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国学网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部史著对后世影响巨大,一部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另一部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昨天下午,央视《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作客扬图讲堂,与市民读者共同品读《资治通鉴》。 
  谈《资治通鉴》 寄托司马光政治理念
  “《资治通鉴》没有一字讲宋朝,却字字在讲宋朝。”姜鹏说,对同一事件、人物的记载,《资治通鉴》和《史记》、《汉书》大有不同,“说白了,两个‘司马’,就是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区别。”
  姜鹏表示,《资治通鉴》讲的是宋代以前的事情,书中只字不提宋代,但是却有着宋代的影子。司马光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同时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司马光该参政的时候没有参政,政治斗争失败以后到洛阳,安心地写《资治通鉴》,基本目的就是将撰写通鉴作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工具。“80卷的唐史背后却有680多卷的草稿,其中蕴藏的是司马光独具见解的治国观点,他将反对战争及政府干预经济的观点融入了字里行间。”姜鹏说,司马光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沉默,但后来有一次大旱,宋神宗下“罪己诏”求直言,司马光立刻写了一道奏章,大意是看到陛下幡然悔悟了,老臣声泪俱下然后再把自己的理念重新说一遍。司马光的立场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变法问题。晋元帝司马睿南渡的时候,很多人要重新立法、搞一套新制度,但你看司马光的观点是国家要保持安静,不要随便改制。二是对外问题。王安石变法的两个目的,富国强兵,富国的目的最终还是强兵,要开边,争夺燕云十六州,宋神宗从一开始就是要打仗的。而司马光最反对轻易发动战争。所以总的来说,司马光一是反对国家横征暴敛,二是反对轻易发动战争。
  谈师兄钱文忠 擅把复杂历史问题简单化
  钱文忠在复旦大学当老师时,姜鹏还是学生,并且上过他的课,“我们两个人的导师是同一个人,所以我还算得上是钱文忠的师弟。”姜鹏说,复旦大学历史系共有四个研究室,自己与钱文忠是同事。
  “师兄是个很风趣的人,他现在做了许多社会文化工作,而这恰是他的长处。”姜鹏说,钱文忠有趣风雅,善于表达,他的知识积累丰厚,而他擅长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比如讲佛经、讲三字经,让普通人也能读懂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解读、推广作用。
来源:扬州日报       编辑:秋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现《资治通鉴》的当代意义
姜鹏:《通鉴》里为什么没有李白?|《通鉴》琐记2|
姜鹏:《资治通鉴》的思想史解读
夜读 |《资治通鉴》所写并非真实历史?
思想者|姜鹏:司马光砸缸是假的,但为何这个故事值得讲?
复旦大学姜鹏《资治通鉴》导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