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年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这一重点,抓好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动物疫病防控以及畜禽水产品的投入品、投入料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畜禽水产品安全监管。

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人民身份健康。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抓好以免疫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全年分别于318920召开全区春、秋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集中免疫工作。要求做到四个100%:即密度100%,标识100%,建档100%,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100%。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为保证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年初区政府分别与乡镇、场、街道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我局也分别与四个动物防疫站签订了防疫工作责任状,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责任。区重大动物防控指挥部下发了《珠晖区2011年秋冬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秋防督查小组。10914日,督查小组对全区六个乡镇、场、街道防疫工作进行了督查,并对督查结果进行了通报。二是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制订了2011年“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提高了认识,制订了措施,印发了文件。通过整治,使非法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加大经费保障,为了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开展,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5万元,用于购买“瘦肉精”检测试纸和执法办案等。今年共购买检测试纸2000条,组织出动执法24人次,执法检查12次。

二、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以标准化无公害养殖促进禽产品质量安全。

养殖业标准化生产是确保动物及其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重点抓好东阳渡镇涂金平养殖场、张卫国养殖场、古源养殖场、茶山坳镇金泯养殖场等四个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小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实施了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改建,逐步实现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的局面。二是进一步完善大、中型养殖场台帐管理制度,规模化养殖场逐步规范防疫条件和设施,并实行网络化规范管理制度,每月上报免疫情况,生产、防疫情况登记在册,防疫制度、卫生制度贴上墙,逐步规范大、中型养殖场的标准化养殖方式发展。养殖业标准化建设使过去存在的规章制度不健全、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不完善、养殖档案记录不完整、产地检疫不及时等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并逐步做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此外,为加强畜禽水产品生产诸环节相对人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宣传教育,我局统一制作了35块警示牌。将农业部禁用的药物品种目录、禁用动物、禁用用途、法律责任和举报电话等制成警示牌,悬挂在养殖场显眼的位置,对养殖户既是一种质量安全警示,对养殖环节违法添加行为也起到一种制约作用。

三、加强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

我区把水产健康养殖方式转变作为水产工作重点,大力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宣传生态健康发展理念,推动水产健康养殖方式转变,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促进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生产。一是加强渔业养殖户单位及个人宣传教育,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发放水产品质量安全资料和禁用渔药清单;二是指导渔业生产者严格按无公害水产品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从事养殖活动。改变渔业生产重产量累质量的传统习惯,合理放养、科学用药、科学投饵,并要求水产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必须按规定建立水产养殖生产档案,规范使用投入品、投入料;三是发展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小区,不断建立和完善水产品、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水产品健康养殖要求调节净化水体、规范渔业用药、优化养殖品种。目前酃湖渔场已通过省局验收,定为我市首家省级水产良种场;四是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指导酃湖渔场抓好鱼种场生产设施技术改造和鱼种场地的配套建设以及名优水产苗种生产建设,努力提高鱼种场的经营管理、技术管理、养殖管理水平,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为确保水产生产的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条件。

四、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重点抓好动物疫病监测和防疫检疫工作。一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重点抓好猪瘟、蓝耳病、口蹄疫和禽流感的强制免疫工作,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按要求均达98%以上。全区今年共组织下发禽流感疫苗48.5万羽份,猪口蹄疫疫苗36万毫升,猪瘟疫苗30万头份,猪蓝耳病疫苗48万毫升。全年共免疫家禽禽流感40.2万羽,免疫猪瘟、蓝耳病26.1头,猪口蹄疫27.5万头,基本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空当”,较好地完成免疫任务。二是做好检疫工作。加强产地检疫、查处“瘦肉精”猪以及运输、加工病死猪案件,控制疫病蔓延,保证畜产品安全。全区今年检疫生猪4万头左右,查处加工病死猪案件2起,逃检案件26;三是加强疫病检测。定期对大中型养猪场进行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以及养禽场的禽流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疫情监测,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四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对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对全区范围内的防疫员、检疫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疫情的上报、诊疗、控制以及处置工作进行培训,以保证在出现疫情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后。

五、进一步加强养殖业执法和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畜禽水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加强流通环节监管,继续实行检疫过程中“瘦肉精”抽检工作。按照每车每批生猪按比例抽检原则,抽检结果和生猪来源登记在册,生猪贩运户签字证明,以达到追踪溯源的目的。全区今年检疫点共抽检1610次,无阳性生猪。二是加强养殖环节监管。要求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生产、用药、销售台账,以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管。检查养殖户是否购买、贮存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生产者是否严格按照休药期规定进行产品销售。今年共组织检查12次。水产养殖重点检查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药物使用,生猪养殖重点检查添加“瘦肉精”违禁药物使用。通过执法检查对养殖生产环节和流通实行质量控制,提高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确保全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六、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违禁药物使用整治力度。

  为了打击生猪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瘦肉精”等建禁药物使用,我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各基层防疫站站长为成员,并于年初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分清任务,为保证今年质量安全不出问题,4月份,局组织力量对生猪养殖场进行地毯式排查,对发生过“瘦肉精”事件的东阳渡镇做重点清查。在整治行动中共出动专项整治人员24人次,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型养殖场生猪尿进行了抽检,全区共排查280户,抽检尿样207头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此外加强生猪检疫点抽检工作。采取产地检疫与尿样抽检同步进行的措施。对上市出售生猪在出栏前全面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抽检。通过“瘦肉精”的整治,提高了养殖户安全养殖意识和生产贩运户责任意识,对生产、经营和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打击。

通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了全区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动物防疫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不能做到人尽皆知,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够强,对病死或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既不主动向防疫部门报告,也不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疫病进一步传播。建议投入资金,在养殖密集区筹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让养殖户自觉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疫情扩散,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8年安庆市农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梁山畜牧网
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与思考(二)
畜牧兽医站2013年工作总结
滕州市“十二五”时期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站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