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伐无道 诛暴秦
学 科
历 史
课  题
七(上)11、“伐无道,诛暴秦”
1、知识与能力: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
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讲授法   师生互动交流法
教学过程
导  入
新  课
练   习
小   结
拓  展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导入新课
为什么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呢?
环节一:自主初探(先预习后听课)
教师提供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己先预习教材,把握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
环节二:理清本课的脉络(师生交流互动)
脉络:爆发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爆发 陈胜吴广起义       秦亡
项羽刘邦起义       汉立
本课围绕秦末农民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展开,初一学生首次接触“战争”这一名词,要教给学生学习战争史的方法。
三步曲:原因  经过  结果
1、利用材料、动脑筋、现象分析秦的暴政,帮助学生理解
①秦始皇:繁重的徭役
沉重的赋税
残酷的刑法
② 秦二世:与赵高狼狈为奸,指鹿为马
2、结合学习战争的方法,小组合作
 陈胜吴广起义 :直接原因、时间、地点、领导人、地位、影响
项羽刘邦起义: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时间、地点、双方、结果
秦亡汉立:探究导课悬念,明确,引出楚汉战争,分析战争性质变化,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
3、结合材料学习成语故事,完成动脑筋
指鹿为马、破釜沉舟、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约法三章、楚河汉界、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环节三:比一比(先复习后练习)
自己选题,答对有奖
1、2、3、4、5、6、归纳总结
继续查找与本课有关的成语故事(积累知识,学以致用)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
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
学生了解学习战争的方法
学生阅读教材
理解根本原因
小组合作完成
阅读故事
了解
学生练习
学生总结
学生探究
板书
设计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原因               经 过          结   果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秦亡
秦始皇           项羽刘邦起义         汉立
秦二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伐无道,诛暴君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题
初中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假如秦始皇长寿,活到了陈胜吴广起义时期,他能击败刘邦项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