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之辨证论治(38)
连服药二剂,喘又有所减轻。以附子理中汤原方加桂、茯、血余治之。
 
制附片31克,党参15克,干姜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31克,桂枝9克,茯苓15克,血余15克
 
又尽二剂,不复畏寒,饮食日增,面容转正,阳旺而喘平。
 
(三)徐XX,男,30岁,农民。
 
患者害喘咳病己经四年。初病时,咳重喘轻,稍后则喘重而咳轻。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治之无效。前医诊断为肺火过旺,服寒凉润肺药数十剂亦无效。现日趋严重,已不能参加田间劳动。偶感风寒,则喘咳加重,面白唇青,上下气若不相接,有窒息欲断之势,咳时吐风泡沫痰,有时眼泪鼻涕俱出,小便亦收纳不住,注射青、链霉素针药,喘平咳止,有如好人。但一日后,气又紧促,随即严重。每月送公社医院三、四次,如此循环治疗。患者平时头昏胸闷,四肢厥冷,面部浮肿而带乌黑色。舌质淡白,苔黯黄而腻。脉沉迟细。系属阳衰阴盛,沉寒凝伏闭束肺气,以致喘咳。治宜发表温经,并利肺气.两法同施,使阳旺阴消而喘咳自愈,先用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
 
麻黄12克,制附片62克,细辛3克,桂枝15克,干姜62克,甘草62克,上桂9克
 
连服二剂,面肿消,咳喘减轻,风泡沫痰亦少。舌苔黄腻减薄。外寒去而内寒重,附子理中汤去参加桂以祛内寒治本。
 
制附片62克,子姜31克,白术24克,上桂9克,炙甘草31克
 
又服二剂,咳嗽告愈,喘亦减轻,精神转好,不复如前畏寒;面容乌黑中略现红润色,附子理中汤加味治之。
 
制附片62克,干姜31克,党参24克,白术24克,炙甘草31克,黄芪31克,上桂6克,茯苓15克
 
连尽二剂,喘平,有如好人。嘱其注意饮食调养。十年后,遇患者于途中,病愈后气喘病一直未复发,参加田间劳动。
 
(四)徐XX,男,65岁,农民。
 
患者年老体弱,近几年来得气喘病,久治无效。平居常觉出气难而喘,声音细微,不愿说话,提不起气,稍动则张口喘气不已。近加外感而咳嗽,晚上更甚,吐风泡沫痰,喘促气紧,不能平卧,头眩痛,恶寒发热,无汗,口干不渴,一身胀痛,心累心跳,面色苍黄,两腿以下冷,四肢无力,困倦无神,饮食不多,嘴唇乌黑。舌质淡红,苔白滑微黄。脉浮紧而细。此内肾阳亏损,外感寒邪传里之证。法当表里双解,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
 
麻黄9克,制附片31克,细辛3克,桂枝15克,生姜31克,甘草18克
 
连服二剂,内外寒邪去而咳嗽愈,喘促仍甚。此肾不纳气之象,四逆汤加桂治之。
 
制附片31克,干姜31克,炙甘草31克,桂枝12克
 
又服二剂,病势无大进展,上方加茯苓18克,吴萸9克。
 
连尽二剂,喘促未见减轻,其它诸证则大减。如属肾阳虚寒,则喘促必随其它诸证而减,今乃反是,当系辨证有误。复细察之,见其出气困难特甚,与肾不纳气之喘,吸气困难有异,实胸中大气下陷作喘,必须升举清阳,而喘始平,补中益气汤治之。
 
柴胡9克,升麻15克,当归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陈皮12克,泡参24克,大枣12克,生姜18克,炙甘草15克
 
共服五剂,始告痊愈。
 
(五)梁XX,男,35岁,干部。
 
近几年来,患者每至冬季,哮喘周期性复发,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一年比一年加重。发时呼吸紧促,胸中憋气,上下气若不相接,除服西药外,必需输氧始能平喘。全身发冷,咳嗽吐白涎痰,口虽干而不思饮茶水,从其输氧始能平喘,及遇寒即发,系吸入之气不够,亦即肾阳虚不纳气之喘。现头痛、身痛;喉管发痒即咳,喘亦同时加重。舌质淡,口中有津液,苔微黄白。脉浮紧而细。此外感寒邪,以麻黄汤加味散寒止咳平喘。
 
麻黄9克,杏仁18克,桂枝12克,甘草15克,苏叶9克,防风9克,半夏18克,生姜31克
 
服药二剂后,头痛等外感悉除,咳喘随之减轻。因两脚发冷,不能很好睡眠,次日,又觉咳喘加重,同时胸中憋气,咳多涎沫,此为肺寒,寒湿在上也。脉由浮紧而细转为弦细。为兼顾脾胃虚寒而痛,用甘草干姜汤温之,加薤白宣胸中之阳,杏仁利肺气以平咳止喘。
 
炙甘草31克,炮姜31克,薤白12克,杏仁15克
 
服一剂后,胃不复疼痛,咳喘随减。但在服第二剂药时,因触嗅油炸辣椒,刺激肺脏,喘证大发,经输氧后,喘息即平,非如以前之久久输氧才能平息。复诊时,自觉不如前怕冷,咳痰减少,吸气困难,出气一下就完了,故必须大力扶阳治本。但患者现时恶吃油脂类食品,触嗅油烟之味亦刺激肺脏而发喘,此肺有沉寒。故用四逆汤扶阳治本,加麻、辛以祛沉寒来治咳喘。
 
制附片31克,干姜31克,炙甘草31克,麻黄9克,细辛3克
 
连服四剂后,咳平喘止,有如好人,仅微恶寒。现时睡眠不好,多梦,以致精神欠佳。舌质淡,无苔而润。脉沉细。梦多乃心肾不交,阳不潜藏,改用桂枝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交通上下,加附片扶肾阳,肾阳旺则肺气自旺,气旺能抵抗外邪侵袭,可不复发咳喘也。
 
桂枝12克,白芍18克,大枣18克,炙甘草18克,生姜31克,龙骨24克,牡蛎24克,制附片31克
 
连服三剂,晚上睡眠转好,亦不频频作梦,饮食如常,精神健旺。但为巩固疗效,以潜阳丹纳气归肾,使肾气潜藏,则肾不纳气反而上冲之喘证,可不复作矣。
 
制附片31克,砂仁15克,龟板9克,炙甘草18克
 
服四剂后,诸证痊愈。
 
(六)黄x,男,60岁,干部。
 
病者患咳嗽,已有三十年之病史,经诊断为慢性气管炎,并伴有肺气肿。近十年来,病随年龄而与日俱增。其面容苍白,虚怯无神,恶寒,两足睡不暖,尤以冬季为甚,两手发抖,平时白天咳嗽较轻,微喘,吐风泡沫白涎痰,微带咸味,胸膈痞闷不舒,如有物阻塞,头昏痛,夜间阵咳,连续十数声,较白天为甚,吐痰难出,喉管发痒即咳,自觉吸气困难,晚上失眠,总感到精神不够,现时白天服洋金花片镇咳平喘,晚上服安眠药片。唇青白,有时乌黯,口中津液多。舌质淡红,苔白滑,舌中带黄色。脉浮紧而细。此阳虚而外感风寒之咳喘,用四逆汤扶阳,略加麻桂等外散风寒。
 
制附片31克,干姜31克,炙甘草31克,麻黄9克,桂枝6克,细辛3克,半夏18克,杏仁18克,荆芥9克,独活12克
 
服二剂后,喉管已不发痒,咳嗽喘促随之减轻,吐痰较利爽。脉由浮紧转为沉细。外感风寒之邪已去,停服洋金花片。为使其不服安眠药片亦能睡觉,改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附片治之。
 
制附片31克,桂枝13克,白芍15克,生姜31克,大枣18克,龙骨31克,牡蛎31克,甘草15克
 
连尽四剂,自觉精神转好,咳喘更减轻,遂停服安眠药片,但白泡沫痰多。继以四逆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之。
 
制附片31克,干姜31克,括萎15克,薤白15克,炙甘草31克,半夏18克,茯苓31克,砂仁12克
 
上方服三剂,痰涎大减,咳喘随之减轻。患者气血皆不足,上方再合当归补血汤加味治之。
 
制附片31克,干姜31克,瓜蒌15克,薤白15克,炙甘草31克,半夏18克,茯苓31克,砂仁12克,稣龟板9克,当归15克,黄芪31克
 
共进三剂后,自觉精神健旺,面色由苍白转为红润。舌苔中黄色减去。为恐肾阳过旺而伤及肾水,四逆加知柏等味治之。
 
制附片31克,炮姜31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炙甘草31克,茯苓24克,白术31克,白芍12克,上桂12克,琥珀12克
 
又服三剂,基本上已不咳喘,仅早晨起床咳嗽几声,痰随声出。但觉头痛头重,如有物压在上而。以四逆合香砂六君子汤调和营卫,巩固疗效。
 
制附片31克,炮姜31克,党参31克,白术24克,炙甘草31克,茯苓24克,半夏18克,橘络9克,木香9克,砂仁12克
 
另处方清震汤,治头痛、头重。
 
苍术31克,升麻15克,鲜荷叶一张
 
上二方各服三剂后,咳平喘止,诸证痊愈。当告以适当锻炼身体,巩固疗效。
 
(七)李XX,男,59岁,教授。
 
患者青年时,即常伤风感冒而咳嗽。1957年确诊为慢性气管炎。1966年照片检查合并肺气肿。虽常咳喘,尚能坚持工作。但一到冬季发病,即咳喘厉害,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衰弱,春秋二季也发病,而且发病间隔时间亦更缩短。这次酷暑天热发病,已卧床不起,日趋严重。病者面容憔悴,色苍白,困倦无神,喉管发痒即咳嗽,吐白泡沫涎痰,夜间咳得更厉害,连续一、二十声,始能咳出少量泡沫水样之痰,只能叠被倚床而斜卧,偶一睡下,则咳喘不宁,呼吸喘促,吸气更困难,胸中憋气,感到有物阻塞胸部,特别怕冷,尤以两足为甚,但有时又出汗,虽暑热炎天,亦穿绒衣,盖棉被,嘴唇乌黯。舌质淡,苔白腻中微黑,但口中有津液。脉浮紧而细。此为本体阳虚,积有沉寒,复外感寒邪,两相感召,咳喘复发。法当大剂扶阳,兼以散寒平咳止喘,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解
唐步祺治疗肺癌 - 中医肿瘤版
谢安晖肺癌治疗经验
肺癌: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四、肝 咳
瘿病胸痹少阴证头痛咳喘并二便失禁鼻衄哮喘喉痹舌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