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人轶事】国家级非遗项目 黄梅戏传承人 韩再芬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2006年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韩再芬200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
    韩再芬,安徽省潜山市人,中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1980年进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艺。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1990年主演的黄梅戏电视剧《桃花扇》和《孟丽君》连续获得大众电视戏曲片金鹰奖,其中《桃花扇》还夺得了飞天奖和美国的金猴奖。1999年,因主演黄梅戏《徽州女人》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 — 梅花奖、第九届文华表演奖等奖项。2015年6月,韩再芬凭借《徽州往事》再次获得梅花奖,是安徽省首位”梅开二度”得主。先后在国家大剧院领衔主演的《徽州往事》、《女驸马》在京城引起轰动。
    韩再芬系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徽州女人》讲述了一百年前发生在安徽徽州一个闭塞村落中的凄美故事 — 一位十五岁的少女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坐上花轿,却在婆家开始了对未曾谋面的丈夫三十五年的漫长等待。通过一个女人“嫁、盼、吟、归”的四个过程,以鲜活灵动的舞台表演和扣人心弦的唱腔动作刻画了封建社会中最底层徽州女人的生活。
     2011年12月14日,韩再芬领衔主演的《徽州女人》部分剧照。
 
 
  第一幕 《嫁》
    少女出嫁,满心喜悦,却未曾和新郎谋面,背新娘的人是新郎的小弟。新娘洞房外一天寻人不见,公婆终于吐露真情,说他远行外地去求功名了,她即转忧为喜:“求功名好”!高高兴兴接受了小弟的跪拜,一声“大嫂”从此注定了女人的一生。
 
 
 
 
  第二幕《盼》
十年过去,女人默默地做着媳妇的一切。为尽孝道,已将公婆改口叫爹娘。每天去井台打水很久才回来,只为在桥头看到丈夫突然出现,甚至想过了桥去,把丈夫找回来。公婆实在不忍看她受此折磨,要将“女儿”嫁人,村里的老秀才的提议却是“等”!
 
 
 
 
  第三幕《吟》
    又是十年。丈夫有电报发来,说是已任县长。全村欢喜,老秀才要写回电,女人只说两个字 — “快回”!后来,她终于知道,丈夫已在外做官,有了三口之家。因儿子的不孝,媳妇的不幸,两位老人不久即撒手人寰。女人突然发现自己再也没有活的意义。隔壁小叔给她送来了襁褓里的婴儿,女人又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第四幕 《归》
十五年飞逝而过,婴儿也长成了甩着黝黑长辫的少年书生,女人却老了,她每天都用颤抖的手为儿子梳辫子。儿孝母慈,似乎日子就该这么平静地过下去。
村外却走来了叶落归根的“丈夫”和他的夫人。女人迎接丈夫,只说着“家来啦?家来着就好”,招呼他进屋。丈夫不知她是谁,一遍一遍地问,她说“我?我是你伢子的姑姑……”。
    缓缓的,女人一步一步走向台前,大幕垂下。
 
 
 
 
 
 
 
演出结束,韩再芬向观众谢幕。
 
 
 
黄梅戏  韩再芬 徽州女人 这辈子再也丢不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梅戏《徽州女人》韩再芬
黄梅戏艺术片114《徽州女人》·上
韩再芬和她的《徽州女人》
黄梅戏《徽州女人》选段 韩再芬
《徽州女人》韩再芬谈戏曲传承
中国腔调|戏曲界的“流行音乐”,非它莫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