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文学十五讲

《西方文学十五讲》是一本由徐葆耕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一):随便摘点儿~~~~

(此书语言亮点很多,可见主讲是花了许多功夫的。算是西方文学的基本脉络吧,可读的主要作品基本都有提到。突然想看托尔斯泰的小说了。做了点如下的读书笔记。)

第一讲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位是维吉尔。他的代表作是《伊尼德》。在这部书里,诗人继承和发展了荷马史诗的艺术范式,极其浪漫地写出了罗马人建国的历史和他们的英雄气概:罗马人的祖先、特洛伊人的后裔伊尼亚斯为了实现建国的使命而忍痛舍弃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狄多,狄多因此而自杀。较之荷马史诗,这样的故事第一次提出了爱情与责任的冲突,在这一点上显示了罗马人和希腊人很大的不同——他们很重视自己对民族所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远比他们个人的情感和爱情重要得多。(P4)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浪漫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生活就是如此”。当你问雨果:《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乞丐王朝真的存在吗?雨果会回答说:我认为应该存在。如果你问巴尔扎克,你为什么在《人间喜剧》中把生活描写得那样黑暗污浊?巴尔扎克会回答你:因为生活就是如此黑暗、污浊。(P11)

现实主义文学,是对那种全然无视现实、任感情流荡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反拨。在他们叙述的故事里,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温情,常常是主人公不幸的主观根源,而金钱和权力是构成不幸的社会根源。(P12)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两大源头”和“七大思潮”(P16)

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学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

七大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第二讲古希腊神话及其现代性

看看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神话就会发现,希腊神话里的许多神其实在其他民族的神话里也是有的,比如太阳神、月神、山神、风神、火神、海神等等,几乎每个民族的神话里都有这样一些神。可是有两个神在希腊神话里有,而在中国神话里没有,这就是酒神和爱神。(P28)

讲到爱神,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考证,在中国远古时代也是有的,她叫做高禖。古书上记载着“高禖祀典,奔者不禁”,就是说在以高禖命名的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自由野合……但是闻一多先生讲,随着华夏民族的羞耻之心的萌生,人们开始为这样一个神感到羞耻,于是她的地位就越来越下降了。到了战国时代,宋玉写《高唐神女赋》的时候,高禖已经从一个女神下降为一个伺候楚襄王行云雨之事的“神女”了。中国的女爱神从女神降为神女,而西方却经历了一个相反的过程。(P28)

希腊神话里的酒神和爱神实际上可以看做体现人的自然本性——食和色——的两个神……我们在远古时代的圣人承认人的本性和“食”和“色”,但是在中国的神话里却没有体现人的两大主要情欲的象征性的艺术符号,而在希腊神话里则用酒神和爱神来体现人的这两大情欲。(P29)

冯友兰先生在讲到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区别的时候,借用了一段孔子的话:

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说,海洋国家的人是智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然而照孔子的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P44)

  第三讲中世纪的基督文化与骑士浪漫主义

人类能够构建一套符码(罪感)来约束自己的原欲,是一种了不起的精神自觉。这种对于罪恶的自省,可以说是真正的基督教徒的基本品质……因为你意识到了你是有罪的,这种意识使你在精神世界上高于其他人,高于那些浑浑噩噩的人……所以当一个基督徒有了这样一个罪感后,他就有了崇高感……这种观念虽然建立在一种虚幻基础之上,但是它符合人的内心一种提升自己的需要。(P59)

罪感,只是一种情感。对于改造社会现实而言,它的作用很有限。但是对于置身于不公正的现实中的思想家、艺术家来说,它意味着尚未泯灭的良知。……没有罪感,很难想象欧洲文学会放射出如此灿烂的光华。(P60)

西方骑士和中国剑侠(指清末民初作品而言)的区别,其中有一点是对待女人的态度:中国剑侠小说里,剑客一般是不结婚的,即使没有妻室也是不恋女色的。但是欧洲骑士文学不同,如果从中国剑侠们的眼光来看,西方骑士传奇你的那些英雄,都有点像中国剑侠小说里的“采花淫贼”。(P64)

  第四讲但丁和《神曲》

有一位日本学者讲过这样的话:东方人在理解西方文化的时候有两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条就是西方人对待上帝的态度,一条就是西方人对待女人的态度……我想给他补充一句话:对于西方人特别是中世纪到现代的一些文化人,他们像崇拜上帝那样来崇拜自己所爱的女人,像热爱自己心爱的女人那样来热爱上帝。在他们心目中,上帝和他们所心爱的女人常常是合而为一的。这一点我们从但丁对待贝德丽采的态度上,得到了一个例证。(P70-71)

一个人怎么能够走向天堂呢?怎么能够摆脱人间危难上升到天堂呢?靠两个东西,一个是知识,以维吉尔为代表;一个就是爱,以贝德丽采为代表。……距离但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600多年,但丁的公式却没有过时。“高尚的生活=知识+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维吉尔”,一个自己的“贝德丽采”。(P74,讲的是《神曲》中的象征意义。)

  第五讲文艺复兴概说

彼得拉克在赞美劳拉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和但丁很不相同的一点。彼得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但丁虽然也有许多人文主义的思想,他也赞美人,但他总想要接近上帝,他把接近上帝看成是自己的荣耀;而彼得拉克所向往的不是去做上帝的奴仆,而是做一个普通的,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喜欢的是凡人的幸福,这种观点,标志着近代人观念的开始。(P98)

第六讲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在莎翁的喜剧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总的主题,就是“爱可以征服一切”,它的结局一般可以用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的名字来概括,叫做“皆大欢喜”。他相信爱能征服一切,融化一切,解决一切。即使作恶的人,像犹太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都对他采取一种相当仁慈的态度,这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人所怀有的信心,对爱的拯救作用的信心。(P118)

莎士比亚的喜剧里还有伊甸园的另一面,这一面就是粗鄙与冷诮。(P123)

骄矜使李尔王失去了常人的理智,把爱当成恨,把恨当成爱。当他为此遭到无情的报复——被大女儿与二女儿逼出宫门,流落荒原后,他疯了。然而人们在这个疯子身上却看到了理智,看到了常人理智的复归。这就揭示出一个令人深思的哲理:权力不等于智慧,权力不是智慧的源泉;如果你以为智慧是随着权力的增长而增长,结果却恰恰相反,愚蠢是随着权力而增长的。权力可以使你在失去智慧的同时失去爱。权力越高,失去的爱越多——如果你把权力等同于智慧的话。(P125)

《奥赛罗》的悲剧是另一种类型。……揭示出人类一个重要的弱点:轻信。(P125)

《麦克白》相当细致地揭示了一个人是怎样从善良变为嗜恶的。(P126)

  第七讲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文学

陈寅恪先生说中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近似,主要指的是新古典主义,而不是后来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P150)

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和卢梭的《忏悔录》的区别:

圣·奥古斯丁的暴露是要说明人是微不足道的,这世界唯一配得上让众人膜拜的只有上帝。人都是卑劣的,即使是像他一样的一个教父。而卢梭的忏悔录让人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恶习是由于社会本身存在的弊病造成的,人应该珍爱自己,珍爱自己这样一个独立自足的生灵。(P163)

  第八讲歌德与《浮士德》

截止到19世纪初,西方文学有四大里程碑,这就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和他的悲剧,而第四座里程碑就是歌德的《浮士德》。它代表了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初这200年间,特别是新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以及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这样三种文学主潮的一个汇聚。(P165)

我想特别讲一点关于歌德的性格特点。他在自己的《格言与随想》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我们理解歌德和其他伟大人物很重要。这句话是:“最伟大的任务永远通过一个弱点与他的世纪相联系。”伟大的人物通过他的伟大之处、他的优点来显示他高于时代之处,而通过他的弱点来和这个世纪相联系,反映这个世纪的特点……反映时代的特征。(P166)

浮士德开头讲的哲学、医学、法律、神学是中世纪的所谓“四大学科”。浮士德为什么厌倦这些东西?是因为它们脱离了生命本原。文明的创造,本意在于生命的升华,但是升华的结果往往造成对生命的压抑,这是文明的悲剧。(P175)

西南联大时代的老学长冯至先生是一位研究德国文学的大学者,他说《浮士德》的主题是什么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182)

西方文学中著名的“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接受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从哲学上讲,就是康德所探讨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P182)

  第九讲19世纪的浪漫运动

法国有一位研究德国文学的女作家,叫斯达尔夫人,她说,德国的艺术家喜欢把一些很明白的事情送到黑暗里,把它们讲得很晦涩。我们说,这是从法国人的视角去看德国人。法国人是一个比较爽朗的民族,作为高卢人的后裔,他们的性格比较爽朗,喜欢一些热情澎湃的很明澈的叙述方式,所以说,作为一个法国人,斯达尔夫人看德国人,觉得他们是把一些明明白白的事情,有意识地送到黑夜里,把它们表现得很晦涩。(P189)

拜伦号称一生有一百多个情人,在诗里讲,天下女人一张嘴,从南吻到北。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这家伙纯粹是个才子加流氓。(P194)

  第十讲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与《简爱》

尊严究竟怎么样才能够获得?尊严本身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它是靠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获得别人的肯定才能拥有的。马克思讲过大意如下的话:人首先是把自己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一个名叫彼得的人所以会把自己当做一个人来看,只是因为他把一个名叫保罗的人看做自己的同种。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肯定。(P214)

第十一讲司汤达与巴尔扎克

有人说,社会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下棋的社会,一种是赌博的社会。所谓下棋的社会,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你聪明,你就可以战胜你的对手,就可以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台阶上去。而赌博的社会就很难说了。首先你得有赌本才行,你没有赌本,就根本没有资格上赌台;然后你还要有运气,凭着你的狡猾和欺诈,取得胜利。在于连看来,拿破仑时代是一个“下棋的社会”,人可以凭着自己的本事爬上去。而现在波旁王朝一复辟,变成“赌博的社会”,只好去赌自己的命。(P224)

你在阅读巴尔扎克作品时,会觉得像一个笨拙的农妇在生火,她要把柴火点着,但是柴有些潮湿,老也点不着,弄得满屋子里到处是浓烟,呛得人想从这个房间里退出来。就在这时候,“砰”的一声,柴火点着了,火光映红了半个天际。(P240)

  第十二讲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东正教特别推崇圣母玛利亚,它从母爱的至高无上出发,认为圣母的地位高于耶稣。对于女性的“圣母式崇拜”导致俄罗斯文学中一系列优美女性形象的产生。(P244)

19世纪俄罗斯文学是围绕着两大主题展开的,用两部作品的书名来表示,一部作品就是赫尔岑的《谁之罪?》,另外一部就是刚才提到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P248)

俄罗斯的东正教影响很深,知识分子本身具有一种忏悔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同逼人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变成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对知识分子是否尽到了社会责任的反思。许多作品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自己未能尽到社会责任的忏悔。(P249)

  第十三讲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第十四讲现代主义与艾略特、卡夫卡、海明威

当你阅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时,你看到书中到处都在猛烈地抨击社会的浊流,但你感觉到,这种揭露黑暗得激情,恰恰来自于对于光明的向往和自信。……但在他们惊愕地发现太阳不过是一堆碎片后,他们还会充满自信地去抨击黑暗吗?他们会不会感到恐惧、焦虑、绝望?在这种恐惧、焦虑和绝望的背后,是不是仍然期待着破碎的东西重新整合成为完整的太阳?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又会嘲笑自己幼稚,用幽默装点感伤和绝望。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想,破碎的太阳有什么不好?我们为什么不能习惯这种破碎的生活?说不定更好!让绝望、焦虑和感伤滚蛋去!我们要欢笑,用欢笑来嘲弄一切!当他们处于前者的精神状态时,他们属于现代主义,当他们走出了这种阴影,努力使自己习惯于新的破碎的生活时,他们进入了后现代主义。(P290)

对待理论可以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理性主义者。他们需要一大堆术语和反复的逻辑推演,来把这三种思潮界定清楚。而一旦界定清楚之后,立即出现一批理论暴tu说“NO”。他们是从来不建构,只解构。他们知道,一旦试图建构,就是他们的末日。他们对理论的贡献是逼着前一种人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那样不停地劳作。这是第二种态度。还有第三种人,他们认为,思想是不能言说的,只能“像嗅到玫瑰花香那样去感知思想”。(P291)

请各位注意:当社会出现信仰上的“断裂带”时,往往产生“荒原文学”。在西方历史上,最典型的荒原期是四五世纪——古罗马行将灭亡时期和17世纪初——所谓的“巴洛克时期”,还有就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低谷”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荒原期的文学所揭示的心灵是破碎的,氛围是悲观的,思想是神秘的,结构是梯突的,语言是诡谲的,从总体上说带有精神病人的那种心理变态。(P297)

  《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二):算是入门啦

西方文学名著15讲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读物。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简单地梳理了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学随着历史进步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每一章都是不多不少,点到为止。虽没有深入骨髓地探讨某一种文学流派但确是完整地把握住了每一时期的大局,语言深入浅出,没有一句废话。每一章节都围绕那一时期的流派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具体作家和作品,结合着当时客观的历史社会背景和作家身世经历造就的个性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出某种流派从产生到消亡的历史必然性。对于作品一般是介绍故事情节和内容,有的是简要提及,有的还会选择原文段落进行解构分析。这本书最多使用的手法就是比较分析法,在比较中浅析流派与流派之前的异同加强了读者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总的来说不乏为一本好书,具有相当大的启蒙引导构建知识基本框架的作用,只是太入门常给人浅尝辄止的不愉快感觉。

《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三):不难看,但松松垮垮

可能是由于太喜欢那本《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了,翻完这本书后,觉得嘴里淡出个鸟来。罗列,基本上就是罗列,说得好听点就是西方文学的百家讲坛普及版。在文艺复兴章节中对中国的点评很难有说服力,对一些历史事实的引用也不尽精准。结构上貌似宏大,实则选裁取巧。

喜欢西方文学的话,认真读读卡莱尔的雄文,对比一下卡叔和何老师对文艺复兴及《神曲》的点评,没法儿看。

但此书于我也有用,就是把但丁的地狱画了个图,也让我了解到普希金是有黑人血统的。

《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后感(四):西方没有一本文学理论著作不提到诺瓦利斯

诺瓦利斯是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奠基者,著名诗人和哲学家,“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这个著名的定义就出自于他。在西方,诺瓦利斯享有崇高的声誉,对诺瓦利斯的研究经久不衰,可以说没有一本文学理论著作不提到诺瓦利斯的。歌德、席勒称他为百年难遇的奇才。但是在中国,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诺瓦利斯的名字却鲜为人所知,长期被列入黑名单中。

“我用勤劳的双手喜悦地抚摸,四顾张望你希望我到来的地方——赞美你光辉的完美宏阔——执着地追问你创造物中美妙的关联——我喜悦地注视着你强大光辉的时钟意蕴幽深的步伐——探究那力量的和谐和在无尽的时空中展示的奇迹的法则。但我秘密的内心里仍然忠诚地固守着夜和她的女儿,那得到的爱。”这是诺瓦利斯的代表作《夜颂》中的诗句,在这部作品中,诺瓦利斯通过对死亡与黑夜的赞美,表达了人类只有经历死亡与黑夜,才能到达永恒的境界。

“压抑着我们命运的是我们精神的懒散,通过形成和扩展我们自身的活动,我们自己就会变成命运。一切似乎都朝着我们奔涌而来,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喷涌出去的缘故。”“我们梦想周游世界,这个世界难道不就在我们心中吗?我们不能探知自己精神的深度。——神秘的道路是指向内心的。”

在诺瓦利斯看来,宗教和诗是二合一、一而二的东西。诗是神的语言。诗人是圣徒,圣徒也是诗人,承受着现世的痛苦,充满了对彼岸世界的憧憬。当今世界是一个异化了的世界,人从自然中异化出来,丧失了神性,唯有诗人捍卫着心灵的纯洁,使它免遭异化的毒害,诗人代表着人类的希望,他是人类的导师和启迪者,只有他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完美世界。

  《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五):文学寻缘

本书是徐葆耕教授基于讲课录像整理而成,忠实于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大体上每一讲两万字左右。作为一本通识性课本,对于西方文学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思潮、作家、作品大体上都已涉猎到,无非有繁有简。这门课徐教授已在清华大学讲了20年,若把本书视为西方文学思想理论和徐教授教学实践的结晶,怕不为过吧。我想,一门课能讲20年,必然是生动活泼、回味无穷,否则的话,讲授者20年的枯燥无味该如何忍耐呢。“十五讲”之外的附录部分,徐教授还增补了他的《“属下能说话吗?”——底层文学与肖洛霍夫》一篇文学专题,细致解读了《静静的顿河》这部(可是让春上村树读了三遍的)小说,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文学史所具有的地位予以了重新审视。

徐教授有一个清晰流畅的论述逻辑——“两大源头”和“六大思潮”——来概括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其中,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六大思潮(此处有一个错误,既然加入了附录中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则应为“七大思潮”。但正文中依然沿用课件中的“六大思潮”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思潮;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六(应为:七)种思潮相互交错、彼此渗透,各有其独到而卓绝的特色。

在“两大源头”和“六大思潮”之外,还着重讲解了“四座里程碑”,即集希腊神话之大成的“荷马史诗”,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14世纪初,但丁写作的《神曲》,代表着两大文学河流——基督教文学和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市井文学——激荡融汇;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和他的悲剧,展示了人的无比深邃和广阔的内心宇宙;被称为近代人《圣经》的歌德的《浮士德》。通过以上讲解,何谓正典、何谓经典,以及与何谓优秀的文学作品,该是可以区分了,心中的必读项基本算是一目了然,文学作品阅读之路尽管漫长,但也探明了适合自己的方向(虽然来的晚了一点)。

看似偷懒,但用以上两个鲜明观点来观照西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内涵的确十分的顺手,且用它来凿开深刻作品坚固的外壳可能也大致不差。比如,《神曲》在我看来,是一部十分难啃的深奥的神秘的长诗,若是没有全景解读做基础,着实“云深不知处”。通过徐教授的简要讲解可以知道,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的部局是基于正统基督教思想而生。可但丁选择维吉尔这一古希腊(非基督徒)诗人作为引路人,以及将不同的人物安排在地狱的不同层级,显现出不同于(甚至是对抗于)基督教思想的一面。正是这种置换作用,使他获得了中古与现代思想的承前启后之人——即承袭了“两希文化思想”(希伯来和希腊文化),又有开创了启蒙思想(即爱和智)——这一称号。徐教授对《神曲》还作出了宗教之爱与人间智慧相结合,天国审判与人间审判相结合,禁欲意识与升华意识相结合,赎罪意识与追求完美人性相结合,神秘主义与写实主义结合的高度概括,更是体现了《神曲》“思想合流”的文学特点,大大地驱散了它的迷雾。带着如此优秀的“导游指南”,去但丁的地狱游历一番,应该不会撒手而还吧。此类解读书中很多,往往是一两句话,抛出几个观点,一部作品、一位作家就如云朵一样发出光彩。真是那句老话:“打到点子上啦。”

就总体把握和比较而言,我认为“两大源头”思想更为重要。前者是文明的开端,它提出了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即灵魂。文学即人学,没有对人物内心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展开,文学作品内涵终显不足。基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一味地“批判现实”较为乏味,因为人与社会仅代表其一端。而人与自然、人与人特别是人与自己间的关系须等价齐观才更为丰满。可谓“批判现实”不如“批判心灵”更为震撼人心啊!作为后者的基督教文化,则提出另一个主题,即“原罪”思想,更进一步加深了文学的深刻性。此间分别或者说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此最为显著。关于“罪感”这一文学理念,我想可以找机会读一下刘再复与林岗合著的文学批评性作品《罪与文学》(书城有)。

抛开一切的文学理论,最为敬佩的是徐教授有部“终生读本”——《安娜?卡列尼娜》。“那个时候,一个月我妈妈给我的点心钱是一块五毛钱,一天五分钱,买这本书要花四块多钱,那就是我三个月的点心钱,但是我下了决心和朋友一起买了这本书,直到现在我还在读它,带着它上课。40多年了,我不断地从这本书中获得启示,这本残破的书已经化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心灵的世界有多大,文学的世界亦有多大,能在无限的文学世界中找到一本可以“读它个一生”的作品,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缘。没有这个缘,我想也就读不到如此优秀的徐葆耕的《西方文学十五讲》了吧。

  《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后感(六):婢女?或是公主?

婢女?或是公主?

当历史为妓女时,文学便是婢女,强暴者与奴役者为政治。然后,这终究为一时之暴虐。

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学当为人类的心灵史、命运史、欲望史、情感史、认识史。在文化通常的五个结构上,观念的、心态的、制度的、行为方式与物质方面,文学基本涵蕴完全了,而尤其作用在观念、心态和行为方式上,并对时代、民族与地域的上生成的制度与物质也有所记载。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思潮还要被误读多久?
文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梳理(7)
近现代亚非文学概述
文综冲刺复习12: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重点难点
曾繁亭 蒋承勇|自然主义的文学史谱系考辨
现代主义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