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晚期肺癌的中医组方探讨

中晚期肺癌的中医组方探讨

曹美莹 孔祥鸣

  中医中药对肺癌的治疗已被肿瘤学者、病家等视为治疗肿瘤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公认通过中医中药的治疗,可达到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效果。笔者近年来通过临床4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观察,认为中医中药的治疗特点,在于擅长全身调理,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肺癌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方剂的组成必须贴切病机,丝丝入扣。处方药味又不宜过多,以便擒贼擒王,专攻一路。但又必须多方位、全面地从各个环节入手,巧妙搭配,合理组方,提高机体正气,改善患者症状,防止复发及转移。鉴此,在中医组方的原则上提出下列管见:

  虚实相兼 扶正与祛邪并举

  肺癌患者发病年龄偏大,据统计,40岁以下的人很少发生肺癌,在50岁以后,发病急剧上升,以65岁至75岁发病者最多。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66岁。发病年龄老龄化,提示机体趋向衰老,以至抗病能力下降。而且,目前治疗肺癌的步骤,一般都经过放、化疗治疗,虽对肿瘤打击有力,但对人体的正气也是一个严重的损伤。患者可见到一系列机体衰弱主症,如全身疲乏、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无华色、舌质淡等。且肺癌发生的病机是由于患者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得以乘虚而入,邪凑于肺,宣降失调,肺气郁闭,气滞而血瘀,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瘀互结,日久而成肿块。因此正虚邪实是其本质。
  扶正,重点在于扶助肺脾之气,肺脾隶属母子关系。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但必须依属于脾胃的精血化生,而瘀痰的形成,与肺脾二者关系最为密切。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故扶助肺脾之气,使人体真气来复,胃纳日旺,精血日生,使机体振奋与邪气抗争,有一必备之力。而瘀痰的形成,肿块的产生,又有一系列癌性见症,故扶正又在祛邪基础上进行。患者陈某,女性,67岁,有慢支肺气肿多年史。于1998年4月发现左上肺肺癌,经手术、放疗治疗后,咳呛不已,动辄气短,精神疲惫,纳谷不旺,头发稀少,舌淡黄腻,脉细数。经祛邪寓于扶正之中,重在肺脾之气,患者纳旺,体力恢复,基本不咳,毛发生长旺盛,黑发增加,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金得火而缺 饮得阴而凝

  肺癌的主症为刺激性咳嗽,咳呛连连,痰咯不利,甚者痰血,累及喉返神经,可出现声带麻痹,声音嘶哑。肺癌患者,大都以咳为主症,损及娇脏,肺阴受损,以至失音,肺气见绝。因此养阴润肺是肺癌治疗的又一基本法。但肺癌患者常有饮邪留及胸中,泛及全身,常可见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下肢浮肿。而饮为阴邪,须当温化。而温化法与养阴法是一矛盾的对立。肺为清肃之脏,居于膈上,其位高,温化易使火上冲则治节失令,而养阴又使饮寒而冰凝。患者毛某,女性,63岁,两肺肺癌广为转移,咳嗽无痰,咽干音哑声微,面目肢体浮肿,气短不能平卧,端坐而须臾不离氧气瓶,舌形肥,脉沉细。肺阴不足而饮邪蟠踞,笔者在养阴润肺基础上化饮,而化饮之法不宜温化,重在因势利导,逐饮至鬼门,饮邪既去,又使肺气易于恢复,患者肢体浮肿见消,入夜能平卧,咳见轻。笔者认为,养阴润肺法宜早日应用,不致音哑之症产生,未雨绸缪预先顾及。

  瘀痰胶结 化痰为本

  肺为清虚之脏,而肺癌的瘀痰留结妨碍肺金的清浊交运,一老妪晚期中央型肺癌,已无法手术,胸闷如压,咳呛咯痰不爽,呼吸气短,卧床不能进食,依靠输液,苟延生命,为挨过年关,才延诊中医,以生马兜铃为主药,取其苦寒,涌吐膈中之痰涎。下咽10多分钟后,恶心呕吐痰涎10余次,痰涎盈碗,患者胸闷气急好转,并能进食,精神逐渐好转,延长生命数月。
  化瘀痰亦是消肿结的基本措施之一。朱丹溪曾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而肺癌患者晚期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如不能及时控制,迅速形成颈部淋巴结肿大,坚硬如石,形成“大头颈”。因此疾病早期,就应予以化痰结之品,祛除病邪,又可防止发生转移的措施之一。患者沈某,男性,63岁,患者右肺中央型肺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经放疗右肺病灶明显缩小,“B”超提示,两锁骨上淋巴结6.0cm×4.6cm×3.1cm大小。经以化痰结为主综合调理,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B”超亦证实。

  腑气留滞 攻下以肃肺

  上见喘满,下见便秘,患者痛苦异常。肺与大肠为表里,气机升降失司,导致上壅而喘,下结而便不通。而患者服用止痛药品达宁、美施康定片及抗菌药物均可导致便秘。本组4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中有19例便秘,占45%。笔者认为不必虑及晚期肺癌患者体虚,邪实仍可攻下,并可改善肺脏的功能,有着一箭双雕作用。一例晚期肺癌患者,年仅5旬,一般生活能力尚可,就因未顾患者大便一症,入厕努争,导致猝死。

  综合全身 兼顾他症

  由于肺癌患者发病年龄偏大,因此常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等一系列老年性疾病。本文观察42病例中伴有糖尿病7例,伴有冠心病9例,伴有高血压病12例。因此中医在方剂组成时,可充分发扬君、臣、佐、使组方的优点,全面调理,对肺癌患者的眩晕、心悸、消渴,脉搏的细数、结代、弦滑及其他兼证,综合分析辨治,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不致节外生枝。
  清朝著名医家王旭高在《退思集》指出:“知方然后堪求治,得诀回来好作医。”说明临床治疗中,组成方剂的方法重要性,只有法到方才能无所不到。笔者通过42例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依据上述五方面组成方剂原则,至于五方面的主次,是根据病情定夺。依照上述五方面综合组方,观察42例中晚期肺癌一年存活率达55%。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310002

(收稿日期 1999-06-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内生痰,是身体机能“生锈”?《清气化痰丸》或可清肺胃痰热!
名老中医曹可仁医生巧治痰浊阻肺型肺胀
预防治疗老慢支,冬病夏治正当时!
【中医疗法】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辨证也能治
中医治疗肺癌(肺积)经方1则——益气养阴方
中药解毒散结治肺癌的验案分析「仅供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