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P104-105

学情分析

在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课再此基础上又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之外,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能为中学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起到一种铺垫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过程,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能用单式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信息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掌握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分析等活动过程,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正确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法学法

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思路

数学的学习是生动、活泼而且富有个性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1.       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年机器人大赛吗?

【呈现】

师:根据这一统计表, 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师:为了更清楚地呈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统计图表示?

【呈现】

 

师: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

【预设】可以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

(教师手指条形统计图,从2006年开始)

师: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

【预设】弯曲的线,一段一段的线。

2.       揭示课题

 

师:老师把我们的手势画了下来,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板书】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观察分析,认识特征

1.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师:你们以前有见过这样的图吗?在哪里见过呢?

【预设】股市,心电图。

2.       相同点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预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横轴、纵轴、标题、单位和日期都相同。

图中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都相同。

【小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板书】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不同点

师:那我们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预设】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它们的方式不一样。

师:对,它们呈现的形式不一样。

3.  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你们觉得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之间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预设】折线统计图上有点和线。

师:那我们先从点开始研究。谁愿意找一个点来介绍一下?

【预设】2007年上的点表示那年的参赛人数是394人。

师:除了这个还能发现什么吗?

【预设】这一年的参赛人数最少。

师:非常正确,我们能从一个点观察到这么多的信息,那别的点又表示什么呢?

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现在我们能知道点的高低代表什么了吗?

【预设】表示参赛人数的多少。

【小结】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一)增加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统计图上的折线,请你找一段折线,说说这一段表示什么。

【预设】           2009年到2010年的这段线,表示人数增加了。

 

师:那你能知道人数增加了多少吗?

【预设】人数增加了35人。

师:很好啊,现在我们一起拿出我们的手,用手势来比划一下表示数量上升的折线。

师:都表示好了吗?既然这样倾斜是表示数量上升的,那你还能从这个统计图中找到别的上升的线段吗?谁能来找一段人数增加最大的线段?

        【预设】

 

 

                        2007年到2008年的线段表示人数增加最多。

      (二)减少

师:都同意吗?倾斜的角度越大,表示增加幅度越大。那减少的呢?你能找到表示人数减少的线段吗?

【预设】

 


                         2006年到2007年这段线表示参赛人数减少了。

师:所以,你知道这条线的作用是什么吗?

【小结】折线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师:看来啊,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表示数量多少,看出数量增减变化。

师:从老师所给的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预设】2007年的点在394那个点,这一年有394个队伍参加比赛;2011年的点在499那个点,有499支队伍参加比赛。

师:回答的非常好,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三)不变

师:如果2013年参赛的人和2012年的一样多,那么折线是怎么样的呢?

【预设】

 

师:         20122013这一段平平的线表示什么?

【预设】表示2012年到2013年的参赛队伍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如果折线是一样水平的线,就说明数据没有发生变化。

4.  分析发展趋势

师: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何感想?你能预测2013年参赛队伍可能是多少吗?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线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从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

三、动手绘制,阅读思考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师: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主动手,教师巡视

【引导】先画点,再画线;

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师:请你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中找一找、填一填。

【小结】方法:描点、标数、连接。

【呈现】

(1)      陈东从(  )到(  )岁时长得最快,长了(  )厘米。

(2)      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  )岁。

(3)      陈东3岁时的身高可能是(  )厘米。你是怎么想的?12岁时?

(4)      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

【总结】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要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才更有价值。

四、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一)  基础练习

(二)  综合练习

(三)  拓展练习

五、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方法?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相同点                  不同点

        条形统计图                            条形表示

都有横纵轴和标题

                     都能表示数量多少

       折线统计图                            点和折线表示

                                               数量增减变化

 

        画法:先画点标数据,再画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思考
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的特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统计)表格式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