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病奇治 朱进忠(12)

难病奇治 朱进忠(12)

时间:2012-03-14 17:17点击: 3435

蒲黄,甘平。本品活血止血,若生用则善活血,若炒用则善止血,尤善治疗淤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崩漏、便血、尿血。
花蕊石,酸涩平。本品化淤止血之功较强,尤善用于淤血阻滞的咯血,吐血。
藕节,甘涩平。本品收涩止血而兼能行淤,对吐血、咯血等证尤效
五灵脂,苦甘温。本品活血化淤止痛之功较强,故常用于淤血阴滞所引起的诸证,然若炒用则不但活血而且止血,可用于淤血阳滞的崩漏。
降香,辛温。本品既行气降气,又活血止血,故对气滞血淤所致的出血有很好效果。
地锦草,苦辛平。本品清热解毒,又活血止血,故多用于热毒兼有淤血的热痢、便血和淤血阻滞的崩漏、尿血等。
大黄,苦寒。本品清热攻下,活血止血,尤适用于淤血阻滞的出血和血热妄行的出血,若兼便秘之血淤、出血。内服,外用均有极好的效果。
(五)活血消症药
三棱,苦平。本品被气破血,消症化积,尤适用于气滞血淤凝结成块的症瘕积聚和食积听致的痞块胀痛。
莪术,辛苦温。本品破血行气,消症化积,其应用与三棱基本相同,只是破气作用比三棱稍强,破血作用比三棱较弱而已。
乳香,辛苦温。本品既可活血化淤,又可行气散滞,故可用于矢血凝滞所致的症瘕积聚,又因其善于活血消肿生肌,故常用于跌打损伤、疮疡等。
没药,苦平。本品活血化淤,行气散滞,治疗症瘕积聚之功与乳香同,且亦有消肿生肌之功,惟乳香行气之功较没药为优,投药活血化淤之功较乳香为胜。故气滞较重,筋脉拘挛者宜用乳香,淤血较重者宜用没药。
水蛭,咸苦平。本品破血逐淤的力量较猛烈,尤善于治疗淤血比较沉痼难而于祛除者,常用于症痕积聚,血滞经闭、跌打损伤和干血痨证、淤血发狂。
虻虫,苦微寒。其破血逐淤之功与水蛭相同而作用更为猛烈,并常与水蛭配合应用。
干漆,辛苦温。本品温通行滞破血攻坚,常用于症瘕积聚及干血痨证。
穿山甲,咸微寒。本品活血通经,性专行散,能通经络而达病所,故常用于症瘕痞块、血滞经闭,以及痈肿瘰疬等。
☆蟅虫,咸寒。本品破血逐淤之力与水蛭近似而较缓和,故可用于症瘕痞块、产后症阻腹痛、血滞经闭等。此外,本药有续筋接骨,疗伤止痛之功,故常用于骨折扭伤等证。
牡丹皮。本品活血行淤通经散症之力虽不如以上药物之猛烈,然其清热凉血,故常用于正气较虚的症瘕而兼虚热者。
赤芍。本品消症散绪之力较以上诸药为缓,常配入其他药中以消症散结。
大黄。本品活血行淤而有攻下之功,能使淤血无留滞之害,又可使淤血通过大便而出,故症瘕积聚、跌打损伤,淤血经闭均可用之。
姜黄。本品破血行气之功与三棱、莪术近似而力较缓,故正气较虚的症瘕积聚有时用本药。
丹参。本品活血消症之功似丹皮而较以上诸药之力均较缓。
桃仁。本品祛淤破血之功虽较以上诸药为缓,然其性润,故常与以上诸药配合用之,以除沉痼之淤血、症瘕积聚。
红花。本品功用同桃仁,以活血化淤见长,而非专以消症。
(六)活血软坚药
天花粉,苦微甘寒。本品既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又活血祛淤,故可用于痰滞血淤所致的痈肿、痰核、肿瘤。
元参。本品以养阴清热见长,而兼有软坚活血之力,故可用于瘰疬痰核及小便血滞排尿困难。
郁金。本品既理气治血,又化浸浊除痰涎,故常用于气滞血淤夹有痰浊阻滞的神志不清,癫狂等。
(七)活血通络药
鸡血藤。本品养血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而络脉淤滞的麻木,肢体瘫痪。
王不留行,苦平。本品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可行大经与小络之血,上可通乳,下可通经,旁可达四肢,治疗乳汁不通、血滞经闭、足麻痛等。
水蛭、虻虫、廑虫、地龙、穿山甲均为虫介类药,善治小络之淤,惟水蛭、虻虫多治心胸、小腹之淤,☆蟅虫善除四肢、腹部之淤,地龙善治四肢与肺部之淤;穿山甲善治躯干部之淤。
(八)活血解毒药
赤芍。本品既活血清热又解毒凉血,故适用于痈肿、疔毒。
丹皮。本品既清热凉血,又活血解毒,故常用于痈肿疮毒和内痈。
白头翁,苦寒。本品既清热解毒,又凉血活血,故常用于湿热及大肠血分的腹痛下痢呈赤色。
败酱草,辛苦微寒。本品既祛淤活血,又解毒排脓,故多用于内痈巳化脓者和水血互结之臌证。
大黄。本品既活血祛淤,又清热解毒,故可用于热毒疮疡。
二、活血方
(一)理气活血方
1.血府逐淤汤
组成:桃仁10克 红花9克 当归9克生地9克 川芎6克 赤芍6克 牛膝9克桔梗9克 柴胡9克枳壳9克 甘草6克。
适应证:气滞血淤、胸满胸痛,心烦易怒,头晕头痛,舌苔白,舌质或暗红或有龄斑,脉沉细涩者。
加减法:若心悸较重者,加丹参15克;左胁满痛较重者加青皮9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助软骨炎、胸膜粘连、顽固呃逆、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心律失常等属于气滞血瘀证者。
2.膈下逐淤汤
组成:五灵脂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6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乌药10克 元胡10克 甘草6克 红花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
适应证:淤血阻滞、膈下积块、或小儿痞块,痛处不移,卧侧腹坠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肌纤维瘤、溃疡性结肠炎等属于淤血阻滞证者。
3.复元活血汤
组成:柴胡15克 花粉9克 当归9亮红花9克 甘草9克穿山甲6克 大黄6克 桃仁9克
适应证:气滞血淤,跌打损伤,淤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或外伤后头痛,或失明,或啕部痛肿,脉沉者。
按:本方可用于胸部外伤、胸膜粘连、胸部静脉炎、脑震荡后遗症、眼底反复出血、肋软骨炎等属于气滞血淤证者。
(二)凉血活血方
1.十灰散
组成:大蓟9克 小蓟9克 荷叶9克 侧柏叶9克白茅根9克 茜草9克 栀子9克 大黄炭9克 丹皮9克棕榈炭9克。
适应证:血热妄行,血络淤滞的吐血,咯血,脉数者。
按:本方可用于肺结核的咯血等属于血热妄行证者。
2.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6克(先煎)生地30克 白芍19克 丹皮10克
适应证:心肝热甚,络脉淤滞,吐血,尿血,便血,紫斑,舌质红绎,舌苔少,脉滑数者。
加减法:若出血较重者,加茅根30克、小蓟炭10克若合并淤血,舌有淤斑者、加茜草炭10克。
按:本方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尿毒症、流行性乙型脑炎、脓毒败血症等属于热迫血行证者。
(三)温经活血方
1.少腹逐淤汤
组成:小茴香6克 干姜6克 元胡6克 五灵脂6克没药6克 川芎6克 当归6克 蒲黄6克 官桂6克 赤芍6克
适应证:寒凝血滞,少腹血积疼痛或不痛,或胃脘疼痛,舌苔白,脉沉涩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痛经,溃疡病等属于寒凝血滞证者。
2.生化汤
组成:全当归24克 川芎9克 桃仁6克 干姜2克甘草2克
适应证:寒凝血滞,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按:本方可用于胎盘滞留、子宫内膜异位等属于寒凝血滞证者。
(四)活血止血方
1.柴胡茜降汤
组成:柴胡10克 茜草10克 降香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
适应证:气滞血淤,咯血难止,脉沉弦者。
加减法:若咽喉不利者,加射干10克;若气阴俱虚,气短者,加冬虫夏草10克,若肺阴虚者,加百合30克;若药后无效咯血不止者,加白芨6克(冲服)。
按:本方可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的大咯血等气滞血淤证者。
2.失笑散
组成:五灵脂(酒炒)蒲黄(炒香)等量
适应证:淤血阻滞,产后恶露不行,或淤血崩漏难止者。
加减法:若产后恶露不尽或不行者,但予上方各6克;若淤血崩血大下者,改用五灵脂30克、蒲黄30克,分为两包,一包用炒,一包用生。
按:本方可用于淤血痛经、淤血崩漏、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难止者。
(五)活血消症方
1.宫外孕二号方
组成:丹参15克 赤芍15克 桃仁9克 三棱6克 莪术6克
适应证:于宫外孕,腹部包块,脉沉者。
加减法:若痛甚者,加元胡6克,气虚者,加党参10克、黄芪16克;胃脘压痛明显者,加枳实10克、厚朴10克;舌质淡,大便秘结者,加干姜6克、大黄3克。
按:本方可用于宫外孕包块型。
2.大黄☆蟅虫丸
组成:熟大黄300克炒☆蟅虫30克 制水蛭60克 虻虫(去翅足,炒)45克 炒蛴螬45克 煅干漆30克 桃仁120克炒杏仁120克 黄芩60克 生地300克 白芍12克 甘草90克 蜜丸,每次3克,一日1~2次。
适应证:淤血阻滞,月经闭止,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发黑,潮热消瘦,脉沉涩者。
按:本方可用于肝脾肿大,包块型结核性核腹膜炎,盆腔结核等属于淤血阻滞证者。
(六)活血软坚方
1.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成:柴胡10克 桂枝10克 干姜6克 花粉15克 黄芩10克 半夏10克 牡蛎10克 甘草6克 赤芍10克
适应证:肝郁气滞,痰湿不化,症瘕积聚,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弦缓者。
加减法:若舌苔黄,大便干者,加大黄3克;若口渴较甚者,加元参15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糖尿病、尿崩症等属于肝郁气滞,痰湿不化证者。
2.夏枯橘药汤
组成:夏枯草30克 元参9克 连翘9克 牡蛎9克赤芍9克 青皮9克 黄药子9克 海藻9克 昆布9克苏木6克 白芥子6克 橘叶6克
适应证:气滞血淤,痰凝不化,颈部瘰疬或瘿瘤,脉弦滑或沉缓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颈淋巴结核、淋巴肉瘤等屑于痰滞血淤证者。
(七)活血通络方
1.身痛逐淤汤
组成:牛膝10克 地龙10克 羌活6克 秦艽10克 香附10克 甘草6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没药10克 红花10克
适应证:气血痹阻经络,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或麻木,经久不愈,脉沉弦者。
加减法:若气虚者,加黄芪15克;若兼湿热者,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
按:本方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硬化、末梢神经炎等属于气滞血淤证者。
2.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240克 赤芍9克 地龙9克 川芎10克桃仁10克 红花10克
适应证:气虚血淤,络脉不通,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苔白,脉弦大,或复视,眼珠活动困难者。
加减法:若脉不是洪大而仅一般较大者,去黄芪140克;若手足均麻木者,加桑枝3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外伤性偏瘫、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等属于气血俱虚,瘀血阻滞证者。
(八)活血解毒方
1.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成:生薏米60克 附子10克 败酱草60克
适应证:肠痈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脉数,或热毒久蕴,血络淤滞,水湿相结,脉沉,腹如臌状者。
加减法:若腹胀腹水较重,脉沉者,加香附10克、大腹皮1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阑尾炎、盆腔脓肿、结核性腹膜炎等属于痰水淤血相结证者。
2.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10克丹皮10克 桃仁10克 冬瓜子30克芒硝9克
适应证:肠痈初起,右小腹疼痛拒按,时时发热,脉滑数,或小腹硬痛,发热,黄带臭秽,脉滑数者。
加减法:若大便不秘结者,去芒硝:若热毒较重者,加蒲公英4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急性阑尾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属于淤血热毒相结者。
第十节  止血方药
止血方药主要适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出血证,例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由于药物性味功用的不同,止血方药又分为祛风止血、泻火止血、凉血止血、活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理气止血等七类。其中祛风止血方药适用于风邪入里迫血妄行的出血、项强等;泻火止血方药适用于心肝胃实火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凉血止血方药适用于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证;活血止血方药适用于凝血阻滞的各种出血证,收敛止血方药适用于血脱不能敛撮射出血证,温经止血方药适用于虚寒或寒滞不化,血不归经的出血证,理气止血方药适用气滞血淤的出血证。
一、止血药
(一)祛风止血药
荆芥。本品微温。祛风止血,适用于风邪入于血分的出血,如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漏、便血,亦可于生产后血虚外感风邪所致的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抽动等证。
桑叶。本品甘苦寒。疏风清热,凉血止血,用于风热之邪入于血分的吐血、衄血、身热等。
(二)泻火止血药
黄连。本品泻肝胃心之实火而止血,适用于心火、肝火、胃火等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
栀子。本品泻三焦之实火,用于心火、肺火,胃火及肝胆实火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
黄芩。本品尤善泻肝胆肺火,用于肝胆肺火炽盛,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崩漏等。
龙胆草。本品善泻肝胆实火,用于肝胆实火迫血妄行的衄血。
青黛。本品尤善清降肝胆实火,故常用于肝胆实火迫血安行的吐血、衄血、咳血。
大黄。本品清泻肝胃实火,而能泻下,故常用于肝、胃实火,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又因其能收敛止血、活血祛淤,故对实火兼淤血的出血尤为适宜。
(三)凉血止血药
犀角。本品既泻心肝胃经实火,又凉血止血,故心肝、胃经实火炽盛,迫血妄行的出血和血热妄行的出血均可用之,然以血热妄行的出血尤为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血方药
难病奇治 朱进忠【三】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六)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女性妇科多与瘀血相关,中医解决有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