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
  (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是致病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而造成的新生儿全身感染性疾病。
  古代医家对于本病无系统论述,其症状的描述散在于“胎热”、“胎毒”或“疔疮走黄”等病中。
  本病在新生儿,尤其是胎怯儿中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在足月儿和早产儿中分别占活产婴儿的0.1%和0.4%,仅次于新生儿肺炎。
  本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不易识别,约半数患儿出现腹胀、腹泻和吐乳等消化系症状,部分患儿出现黄疸,黄疸有时甚至为败血症的唯一症状。本病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有肺炎。患儿经过适当治疗后,过半数可望存活,存活者中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病死率占婴儿死亡率的10%一20%。革兰氏阴性杆菌比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导致的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我国早在宋代《小儿药证直诀.胎热》中已有关于本病的描述,其云:“生下有血气,时叫哭,身壮热如淡茶色,目赤,小便赤黄,粪稠。”《活幼心书.胎热》对胎热病因进行丫归纳,指出“此因在胎,母受时气邪毒,或外感风热,误服汤剂”,病机为热蕴于内,熏蒸胎气。《活幼口议》、《幼科铁镜》等对胎热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亦各有论述。

  现代对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日趋增多,临床研究方面,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儿败血症已取得肯定疗效,以中药静脉滴注治疗本病丰富了治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效果。
  (病因病理)
  一、病因
  多种病因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感受邪毒、正气虚弱是其主要原因。
  新生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藩蓠疏薄,卫表不固,易受邪毒。胎儿期、出生时、出生后感受邪毒,侵入营血均可发生败血症。
  胎儿期若孕母感受邪毒,可经胎盘传于胎儿,或羊水早破,秽毒经口传于胎儿均可致病。
  若是胎儿娩出时,产道邪毒内侵,或助产消毒不洁,邪毒乘虚而入,或羊水秽毒经口吸入,亦可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出生后感受邪毒,较之前两者更为多见,如脐湿、脐疮邪毒炽盛而内传,或因挑马牙而致皮肤粘膜受损感受邪毒,皆可成为本病发病原因。
  二、病理
  1。病变部位涉心肝肺脾多脏 新生儿败血症病情复杂,涉及脏腑广泛,病变过程中邪毒流走充斥,正邪交争起伏,可致心肝肺脾多脏产生病变.
  2.病理因素为邪毒化热化火 本病感受邪毒,侵入营血,化热化火,若正气充盛,则邪正交争,热毒炽盛,甚则邪热入营,迫血妄行,出现紫斑;若邪毒内窜心肝可致昏迷抽痉;湿热蕴结,胆汁泛溢,可致皮肤黄染.邪毒犯肺,阻遏气道,肺失清肃,则见气促、呼吸困难。
  3.病机属性分虚实 新生儿败血症的不同证候有虚实之分,一般说病程短、患儿体禀强壮、疾病早期等多表现为实证;病程长或早产体弱患儿,疾病中晚期多表现为虚证。
  4。病机演变重阴阳 新生儿尤为稚阴稚阳之体,邪热炽盛,极易耗伤阴液,阴阳本为互根,阴竭者,阳随之脱,故而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机演变常见邪热伤阴或阳气暴脱。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按1987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确诊败血症
  (1)具有一定临床表现;两份血培养为同一细菌或一次血培养阳性,但从尿液、脑脊液、浆膜腔液或非暴露病灶处分离出或涂片找到同一细菌。
  (2)具有一定临床表现;白细胞层涂片找到细菌。
  (3)具有一定临床表现;血培养一次阳性,病原菌为非条件致病菌,如为表皮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有脐血管或外周静脉插管史者,也可确诊。
  2.临床诊断败血症
  (1)具有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白细胞总数<5X10。/L或出生3天后>20×109/L,或杆状粒细胞≥20%中性粒细胞总数。
  (2)具有易发生败血症的病史及其临床表现,C一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而无肺炎等其它可使C一反应蛋白增高的疾患。
  二、鉴别诊断

  1.颅内出血、窒息 与败血症一样,有面色欠佳、烦躁不安、嗜睡、抽搐、前囟凸出等,但颅内出血、窒息发病早,多在生后l一2天起病,有产伤和缺氧病史。
  2。新生儿肺炎、肺透明膜病、肺不张 与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一样,有呼吸困难、气急、青紫,但胸部X片可协助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常证 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证有邪毒炽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证,辨证可从全身症状、舌质着手,邪毒炽盛为病之初期,全身热毒症状严重,舌质多红;阴虚火旺证多为病之中期,邪热炽盛,伤阴耗液,临床除热症外,往往伴有口干咽燥、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诸症;气阴两虚证则为病之后期,邪退正虚,乏力多汗,舌淡苔薄。
  2.识轻重 新生儿败血症轻症见吮乳减少或无力,哭声低微或少哭,少动呈软弱无力状,呕吐或腹泻,部分患儿可伴发热、体重不增、面色较苍白或皮肤发花、黄疸等;重症可见体温不规则,不升或高热,不吃不哭不动,面色青灰或发绀,黄疸迅速加重,皮下可见出血点,肝脾肿大,心音低钝,心率快,呼吸困难或不规则,腹胀伴呕吐或腹泻,甚至惊厥、昏迷。
  二、治疗原则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要法则,若邪热伤阴,应予清热养阴,病至后期气阴两伤,应予益气养阴,若正虚邪陷,治宜回阳救逆。
  治疗新生儿败血症还应注意体质因素,初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正气易伤,在祛邪过程中应时时顾护正气,防其邪恋正伤。
  三、分证论治 
  1.邪毒炽盛
  证候表现 起病急骤,壮热烦躁,或斑疹隐隐,皮肤、巩膜黄染,甚则昏迷、抽搐,舌红绛,苔黄,指纹紫滞。
  辨证要点 本证疾病初期最为多见,病情多急重,全身症状显示热重毒壅,重证患儿甚至邪热引动肝风,出现昏迷、抽搐。
  治法主方 清热凉血解毒。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黄连、水牛角片(先煎)、生地黄、丹皮、赤芍、黄芩、山栀、黄柏。黄疸重者加茵陈、制大黄;腹胀加枳壳、木香;气喘痰鸣加葶苈子、桑白皮;大便秘结者加玄明粉;腹泻者加滑石、木通、藿香;高热惊风者加羚羊角、僵蚕、蝉蜕,吞服紫雪丹;高热神昏者加服安宫牛黄丸。
  2。邪热伤阴
  证候表现 发热稽留,午后尤甚,烦躁,口干舌燥,神倦,舌光红,有裂纹。
  辨证要点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邪热极易伤阴,本证候一派阴伤之象,口干舌燥为虚火上炎,舌光红有裂纹为阴虚火旺所致。
  治法主方 养阴清热解毒。清营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生地黄、玄参、麦冬、竹叶、丹参、银花、连翘、黄连、水牛角片(先煎)、地骨皮。高热烦躁者重用黄连、银花、连翘;皮肤有脓性病灶重用蒲公英、生地黄、赤芍;气阴两虚者加人参、石斛。

  3。气阴两虚
  证候表现 午后潮热,神萎,汗多,四肢厥冷,口干引饮,舌红少苔,指纹红。
  辨证要点 本证多在疾病后期出现,阴阳互根,邪热伤阴,阴损及阳故而气阴两虚,气虚则神萎汗多,阴虚则午后潮热,口干欲饮。
  治法选方 益气养阴,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合生脉饮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白扁豆、党参、黄芪、五味子、丹皮、丹参、蒲公英。余邪未尽加银花、连翘,食欲不振加香橼皮、麦芽,大便干结加火麻仁、瓜蒌仁。
  4.正虚邪陷
  证候表现 发病或急或缓,面色青灰,多汗,精神萎靡不振,不吃不哭,四肢厥冷,伴体温不升,皮肤或口腔粘膜有出血瘀点,舌质淡,苔薄白,指纹隐伏不显。
  辨证要点 本证病情危重,正不胜邪,邪毒内陷,正气不支,心阳欲脱,故而多汗,四肢厥冷。气不摄血,血从外溢则皮肤口腔粘膜见出血点.
  治法主方 温阳扶正祛邪。四逆汤加味
  方药运用 常用药;人参、附子、干姜、甘草、银花、黄连。气息微弱、舌淡加黄芪、川芎、当归;有瘀斑及肝脾肿大加赤芍、红花、川芎;四肢厥冷加桂枝;神昏加苏合香丸,汗多加黄芪、生龙骨、生牡蛎。
  (急症处理]
  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轻重不一,病情严重者往往伴有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
  l。心功能不全 选用洋地黄类药。
  2。中毒性休克 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加用血管活性药多巴胺、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654—2等,也可短期应用氢化考的松。
  3.高胆红素血症 及时光疗。
  4.D!C 应用肝素治疗。
  5.惊厥 应用镇静剂苯巴比妥或安定等,伴脑水肿给予脱水剂甘露醇、速尿等,或加用地塞米松.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清开灵注射液 用于昏迷抽痉者。
  2.茵栀黄注射液 用于黄疸伴肝脾肿大者.
  3.紫雪丹 用于抽痉甚者。
  4.至宝丹、用于神昏、痰盛气粗者。
  二、药物外治
  黄连、栀子、金银花、连翘、地龙、蝉蜕、马齿苋、秦皮各6g,黄芩、白僵蚕、炒枳壳各3g,琥珀末(冲)o.5g,浓煎至6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连灌3日。
  三、西医疗法
  1.抗菌治疗 考虑临床诊断后在尚未明确病原菌前,暂时选用氨基苄青霉素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待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报告出来后,使用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对有化脓性脑膜炎征象者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静脉滴注。

  2。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热卡,每日热卡不少于209。2—251.04kJ/kg(50—60kcal/kg),如不能进食时应予静脉补液。局部化脓病灶清创处理。
  3.支持及免疫治疗 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交换输血、输粒细胞及免疫球蛋白。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防治孕妇感染以防宫内感染。
  2.分娩过程中要做到无菌操作。胎膜早破12小时以上仍未分娩时可给产妇注射抗生素预防。
  3.提倡母乳喂养,减少因肠道感染而导致的败血症。
  二、护理
  1.做好脐部、皮肤粘膜护理,勿挑“马牙”或割“螳螂子”。有感染病灶及时处理。
  2.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食欲及体温情况。
  3.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
  (文献选录)
  《活幼心书.胎热》:“婴儿生下三朝旬月之间,目闭而赤,眼胞浮肿,常作呻吟,或啼叫不已,时复惊烦,遍体壮热,小便黄色,此因在胎母受时气邪毒,或外感风热,误服汤剂,或食五辛姜面过多,致令热蕴于内,熏蒸胎气,生下固有此症,名曰胎热。”
  《活幼口议.胎病作热分:“议曰:儿在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之物,降生之后,儿多虚痰,气急短满,眼目眵泪,神困呵欠,不发神舒,呃呃作声,大小便不利,或通利即有血水,盛则手常拳紧,脚常搐缩,眼常斜视,身常掣跳,皆由胎中受热。宜速与服大连翘饮子解散诸热,次与服消风散,数服无恙.”
  《幼科推拿秘书.推拿病证分类》:“胎毒者,胎中受母热毒致生病症,三朝、一七、十日、半月内最难救治,五六日尤难。” 、
  (现代研究]
  陈宝林报道以僵蚕、紫草各lOg,大黄6g(另煎),青蒿15g,败酱草20g,甘草3g,为基本方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良好。高热无汗者加木贼lOg,连翘20g;正虚邪陷加生黄芪15g。制附片6g;伤阴较重加天花粉lOg,乌梅lOg。陈氏认为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机理除感受时邪外,主要与先天毒热内蕴、熏蒸于外有关,以上基本方具有通腑泻热、祛风解毒之功,大黄则具釜底抽薪之功。
  新生儿金葡菌败血症极期辨证多属热毒炽盛,内攻脏腑,虞佩兰等对应用适当的抗生素后发热仍不退,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加用中药治疗,常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等加减。加用中药后症状减轻,体温下降。对于伴有黄疸、肝脾肿大者,在加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静滴,1日2次,每次10—20ml,24例败血症患儿治疗后,绝大多数获得好的效果,恢复期可改为茵陈蒿汤加减口服(茵陈5-lOg,栀子4g,黄芩3g,黄连2g,车前草、茯苓各6g)以巩固疗效。若金葡菌败血症发热迁延不退,辨证属湿热蕴结、脾胃失和者,以甘露消毒丹加减(蔻仁0.5g,连翘3g,射干、川贝各2g,藿香、菖蒲、薄荷各lg),常可获较好疗效。
  新生儿金葡菌败血症病情危重者,常出现邪盛正虚,有的出现邪毒内陷,邪热伤阴或邪毒内陷、气阴两虚,宜扶正祛邪。方用黄连解毒汤合养阴、益气之剂,药用黄连、黄芩、白糖参、黄柏、当归各1.5g,生地、山栀各2g。有腹泻加地锦9g;有瘀斑或肝脾肿大加赤芍3g,川芎、红花各1.5g;神志昏迷者常用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l El 4次,或用安宫牛黄注射液0.5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日2—3次.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清开灵注射液 用于昏迷抽痉者。
  2.茵栀黄注射液 用于黄疸伴肝脾肿大者.
  3.紫雪丹 用于抽痉甚者。
  4.至宝丹、用于神昏、痰盛气粗者。
  二、药物外治
  黄连、栀子、金银花、连翘、地龙、蝉蜕、马齿苋、秦皮各6g,黄芩、白僵蚕、炒枳壳各3g,琥珀末(冲)o.5g,浓煎至6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连灌3日。
  三、西医疗法
  1.抗菌治疗 考虑临床诊断后在尚未明确病原菌前,暂时选用氨基苄青霉素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待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报告出来后,使用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对有化脓性脑膜炎征象者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静脉滴注。

  2。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热卡,每日热卡不少于209。2—251.04kJ/kg(50—60kcal/kg),如不能进食时应予静脉补液。局部化脓病灶清创处理。
  3.支持及免疫治疗 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交换输血、输粒细胞及免疫球蛋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医中药
熟悉而又陌生的“丹毒”
黄连解毒汤治败血症等病
漏睛疮
颜面疔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