龄适时调整喂量。
5.2.1.9 充足清洁的饮水:仔猪一般生后3天内补水,自由饮用,饮水要清洁、无污染,可用百胜-15稀释消毒。集约化猪场应采用自动饮水器,最好加上磁化头。
5.2.1.10 预防腹泻:对圈舍7天用百胜-15稀释消毒。饲料营养过剩时要饲1-2次。圈舍垫草定期消毒、干燥。
5.2.2 绿色保育仔猪饲养标准
5.2.2.1 绿色保育仔猪的选择
选择生长发育快, 胴体性状好, 体格强壮, 皮毛光顺, 两眼有神, 同窝仔猪整齐, 采食泼辣, 食量大, 不挑食, 更换饲料后适应快, 外貌无明显缺陷,健康无病, 初生体重与断奶体重大的仔猪作为绿色保育仔猪。杂交方式一般以杜×长大和杜×长嘉为主。
5.2.2.2 防疫:根据不同猪场实际,制定适合本猪场的免疫程序。
5.2.2.3 消毒:仔猪断奶后,立即转入仔猪保育舍,对分娩舍要彻底清扫消毒。仔猪转保育舍,要对保育舍进行清扫,清水冲洗,消毒剂选择百胜-15(碘制剂)或伏洁(10%聚维酮碘)。
5.2.2.4 断奶:通常在仔猪45-60日龄采用一次断乳法。仔猪留原圈饲养,母猪转圈,最初3-5天母猪需赶回哺乳。第一天哺乳3-4次,第二天2-3次,第三天1-2次。
5.2.2.5 适当减少喂量。仔猪断乳后最初7天,可减少20%--25%喂量,并给仔猪喂补料。仔猪断乳15天再逐渐变换饲料,切忌突然变换饲料。
5.2.2.6 防寒保温:春冬季断乳仔猪要防寒保温,温度应在20℃以上。
5.2.2.7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选择
肉猪各阶段日粮配方
原料/百分比
哺乳仔猪
保育猪
中猪
大猪
玉米
47.16
59.4
59.4
60.3
豆粕
18
18
18
17.1
麸皮
4.5
6.3
7.2
7.2
鱼粉
4.5(乳清粉)
1.8
0.9
0.9
乳化油粉
1.8
0.54
0.63
0.63
巴尔麦氏
0.54
0.36
0.27
0.27
预混料
13.5
3.6
3.6
3.6
富酶利生素
10
10
10
10
共计
100
100
100
100
在此基础上,仔猪教槽至断奶后十天,肽子添加比例为1%;断奶11天至保育出栏,肽子添加比例为0.2%~0.3%。中大猪在育肥早期,肽山添加比例为0.2%;育肥中期,添加比例为0.15%;育肥后期,添加比例为0.1%。
5.2.2.8 调教:猪舍内三个区:吃料区、睡觉区、排泄区要分好,通过训练使猪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强夺弱食,建立良好的秩序。
5.2.2.9 做好保育猪的驱虫、健胃、补硒和去势。
5.3 绿色肥育猪饲养标准
5.3.1 防疫:根据不同猪场实际,制定适合本猪场的免疫程序。
5.3.2 消毒:打扫猪舍清除污物,用水冲洗,2-3%火碱水刷洗,再用水冲洗,干燥备用。猪舍使用前,用百胜-15喷雾消毒。
5.3.3 调教按5.2.2.8中的方法进行操作。
5.3.4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选择:参考5.2.2.7。
5.3.5 日常卫生管理
5.3.5.1 每天早晨、晚上清理一次圈舍,夏秋两季用清水冲洗一次。
5.3.5.2 用具中水槽料槽每天清洗一次,洗至手摸不粘滑。每2-3天用百胜-15稀释消毒一次。其它用具,每天清洗,日光晒干,每3-5天用百胜-15稀释清洗一次。
5.3.5.3 饮水中加入百胜-15稀释消毒。
5.3.5.4 猪体用百胜-15稀释消毒夏季每周一次,冬季每月一次。
5.3.5.5 对污水、粪、尿用漂白粉消毒,以每公斤污物2-5g为宜,每户应有固定的倾倒污物和粪尿的坑池。
5.3.5.6 严格控制生人进入猪舍,饲喂人员进入猪舍要换鞋。对猫、狗等动物严防进入猪舍,灭蚊蝇、老鼠。
5.3.6 温度:肥育猪前期圈舍适宜温度为20℃-23℃,后期为15℃-20℃。夏天可采取湿帘,加装风机,栽树、注意通风、用水冲洗猪舍等方法防暑。在猪身上洒经过日光晒好的温水,洒时不要冲洗头部。并适当降低圈养头数。冬天可用塑料布封闭,内部多铺垫草,适当增加饲养密度,保持圈舍干燥。
5.3.7 湿度:肥育猪圈舍内保持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
5.3.8 气流:猪舍内气流以0.1m/s-0.2m/s为宜。在炎热的天气,圈舍的门要打开通风。冬天只留一个通风孔,防贼风。
5.3.9 噪音:日常管理要安静,减少猪的紧迫感。避免换圈、混圈,防止咬架,不要鞭打及踢。
5.3.10 饲养密度:每头猪占地0.8-1.0m2,本地猪舍一般为10m2,夏天饲养8-10头,冬天为12头左右。
5.3.11 疫病管理
5.3.11.1 发生疫病及时报告兽医,进行诊治。诊治不了,要及时上报本合作社。
5.3.11.2 发病猪要与健康猪及时隔离,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5.3.11.3 使用器械要病健分开。
5.3.11.4 发病猪舍内所使用的垫草、废弃物可燃的加以焚烧,不可燃者浸入火碱水中一夜后再丢弃。
5.3.11.5 死猪最好是焚烧,遵循GB16548处理。若深埋,坑深应在2m以上,洒上生石灰,远离人畜房舍及水源。
6 监督体系
6.1 协调合作社和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各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负责绿色生猪的疾病防治及技术指导。
6.2 档案管理:合作社成员须认真填写台帐记录,记录至少保留两年。
6.3 重大问题举报制度:合作社设立重大问题举报制度,旨在及时发现在使用饲料方面的违规行为和发生重大疫病。
6.4 技术服务体系:合作社通过开办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建立一整套的技术服务体系,保证了绿色生猪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万头猪场操作规程
猪场各个环节
批次生产之猪场应用
养猪必读:精细养猪,精细在哪?
魏氏梭菌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怎么建一个合格的300头母猪的养猪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