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城》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检查同学们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字词掌握的还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  板题齐读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长城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边欣赏图片边读读上面的诗句。

二、直奔中心 质疑问难

[出示多媒体 组图] 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很美;很雄伟……

师:长城给你们留校下了深刻的印象。图片上的诗句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游览长城后的感慨。那作者游览长城后又是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你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用笔划下这句话。

汇报预设:你很用心。一下子找出了这句话。出示句子,谁能把作者的赞叹之情读出来?谁也想读?我们一起来读,用情地读。

[出示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气魄雄伟是什么意思? 

生:壮观 有气势 

师:奇迹是什么意思? 

生:意想不到,不平凡的事情 

师:作者在游览长城后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自由读   

 师:找到了吗?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让学生自由说)

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我从“长龙,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这些词中体会到长城很长。说明它气魄雄伟 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知道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句子的意思,掌声送给他。

师:再读这句话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这里用了比喻,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写出了长城的长和弯。 

师:这里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在修辞手法中叫比喻,在说明文中,这样的方法叫做打比方。板书:打比方)把长城比喻成了长龙,让我们感受到长城非常得长和弯的特点,用上比喻非常多形象,也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读。

 

  师:真美!在这句话里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生: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这两个成语用得好,特别好的形容长城的气魄雄伟。

  师:你们见过崇山峻岭的景象了吗?

 

生:我见过,我家住在大山里,那里山又高又陡,非常险峻。

师:说得真好。看看这幅图感受一下什么是崇山峻岭。崇山峻岭的意思就是高大而----(生接险峻的山岭)完整地说一遍。

 

  师:结合生活经验和图片,我们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长城就建在崇山峻岭之间,描述一下长城的形态,把你所看到给我们说出来,请你说。

 

  生:长城很弯而且很长。

 

  师:长城长而且弯曲,来把你们的手伸出来,随着老师做,当它遇到山岭的时候就会如长龙一般直冲云霄,当它遇到峡谷的时候又会俯身直下,就是这种起起伏伏,弯弯曲曲的状态,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齐说蜿蜒盘旋。

 

  师:难怪刚才xxx要说这个词好,我们说了这么多,作者仅仅用一个词就描绘下来了,来请同学们读这个词。

 

  生:齐读蜿蜒盘旋

 

  师:用词准确也是写好文章的法宝。同学们请把这段话读一读,去品味一下这长城的长和弯的特点。

 

  生读。

 

  师:看大屏幕,看一看哪个词用得特别好,还能找出来吗?请你读。

 

  生:写出它有一万三千多里,好在它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度。

 

  师:让我们具体知道了它的长度,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板书:列数字)一万三千多里,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徒步走完了长城,他用了508天。全长一万三千多里,一里等于500米,换算一下,13000多里就有我们16250个操场的跑道那么长,你每天跑学校操的10,得跑4年你们感受到什么?来请你说。

 

  生:我能感受到长城特别长。 

  生:我觉得“多”用得好。因为这个“多”字显示出长城的长,不只是一万三千公里。

 

师:不仅仅是一万三千公里,因不能确定就用了一个“多”,这个“多”字用得非常准确。目睹这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以手指示学生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就看这一个段落,还有一个词用得非常好。

 

  生:我认为“远看 ”用得好。写出作者是从远处观察长城。

 

师:我们观察景物就要这样,按一定顺序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写出事物不同的特点来。作者观察长城的时候先从远处看了长城的整体形态。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完整地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已经领略了长城的长和弯的特点,可以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奇迹,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设计的巧妙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你认为设计巧妙的地方,并简单地写出理由,现在开始。画完了和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一下,提升一下你们的认识。

来谁愿意和我们大家交流一下。

生: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长城整体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长城不是用我们现在筑房子的那些砖头筑成,而是用那些巨大的条石与城砖构成的。请看大屏幕这是长城的什么特点?

生:高大。

师:长城从修建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同学们,历经两三千年的风风雨雨,长城还依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你说这体现它什么特点?

生:坚固。

师:文中除了描写整体描写长城高大坚固,千百年屹立不到是个奇迹。还写了它的什么巧妙之处的?

生:长城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我觉得它的巧妙之处在于铺得和马路一样宽。 便于军队通行打仗。

 

  师:通行,这词用得还真好!把长城顶上比喻成了很宽的马路,马路你们熟悉吗?

 

  生:熟悉。

 

  师:用最熟悉的事物来比喻,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所要描写事物的形象。好同学们再读一读,你觉得这句话里还有哪个地方写得特好。

 

 生: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句写得好。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长城顶上很宽。

  

师:对,用举例子的方法就让我们知道,这个路到底有多宽。好了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也来体会一下。

 

  生读。

 

  师:这是巧妙之二了。外观设计得很宽很平整,便于军队通行,还有吗?请你说下巧妙之三。

 

  生:我画的是城墙顶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个方形的城台,是用来屯兵的堡垒。

 

  师:(手指板书)请看这个图,你给我们指一下,其它的同学拿起笔,在书上的图中找到城台的位置标上。好,指的非常正确。(板书堡垒)学生在书上写,标注在城台图中。请你继续说。这个设计为什么巧?

 

  生:这个设计的巧的是,它们如果打仗,那边需要支持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师:可以互相呼应。互相呼应的目的是什么?

生:起到保护防御的作用。

 

  师:的确巧妙。继续找找巧妙之四。

  生:我画的是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师:老师现在要考考你,是不是真的都明白了,请你出来把垛子、射口和瞭望口这三个部分在上标出来标出来。其它同学也是一样,在你们书上的图中标出来。

 

  师:来请看一下这位同学标的,你们和他标记的一样吗?

 

  师:我们知道了构造的具体位置,还知道它为什么这么设计,那你们知道长城是用来干什么的嘛?

 

  生:我知道这个长城是抵御以前匈奴和外族人的侵略,那时候为了占领土地,我们中华人民必须抵挡这些匈奴所以建起了长城,以防匈奴来攻击。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请看大屏幕,自由读资料。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觉得哪一个词用得特别的好。

 

  生:齐读

 

  生:是长城脚下。近距离观察的。

 

  师:对!远近结合法写出了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长城。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从北京出发……

 

师: 读到这里你能有四字成语概括一下你所了解的长城么?

 

生: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气贯长虹、气魄雄伟、气吞山河

 

师:用你们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气贯长虹、气魄雄伟、气吞山河的声音齐读12

  

师:这样高大坚固的长城,这样巧妙地设计,使它承受了千百年的岁月洗礼,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青山依旧在,长城依旧在,我们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请读

 

  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不只我们赞叹,就连许多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游览了我国的万里长城,都有各自的感慨呢!

[出示:长城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由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就等于没到过中国。——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齐读,读完这些题词,你的心情如何?

1:我很骄傲。

2: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一个世界奇迹的建筑物感到自豪。

师:让我们自豪地读第3小节,从文中找一找线索,说明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汇报:[出示: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长城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长城全长13000多里,用到的条石多,多到数不清;而且每块有两三千斤重 就靠肩扛手抬修建而成,非常辛苦!。

师:你的体重大概多少?算60斤,一块条石就当三千斤,那就相当于全班同学重量。那数不清的条石该是多么浩大而艰巨的工程啊!我们又怎能不为坚强的古代劳动人民而赞叹:

生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接着汇报

2: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在丛山峻岭之间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他们的手磨起了水泡,他们的肩膀有可能血肉模糊,他们的脊背弯了,他们的腿断了……他们用生命筑起了长城。

师:青山有幸埋铮骨,血肉之躯筑长城。这样伟大的古代劳动人民怎能不让我们赞叹:齐读

3:山势陡峭,环境恶劣。好天气,爬上去都很艰难,要是遇上大暴雨,他们走一步退两步,每一步都艰难十倍百倍!一不小心还会摔下去。

师:再难也难不倒坚韧的古代劳动人民,几十代人的前赴后继,筑起了这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赞叹:生齐

师:读到这里你现在知道了长城是由什么筑成?

生:砖头和条石。

师:仅仅是砖头和条石吗?

1:长城由鲜血和汗水筑成。

2:长城由劳动人民的智慧筑成。

3:生命筑成。

师:这正体现了长城是由 [板书: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师:由此我们体会到当时的劳动人民的确了不起,功不可没!把我们对劳动人民的这份敬佩、这份崇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请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连续指读

师:说说你读了这句话的体会

1:“多少”表示无数的意思。无数的劳动人民为了修筑长城流汗、流血,甚至丢了性命,作者有无限的感慨。

师:那能把你的感慨读出来吗?生读

师:恩听出来了,这句话里饱含了作者无限的感慨。

师:接着说

2: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的长,于开头的13000多里相照应。

师:把你的理解度读出来。

师;我觉得不够长。谁来试试,怎么能把长城的长读出来?

生再试读

师:恩,够长了,自由读感受一下。(生齐读)继续汇报

3:“才”字用得好,写出了修建长城非常不容易,从这个字里我还感受到,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

师:一个才字让我们体会到修长城是多么的不容易。刚才的几名同学说得多好啊!边读边悟,才能把语文学好。有感情齐读这句话,把我们感悟到的都读出来。

齐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对比出示】: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老师这还有一句话,对比读读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多少”一个""在这里就很好地说明了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师:同学们满含崇敬和赞叹再读这句话。

齐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这一段也是作者观察到的吗?{板书:联想}那是用哪句话把作者看到的想到的连接起来呢? 【出示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 读

师:看大屏自由读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不错把作者看到的和想到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你接着说

2:“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前面游览了长城,“很自然的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气魄震憾了,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伟大的古代劳动人民来。

师:情不自禁用得好。作者的联想就是身临其境,用自己的、自己的去观察长城,被长城气吞山河的气势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现在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看板书,结合学习所得自由回答

1:长城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气魄雄伟。

师:一连用了两个课文中的词语,说明你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2:长城整体高大坚固,构造设计非常巧妙,能观察敌情,打击敌人,还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师:你的领悟力可真强!

生:修筑长城需要几十代人的生命,在完全没有科学技术的古代,能把长城修筑起来,所以说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师:你说到我们大家心坎儿里去了。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生再读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小练笔:

师:的确,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这样雄伟的工程世界少有;这样艰巨的任务靠人力完成,历史罕见;创造这样的奇迹,劳动人民表现出来的智慧,更是绝无仅有。难怪毛泽东主席会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当你登上长城……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不禁想赞叹什么?

用这个句式写写:【出示】我登上长城,看到,想到 ,不禁赞叹: (提示除了从书上了解的内容,还有本节课你看到的图片,那可都是老师精心为你们准备的。)

组织交流

四、拓展延伸

师:在我国,像长城这样的文物古迹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阅读书上的“资料袋”。自己读一读划一划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这些景观或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或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无一不证明了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源远流长。课后,你可以收集长城的图片、故事、和资料,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景观搜集有关资料、故事、图片去了解他们好吗?

板书设计:          远看像长龙

气魄雄伟 { 近看 高大坚固   设计巧妙 }   伟大的奇迹

联想 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本细读教学设计——探寻解读长城的秘妙(涌山中心小学 程水生)
长城教学设计
17 长城 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公开课《长城》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欣赏
17长城kejian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