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变证血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医案

诊断标准,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参照《实用糖尿病学》“标准。

诊断依据;感觉障碍,包括麻木、疼痛、蚁行感、烧灼感,痛觉,温度觉、震动觉、位置觉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排除感染、药物中毒、心肺疾病等其他各种影响因素。

男,62岁,12月12日人院。患糖尿病12年,双下肢麻木、疼痛2年。患者2年前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怕冷,夏天需穿棉袜,走路如踩沙子感。曾在某院住院,注射胰岛素2年,血糖控制尚可。就诊时空腹血糖6.2mmol/L。 尿分析未见异常。诊见:双下肢麻木、疼痛,足怕冷,走路如睬沙子感,痛觉、温度觉减退,震动觉、位置觉亦减退,舌暗、苔薄白,脉沉而弱。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并发视网膜病变I期。

中医诊断:消渴,痹证。

证属气虚血瘀。

治以益气活血通络,方用参芪通络汤。

处方:太子参、桂枝各20g,炙黄芪60g,桃仁,红花、当归、地龙、牛膝、川芎、陈皮各10g,丹参、鸡血藤各30g,水蛭6g,蜈蚣 2条。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

服7剂,双下肢麻木、疼痛明显减轻,痛觉较前敏感。效不更方,守方继服7剂,双下肢麻木、疼痛消失,怕冷亦减轻。

【杏林迷悟】体会:糖床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虽还不十分清楚,但与血管损伤和血糖代谢紊乱有关。近年来,应用现代技术超微结构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内皮细胞间隙增宽,血一神经屏障异常和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不只是单纯缺血致病,而是代谢终产物渗出堆积、基底膜增厚对缺血缺氧、低氧、氧应激、微循环和血流量的影响造成神经节轴索、 储鞘和神经内膜的损伤而致病。另外,多羟基(糖醇)通路、 醇减少和非酶性蛋白糖基化等学说,都说明技术进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认识的进步。由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矛盾之一是血液循环障碍。本病属中医学消渴变证血痹、脉痹范畴。消渴日久,耗气伤阴,阴损及阳,脉络瘀滞 不荣则麻木,不通则痛。参芪通络汤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方中重用太子参、炙黄芪益气养阴;桃仁、红花、当归、牛膝、 川芎、丹参、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地龙、水蛭加强通络之力;桂枝温通血脉;陈皮理气,使黄芪补而不滞。全方使气血 得行,血脉得溢,瘀滞得除,故疗效显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名医治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方
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并发症,很多人不注意,危害却很大。
名医名方------荣络除麻汤(主治: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孟立华祛麻止痛方治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和4种可用于改善症状的中成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