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少阴病(上)
           

开始解读少阴病。

第一步,依然是梳理条文。 

之所以要先从条文入手,而不直接讲少阴病就用什么方剂,原因在于: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

人不可能全部按照书上条文来生病,否则当医生也太容易,不是吗?

既然如此,那就一定要训练自己透过现象去看本质的能力。

条文列举的情况都是“现象”,但是能入《伤寒论》条文的“现象”,大部分都是典型现象。而典型现象,又最容易触碰到生病的本质。看到了生病的本质,才能应对不按书生病的变化。

先前已解读过的太阴病,其能量级别为“阴”(即能量明显短缺);同时,病位更多在“里”——以“里”缺能量为首要原因。

接着来看少阴病的条文,同样需要观其能量级别,以及,病位。

|少阴病相关条文|

《伤寒论》281条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此条是少阴病篇章的第一句。

既然是打头阵的一句,那么就是具有统领性的关键句。

这第一条,首先交代了少阴病的能量级别:脉微细。

跳动微弱,形态又细,从动态和形态都能说明能量是不够的。

“欲寐”是何意?

放到后面跟其他条文合并分析更合适一些。

《伤寒论》286条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此条又通过脉来交代能量级别。跳动微弱,未言及粗或细,因为人体本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脉微”——大方向就是能量太弱。

(“脉微”比“脉细”能量级别要低,从字面上已经很好理解。)

所以,这个能量明显不够的身体,即使病位在表,都不可再损失能量,所以“不可发汗”——不可用麻黄合并桂枝来发汗。

发汗则“亡阳”,这里的“亡阳”、“阳虚”就是指发汗会损失能量导致津液极虚。

能量短缺,不能“汗”,当然也不能“下”。条文又列举了不可使用下法的脉:脉微为前提,同时尺脉弱、涩。

关于“脉涩”,大致有两三个原因。

血液流动阻滞,会导致“脉涩”。而血液流动阻滞可以联想现实生活中自来水管停水的情形:打来龙头时,水管会抖动,有少量的水滴出来……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水不够。而如果是人体的脉跳呈现这种阻滞流动不顺畅,背后的原因要么是血液太少,要么是淤堵太重,要么是两个原因兼而有之。

如果“脉涩”是因为血液太少,当然不可“下”。

《伤寒论》288条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阴病,腹泻,第一层意思很明确:腹泻会导致津液损失。

但津液损失的前提下,并没有出现手脚冰凉四逆的状况(手足温),只是怕冷,疲倦,想躺着休息——由此可推测,身体通过腹泻排了部分邪气,但身体依然虚衰,只能躺着休息。

总体来说,是病情向好的表现,所以只需要顺应身体,不去消耗,再用药物为人体助把力则可能康复。

《伤寒论》289条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此条和上条一样,虽是一个阴病虚衰的身体,但已呈现出有热性能量的情况——烦和不想穿多盖多,都说明能量开始复苏。

既然看到了希望,当然可预测“可治”。

《伤寒论》292条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阴病,能量不够,却经历呕吐和下利——上下两个渠道同时损失津液,这是危险的。

但是,吐利之后的结果是“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这也说明吐利虽然损耗了津液,却也排走了邪气。邪气去了,正气回复——于是“手足不逆冷,反发热”。

阴证损失能量太多是危险的,好在邪气去了,身体在向好,于是才有“不死”这个预测。

《伤寒论》294条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上面第286条说过,阴证能量明显匮乏时不可汗、下。

此条则明确讲了强发汗的可怕结果。

为何会呈现这种结果,其原因在于:阴证病人不汗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多余的津液可以用来发汗(而非阳病表闭阻的不汗)。除此之外,四肢厥逆的原因也是没有多余能量供给体表,而非运行闭阻导致的厥。

所以,如果看到“厥而无汗”,误以为是闭阻,强硬发汗,身体就只能用血来“出汗”——因为是血,当然不可能从毛孔出,身体会选择从别的孔窍“出血”。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很难治了。

这条依然体现的是能量第一的原则。

能量本来不够,却给病人做减法,很可能越治越危急。

《伤寒论》295条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此条的证集合起来,看不到一丝向好的表现,首先阴病本来就能量虚少,加上怕冷、疲倦想蜷缩起来 、下利损失津液、手足开始凉了……这些证,都体现了人体极其虚衰,好像一个油灯,慢慢地油尽灯枯。

《伤寒论》296条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呕吐和下利,表明两个渠道在流失津液。

手足躁动、不安,实际是因为能量过于虚少,通过躁动在反调能量,同时,手脚开始凉,呈现四逆的状况。

同样是油尽灯枯的过程。

《伤寒论》298条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四逆,怕冷,身体蜷缩,脉几乎感觉不到,不是烦而是躁动……

跟上两条一样,虚衰到极至就是生命的完结。

(以上多条,合并考虑能对少阴病的能量级别下一个大致结论:从明显缺能量到极端缺能量。笼统来说,就是“脉阴”。)

《伤寒论》301条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伤寒论》302条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读到少阴病篇章第二十个条文之后,才开始出现方剂。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两个方剂相继出现。

两个方剂用药都很简单,名称就包含了全部用药,都只有三味药。

两个方剂的共同点在于——根据阴证患者身体能量状态用了振奋剂:附子;同时,还用了走表药:麻黄。

不同点在于:前一方剂用了细辛。细辛性热辛窜走上走表(同时能疏散寒饮)。细辛合麻黄,更加强了走表的力量。而后一方剂额外用了炙甘草补充身体能量。

由此二方剂的药物反推,单纯的少阴病,应是能量为阴、同时表证为主,否则不会用走表的药物麻黄和细辛。

既然是表证,为何不用力量更强劲的桂枝?

其实这也是《伤寒论》对细微处的拿捏。因为是能量总体就特别不够的身体,如果用了强力走表剂桂枝,则可能导致里空虚。

生活中的道理也一样:钱少就要省着花。少阴病,选择用麻黄(或再合并细辛),而不用桂枝,其实毫无玄机,就是为了节省。

据条文推测,服药可能微发汗,此处的“微发汗”,应是不能比桂枝汤所发的汗更多(桂枝汤要求服热粥以助发汗),否则,身体定然承受不住。

既然关联到了桂枝以及桂枝汤,《伤寒论》里其实还有届于桂枝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之间的方剂,如下条:

伤寒论》第20条

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此条则是因太阳病发汗过多收不住,能量级别急转直下,往少阴病转化过渡的情况。

条文所呈现的局面同样是:能量为阴,病位为表。

因是急性发展到此,也许脉还不到纯阴证只能省吃俭用的地步。所以,未选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而是用了针对太阳病津液虚的方剂桂枝汤为基础方,再加了一味阴证关键用药:附子。

《伤寒论》的条文,其实都是在展现如何灵活应对人体。

《伤寒论》第39条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此条依然出自“太阳病”篇章,其中“无少阴证”四个字非常关键。

因大青龙汤里麻黄桂枝并用,是力量生猛的发汗剂,所以在使用之前,得仔细评估,确认病人身体能量级别为“阳”,不是少阴病,才能用大青龙汤发汗。(此条发汗是因为表郁有水。)

反过来说,也就是少阴病不可用麻黄合桂枝来发汗。

最后,来关联少阴病的第一则条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前通读条文已有一个大致结论:少阴病的能量级别为阴,病位为表。

那么跟“欲寐”有什么关联呢?

“欲寐”,顾名思义,就是白天昏昏欲睡没精神。

健康的人体,白天生发能量,晚上回收能量,所以白天会有精神,晚上自然会想休息。而总体能量过少的人体,则会自发地省吃俭用。就像手机或电脑电量不够会自发进入省电模式,亮度会降低,极短时间就会黑屏——人体的“欲寐”与此同理。

人体如果长期处于省电模式,在没有外邪的前提下,显现的就是单纯的精力不济,或者更明显的四肢僵紧无力;若面临外邪,则不容易抵御,可能呈现更多表证。

而少阴病的方剂,有附子,能振奋人体;有麻黄,能梢带能量到表——无外邪时,此方剂能解决人体白天没精神的问题;有外邪时,又能帮助身体驱表邪——可能会得微汗以解。此为《伤寒论》一以贯之的行事方式:药简力专是前提,但如若能一药多用,一方多用,又何乐而不为呢?

(注:少阴病的“欲寐”,要与温病的白天嗜睡区分开来,也要与湿证的困乏无力区分开来。下篇会详细论述。)

-本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伤寒】背诵条文第44、45条
《伤寒论》每日一条文
少阴篇条文与方剂终于串起来了
不可不识大青龙汤
经方一把双刃剑!——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38
我是如何学习《伤寒杂病论》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