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城门闲谈

作者:牛大夫

来源:一起游

话说徐达攻克北京以后,着手建立北京的防御线,他首先把第一道防御线设在元大都的北城墙一带。随之又在南方5里地左右建立第二道城墙。这个第二道城墙同样设有两个门就是安定门和德胜门。徐达还把元大都命名为北平,派大将华云龙镇守。

朱元璋建立明朝登基做皇帝以前被称为吴王。同时期开始在南京修建吴王府。登基之后面临选侧都城的困扰。他派人到北宋的国都汴梁和唐朝的西安进行考察,他自己也曾到汴梁考察,结果是汴梁漕运不通,人口凋敝,不适合做国都。所以不得已,他把南京定为国都,称应天府,南京,而把开封汴梁叫做北京。所以说北京一词最早是指开封。所以随后在他的老家凤阳修建皇城。然而8年后他后悔了,放弃修建凤阳皇宫。并开始在南京修建皇宫。

话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并登上皇位,永乐元年正月,把北平府改成顺天府,同时正式下旨改北平为北京。决心迁都北京,开始受到多数大臣的反对。4年后,开始着手准备工作,因为担心大臣们的反对公开迁都,他找了个借口说:我是在北京起家的,根据太祖皇帝的规定,我可以设都城在北京,把北京称为行在。意思就是建一个陪都总是可以的吧。所以开始为了修建所谓的行宫开始筹集建筑材料。筹备时间达到10年以上。朱棣在南京执政共计18年,实际上这期间有8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先后三次到北京视察工地建设,督促北京的建城工作。特别是永乐十五年来北京后就没再回到南京。他当时在北京的驻地应该是他当年的燕王府,地点应该在府右街以西至西皇城根南街这一带。

永乐十五年二月(1417年),永乐帝宣布开始修建北京城。同年他亲自来北京督战,1417年6月真是开始营建北京城。至1420年基本完工总共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即使用现在的科技手段,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主要是备料阶段就达到十几年。再加上拆除元大都的供料,所以才可能有如此大的手笔。1420年底,永乐帝命令:明年正月初一开始,北京为京师,把南京的官印取到北京共各衙门使用,南京衙门重铸官印并加“南京”二字。正月初一,朱棣在北京奉天殿(太和殿)正式宣布北京为大明朝的国都。

明永乐时期的北京城南城墙向南挪动1里地,就是现在的崇文门、前门和宣武门一线。南侧中央的城门叫正阳门。左侧(东侧)为崇文门,右侧为宣武门。北侧城墙放弃了元朝的北城墙,而是用了徐达当年修建的第二道防御线,两个城门分别叫安定门和德胜门。东城墙依然延续元大都的名字:齐化门(朝阳门)和崇仁门(东直门),西侧两个门依旧叫平则门(阜成门)和和义门(西直门)。

明朝嘉靖皇帝时期,为了保护南城的商人和民众,在京城之外加建城墙,但因为财力有限,工程浩大,后来未能完成全部工程,只是南侧城墙修建完成,南城墙上有三个门:中央的叫永定门,左侧叫左安门,右侧叫右安门,就是现在的南二环一线。向北转后东西各有两个城墙门:东侧的广渠门和东便门,西侧的叫广宁门和西便门,广宁们就是现在的广安门。这样就想是在南城给北京城安个帽子,所以南城也叫“南城帽子”。

时代变迁,这些城墙城门在解放后的城市改造过程中绝大部分被拆除殆尽。目前能看到的城门只有有永定门城楼、正阳门和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以及东便门城楼了。而原来的城墙基本清除干净。

还是看看紫禁城之南的两个城门吧:

永定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城访古
走城墙
拆而复建的永定门,还藏着这些不为人知的事!
它是南城7座城门中最宏伟的一座 老北京城墙最早从这里拆除
(2)【南京·玄武湖及明城墙】波光彩林,徜徉画中
南京明城墙 || 神策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