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63
6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提要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外则“事无事”,内则“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大事,小事,多怨,少怨,统统报怨以德,德者,直心也。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可行易行处作手,行动第一,行胜于言,直心而行,觉行即行。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精微而广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好事多磨,苦尽甘来。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古人作文,是有整体结构的。为无为,这是整体性的,而具体分化为两个方面。味无味,身体性的,属于修身层面,通达于内圣层面。事无事,事务性的,外在的,通达于外王层面。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一直在讲,到底怎么做,德经就是阐述方法的。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大小多少,形和质,这是整全的描述。也就是所有事情。报怨以德,也就是以德报怨。
 
在此,我们必然引孔子说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在老子这里,德系着的是道,也就是以道报怨。就如同解铃还得系铃人,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怨怎么生出来的?明白整体的发生,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这是明道,因循内德。
 
到了孔子这里,德已经和“道”分开了,德有了当时公认的含义,德系的是礼。而“直”,通达于老子的得,就是直面问题,不绕弯子,直接去寻根溯源,把问题解决彻底。
 
老子就是这样的一个智者,是一个究竟的探索者。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很多时候,一个究竟的探索者,往往是立意高,在现实中推行不下去。在老子这里,不是这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归会有行道之路。你看,老子一定也不逃避,可谓最直之人。老子的思想,最具有当下性,就是此时此地此人此事。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讲求和光同尘,讲求大象无形。圣人的眼光,不在个人利益,不在一时,而在天下,在时间之永恒——四方上下,古往今来。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就是不设限,保持开放。地基并非做好的就不改变了,而是时时在加深加厚。你看,我们中国的文化发展,眼光是长远的。从开天辟地到尧舜禹这一段,是一期工程。从夏商周到清末,这是二期工程。从清末,到遥远的未来,这是三期工程。现在正处在第三期工程的开端。

中华文化的建设,工期长,布局深远。我们这个文化大生命,一直在成长。我们一直说,这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这是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而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这个文化还在青年时期——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是我们这个文化的特色。你看这句“圣人犹难之”啊,就是说,我们中国人擅长搞基建啊,基建狂魔,还是有更深一层涵义的,中国这五千年,一直在搞基建。这个工程的目标是什么呢?是以人道合天道,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向天取法,齐天之道。
 
所以,如果这个文化真的跟着西方走了,那这几千年的大工程建设就算烂尾了。所以,说文化复兴,其实就是跟进第三期的工程进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兴,就是从隐到显,由质复文,“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这个过程,和我们每个有都相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試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老子先生“为无为”思想的本然的意思  耿閣(鸣天士君)著
老子《道德经》|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之心得分享
普通百姓理解《道德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管窥《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