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扁桃体的急慢性感染。以咽痛,扁桃体充血、肿大、脓性渗出。有的可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见于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冬春为多.
  此病中医称为“乳”。.或“喉蛾”.
    [临床表现]
  1.急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骤.突然发冷,发热.严重的可发生寒战,体温可迅速升达39C以上.咽喉疼痛为主要症状,以起病l一2天为最著,吞咽时疼痛加重.可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呕吐,便秘或腹泻.检查时可见整个咽部发红,双侧扁桃体充血、肿大。并有黄白色渗出物。渗出物呈点状或小片状,有时凝结成一层白色假膜,但极少超出扁桃体的范围.且容易被擦去.于咽前柱加压,小窝内可有脓液被挤出。颈部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可伴有放射性耳痛、耳鸣、听力障碍等。发热一般持续4—6天。体温下降后.扁桃腺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也迅速消退.
  2。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是指屡次急性发作所造成的扁桃体肿大或不整形者。患者平时一般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口臭、咽部轻微干痛及异物感。扁桃体肥大者,可有阻碍呼吸的症状,如不能安睡,或有鼾声.有的可有低热(37.5C左右),个别患者低热可持续三、四周或更久,往往怀疑为结核病、风湿病等。检查时咽部呈慢性充血.以前柱为甚。扁桃体发红,小窝常有渗出物,挤压前柱时,有脓液或干酪状块物自小窝深处排出。两侧颌下淋巴结常肿大。扁桃体可能很大,也可能不肿大,因此诊断时不能依能依据扁桃体的大小.必须结合过去急性发作的历史和局部检查.
    [诊断要点]
  根据症状和局部的阳性体征,诊断本病并无困难。要点主要在于与咽白喉、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其他传染病的早期、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等所引起的扁桃体肿大、溃疡作鉴别,可参阅有关章节。
    [病机分析]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肺胃素有积热。复感时令风热邪毒所致。咽喉为肺卫之门户,外邪侵犯肺卫,咽喉首当其冲。邪毒与素有之积热相结,郁于咽喉,致患处气血不畅,热聚不散.遂腐血坏肉,化脓溃烂,肿胀疼痛。若失治误治.邪毒灼伤肺胃之阴,阴津不足,虚火上炎,则局部肿胀不能消除.遗留慢性病灶而反复发作。
  本病的病情有急有慢.急性者多属实,慢性者多属虚。邪热轻浅者常局限于肺卫,以风热表证为主;邪热深重者.则易由表入里。热毒内壅,而以阳明里热见症为突出.慢性者则多表现为肺胃阴虚证或肾虚证.

    [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急性扁桃体炎
  初起或病情轻浅者常表现为肺卫风热证.患者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头痛.咽喉疼痛,周身酸痛或不适。咽部发红,扁桃体充血,肿大,无明显脓点。舌边尖红赤,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原则是辛凉疏表,清热利咽,方用牛蒡甘桔汤加减:牛蒡子、桔梗.生甘草、银花,连翘,山豆根、芦根。薄荷。若恶寒较重且无汗者.加豆豉、荆芥;咽干口燥者,加天花粉,重用芦根;扁桃体红肿显著者,可加服牛黄解毒丸15—20粒, 1日2次.若病人表现为持续发热,烦躁.口渴.咽痛著明,吞咽困难,扁桃体明显红肿,并有多量黄白色脓点.甚或融合成片.伴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则属毒热壅结。热盛阳明证。治用清热解毒.通腑利咽法.方宜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黄连、玄参、马勃、板蓝根、连翘、桔梗、蚤休、大黄,升麻、僵蚕,生甘草。有呕吐、泄泻者,去大黄,加竹茹;大便秘结者,加玄明粉,栝蒌 或加服牛黄解毒丸15",-,20粒,1日3次送服。
  针刺疗法:可刺少商出血。针合谷、曲池、内庭、鱼际,强刺激.每日1—2次。耳针疗法,可于扁桃体、咽喉压痛点埋针或指压。
  放血疗法:在耳的“轮一”,“轮二”,“轮三”处.用三棱针或粗针刺入1—2分.放血1—2滴;也可在耳壳背部的小静脉上稍稍刺破,放血2—3滴(见王伯岳等编《中医儿科学》).
  穿心莲针足三里穴位注射:以2—5毫升针管,6号或6号半针头,抽取穿心莲注射液2毫升,于双侧足三里穴处皮肤消毒.然后刺入穴位,深约0.6一1.2寸,经回吸无血液,将药物注入,每穴一毫升,每日一次, 3次为一疗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
   局部外治:可用冰硼散(冰片、硼砂、玄明粉、朱砂),吹喉散(月石,雄黄、黄柏、蒲黄、薄荷、甘草、人中白,枯矾,白芷、冰片),红肿严重而又化脓溃烂者,用锡类散(冰片,人指甲、珍珠、牛黄,象牙屑、青黛、壁螭窠)吹喉。

    2。慢性扁桃体炎
  临床常见有两种证候类型:
  (1)肺胃阴虚:表现为低热(37.5。C左右)不退,午后较甚;咽喉干燥.或有异物感,或兼微痛;扁桃体肿大,表面凹凸不平。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滋胃,方用沙参麦冬饮加减:北沙参,麦冬、元参.玉竹.生地,天花粉.生甘草、清半夏。贝母、桔梗、马勃。其中的半夏虽辛燥,却为疗咽要药,《神农本草经》载:。半夏味辛乎,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且有诸寒凉药监制。有利西无弊.若扁桃体肿大较著,且有分泌物者.加山豆根,金果榄;痰多者.重用贝母.桔梗,加瓜蒌、胖大海;低热不退.加银柴胡.地骨皮.
  药镨疗法:可仿《伤寒论》猪肤汤(净猪皮一斤,煮取1000毫升,加白蜂蜜4两、白米粉2两.混合均匀.温分6服).
  (2)虚中夹实证。多见于慢性扁桃腺炎急性发作;或素体正气虚弱、气血不足之人复受外感引起的扁桃体炎。平素咽喉干燥,遇劳则干痛不适。复感外邪即恶寒,倦怠、咽喉疼痛.扁桃体轻微发红、肿大,甚或溃烂、声嘶。脉多沉细,舌淡苔白。治宜扶正解毒利咽,方用桔梗汤。桔梗.生甘草。以生甘草益气扶正解毒缓痛,桔梗散风开结利咽,为虚人咽痛之效方。若症见畏寒怕冷,倦怠蜷卧,可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炙甘草)温经散寒益气缓痛。若咽部发红、肿胀、溃烂,不能语言或声哑不出者,可用《伤寒论》苦酒汤(半夏、鸡子清,食醋)含咽.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急性扁桃体炎,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者,病程中可并发扁桃腺周围脓肿、鼻旁窦炎、中耳炎等,可按相应疾病治疗.偶可并发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成为急性扁桃体炎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故应给予足够重视。恢复期(病后数周)常可引起风湿病及肾小球肾炎.慢性扁桃体炎则成为各种感染性疾患的病灶.并且常反复急性发作,应及早予以切除,或用小烙铁烙灼法彻底根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咽喉痛中药验方
【中医诊断】乳蛾(扁桃体炎)
中医辨证治疗扁桃体炎
急性、慢性扁桃体炎,不用怕!咱老百姓有验方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怎么治
咽喉炎、扁桃腺炎效验方(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