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血压病

低血压病

  低血压病.系大脑皮层血管运动中枢的一种神经官能症表现,为神经血管张力不足性低血压。国外曾有低血压病的报导.国内对低血压病研究甚少.而对低血压症研究较多。这里所说的低血压病.包括症状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脉压差也常低于20毫米汞柱以下.患者以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低血压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但眩晕证候甚多,低血压仅属于。眩晕。之虚证.
    [临床表现]
  低血压临床上分症状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性低血压又叫继发性低血压,临床上最为多见.常出现于急性出血.心脏病发作(心肌梗塞时的低血压一心动过缓综合征。心力衰竭所致的低血压等),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慢性贫血、长期营养不良.节食减肥的女青年,高山缺氧.无脉症等等.除了原发病的表现外,主要表现收缩血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脉压低于20毫米汞柱,轻则头昏乏力,较重便有头晕目眩,神疲思睡,气短懒言,心慌心悸。中老年人可见心前区闷痛,头痛;青年人易出现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血压更低时可出现卒倒昏晕。中老年人常因此而发生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或心肌梗塞。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主要特征是病人从卧位站立时血压迅速下降.多原发于老年人和长期虚弱的病人。也可继发于阿狄森氏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糖尿病性神经病、脊髓痨、脊髓空洞症、震颤麻痹等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其次降压药如利血平,呱乙啶,苄胺唑啉等,也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直立低血压,临床都表现为突然直立或起床时发生头昏眼花.头重足轻。视力模糊,心慌,全身无力,四肢不温(发凉).甚至昏厥,血压明显减低。有的在长久站立之时,也会出现低血压,出虚汗.恶心及心动过缓。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多见)患者还可兼有阳萎、小便失禁.起病数年后,可发展为语言碍阻,眼睑下垂.步态不稳及震颤麻痹等神经系统进行性受损的表现。
  严重病人可发低血压危象,表现为突然血压降低.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头晕无力.不能起床或站立.最后昏厥.脉细弦而数.
  许多老年人在平地摔倒,多与患有直立性低血压有关.当血液低下后.由于血流缓慢,血凝成份增高.常易合并脑及内脏器官血栓形成(脑血栓、心肌梗塞等).故临床上对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低血压,应予足够重视.
    [诊断要点]
  ①有头昏乏力等症状.血压在90/60毫米汞柱以下,特别是收缩压在20毫米汞柱以下者.
  ②有脑缺血症状.并伴有体位性动脉血压降低者。
  两条中具有一条.即可诊断为低血压.有第二条者,即可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
    [病机分析]
  低血压,无论何种原因引起.都主要表现为虚证.轻者表现为心阳不足,脾气虚衰或中气不足.重者表现为心肾阳衰.亡阳虚脱.心阳不足.阳气不振.上不能温煦头脑.外不能达于四末,放出现头昏头晕.精神困乏.手足发凉.
  脾胃虚衰,中气不足,生化之源匮乏.则营卫气血俱不足。脾主升清.气血清阳不能上达巅顶.致脑部失养而眩晕.营血不足.卫气不固.肌腠空疏则易汗。脾不为胃行其津液.可形成气阴两虚之低血压。也有脾虚及肾,形成脾肾两虚之证者.若久病失治,发展下去.气虚血运无力,瘀阻心脉.可致胸痹心痛;瘀阻脑络.可致脑缺血中风.
  心肾阳虚.轻则出现头重足轻,步态不稳,眩晕耳鸣;重则心阳暴脱,阳气外越.进而亡阳虚脱。所以切切不可轻看低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对于中老年人.低血压和高血压都是影响健康.危及生命的疾病。对于青年女性.也影响工作和学习精力.

    [辨证沦冶]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心阳不足,临床上以女青年和老年人为多.症见头昏头晕,神疲思睡.眼花心慌,手指发凉,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润.脉缓无力或沉细.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法当振奋心阳,方用桂枝甘草汤加味:肉桂、桂枝,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泡开水.频频代茶饮.连服9一12剂(笔者经验方)。苔舌质红,苔黄少津者,属证兼气阴不足.加麦冬、五味子以益气养阴;若兼气短懒言,出虚汗,属兼气虚之证,宜加红人参以补气助阳;若收缩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下,且出现手足冷而潮润者,有亡阳之虞,宜用本方去桂枝加红人参,附片水煎服.以防亡阳虚脱.笔者等从1975年至今曾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300余例,连服9剂左右即可使血压升起,症状消失.青中年
人,一般可从此而痊愈,反复发作者,再用依然有效。
  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者.症见头昏头晕.心跳气短.精神疲乏,四肢酸软,畏冷而易出汗.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舌质淡.苔白润,脉缓无力。治宜建中气.益营卫,补气血。方选当归建中汤加减;桂枝,白芍、炙甘草、当归、党参、玉竹、陈皮,枳实、生姜、大枣.水煎服. 1日1剂.分2次服。气虚明显,短气自汗出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以止汗;气阴两虚,舌红少苔者.另加北沙参、太子参,以养气阴;腰酸腿软肢冷重者加肉桂、川断。本方经马陈锐等用治疗42例慢性低血压患者,平均服8。7天.血压恢复正常者31例,占70%。
  脾虚及肾,脾肾两虚者,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健忘失眠.气短乏力.心悸怔仲,食欲不振,手足发凉,舌淡苔白,脉沉弱.续发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多见此症,治宜益脾补肾.可选参黄甘杞汤:党参,黄精,炙甘草、枸杞子。手足冷加附片,桂枝以温肾壮阳;失眠加夜交藤.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心悸怔忡加朱砂、琥珀镇心定忡;健忘加龙眼肉.胡桃补脑益智;短气加黄芪以补气。吴国全氏用此方治疗25例低血压患者.仅l例无效.低血压患者若表现为气阴两虚,症见头昏头晕.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宜气阴双补.可用生脉散(西洋参或生晒参、麦冬,五味子).亦可用成药参麦口服液常服.苦属他病(如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败血症等)所致急性低血压.甚至休克者,宜急用生脉注射液(生脉针)每次40~-60毫升,以等量的10%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注射或滴注。
  直立性低血压无论原发或续发.多表现为心肾阴虚,症见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头重足轻,突然起立即可昏倒,出冷汗.手足冷.伴有性欲减退、阳萎.夜尿多或小便失禁等症状.舌质淡嫩,苔白润.脉沉弱。治宜温肾扶阳.轻者,可用仙灵脾60克泡白酒半斤,早晚各10,~15毫升;重者宜参附汤(红参9克、附片15克,水煎服)或用参附针10—20毫升加1095葡萄糖注射液20--v40毫升.静脉推注1—2次后.用参附针40-v80毫升加入109b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静滴,每日二次。平时宜服参茸蜂王浆一类中成药.以养心温肾。
  临床上也有肾阴不足兼气阴虚者.除低血压表现外,尚有五心烦热,短气,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等症.宜滋肾养阴益气,方选杞菊地黄汤合生脉散加黄芪.王兆奎用以治疗属于本证的3l例低血压患者,服药8---20剂.显效21例,有效10例.
  对于续发性低血压,还要注意对原发病的治疗。目前女青年低血压患者较多,主要由节食减肥所致.要劝其注意营养.对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要嘱其起立时要缓慢.不要突然起立.也不要站立过久。老年患有直立性低血压者.起床最好分三个步骤:首先坐起.后双足吊下.最后站立.
  针灸对低血压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如直立性低血压可常用艾灸百会穴(头顶正中):续发性低血压可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气功的小周天也有利于低血压的防治.可在气功师指导下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低血压“秘方”:白酒泡红景天
治疗高血压(包括低血压)
低血压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科
中药方治老人餐后低血压疗效好
体质性低血压的用药心得
辩证辨病心得:低血压 | 百草居 (绿衣/终身讲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