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1.左归丸详解研讨

131.左归丸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左归丸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组成;大怀熟地12克 炒山药6克 枸杞子6克 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盐菟丝子6克 鹿角胶6克(焗) 龟胶6克(焗)
加减;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无火象者,去龟胶;
3.真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门冬以养阴清热;
4.火?烁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润肺止咳;
5.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渗湿;
7.大便燥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
8.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 老年性痴呆等)、腰肌劳损、不孕症等辨证属真阴亏损者。 1.疟疾  2.腰痛  3。萎缩性外阴炎  萎缩性外阴炎  
[功用]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 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 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本方是治疗真阴不足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头目眩晕,腰酸腿软,舌 红少苔,脉细为使用要点。 
左归丸  (《景岳全书》卷51)
    [组成]  大怀熟地八两(240g)  山药炒四两(120g)  枸杞四两(120g)  山茱萸肉四
两(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120g)  菟丝子制四两(120g)  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120g)  龟胶切碎,炒珠四两(12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
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  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病机分析]  肾藏精,主骨生髓充脑。若肾阴亏损,精髓不充,封藏失职,则头目
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阴虚阳失所制,清窍失濡,故自汗盗汗,口燥舌干,并见
舌红少苔,脉细等阴虚之征。
    [配伍意义]  本方治证乃真阴不足,精髓亏损而致,治宜滋补肾阴,益髓填精为
法。方中熟地甘温,为滋补肾阴之要药。张氏称其“能补五脏之真阴,……诸经之阴血
虚者,非熟地不可……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
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
不足以缓之”(《景岳全书.本草正》卷上),故重用以为君药。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
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再加龟鹿二胶血肉有情之
品,峻补精髓。其中龟甲胶甘咸而寒,善补肝肾之阴,又能潜阳;鹿角胶甘咸微温,益
精补血之中又能温补肾阳,与诸滋补肾阴之品相伍又有“阳中求阴”之效,炒珠服用以
缓其滋腻碍胃之弊。以上俱为臣药。佐以菟丝子平补肾之阴阳,固肾涩精,更助诸药补
肾固精之功;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但其性走泄,故封藏失职而遗精滑泄者
宜改用怀牛膝,二药用为佐药。诸药配伍,益肾滋阴,填精补髓之力颇著,为峻补真
阴,纯甘壮水的代表方剂。
    《难经.三十六难》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本方有
“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尸(《景岳全书》卷5.1)之功,故以“左归”名之。
    [类方比较]  本方与六味地黄丸中均有熟地、山茱萸、山药,属滋阴补肾之剂。但
六味地黄丸中还配伍泽泻、丹皮、茯苓,寓泻于补,故补力平和,适用于肾阴虚不著且
兼内热之证;左归丸中则配伍了枸杞子、龟甲胶、鹿角胶、菟丝子、川牛膝等药,纯补
无泻,故补力较峻,意在“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
治汇编歌诀》),适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是治疗真阴不足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头目眩晕,腰酸腿软,舌
红少苔,脉细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滑精者,去川牛膝;无火象者,去龟甲胶;真阴不足,虚火上炎者,
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门冬以养阴清热;火烁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
润肺止咳;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渗
湿;大便燥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
老年性痴呆等)、腰肌劳损、不孕症等辨证属真阴亏损者。
    [使用注意]  本方组成药物以阴柔滋润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故脾虚泄泻者慎用。
    [源流发展]  本方由明代温补名家张介宾所制,为治疗真阴不足证候的代表方剂。
张氏在学术上倡“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认为真阴本无有余,其病多为不足,故
在治疗真阴之病时力主培补,对以往人们习用的六味丸及八味丸颇有微词:“真阴既虚,
则不宜再泄,二方俱用茯苓、泽泻,渗利太过,即仲景《金匮》,亦为利水而设。虽曰
于大补之中,加此何害?然未免减去补力,而奏功为难矣”(《类经附翼.真阴论》)。因
而于钱乙六味地黄丸中减去“三泻”之药,再加龟鹿二胶等滋阴补肾之品而成左归丸,
使平补肾阴之方变为峻补真阴之剂,创滋补肾阴的又一大法,并且深有体会地说:“余及
中年,方悟补阴之理,因推广其义而制左归丸、饮,但用六味之义,而不用六味之方,
活人应手之效,不能尽述,’(录自《顾松园医镜》卷ii)。《何氏虚劳心传》对本方补肾
之功亦赞誉有加,同时对六味地黄丸以“三补”与“三泻”合法提出异议,认为治疗真
阴亏损之证,即使“纯补犹嫌不足,若加苓、泽渗利,未免减去补力”,而本方于“群
队补阴药中更加龟、鹿二胶,取其为血气之属,补之效捷耳”。张氏还特别重视肾中阴
阳相互依存与滋生的关系,认为阴不能没有阳,无气便不能生形,创造性地提出了治疗
真阴之病时应在补阴药中配伍补阳之品,他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
而源泉不竭”(《类经》卷14)。张氏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补法的内容,时至今日,
左归丸所体现的纯甘壮水之法已成为临床治疗真阴亏损之证的范例,其“阳中求阴”的
配伍方法对于后世滋补肾阴方剂的运用更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张氏亦由此而被誉
为阴阳两补之巨匠。
    [疑难阐释]  关于张介宾等对六味地黄丸评价的认识  由上可知,张氏等医家认为
六味地黄丸中因为配伍了渗利之品而补力不足,治疗肾阴不足之证难奏捷效。此说主要
反映了张氏在学术上重视真阴、强调真阴之病多为不足的观点。客观地说,六味地黄丸
的配伍由于补中寓泻,的确补力不及左归丸、饮,但却因其补而不腻而使之成为平补肾
阴的良方;左归丸尽管大补真阴,力峻效宏,但另一方面却又失之滋腻碍脾。可见二法
各有所宜:六味地黄丸适宜于肾阴亏虚之轻证,或兼有内热者,久服无明显副作用;左
归丸则宜于真阴大虚者,久服滋腻碍胃之弊较显。
    [方论选录]    、    一
    1.徐大椿:“肾脏虚衰,真水不足,故见虚烦虚躁血气痿弱之证。熟地补阴滋肾,
萸肉秘气涩精,枸杞填精补髓,山药补脾益阴,菟丝补肾脏以强阴,龟胶强肾水以退
热,牛膝引药下行兼利二便也。然甘平之剂,不得阳生之力,而真阴之枯槁者,何以遽
能充足乎?故少佐鹿胶以壮肾命精血,则真阴无不沛然矣,何虚躁虚烦之足患哉?其所
去所加恰当。”(《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18)
    2.徐镛:“左归宗钱仲阳六味丸,减去丹皮者,以丹皮过于动汗,阴虚必多自
汗、盗汗也;减去茯苓、泽泻者,意在峻补,不宜于淡渗也。方用熟地之补肾为
君;山药之补脾,山茱之补肝为臣;配以枸杞补精,川膝补血,菟丝补肾中之气,
鹿胶、龟胶补督任之元。虽曰左归,其实三阴并补,水火交济之方也。”(《医学举要》卷5)
    3.顾松园:“此方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凡精气大损,年力俱衰,真阴内乏,
不能滋溉荣卫,渐至衰羸,即从纯补犹嫌不足,若加苓、泽渗利,未免减去补力,奏功
为难,故群队补阴药中,更加龟、鹿二胶,取其为血气之属,补之效捷耳。景岳云:余
及中年,方悟补阴之理,因推广其义而制左归丸、饮,但用六味之义,而不用六味之
方,活人应手之效,不能尽述。凡五液皆主肾,故凡属阴分之药,亦无不皆能走肾,有
谓必须引导者,皆属不明耳。”(《顾松园医镜》卷u)
    [评议]  注家对于本方的配伍意义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徐大椿关于“甘平之剂,
不得阳生之力,而真阴之枯槁者,何以遽能充足乎?故少佐鹿胶以壮肾命精血,则真阴
.无不沛然矣”,指出了方中配伍鹿角胶“阳中求阴”的重要性。徐镛认为本方“虽曰左
归,其实三阴并补,水火交济之方也”,见解独特,补前贤之未备;顾氏引张氏之论,
说明本方与六味地黄丸功效的异同,亦足资后学揣摩。
    [验案举例]
    1.疟疾  《扫叶庄医案》:脉左数搏,是先天真阴难充,则生内热,疟热再伤其阴,
与滋养甘药填阴。左归丸去杞子、牛膝,加天冬、女贞。
    2.腰痛  《江苏中医杂志》(1982,l:35):某男,42岁。患腰肌劳损,腰痛已两载,
经用封闭、推拿、针灸等治疗效果不显,患者腰脊酸痛,并伴见头晕、失眠、咽于、遗
精等证,诊脉弦细,两尺尤弱,苔薄中裂,舌质较红,良由肾水不足,精髓内亏,治宜
育阴补肾为主,拟予左归丸加味:鹿角片12g,熟地12g,炙龟甲12g,杞子12g,净萸
肉12g,菟丝子12g,淮山药.12g,淮牛膝9g,川石斛9g,川杜仲9g,桑寄生9g。服药
13剂,腰痛大减,睡眠转佳,眩晕、咽干等症相继消失。后以青娥丸调治善后。
    3。萎缩性外阴炎  《中医药研究》(1994,3:29):某女,46岁。外阴干涩灼热,阴
道分泌物减少,房事疼痛3月。妇产科检查:外阴皮肤干燥,较肥厚,色白,皮肤光泽
消失,大阴唇、会阴以及肛门周围可见花斑样皮色,触及疼痛,无法作肛内诊。活体病
理检查:外阴鳞状上皮,未发现角化及增生。诊断为萎缩性外阴炎。经局部用药以及口
服西药效果不佳。诊见形体消瘦,面容憔悴,两侧面颊可见黑色蝶斑,头晕眼花,耳
鸣,心烦失眠,大便秘结,五心烦热,月经先期,量少,色鲜红。舌质红,苔少而干,
脉细数。证属肾阴亏损,精血内夺,治宜滋肾育精,方以左归丸加减:熟地24g,山萸
肉、天冬、淮山药、枸杞子、龟甲胶各12g,制首乌、丹参各15g,北沙参30g,酸枣
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15剂后,症状略减,续服1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
拟原方服20剂,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案1疟疾,由素体真阴亏损,阴不制阳,复因疟热再耗其阴,遂成真阴不
足,阴虚内热之证,治以滋补真阴,兼清虚热为法,故予左归丸去养肝明目,强壮筋骨
之杞子、牛膝,加药性寒凉滋阴退热之天冬、女贞子。“腰为肾之府”,故案2腰痛日
久,且伴头晕失眠,咽干遗精等从育阴补肾进治,方用左归丸加杜仲、桑寄生、石斛等
以补肾强腰,益胃生津,药进十余剂,经年之疾几愈,再予青娥丸补肾强筋以善后。案
3之证亦由肝肾阴虚而致:厥阴之脉络阴器,前后二阴为肾之窍,阴器失养以致外阴枯
干,萎缩变色;精血亏少,冲任空虚所以经量少;阴虚内热,则舌红,苔少,脉来细
数。故以左归丸加减,补肝肾、填精血而愈。
    [临床报道]  萎缩性外阴炎  以左归丸作汤剂为基本方,萎缩性外阴炎15例。处
方:熟地24g,山茱萸、淮山药、枸杞子、怀牛膝、龟甲胶、菟丝子各12g,何首乌、
丹参各15g。若外阴皮肤干燥严重、阴道分泌物极少者,加玄参15g,知母10g,天冬
12g;外阴瘙痒者,加白鲜皮15g;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0g,柏子仁12g。每日l剂,
水煎3次。第1、2煎混合于早晨空腹服,第3煎于晚临睡前服。结噪:治愈8例,显
效4例。疗程最短者45天,最长者103天,平均74天uj。
    [实验研究]  对MSG-大鼠胸腺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新生期大鼠给予左旋
谷氨酸单钠(MSG)损害下丘脑弓状核(ARC),成年后大鼠除表现生长发育迟缓外,
还可见到胸腺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减弱。左
归丸能明显改善MSG-大鼠的胸腺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异常。提示:下丘及脑弓状核
参与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左归丸能明显改善MSG-大鼠的胸腺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异常[2I。
    [附方]  左归饮(《景岳全书》卷51)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9—30g)  山药二
钱(6g)  枸杞二钱(6g)  炙甘草一钱(3g)  茯苓一钱半(4.5g)  山茱萸一二钱(3—6g)
畏酸者少用之  以水二盅,煎至七分,空腹服。功用:补益肾阴。主治:真阴不足证。
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尖红,脉细数。
    本方乃六味地黄丸去泽泻、丹皮,加枸杞子、甘草而成。枸杞子为补肝肾明目之要
药,本方加枸杞而减去二味“泻药”,仍有三阴并补之功,且补力更强;因“三泻”之
中仅保留茯苓,又加补脾和中的炙甘草,故尔补脾助运之效有加。诸药配伍,共奏滋补肾阴之功。
    左归饮与左归丸均为纯补之剂,同治肾阴不足证。然左归饮皆以纯甘壮水之品滋阴
填精,补力较缓,故用饮以取其急治,适宜于肾阴不足较轻之证;左归丸则在滋阴之中
又配以血肉有情之味及助阳之品,补力较峻,常用于肾阴亏损较重者,意在以丸剂缓图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益剂2
山茱萸补益肝肾之阴,可治肾阴虚证。肾阴虚...
同为补肾药,左归丸和右归丸到底怎么选?中医教你怎么区别应用
名方赏释:左归丸
补益药和方剂(2)
顾氏虚劳三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