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与脾失健运(理论探讨)
     治糖尿病莫忘健脾,究其原因,其一:糖尿病与脾失健运关系密切。脾主运化,输市精微,升清降浊,开窍于口,脾失健运,郁而化热,则多食善饥。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虚肌肉四肢失养,可见倦怠乏力、肌肉瘦削。甘味即可生温又能助湿,湿邪既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而困遏脾胃,又可化热伤津,进而累及五脏,致精血阴阳俱衰,变生他疾,以致迁延难愈。其二:脾胃是津液气血生化之源。消渴主要是由于阴虚燥热所致,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养阴生津为其治疗大法。有道是“养脾则津液自生”。《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法”、“上输于脾”而生成。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津液生化有源有助于缓解糖尿病人阴津耗损的状况。若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化源不足,使肺失滋润,胃失濡润,肾失滋源,终致肺燥、胃热、肾虚同时存在,多饮、多食、多尿相互并见,甚者病人可见昏迷、四肢厥冷、脉微细等危象。故健脾助运乃是糖尿病人治本之法。其三,养阴生津药易碍脾胃。消渴病总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法,但养阴生津药中多味甘黏腻之品,更能滋补,但易碍胃,故临床使用时要注意患者的脾胃运化功能,如脾胃运化较差,可配伍行气健牌之药,如木香、砂仁、陈皮、茯苓等,达到补而不滞。临床经验告诉我们,饮食不节,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长期过食醇酒肥厚,形体日见肥胖,久则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胃热炽盛,发为消渴。对此治疗,不可一味清胃泻火、养阴生津,而应在治疗同时注意调理脾胃,若一味重用滋阴生津之品,易酿成腹胀、纳呆、便溏、之力等脾运乏力、湿浊内蕴的症状。(唐汉中医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主要就是脾病+糖尿病与脾失健运+ 试论糖尿病与脾的关系
中药古今研究:大枣
脾经能治大病 论糖尿病与脾胃肾
全面理解糖尿病
你知道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吗?请看中医怎么说
脾胃虚型糖尿病可使用这个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