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绦虫病

绦虫病
  (概述)
  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以排出虫节、乏力、腹痛、腹泻、食欲异常,甚至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绦虫成虫呈白色或乳白色,背腹扁平,带状,虫体由许多节片组成,称链体,少的3—4节,多的达数千节,故体长差别很大,自几毫米至数米。寄生于人体内的绦虫有带绦虫、膜壳绦虫、棘球绦虫、裂头绦虫等,可引起囊尾蚴病、绦虫病、裂头蚴病、棘球蚴病等。其中以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引起的绦虫病或囊虫病最为常见。

  绦虫感染遍及全国,但各地感染情况可差异很大。如牛带绦虫多在一些少数民族寄居地区感染;而在云南、东北、华东及中原一带,猪带绦虫较牛带绦虫多见,故这些地区,囊虫病患者也不少;棘球蚴病(包虫病)主要分布在畜牧地区。其总的感染率是小儿较成人低,而可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短膜壳绦虫儿童较成人多见,且患儿可自行反复感染。
  绦虫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人体寄生虫之一。《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有“食生肉……变成白虫”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寸白虫候》有“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的描述;而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雷丸、贯众、芜荑“杀三虫”(蛔虫、蛲虫、寸白虫)的认识。《备急千金要方》列出治寸白虫的8张处方,<<外台秘要》有24方治寸白虫,其中一些常用药如槟榔、雷丸、石榴皮等,至今仍广泛运用于临床。
  (病因病理)
  一、病因
  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食入囊尾蚴或虫卵所致。
  寄生于人体的绦虫以猪、牛带绦虫为主。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头节和小钩附着肠壁,虫体后端的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孕节破裂,子宫内的虫卵散出,可污染食物、饮水。虫卵或孕节被猪(牛)吞食后,孵化出六钩蚴,在骨骼肌肉内发育成囊尾蚴,导致猪或牛的囊虫病.人若生食或半生食含囊尾蚴的猪、牛肉,即可受感染,其包囊被消化,头虫伸出,吸附小肠粘膜上,长出节片,发育成虫。故猪(牛)是中间宿主,而猪带绦虫人也可以作为中间宿主。若人体吞入猪带绦虫卵(异体感染),或绦虫病患者因呕吐等逆蠕动使绦虫孕节片反流,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出六钩蚴而感染,六钩蚴钻入肠壁入血流,在皮下、肌肉、脑、眼等不同的部位发生囊虫病。
  短膜壳绦虫是唯一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绦虫。成虫寄生于人或鼠的小肠,孕节或虫卵随粪便排出,被人、鼠食入在小肠肠绒毛内发育为似囊尾蚴,再进入肠腔在小肠下段发育为成虫.人感染后两周可在粪便中查见虫卵。在肠腔内虫卵也可孵出六钩蚴,再发育为成虫,称自体内重复感染。长膜壳绦虫在发育中也可以有中间宿主,如蚤类、螨类和甲虫。卵被中间宿主吞入,在肠腔内发育为似囊尾蚴,被感染的中间宿主再被人或鼠误食亦可在体内发育为成虫。
  二、病理
  1.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产生以下致病作用而成肠绦虫病。
  ①吸取人体水谷精微 绦虫的头节深埋入肠粘膜,吸取人体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致患儿营养不良及贫血而见消瘦、面色不华、头晕等症,重者影响生长发育。
  ②刺激肠道,扰乱气机,损伤脾胃 见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症。
  2.囊虫常见的寄生部位有皮下肌肉、脑、眼等处,其致病作用可因产生的数量及寄生的部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①皮肤型囊虫病 最常见。由囊虫寄生在肌肉皮下组织所致。囊虫在这些部位发育较大,阻络成瘀成痰,痰瘀互结而呈结节状,形成痰核。 .
  ②脑型囊虫病 由于囊虫寄生脑部的范围及患儿的反应不同,可终生无任何症状,也可突然致死,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有癫痫型:最为多见,寄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运动区;共济失调型:多由囊虫寄生于小脑或广泛寄生于第4脑室,锥体路病变:由囊虫寄生于脑底所致,颅内压增高,眼症状:约有半数患者可见,甚至失明。囊虫寄生脑部,阻络闭窍动风而见临床复杂多样的不同症状。
  ③眼型囊虫病 由囊虫寄生于眼部所致。以玻璃体及视网膜部位多见,可先在囊虫阻滞部位发炎,进而延及其它部位。因囊虫阻滞血瘀,可演化为退行性病变,最终造成眼功能损害。 ‘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一)绦虫病
  1.有生食或半生食猪、牛肉史。
  2.粪便中发现白色带状成虫节片,时而节片可连串脱出肛门,爬行在皮肤上,衣裤或寝具上发现绦虫节片。
  3.部分患儿有腹部不适、腹痛或腹泻等症.
  4.粪便中找到绦虫卵或节片。
  (二)囊虫病
  1.有上述诊断要点.
  2。皮下结节病理检查有囊尾蚴头节。
  3.新近癫痫发作而能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者。
  4.头部CT检查可帮助诊断脑型囊虫病。
  5.眼底检查可帮助诊断眼囊虫病.
  6。免疫学诊断 用囊尾蚴液作抗原做皮内试验,及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可作为初筛法,结果阳性者可进一步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二、鉴别诊断
  1。脑型囊虫病癫痫型,应与其它原因所致癫痫鉴别。头部CT检查可助鉴别。
  2.、眼型囊虫病应与其它原因所致的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剥离和出血鉴别。眼底镜检查可助鉴别。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
  1。辨是绦虫病或囊虫病 绦虫病诊断较易,以粪便中找到绦虫卵和节片为确诊依据,囊虫病诊断较为困难,且多数囊虫病因极少或无症状不能诊断,仅有的表现为皮下结节或肌肉结节,结节可在活组织检查中发现,或囊尾蚴在肌肉与皮下组织沉着多年。死后钙化在X线照片显示钙化阴影。头部C7检查和眼底镜检查有助于脑型及眼型囊虫病诊断。
  2.辨病情轻重 绦虫病的病情轻重与感染绦虫种类及患儿年龄有关。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仅见粪便中或肛门皮肤上有白色带状成虫节片,部分患儿可发生上腹部、脐周疼痛等症;有时可引起虫瘕(部分肠梗阻)或肠痈(阑尾炎)等并发症;囊虫病的病情更复杂,可从无明显症状到猝死不等,临床须详辨。
  二、治疗原则 ,
,以驱虫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绦虫病多以驱虫和调理脾胃为基本治则;囊虫病则以驱虫配化瘀、活血、软坚等治则。
  三、分证论治
  1。绦虫证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证候表现 粪便中发现白色带状成虫节片,时而节片可连串脱出肛门爬行在皮肤上;部分患儿有上腹部、脐周疼痛,以隐痛为主,腹泻,食欲亢进,体重不增,腹胀、乏力等;少数患儿有头痛、头晕、失眠、磨牙、皮肤瘙痒与荨麻疹等,
   辨证要点 本证以粪便中有虫卵或节片为要。若见腹痛、腹泻、头晕等症则为虫踞日久或虫数较多,影响了肠胃功能。
  治法主方 以驱虫为主。选用南瓜子与槟榔联合驱虫疗法。
  方药运用 常用药:南瓜子、槟榔。1次剂量:儿童,取带壳南瓜子75—120g,炒熟后去壳,研细末,清晨顿服;2小时后服35%槟榔煎剂60—120ml。
  驱虫后,若患儿有腹痛、腹泻等症时,宜调理脾胃,选用健脾丸:党参、白术、陈皮、炒麦芽、炒山楂,枳壳等;腹痛较重者加香附、川楝子;恶心、苔腻者去枳壳加半夏、苏梗;大便于结者加大黄、玄明粉。气血亏虚用八珍汤。
  2.囊虫证
  证候表现 皮下、肌肉可触到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5—1.5cm大小的结节,无压痛,并可稍移动位置,常出现在头部或躯干部,数量不等自数个至数百个,常分批或周期性出现,亦可逐渐自动消失;或癫痫样发作,同一病人可以有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中两种以上发作形式,发作后常遗留下一时性肢体瘫痪、颅神经麻痹或失语症;或表现为步态蹒跚,眩晕、恶心、呕吐等;或肢体麻痹、单瘫、偏瘫或全瘫;或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耳鸣等;或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等症。 ,
  辨证要点 皮下、肌肉可触到结节为皮肤型囊虫病,癫痫样发作为脑型癫痫型;表现为步态蹒跚等症为脑型共济失调型;若见肢体麻痹、瘫痪等症则为脑型锥体路病变;头痛、眩晕、恶心等症则为脑型颅内压增高;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则为眼型囊虫病。
  治法主方 驱虫杀虫与对症治疗。驱虫杀虫以囊虫丸为主方。
  方药运用 常用药:茯苓、水蛭、干漆、雷丸、大黄、炒僵蚕或僵蛹、生桃仁、黄连、丹皮、生川乌、醋芫花、橘红、五灵脂流浸膏共13味制成蜜丸(吉林省特产研究所制药厂生产),每日2—3次,成人每次服工丸,小儿每次服1/3丸。
  若见皮下、肌肉结节者,可配以海藻玉壶汤化痰软坚,活血化瘀。药用:海藻、昆布、半夏、陈皮、浙贝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若癫痫样发作时,可配以定痫丸化痰熄风,开窍定痛,药用:胆南星、半夏、陈皮、川I贝母、石菖蒲、远志、白僵蚕、琥珀等;头晕头痛加丹皮、泽泻、珍珠母;有偏瘫者,用涤痰汤合止痉散涤痰通络,祛风解痉,药用: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胆南星、地龙、全蝎、白僵蚕、当归、丹参等;失语者用菖蒲丸调补气血、养心益神。
  (急症处理)
以脑型囊虫病可出现癫痫大发作。治疗方法参见“癫痫”。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囊虫丸 用于囊虫证。

  二、单方验方
  1。驱绦汤:槟榔150g,生军、枳实各75g,川椒、乌梅各15g。先将槟榔砸碎,加水400ml,煎20分钟后,再加余药继续煎工5分钟,煎成100一150ml,滤过备用。服法为:在驱虫前1日晚上口服硫酸镁,驱虫当日早晨空腹温服驱绦汤100"--150ml,小儿据年龄酌减,一次服完。主要用于驱虫。
  2。仙鹤草根:水洗后趁湿去皮,晒干,粉碎,制成丸剂或片剂。剂量为lg/kgbw,空腹顿服,不用泻药。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若反应严重者,可服用止吐剂。用于驱虫。

  3.镇痉灭虫丸:法半夏、枳实、竹茹各9g,茯苓、雷丸、槟榔各12g,陈皮、磁朱丸各6g,甘草3g。共研极细末,以水泛丸如绿豆大,阴干备用。每日2—3次,成人每次15g,小儿用量斟减,饭前l小时温开水吞服。治疗囊虫病。
    三、针灸疗法
  用豹文刺法:即在囊虫结节周围采用左右前后围刺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治疗皮肤型囊虫病。
  四、西医疗法 .
  1.驱虫治疗
  (1)氯硝柳胺(灭绦灵) 总剂量为1.5—2.Og分2次空腹服用,2次服药之间间隔为1小时,服后2小时给泻药。服药时应将片剂嚼碎后吞服。对猪、牛绦虫均有效,为治绦虫证首选药。
  (2)甲苯咪唑 小儿剂量为每次lOOmg,每日2次,连用3天。
  (3)丙硫咪唑 每曰总剂量为20mg/kg bw,分2次于就餐前半小时口服,连服10日为l疗程。为目前治疗脑囊虫病的首选药。在治疗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情况合并应用激素及甘露醇等脱水剂,以减轻或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4)吡喹酮 治疗皮肤型囊虫,总剂量为120mg/kg bw,每天量分3次口服,连用4日为1个疗程;治疗脑型囊虫总剂量为180mg/kg bw,每天量分3次口服,连用9日为1个疗程。
  2,对症治疗 如脑囊虫引起癫痫发作时给予镇痉剂等。
  3.手术治疗 脑囊虫病如能定位或有脑室及导水管系统囊虫性梗阻的病例,药物治疗前应手术去除梗阻或作引流,以免治疗后发生脑疝等严重后果;眼囊虫应先手术取除眼内囊虫而后进行化学治疗,以免药物治疗后囊虫死于眼内,引起全眼球炎而失明。但若手术时不慎损伤蚴囊,可导致囊液外流,头节侵入其它部位而继发蚴囊,使病情扩展加重,故手术时须注意。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加强卫生宣传,使人们了解吃生肉或半生肉的危害,生熟肉砧板要分开,改变不良的食肉习惯和烹调方法。
  2.加强肉类的检疫工作,不使囊虫肉流入市场。
  3.养猪应废除连茅圈,不使猪接触人的粪便.
  二、护理
  1。服药时须注意:驱虫前一天禁吃油腻食物,晚餐可吃适量稀粥,驱虫药须空腹服。

  2.服药后:准备一便盆温水(水温在38℃左右),排便时坐于盆上,以便将绦虫排于温水中,防止绦虫体遇冷收缩中断,将头部留在肠中(2—3月后,又可发育为成虫)。
  3。服药后:需留取24小时全部粪便,发现粪便中有虫体时,切勿将虫体自粪便中提出,以免头节断落难于寻找,应将盆中粪便加水冲洗,待沉淀后倾去上液,如此反复至粪便澄清,然后将沉渣移入大的玻皿或瓷盘中,补以黑色背景,拨开虫体寻找头节,如头节已断落。须在沉渣中仔细寻找,粪便中未查得头节者,并不一定表示驱虫失改..因头节不一定在治疗当天排出,或驱虫药使头节破坏难以辨认。但未获得头节者应继续随访,3—4月后复查,无孕节或虫卵发现即可视为痊愈,否则需进行重复治疗。
  4.治疗猪绦虫时,应尽量避免呕吐,以免节片因逆蠕动反流至胃或十二指肠,使虫卵内六钩蚴孵出,造成自身感染,引起囊虫病。
  (文献选录}
  《诸病源候论.九虫候》:“白虫长一寸,相生至多,其母长至四五丈则杀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诸虫论》:“经言人脏腑中有九虫,内三虫偏能发动为病。……
三日寸白虫,居肠胃之间,动则损人精气,令腰脚痛弱。”
  《东医宝鉴.卷三.虫》:“寸白虫色白形扁居肠胃中,时或自下,乏人筋力,耗人精气。”
  (现代研究)
  一、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许隆琪等在对当前我国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的趋势和特点的调查中指出:囊尾蚴病(囊虫病)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流行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城乡人群发病率的差别缩小,如吉林农业大学囊虫病研究所1988年一1989年收治的1520例患者,居住城镇的工人和干部占59。01%;二是少年儿童患者剧增。本次调查还表明,囊虫病分布在27个省(市、区)627个县市,全国有5个比较集中分
布区为:东北三省,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及山东、河南、皖北、湖北的襄樊地区,云南、四川、广东、广西和海南。并认为囊虫病及棘球蚴病等,在部分地区有不断扩大趋势,主要是由于相应的健康教育十分薄弱,许多地区的群众缺乏基本的预防知识,同时由于市场开发,家畜和肉类等商品供应渠道增加,城乡食品卫生监督跟不上,不仅改变群众饮食习惯非常困难,而且生食、半生食的人数近几年来有增无减,以及流动人口队伍的不断扩大等因素所致。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许隆琪等进行了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查明了主要虫种的人群感染特点指出:带绦虫感染率最高的是半农半牧民(5。525%),其次是牧民(1.942%),半工半农及商人均为阴性。感染主要与生活习惯和饮用水源有关。用2841个调查点的饮食习惯与感染率作相关分析的结果是:带绦虫感染率和生食肉类(r一0。3584)、熏烤肉类(r一0.2048)、曝晒肉类(r:0.4181)和腌制肉类(r:0。2025)等呈显著相关(尸<0。001)。其民族分布以普米族带绦虫感染率最高为48.270%。
  二、药效学研究
  南瓜子 南瓜子驱虫的有效成分为南瓜子氨酸。玻皿实验表明,去油南瓜子仁40%煎剂或南瓜子仁提出的固体结晶30%的生理盐水溶液,对牛肉绦虫或猪肉绦虫的中段和后段节片均有麻痹作用,煎剂使中段和后段节片变薄变宽,使节片的中部凹陷,以中段节片更为显著,但对头节和未成熟节片无此作用。犬绦虫体外实验表明,1:500南瓜子氨酸并不造成虫体麻痹瘫痪排出体外,而是由于兴奋虫体,引起痉挛收缩,表现驱虫作用的,且和氢溴酸槟榔碱有协同作用。犬灌服1—5g南瓜子氨酸、过氯酸南瓜子氨酸或氢溴酸南瓜子氨酸,对水泡绦虫、豆状绦虫和曼氏绦虫均有驱虫作用。
  槟榔 在体外实验中,30%槟榔煎剂40分钟可使犬短小绦虫强直乃至死亡。1%一2%去鞣酸的槟榔提取物可使猪肉绦虫、牛肉绦虫与短小绦虫呈弛缓性麻痹,头节与未成熟节片比成熟节片敏感,其麻痹作用部位可能在神经系统而不在肌肉。但牛肉绦虫敏感性较差,可能系孕卵节片较大之故。槟榔与南瓜子均能引起绦虫瘫痪,配合使用有协同作用。C3,
  三、临床研究
  甘耀成等以南瓜子和槟榔治疗牛带绦虫23例,排虫率为100%。治疗方法:上午空腹南瓜子粉(去壳)80g,2小时后服80g槟榔煎剂约200m|,再过半小时服硫酸镁30g,儿童用量酌减。服药后有较轻微的呕吐、头痛或腹痛等副作用,排虫后自行消失。并认为该法方法简便,药价低廉,安全有效,无需住院,疗前无需禁食,值得推广使用。“,周宪民等对南瓜子和槟榔合并治疗带绦虫病的方法进行了以下改良:①槟榔浸泡时间延长和倒弃浸出液,除去了溶于浸出液中的缩合鞣质,从而减轻了对胃肠道的副反应;槟榔煎制时间延长,有利于槟榔碱等有效成分的释出;病人服药液量相对增大(500ml顿服)有利药物在肠道内充分接触并作用于虫体和加快肠蠕动,促进被麻痹的虫体排出。②病人在服用南瓜子末和槟榔煎剂后,均服用30%硫酸镁水溶液,成人服100ml,儿童减半。硫酸镁属容积性泻药,与槟榔的致泻作用协同,这是促使被麻痹而失去附着力的绦虫虫体从肠内排出的一个关键性的辅助治疗措施。③病人分服药物时间间隔不同,文献报道一般为2—3小时,本法为1小时。结果表明此法驱虫率高,无副反应,疗程短,值得推广。回秀丽等以驱绦汤治疗绦虫病28例,排虫率为26/2s,头体完整率为23/2s。方药组成:整槟榔150g(捣极细末先煎),榧子、苦栋根皮各20g,二丑、大黄各15g,水煎。雷丸面20g,生南瓜子仁150g,硫酸镁30g。服法:晨起空腹服南瓜子仁,2小时后服中药煎剂冲雷丸面,过半小时后用水冲服硫酸镁。仅服l剂。
  周良彦报告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脑囊虫病5例(4例来自农村)。均有喜吃生菜、血肠和猪肉熟食品史。临床表现为抽搐、头昏、呕吐等,曾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脓肿、癫痫等,后经囊尾蚴抗原皮试、脑C7、磁共振等检测确诊.并认为:脑囊虫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波动性,80%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也可出现精神障碍、颅压增高故易误诊,尤其是儿童患此病较少,更易误诊,故提出以下诊断要点:①有脑部症状和体征,如癫痫发作、颅压增高、精神障碍等。并排除其它原因所造成的脑损害;②脑脊液囊虫血凝或补体结合试验阳性;⑧头部C7和磁共振,均能显示典型的囊虫改变,而磁共振诊断优于脑C7。”,李明珪等对56例小儿囊虫病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脑囊虫病49例(占87。5%)以癫痫发作为主36例占64.3%,其次为颅内压增高,还有精神障碍、步态异常、声音嘶哑等表现;皮肌囊虫病7例(包括脑肌混合型4例),有猪绦虫病史的8例.并认为头颅C了、血液及脑脊液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囊虫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并指出患儿在学龄期发病较多,占80%,最小年龄为2岁,主要来自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河北等地,以农村患儿比例较大占67。9%。并指出对d,Jl,囊虫病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和免疫学检查、头颅CT、磁共振及猪绦虫病史等。
  吴在达把中医药治疗囊虫病的方法归纳为3个方面:①中药杀囊虫的化学治疗:主要采用消积杀虫、软坚散结、镇痉熄风类药物,旨在杀死囊虫头节和破坏囊壁;②中药杀囊虫的免疫治疗:主要使用性质平和,益气养血类药,既可提高免疫功能,扶正以祛邪,增强中药杀囊虫化疗的效果,又能气血双补,增强病人对攻伐药的耐受性,不致伤正;⑧中药改善囊尾蚴囊壁的通透性,主要采用豁痰宣窍、行气活血、渗湿泻下类药物,起消痰化浊、散结逐水、疏畅气机、破瘀止痛的作用,可提高囊壁的通透性,并能更好地发挥中药杀囊虫的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效用。他认为目前中医药对囊虫病的治疗还存在疗程过长的问题,亟待进行中草药剂型改革,提取有效成分,确定有效剂量。
  陈治水等报告以硝石矾石片治疗囊虫病2750例(皮下肌肉囊虫病1250例,脑囊虫病1500例其中癫痫型950例)。治疗方法:①常规服槟榔承气汤(槟榔片100g,生大黄V后下>20g,芒硝V冲服>25g,甘草15g),每剂水煎300~400ml,在晨起分2次空腹口服(间隔4小时)。②硝石矾石片制剂及服用方法:硝石2份,制皂矾1份,研成细粉,制成0。2g重片剂,瓶装密封备用。成人每次8片,儿童酌减,每日3次,用白开水送服,3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0天,一般连用3个疗程.对高颅压者适当给予脱水剂;对脑膜炎型配合地塞米松静滴,10mg/次,连用5—7天;癫痫发作频繁者配合短程(工一3个月)西药抗癫痫治疗。结果硝石矾石片对脑囊虫病的治愈率为43.3%,对皮下肌肉囊虫病的治愈率为6l%,型间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提示该药对皮下肌肉囊虫病的疗效大于脑囊虫病。并认为其治疗机理是通过硝石破积散坚,矾石除风消痰破坏囊壁胚膜和改善囊壁的渗透性所致。其治疗效果与丙硫咪唑及阿苯哒唑相当,且病人可在家服用,经长期观察未发现毒副作用。苑乃昌等用自拟中药复方千金丸治疗囊虫病患者100例,取得总有效率90%,临床治愈率31%的良好疗效.药物组成:银花、丹皮、皂角刺、柴胡、雷丸、槟榔、浙贝母、半夏、生牡蛎、昆布、乳香、没药、赤芍、当归、川芎、炮甲珠、枣仁、黄芪,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12g,1日3次,每次l一2丸,服药6个月为1个疗程。并认为综合古今各家所述,治疗囊虫病的原则应先治痰,次治其虫,痰消核散则病可尽去。本方有消散囊虫结节,杀灭囊尾蚴的功效。潘德义自拟排囊汤治疗囊虫病48例,总有效率为97.9%。药物组成:①排囊汤(生桃仁、红花、雄黄、竹茹、花椒、蛇床子、干姜、地肤子、半夏各15g,党参、木瓜各30g,乌梅、钩藤各20g,黄连、商陆、附子各12g,南瓜子、槟榔各100g,红芽大戟0。15g)水煎,第1次加水2000ml,第2次加水1700ml,分别以文火60分钟煎取各200ml,混匀分2次服。有化瘀杀虫、健脾祛湿、温经化痰功效。并按部位加减:在大脑运动中枢倍增木瓜,并加益智仁、桔梗; 在小脑加益智仁、藁本;眼底加赤芍、菊花、荆芥穗、桔梗、苍术、藁本;第四脑室倍钩藤加砂仁、藁本;头部多加桔梗、大黄;全身、四肢多倍牛膝加桂枝、蚂蚁;咳嗽在肺加百合、大黄,在肝脏治之无效。②甲粉;雷丸150g,鹤虱140g,红花、仙鹤草芽各20g.共合研成细末,每次7g,以化瘀杀虫。③乙粉:红花10g,炙蛇蜕、槟榔各100g,炙红芽大戟0.15g,木瓜30g,钩藤20g。共研细末,每次12g,以化瘀杀虫,祛瘀通络.以上3方服法:早饭前40分钟服汤液200ml冲服甲粉;晚饭后40分钟服汤液200ml冲服乙粉。9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停药4天,服用最长者为3个疗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縧虫
小儿绦虫病和囊虫病_儿科_YYNET疾病库_医元网
在中国还有什么是安全的?超市买了块夹心肉,切开发现无数脂肪粒
疾病查询
煎服槟榔驱绦虫10余例全部一次成功
猪带绦虫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