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年物语】探究乡村年俗

大年物语

探究乡村年俗

文/余可学

乡情如丝丝缕缕的琴音,漫过心的堤岸,于千里之外一泻而下,高飞的风筝是寻梦天涯的游子,而家乡则是慈母手中的长线。乡愁的牵挂让我们不约而同地回到久违的故乡,浓浓的年味,便在村口大树下,在亲人期盼的眼神里弥散开来 。

春联年夜饭

沿袭千年的春节年俗,早已在人们心中凝聚成璀璨的春节文化。其涵界美食、春联,采莲船,舞狮舞龙,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等。

女人将七晕八素十大碗张罗完毕后,如蒸鱼,划鱼,煎鱼,牛肉,丸子,鸡子,扣肉,三鲜等。  男人便在大门两侧贴上喜庆的春联,洗手净脸,燃上一对红焟烛   ,然而对着家神拜伏于地,焚香烧纸,在一阵响彻霄汉的爆竹声中,财门随即关上,年夜饭便拉开了序幕……

除夕之夜,给先祖坟上送灯是必须的,给灶王爷点锅灯,用一个瓷碗反扣锅底,兜里倒入些许菜籽油,放一根棉芯棯子点燃,一家人围着火炉,嗑瓜子、喝茶,看春晚,拉家常。闲侃天南海北,守岁通霄达旦。

初一大出行

一般在零点便开始燃放烟花爆竹,谓之"接年"。拂晓时对着堂屋天地国君师位跪拜,烧香化纸,打开财门,又燃放编炮,满墩台拱手拜年送祝福。新媳妇在这一天,还要给各家各户筛红糖茶,户主赏一个10元或20元红包。美好的祝愿,新年的憧憬,营造出喜庆洋溢的氛围,小屁孩跟着大人会获得一些冰糖,水果等礼物。

一柱清香送走落叶残冬的旧年,一声爆竹开启春天的希望之门,"日暖日融雪未消,行人芳草马蹄娇。'’舞低杨柳的凌燕张开剪刀式双翅丈量天空,檐下蜜语呢喃。歌尽花溪湖畔的黄莺追逐万里苍芎的云彩。

向晚时分,相约于阡陌小径的恋人,没入溶溶月色中……

初二拜丈母

初二新女婿拜丈母(岳父母),亲友间互访送出新年祝福,也有请春客的。将过年的节奏不断推向高潮。

在旧年溘然长逝的老人,谓之"新灵'’。亲友和晚辈都带上香烛纸钱,编炮前去祭拜。

大年初三,放编炮送年,天气渐渐暖和,待到九九加一九,麻鞭不离手,惊蛰五日克马(青蛙)叫,季节不等人,预示春耕在即。

闹元霄灯会

俗话说,年小月半大,各地还有逛庙会的习俗,采莲船,蚌壳精,采高翘,舞狮舞龙,猜灯谜等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大人小孩纵情狂欢。

吃腊八饭,过小年前,就备办年货,熬麦芽糖,打豆腐,探豆皮子,打糍粑,烧腊锅,做米酒,凑香肠,腌制干鱼腊肉,洗年猪等。

年前节后,常有跑江湖的艺人游走百家,送财神菩萨的,打连花佬的,拍渔鼓筒子的,打三门(棒)鼓的,他们大都唱些荆楚民间小调,无非给东家送恭贺(祝新年发财等),讨来一些赏赐。随着小康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这些现象逐渐消失。

当一碧万顷的麦浪起伏翻涌,田野芬芳,乡情氤氲,草木葳蕤时,醉美在年味乡景画卷中的人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老农肩犁赶牛,耕种在田埂垅亩之上。

作者简介: 余可学,笔名,落雁惊风。监利朱河余杨村人,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燕赵文学》编辑、《玉融文学》编辑、《黄海文学》编委。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微型小说月报》《新青年》《作文周刊》《荆州日报》《江汉商报》《惠州日报》《三门峡日报》《襄阳晚报》《玉融文学》《皖江晚报》《红山晚报》《鸡西晚报》《运河》《悦读》《雁翎湖》《西南作家》《平阳文艺》《陶山》《诗意人生》《西北文学》《四川人文》《作家文苑》《大荆州》《岳阳楼诗词》《华东文学》《祥城祥韵》《陵城文艺》《黄海文学》《现代作家文学》《大亚湾文艺》《槐花》《大围山》《燕赵文学》《诗群落·诗跨界》《吴地文化·闪小说》《监利文艺》《青州文苑》《金寨文艺》《槐树大地周报》《儒韵祥通》《奎文文艺》加拿大《中华导报》美国《伊利华报》苏里南《中华日报》德国《欧华导报》印尼《讯报》等国内外媒体。诗歌荣获中原文化论坛“步春杯”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作品入编2015年度湖南省首届“潇湘杯”闪小说大赛优秀作品精选,散文入编中学生辅导教材读本《作文周刊》,短篇小说入编2015年度河南省中原文化网'’李逸野"杯获奖作品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路新散文全国征文】郭孟收|乡村“鸭事”(273)
高灵芬 | 金华,你是我前世的恋人
武汉,别怕丨常玉好
【左岸风文学】余可学 ll 覃株的无奈
作家||【小说三则】◆刘春红
我写中考作文:推窗风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