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长洪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述要
     王长洪教授,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国家中西医结合消化病重点专科、全军中医内科中心主任。为全军中医内科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名中医,主任医师,中医师承制导师。1979年师从著名老中医董建华教授,得其真传,临床善治脾胃病及内科杂病。现将王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与读者共享。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中医辨证总属“胃脘痛”。西医临床治疗以制酸、抑杀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为原则。但胃溃疡特别是难治性溃疡,单纯西药抑酸治疗,有时难以取效,而十二指肠溃疡在杀灭幽门螺杆菌后复发率显著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极易复发。吾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特别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疗效显著。

    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施治,吾师善于把辨证治疗与辨病治疗结合起来诊病。消化性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吾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得出胃溃疡以热毒内蕴居多,十二指肠以脾胃虚寒为主。二者从临床证候到胃镜表现都明显不同,因此治疗亦有差异。胃溃疡常见的临床特点为胃脘疼痛、灼热感,得食痛重,舌红,苔黄腻,内镜下表现为溃疡周围黏膜隆起,充血水肿,具有红肿热痛的特点,辨证每以热毒内蕴居多,治疗则当清热解毒、理气通降,药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酒军、黄连煎服,如腹胀较重则加佛手、香橼、乌药、槟榔等药,如反酸、烧心重则加旋覆花、代赭石、浙贝母、海螵鞘、煅瓦楞子。吾师对代赭石的应用,最有心得,认为该药作用似与铋剂相似,胃溃疡用之,取效甚佳。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是胃脘隐隐作痛,空腹时重,得食痛缓,喜温喜按,舌淡,苔薄白,内镜下表现为溃疡周边黏膜平坦,无明显充血水肿,表覆白苔,或呈霜样、雪片样溃疡,辨证每以中焦虚寒为主,治疗当以温中健脾,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肉桂、炮姜、吴茱萸、白芍、甘草煎服,其中以黄芪健脾益气,生肌托疮,最擅应用。余常以师法治于他人,屡试不爽。

    师曰:中医之精华是辨证论治,通过认真总结的辨证论治,使治疗进入到更深层次,再上升到辨病论治,这样可以使中医治法更精确,更易重复,为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的临床研发及推广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2.重视舌诊在溃疡病辨证中的作用

    吾师善察舌像,望舌探知病机,每见脾胃病患时即传授吾辈以观舌诊病。吾师认为舌质为脾之体,舌苔为胃之候,脾胃疾病的寒热、虚实,均可外显于舌。寒邪克胃时,舌质紫暗,苔白滑,津液多;热毒内蕴时舌质红,苔黄厚腻或黑燥,津液少;脾胃虚弱时舌质胖嫩,舌边常见齿痕,苔白滑;阳明有实时舌质红绛或紫,苔黄黑而燥。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舌苔更是明显不同。吾师总结了万余例脾胃疾病的舌像、胃镜、病理和治疗结果之间的关系,得出胃溃疡患者常见质红苔黄之舌,并见胃脘灼热,反酸、烧心之症,得食痛甚,一派胃热实证;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常见质淡苔白之舌,并见胃脘隐隐作痛,空腹时重,得食痛缓之症,实为中焦虚寒之象,证实了胃病的寒热虚实与舌苔的表现紧密相关。并打破传统中医界黄苔在胃病辨证中的次要地位,首先提出黄苔应作为胃热辨证的主证,如今已被同道广泛应用,实为胃病应用清法之眼目。

    3.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吾师重视宏观辨证,承袭传统整体观念,亦推崇微观辨证,认为脾胃只是身体疾病的一部分,患病时很多因素可以掩盖疾病的内候,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临床难以辨证的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疾病。吾师每遇胃肠疾病均坚持内镜下辨证,认为内镜下黏膜表现最为直接,认为古人如果有胃镜观察的手段,也一定会用于辨证的依据,只有取得胃肠黏膜局部微观的辨证结论,施治才能更准确。

    吾师认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糜烂、溃疡活动期均是实热的表现,无论全身辨证是实是虚,是热是寒,治胃之病需加入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黄连等药;黏膜苍白、溃疡浅平、表覆少许白苔均是虚寒的表现,治疗乃加黄芪、肉桂、党参、白术、炮姜等药。有了微观的辨证依据,再结合全身宏观的辨证,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

    4.注重调畅气机,通降是治胃大法

    《内经》云:“出入废则气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吾师之治胃病,重视调畅气机,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都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气机调畅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也是脏腑功能正常的客观反映,然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因此调升降就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

    六腑以通为用,吾师循董建华先师经验,认为胃的生理集中在一个降字,胃的通降作用,即是胃的排空作用,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胃的病理集中在一个滞字,通降失常则传化无由,壅滞为病。故曰:通降是治疗胃病的大法。吾师治胃病喜用酒军、厚朴、枳实通腑行气之辈,曰其符合胃的生理,生理正常,病理自除。

    然理气通降又要结合患者的寒热虚实,如气滞实证,药用陈皮、枳壳、佛手、香橼等;胆胃不和、胃气上逆,药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莱菔子等;阳明实热,药用承气汤类、栝楼、大腹皮等;中脏虚寒,药用苏梗、香附、乌药、小茴香、半夏等。

    吾师擅调方剂口味,常讲:医者父母心,从医之道,时刻当从为病患减少痛苦着想。病家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其实不然,消化性溃疡的病人服中药时间往往逾月,如果方子过苦,一是病患服药痛苦增加,二是依从性差,影响疗效。观师之笔,从未有三黄(黄芩、黄连、黄柏)和苦参等药同书于一笺,常苦甘同用。师曰:此四药之苦,合用尤甚,用当慎之。

    吾师从医数十年,精于药物的性味归经,组方重视以病人为本。每用厚朴、枳实等药以达理气通降之功,因其易致腹泻、便次增多,往往加些有轻微固涩作用的药为伍,如白术、苍术、防风等,惟恐病家腹泻不服,放弃治疗;若因脾胃虚寒需治以温补脾胃,则一定要加入一些润肠通便类药,如当归、桃仁等,以免患者便秘不舒。管窥其法,处处为患者着想,一点一滴折射出大家风范。(杨卓 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90例体会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77 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就是胃把自己消化了!中医师:保护胃黏膜就靠这一招
几位中医名家谈胃溃疡的治疗
胃痛、胃溃疡频频出现?牢记这些方法,保护胃黏膜,胃病不再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