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秋分:晒暖阳,喝秋汤,健脾润燥
五莲县妇联 2017-09-23

雷始收声;

蛰虫坯户;

水始涸。

今日秋分

秋分不养,一年白忙! 可见这个节气,特别关键。秋分正是阴阳更替的时间, 也是自然界热转换为冷、凉的状态,这时候身体的阳气也要深深地蛰伏起来了。

每天的下午18:00,是一天中的秋分。此时阳气已收敛到地表,人身的阳气也开始向下半身收敛。正常人会觉得下午没那么容易困倦,午觉可以取消啦。

秋“收”没做好的人,因为阴精不藏,易秋燥、虚热、夜晚易失眠。秋不收,冬不藏。到冬天容易肾气亏虚,腰酸背痛。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又到了早睡早起的关健季节了。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养肺气。

秋分后进入丁酉年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厥阴风木,秋行春令,这种气运特别容易发秋温。如肺热、咳嗽、便秘、发烧等。

一碗老秋汤,洗涤肝肠

点击播放 GIF/114K

农村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即野苋菜,从野外采回来烧鱼汤,俗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肠,洗涤内脏,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野苋菜真的是太常见了,这会儿长得老老的,很多人已经不吃了,殊不知,这货正是清热解毒功力最强的时候。野苋菜的根能祛肺中痰结,可以只取根来煲汤,清利湿热。也可以把老得不行的野苋菜连根带叶带花一起采回来,煮秋汤用。

天热的时候皮肤还能通过汗道来排湿热,秋天冷起来之后再有内热,就要靠自己的排毒功力了。偏偏今年秋分后秋行春令,易发秋温。要特别警惕湿热蕴结哦~

老苋菜鲫鱼汤

【材料】

鲫鱼一条,生姜3-5片,老陈皮1/3个,野苋菜、或普通苋菜一把(根、叶、花都可以用)

【做法】

1.鲫鱼、苋菜清洗干净。炒锅放油鲫鱼两面煎微黄,转入砂锅中加开水滚开,加苋菜根、陈皮、姜片小火煲约30分钟 。

2.苋菜叶最后15分钟放,汤色浓白时关火,加少量盐调味。

“鲫鱼补虚,诸无所忌。”鲫鱼汤养血、补阴津效果是很快的。而且鲫鱼健脾利湿,野苋菜清热利湿,陈皮祛寒湿,所以这个汤相当于是给身体清废水,补好水。

驱寒晒暖阳

如果平时体寒,这时的太阳刚刚好。用太阳来补阳气,晒着身子暖暖的,不会太竣猛。尤其应该晒晒掌心,掌心的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本身对心脏就是一大补益。通过劳宫穴来给身体补阳气,事半功倍。

晒手心最好是上午,可让阳气生发舒展,气血畅达。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两臂伸长,手心面对太阳,同时做深呼吸即可。

点击播放 GIF/35K

防秋燥,吃个梨是不够的

燥是秋季的主气,自古以来就有“燥令伤肺”之说,其意思是说这个时节的人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所以秋季养生就要先养肺,防燥润肺

梨对热燥所引起的各种秋燥症状均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梨生吃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又可滋五脏之阴。初秋时节,如能每日坚持吃2个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秋燥。由于梨性寒凉,秋分之后用梨不宜过多,否则伤阳太过冬易生病。

但仅仅靠吃梨是不够的,应对秋燥你应该:

不熬夜

如果夜间阳气当收敛入睡而不能收敛时,人就会虚火浮于体表。想不干燥首先应该夜间早点休息;

不辛辣

辛辣的食物往往都是性质温燥的,温燥的食物最能伤人津液。相反,甘寒的食物最能补充人的津液,同时又有清热作用。而秋季应季的水果、蔬菜类大多属于甘寒性质,具有养阴润燥,清肺止咳的功能。此时,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以缓解秋燥。

要和血

所谓和,便是调和之意,即虚则补之,滞则通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将气血的不调和状态,调整到调和状态便是和血了。

如果您是血虚,身体没有足够的血液滋养也会产生“燥”的症状。而这种情况往往平时就有,在秋季则加重。

如果您是血瘀体质,血液也不能正常给肌肤、机体提供濡养,也会出现干燥。秋季气候变冷,气血运行缓慢,干燥症状也会加重。

甚至还会因此而产生皮肤、鼻腔等部位的干燥、瘙痒,这也是秋冬季过敏的一个重要原因。

血虚的人可以平时吃些黑芝麻、桂圆、枸杞、蛋黄,血瘀的人则可以用些玫瑰花、当归等煎汤代茶饮。

要吃膏

膏即膏滋药、膏方。在阳气不那么亢盛的秋冬季节,找专业的中医大夫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辨证处方,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膏滋药还是对身体有益的。

膏滋药尤其适合调治虚证、慢性病、女性身体调理。对于现代人整体状态来说,通比补重要,补也要补而不滞,补而不燥才是最适合现代人体质的膏滋药调理方向。

点击播放 GIF/510K

除此之外,对于秋燥我们也可以在家自己炖个秋梨百合汤、银耳百合汤、鱼胶莲子汤,都可以帮助我们滋阴润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分至,食一果,喝二汤,吃三粥,饮四茶,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秋天2碗汤,不用医生帮,赶走脾虚、寒湿和秋燥,养肺健脾少生病
今日霜降,不论男女,都要以坐月子的态度来养生,为家人收藏
秋高气爽,滋阴润燥,养生正当时
明日秋分,“吃秋菜”,“喝秋汤”,“饮二茶”,为过冬打好基础
秋分前后来碗萝卜鲫鱼汤,健脾益胃、润燥滋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