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目标渐远,追兵渐近 郑州争夺中部第二城和北方第三城速度放慢

郑东新区GBD

2022年,是郑州发展史不可忘记的一年,仿佛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突然失速,虽未熄火,但却失去了动力,只能靠惯性滑行,坐看着前方追赶的目标越行越远,身后的追赶者越来越近。

郑州原来叫做郑县,长期以来寂寂无名,直到陇海、平汉两条铁路到来,处于十字交叉口的郑县,位置日益重要。哪怕河南坐拥洛阳、开封两座古都,哪怕从民国起河南省省会已在开封,1954年,经中央批准,河南省还是毅然决然把省会从开封市迁往郑州市。尽管当时郑州市只有16万人口,一条水泥马路。此后40年间,河南省经济中心是洛阳市,政治中心是郑州市。直到1995年郑州市经济总量反超洛阳市,才改变了这个格局。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强省会的政策指导下和国家“中部崛起”政策加持下,河南省举全省之力发展郑州市,郑州市经济开始插上腾飞的翅膀,2003年郑州市GDP突破1000亿,2006年突破2000亿,2018年突破万亿,成为中部地区继武汉、长沙之后第三个突破万亿的城市。

常住人口2018年突破千万,达1013.6万,超过杭州、西安、长沙。

产业上引来了富士康,2018年仅其一家进出口就达3389.1亿元,本土宇通客车、建业控股等也发展兴旺,各批发市场人流熙熙攘攘,“中国中心,十省通衢”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交通上规划了“米”字型高铁,开通了中欧班列,建起了郑州航空港。郑东新区修建了GBD,大玉米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市内快速路不断扩展,一环、二环、三环、四环,立交桥座座相连,地铁建设从无到有,通车里程每年都在赶超其他城市。

2016年,郑州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12月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郑州飞速发展让河南人自豪,更让郑州人骄傲,2019年1月14日,郑州晚报发文《郑州:请喊我特大城市》,郑州自比美国孟菲斯,号称“国际郑”,目标对准了北上广,不少人甚至说郑州要超越青岛成为北方第三城,超越长沙成为中部地区第二城。

2021年7月20日特大暴雨灾害却给了郑州当头一棒,这中间有千年一遇暴雨不可控因素,也暴露出郑州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底蕴差、不完善、不配套和城市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大都市不相符、不适应的问题。这一灾害,郑州市被追责,党、政领导双双离职。受暴雨灾害影响,2021年郑州GDP名义增量在全国城市30强中倒数第一。

2022年,尚未从7·20灾害影响中走出的郑州市,迭加疫情因素后,与全国万亿城市俱乐部其他成员相比,突然发展失速,GDP名义增量在全国城市30强中倒数第二,增速只有1.92%,只比南宁1.9%稍好一点点,低于全国平均增速3个多百分点。同为中部省会,2022年武汉GDP增量为郑州4.7倍,长沙GDP增量为郑州2.9倍。郑州与长沙GDP差距拉大到1031亿。与合肥的差距由领先1900亿缩小到只剩下921亿。

郑州失速,从统计数据来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工业和基础设施因投资严重不足数据下降。二是消费电子增速放缓,进出口量增速下滑至0.3%。三是消费低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4%。一时间“逃离郑州”成为网上的流行词。

其背后的原因:

一是郑州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有人形容郑州与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上海,包括合肥的差距,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这些地方是法律规定什么不能干就不干什么,郑州是法律规定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郑州等、靠、观望的观念比较强,抢抓机遇意识比较弱。这种观念造成了郑州创新企业比较少。据《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595家,武汉18家,合肥17家,长沙8家,郑州仅有2家。

同样是中部省会,合肥观念就比郑州先进,2011年,合肥用100亿投资半导体企业长鑫,长鑫赶上了半导体这波风口,技术完全自主的长鑫上市后合肥狂赚1000多亿,其产品也以优秀的品质成为国货之光;2017年,合肥拿出原本用来修地铁的100亿投资显示面板京东方,京东方是目前电子产品显示屏头部企业,未来发展不可限量;2019年,合肥再次拿出100亿投资新能源车企蔚来,为其续命,2020年蔚来新能源汽车股价暴涨,成为合肥又一只会下蛋的金鸡。并且随之大众新能源板块落户合肥,比亚迪也在合肥投资建厂,让合肥在新一轮竞争中走在了前列。

二是郑州市管理水平层次还比较低。2022年各地经济发展环境都不太好,广州、重庆、武汉所经历的一点也不比郑州少,甚至更多,但在城市管理上却与郑州不在一个层次,虽然也有误伤,但波及范围、影响程度都比郑州小得多。郑州去年赋码事件、长时间全城静默被国务院点名批评事件、富士康员工徒步回家事件和富士康复工事件,反映了郑州市担当意识、应急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都比较差。既败坏了郑州市来之不易的好名声,又破坏了郑州好不容易才营造的营商环境。

三是郑州市缺乏产业支撑。郑州市近年的高速发展,一是得益于房地产的兴盛,土地财政的宽裕。国家政策调整,房地产形势不好,GDP增速应声而降。目前,郑州市是全国万亿GDP城市里中,土地财政依赖程度最高的城市,达到了28.9%。地卖的多,但房子销售形势却不好,库存很大。据统计,郑州市主城金水、中原、管城、高新、二七房地产库存均超过了18个月,库存量最大的金水区,去化周期35.4个月; 不仅库存是个问题,还有非常多的烂尾楼,在24个重点城市里,郑州市的烂尾房项目是最多的。

二是过份依赖富士康。2019年,郑州富士康3个厂区的出口额达2199亿元,进口额则是1138亿元,占郑州总进出口总额近8成,占河南省外贸总额近65%(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数据),足见得富士康对郑州市经济的助力之大。此外,富士康还帮助郑州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电子信息业的转型。2011年,电子信息业对郑州的产值不足150亿,2021年则达到了5500亿元,这其中大部分数据都是富士康及关联上下游企业创造的。

随着台海形势动荡,美国对中国制裁力度加大,苹果公司加快了产业外移。苹果公司计划到2023年底,把30%产能搬迁至印度。为苹果公司打工的大陆富士康如果失去了苹果公司订单,对郑州市的打击和影响将是致命的,郑州市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郑州市主导产业存在一个明显问题:大多是以中低端制造为主,高端核心环节相对缺失。如电子信息产业,富士康虽然在郑州有3个厂区,主要负责生产、组装苹果手机,每天产量高达50万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但像研发设计、标准制定等高端环节,大都分布在深圳、武汉、南京等城市。

又如汽车及装备制造,郑州市集中于生产制造环节,产业上游的汽车研发、设计、检测,以及下游的汽车服务相对滞后。目前,上汽、东风日产、恒大新能源等知名汽车企业,几乎都将郑州作为生产基地,暂未在郑州设立研发机构。

其他产业,如现代食品和铝加工制品都属于较为传统、层次较低的产业,而新型材料与生物医药产值较低,也存在高端环节缺失的问题。比如安图生物目前研发主要集中于上海,郑州仅为生产制造基地。

五是科技研发能力落后。说一千道一万,郑州市产业链含金量低,根本原因是没有一流的高校支撑,培养不出高端人才。河南虽然是高考大省,每年高考录取分数之高全国闻名,但这些到外省就读一流高校的学生很少回到河南、回到郑州,大多选择留在上大学所在地。有人在网上回答为什么不回郑州创业时说:回郑州干什么?郑州市岗位不行、收入不行、教育不行、医疗不行、城市管理不行,回去干什么?即使郑州大学培养的尖子生,第一选择也不是留在郑州,而是梦想“孔雀东南飞”。

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导致郑州科创能力的不足,使得无数“新经济弄潮儿”都绕过了郑州。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上半场的BAT(百度、阿里、腾讯),还是下半场的TMD(头条、美团、滴滴),都与郑州无缘,不仅少有产品和研发团队,甚至没有占据话语权的分公司或第二总部。第一代互联网大佬周鸿祎毕业于郑州大学,但360公司却没有在郑州市布局。

六是城市规划前瞻落后。2022年12月,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批准。武汉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都市圈后,全国第7个、中部第2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早于武汉上报国家的郑州都市圈却未获批准。

如果郑州都市圈获国家批准,就能得到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无疑会为郑州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郑州都市圈概念于1994年提出,比武汉都市圈早了8年。然而,郑州都市圈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如果郑州都市圈还是之前1+4即郑州加开封、焦作、新乡、许昌,这几个城市以郑州为核心,不断融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国家可能就批了。突然间,郑州都市圈在1+4基础上又扩容了洛阳、济源、平顶山、漯河,积达到了5.8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国家己经批复的6个国家级都市圈范围不超过2万多平方公里的惯例,国家自然不会批准。郑州都市圈想获国家批准不是扩容,而是瘦身,提高融城质量才行。

在城市发展潜力上,建成区与市区面积比越小,潜力越大。郑州的建成区面积为500.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为1010.3平方公里,占比为49.57,在这项指标上,郑州市位居第一,甚至还领先深圳3.25个百分点。市区面积反映了可开发利用空间。扩大市区面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撤县(市)设区是最便捷的途径。如洛阳已经撤销了偃师市、孟津县而改设为区。郑州市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撤县(市)改区至今没有消息。

郑州寄托着全省的希望,也承担着引领全省发展的重任,作为新兴的国家中心城市,有问题是正常的,保持一定发展速度,好多问题就会在发展中消化、发展中解决。如果发展失速,停滞下来,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正如自行车保持适当速度才会平稳前进,降速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摔倒。

2021年和2022年郑州发展虽然失速,希望这只是暂现象,但愿在2023年郑州市重拾信心,重整旗鼓,奋力拼搏,不负全省重托,再显黑马之姿,创造新的经济奇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最“憋屈”的一座城市,GDP高达万亿,还没郑州、合肥名气大
中部四省会武汉、郑州、长沙、合肥20年GDP变化
武汉pk郑州:各自优势谈
去年郑州GDP增速居全国16个万亿城市第二位
郑州房地产投资占比第一 工业投资第五 房价第三丨中部省会GDP依赖度 房价大排行
前三季度GDP,中部十强城市河南占3,郑州发展失速洛阳超太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