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 《道德经》笔记
十五

通行本: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帛书本: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与兮其若冬涉水,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沌兮其若朴,湷兮其若浊,…兮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老子的思想相应于政治哲学。这里所谓的善为道者,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擅长修行的人。这里的为道,就是治理天下之道。但是呢,在古人那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贯的。我们把老子的思想放在个人的修身上,放在建立家庭关系上,放在管理企业上,也是行得通的。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这里的善为道者,相应为“圣王”。这些人的治理之道,精微、奥妙、玄密、通达,有着甚深奥义,一般人是理解不了,见识不到的。

这就是卖关子了,吊人胃口,激发人的探索欲。

到底怎么个微妙玄通法呢?

老子说,难说啊,难说啊,但是呢,我尽力而为,说给大家听听。

这个事先声明很重要。这是说不得的,说不清楚的,但是呢,不说不行啊!据说关尹为了老子留下些文字,废了老鼻子劲了。

老子事先声明好了,我说的,你们不能执著。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这是描述这个善为道者的象。

豫,非常地小心谨慎,就像走在冰面上一样。
犹,犹疑的样子。

最近在看《大明风华》,朱棣的长子,也就是太子爷,总是一副憨厚,退让,窝窝囊囊的样子。最终,也就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大胖子,战胜了风华绝代、刚强勇武的老二,为儿子朱瞻基赢得了天下。

算是柔弱胜刚强的例子。

俨,恭敬,庄重。就像到人家去的客人一样。

这就像泰卦,天在下,地在上,天柔地刚,君柔臣刚。“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彖传描述的也是这种善为道者之君。

涣兮其若凌释,涣然冰释,那么坚硬的冰,悄然地化为水。这是刚柔之间的转化。这就是能刚能柔。

这让我想到谦卦彖传“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能知止而变,顺道而行。

敦兮其若朴,敦敦厚。帛书版里是“沌”,混沌,看起来愚蠢迟钝。和敦厚是相通的。这是质性的朴实。

旷兮其若谷。旷,空旷,旷达。像山谷一样能涵容。

混兮其若浊,混,混而为一,和光同尘之相。“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孙子兵法这里就是讲这个。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帛书版的“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可以辅助我们理解。

浊水如何能变清,不要再去搅动他,让它安静下来就可以了。这个“徐”字很重要,不要着急,要学会等待,等待时机。这就是微妙玄通之处。这个时机,早了不行,晚了不行。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说君王的事情,而说自己的不是,让君子自己明悟过来。这就是间接路线,也就是等待对方的醒悟,靠对方自主去改变。

想让一个静下来的人动起来,那也要以平缓的方式,不能来硬的,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家长管叛逆期的孩子,肯定是太有体会了。

一个太虚弱的人,中医给他调理身体,也是慢悠悠地来,一点一点把把身体的自我调节机能修复好,也就是把脾胃调节好,身体的运化能力好了,自然就更容易康复。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所以这样的一个善为道者,它永远保持一种谦虚谨慎,不自满,不自傲。也就是放空,虚己待物。也可以说是一个谦谦君子之象。“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鸣谦贞吉,中心得也。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利用侵伐,征不服也。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谦卦·象传》)

所以这样的善为道者,他能够谦虚谨慎,所以就能规避那些可能的过失,就是不掉到坑里,所以就能够持续地出新,更新,维持长久的泰道。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句话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帛书《老子》通释之“古之善为道者”章
【道德经】 十五卷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心本《德道经》校正今本《道德经》:静之徐清,动之徐生
老子辩证之十五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十五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