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路志正经验集5

名老中医经验集-路志正(5)

时间:2010-07-30 10:19点击: 2230
 
有关中医疑难病证的概念、范围、治法等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以其病因病机复杂,症状怪异多变,症情虚实兼挟、寒热错杂,临证棘手难治为主要特点,使人难以“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故必须正确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新技术,探颐索隐,溯流穷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正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
 
(一)审证求因务在澄源溯流审证求因是依据临床证候,结合时令气候、情志因素、体质状况等全面分析,用以探求疾病发生的真正原因,其目的是“审因论治”。盖五方之气候不同,天之寒暑燥湿之不定,地之肥瘠高下有别,禀赋强弱不一,生活习惯各殊,人有难言之隐,病有新旧浅深,变化又人各不一。务须澄源溯流,详问病史才能尽得其情。亦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及治疗经过中了解、发现以往被忽视的致病因素,以便正确治疗。例如:包某某患发作性睡病多年,无论是开会作报告,行走乘车均可不自主地入睡。多方求治无效。经详细询问,知其夜卧睡时常因鼻窍呼吸不利而憋醒。随用宣肺利窍、化痰祛湿法解除病因后而获愈。又如王某某,男,34岁。1982年10月2日以全身僵瘫入院,西医疑为“破伤风”、“狂犬病”。查其全身呈僵直状,一人手托头,另一人手提足,抬起时身躯僵硬毫无弯曲,与僵尸不二。眼球能动,语謇不清,脉弦缓。详问家人患之因,系铁匠,日前傍晚打造,炉旁高温,挥汗如雨,烦热难耐,随跳入冷水中一洗为快。晚睡时尚无不适,晨起家人呼其吃饭,始发现有以上之病情。四诊合参,此乃寒邪束表,腠理闭塞,筋脉不利所致,即仲景所谓“刚痉”证。用桂枝加葛根,并嘱多饮热粥以促发汗。服药一剂大汗出,病情霍然而愈。
 
(二)治病求本抓主证顾兼证中医理论是建立在活体的人身上,以藏象来认识人的生理病理,以邪正盛衰论其发病。疑难病证大多旷日年久,几经周折,病情复杂,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或诸脏同时受累,或病本为一而症状百出,假象丛生。辨证时难免如行大雾弥漫之中,有难辨方向之感。此时必须详审谛视,细致周密,辨真假于疑似之间,分主次于细微之处,只要明辨病本,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纲举目张。如患者韩某,工人,60岁,1981年2月16日,初诊。述近3年来渐觉胸闷气短,时有心慌,左胸膺疼痛,脘腹痞满,纳谷不馨。遍求诸医,效果不著而求路氏第一卷595诊治。其面色苍白,两颧潮红,口唇紫黯,舌体胖,质黯红欠润,苔黄腻,脉弦滑略数,时有结代。
 
追问病史,40年前曾患过“杨梅疮”。经检查:血脂正常,心电图示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X线提示为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康氏反应阳性。此为梅毒深入,内攻于心,引起梅毒性心脏病,属临床罕见病例。然治病必求于本,在于毒气攻心。治疗除用宽胸开结之药外,应加解毒之品,仿前人加味遗粮汤(土茯苓、黄连、半夏、栝蒌、佛手、郁金、云苓、菖蒲),服3剂后自觉症状改善,气机已舒。易佛手为旋复花,以加强活血开结之力。更进20余剂,诸症悉除。追访3年,未见发作。
 
(三)谨守病机补泻随证而施疾病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常累及多个脏器,使脏腑功能紊乱失调,临床见证复杂多变。
 
阴阳气血失调,虚实寒热夹杂,故治疗棘手,难以速效。有时形如剥笋,一层剥下又一层,此症消失他症复起。此时要胸有成竹,谨守病机,机圆法活,方因证变,药随方转。“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因证变而迷茫,不因病久而急躁,只有这样才能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如治一男性“狐惑病”患者,口腔反复溃疡20余年,外生殖器溃疡5年,左半身瘫痪,失语半年。经某医院做腰穿、脑电图、脑血管造影、头部CT等检查,排除脑血管病。诊为“白塞氏综合征”,给予大量地塞米松及罂粟碱等药治疗,效果不佳。延路氏诊治,经用清泻肝胆湿热、健脾化湿清热、养心肃肺泻火、滋阴养血、柔肝补肾等法,历用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饮、甘草泻心汤、一贯煎、三才封髓丹、地黄饮子等方加减,并配用黛蛤散、冰硼散、锡类散等药外用,共治疗11个月,而告痊愈。
 
(四)协调阴阳权衡以平为期疑难病证,病程迁延日久,涉及多个脏腑,损阴伤阳。然阳虚患者治以温阳,阴伤治以养阴;助阳药性多温燥易耗阴,养阴药多滋腻易碍阳;必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根,以平为期。如:王某某,年过半百,于1969年因头部受外伤,当即昏迷不醒,伴血尿,经抢救脱险,但遗留肢体震颤,以后逐渐加剧,上肢颤抖,下肢步履不稳,语言謇涩,双目复视经北京某医院诊为“震颤性麻痹”,经多方治疗,服中西药无效。于1982年3月16日来院诊治。除上述症状外,伴有头痛目眩,项微强,失眠健忘,腰酸肢倦,小溲频数而余沥不尽。精神委靡,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舌体颤动质红,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此乃脑受外伤,清灵被戕,血瘀气滞,痰阻其间。病程迁延,郁而化燥生风,肝肾阴液暗耗,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而致以上诸证。治宜补益肝肾,化痰开窍。仿河间地黄饮子意化裁,药用熟地、山萸肉、制首乌、女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枸杞子壮肾阳益肾精,取其阴阳互根、阳生阴长之义;麦冬、五味子生津敛液;菖蒲、远志开窍化痰;龙骨、牡蛎柔肝熄风,滋阴潜阳;山药、香橼皮理脾和胃,以防滋腻、壅阻气机。进上方12剂病即好转;旋加炙龟板,增强滋阴潜阳之力,佐以全虫、天竺黄等药为粉剂,以取镇痉熄风,清心化痰之功。经汤、散并用,诸恙渐愈。继予育阴潜阳,平补肝肾法,仿地黄饮子合杨氏还少丹意配为丸药以资巩固。
 
(五)天人相应总以三因制宜《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疑难病证在分析病因和疾病的第一卷596同时,必须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随着中医药学逐渐走向国际,中医整体恒动观的学术思想就显得更加重要。《灵枢·师传》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确是至理名言。1983年11月,路氏赴泰国进行学术交流及医疗工作,求诊者甚众,遍及各阶层。通过与大量病员接触,询其生活起居,观其形态色泽,问其疾苦,因而了解其发病原因,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依据,疗效也为之提高。泰国地处东南亚,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时虽阳历11月,仍着夏装,早晚降雨,中午晴朗,烈日下逼,地气上腾,酷暑蒸人,湿度较大。室外温度高达32℃左右,外出汗流浃背,腠理开泄,衣衫尽湿,烦热难当;而室内有空调设备,居则冷气习习,凉爽宜人。然寒凉暴至,毫毛闭塞。这种忽冷忽热,室内外温度之悬殊变化,使人之机体卫外功能难以骤然适应,久而久之,则卫气不固,表阳虚衰,免疫功能低下,致患者经常感冒,鼻塞鼻衄,咳嗽咽痛,肢体关节酸楚,纳谷呆滞,精神倦怠等症交至。正如《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诚不为虚语。
 
在衣着、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为解除炎热,而喜贪凉饮冷,汽水加冰,久之阴寒内盛,损伤脾胃之阳,致寒邪凝滞,气机痞塞,纳化失常,升降悖逆,而脾胃病作矣。加之过食肥甘厚味,耽于酒色,而肾精亏虚,消渴病等亦随之而至。男子短衫短裤,女子赤足短裙,肌体暴露而少防护,卒遭酷热之侵,复受冷气之袭,脾虚湿盛而中阳式微,土壅木郁而肝失调达,则痹症、带下、月经病纷至沓来。同时雨水较多,地理潮湿,经常涉水淋雨,从事水中作业,而湿疹、皮肤病等迭见。可见地土方宜对人体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医者岂可忽视,而不进行深入研究哉!(六)扶正固本视体质强弱而异中风乃“风、痨、臌、膈”四大难治疾病之首。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卒然昏仆、神志不清等为主症。其早期治疗宜开闭或固脱;中期养阴、潜镇、熄风或祛瘀、化痰、熄风;后期则宜扶正固本为主。
 
中风患者,若标实阶段已过,虚阳得平,相火得敛,本虚之症已见;或屡遭卒中之体,正气渐衰,肾精不足,此时之治,应按“缓则治本”的原则,重视扶正固本,益肝肾、养精血、强脾胃,冀其气充血旺,肌肉筋骨得养,肢体之萎废、瘫软、僵硬均可有振起之望。如朱某某,男,67岁,1982年12月15日初诊,于1981年底卒发右侧肢体不遂,经某医院治疗半月后出院。半年后因劳累加之情志不畅,又见肢体活动不灵,麻木,酸胀,未予重视,翌晨起后左侧肢体瘫软,不能自主活动,说话不利,急请路氏诊治。除上述诸证外,并有耳鸣,眩晕,失眠,腰膝酸软、畏寒,四肢欠温,纳谷尚可,便干,舌质暗而嫩,苔白微腻,脉沉弦小滑,按之无力。四诊合参,患者年逾六旬,屡遭卒中,精气渐衰,本元已亏,加之情志怫逆,劳倦过度,致气机逆乱而成风痱。治以补益肝肾,佐以祛痰通络。仿地黄饮子意化裁,连进28剂。于1983年2月初复诊,左侧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继以补肾养肝,益气健脾,化痰通络治之:桑寄生、制首乌、山萸肉、炒杜仲、怀山药、枸杞子、紫丹参、牡丹皮、宣泽泻、怀牛膝、莶草、石菖蒲。上药共服30余剂,生活自理,完全恢复正常,随访年余,未见复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可、陈文伯治疗帕金森、震颤、舞蹈病医案
陈学忠,地黄饮子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型颤证案
颤证中医中药
浅谈帕金森病之三
中医怎么治颤证?
韩明向运用地黄饮子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