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闻风悦记No. 55
55.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之厚”可参“君子以厚德载物
赤子,小婴儿,天真的小孩。
 
“比于”,亦是可以相互参照之意。亦有“譬如”之意。
 
那么,“含德之厚”所比的是什么呢?这个手指所指向的到底是什么呢?第51章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含德之厚,也是蓄德之厚。
 
初生之物,多是含德之厚,人亦然。随着生命的成长,随着进入学习文化,进入社会,人的先天之厚德,一点点消散。而在与物、与人、与己的相靡相荡的过程中,又是一个涵养后天之德的过程。所以这个含德之厚,既可能是“先后之厚德”,也可能是后天所修之德,这是复归于婴儿。
 
本章在参“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这是古琴欧鹭忘机所取的典故。
 
忘机,就是一片天真。彼此之间,没有相互伤害。“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所讲,是赤子无机心,无害物之心。

没有一个孩子的母亲真的把婴儿放在毒虫堆里,放在猛兽群里,放在攫鸟边,天人早已分开,各有各的空间。
 
对于这一节,我们是不可想象的。自然界的野兽,相互之间,相互的厮杀不是司空见惯吗?之所以“不螫”、“不据”、“不搏”,最大的可能是远之,也就是50章说的“以其无死地”,故而“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赤子”是在父母(或者道)保护下的,自在天真的状态里。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其柔弱的筋骨,却能把小手紧紧地握住。这就是一团天真之气,是不外散的,故能握固。小婴儿有一股子纯阳之气,所以不知人间的情情爱爱,却能勃起,这是阳气的充沛,自然而然的勃起。
 
在这里,婴儿的很多行为,是自发的,自然的。而我们成人呢,气是散乱的,追逐欲望,沉迷欲望,是对待的,被外物所引动,放纵情欲而不任自然。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嚎哭,声音很洪亮。
” shà,嗓音嘶哑。
 
为什么小婴儿整天哭,却不见嗓音嘶哑呢?小孩饿了哭,热了冷了哭,摔着了哭,要睡觉了哭,刚起床哭,拉屎撒尿了哭,总之就是不舒服就哭,问题解决,舒服了就不哭了。当哭则哭,当止则止。这如同人正常说话,没见到人正正常常说一天话,到晚上声音嘶哑了。
 
除非是,你一刻不停地讲了一天话,或者吼了一天,如此等等,这是非常态。
 
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个“和”。
 
这个“赤子”啊,之所以能够做到“终日号而不嗄”,一方面是小婴儿的一片天真,另一方面是父母照顾的好。如果照顾的不好,真让小娃娃一天到晚很不舒服,总是哭,不嘶哑才怪呢!
 
所以这个“和”字,不能只关注到婴儿本身的淳和,还要关注到婴儿是被父母之爱包围着的,保护着的,这是内外皆和。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知“和”,这是内外、天人之和。这是可以推而广之的,所以称之为“常道”。知道“常道”,才能明了“含德之厚”。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祥,这里特指灾祥,凶兆。对“生”过于渴求,过于地把外物往自己身上积攒,这就是老子前面说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心使气,就是人为干扰身体的运作,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强”,读jiànɡ音呢,是僵硬,是人为破坏了气的淳和,使得气不能自然运转,也可以读qiánɡ音,刚强之谓,刚强易折。两者均是人为之法。
 
对这一章的理解,就写到这里,请大家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厚德载物
【共读】《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道德经》第55章 含德之厚 原文和翻译
第五十五章
向婴儿学习,一起来修习大道——《道德经》智慧55
做事与修行一样,不聚焦,不可能成功(连载13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