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 少
 乳    少
  乳少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又称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也可
发生在整个哺乳期。属西医学乳汁分泌及排出失常范畴。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较为深刻和全面。早在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中就有
“产后无乳汁候”,首先提出了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可导致无乳汁.唐《千金要方》列出
了“治妇人乳无汁共二十一首下乳方”,其中有至今临床上仍沿用的几种药物,如通草、
漏芦、瓜蒌根,以及猪蹄、鲫鱼等催乳食物。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将本病
分为虚实二类,“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
虚当补之。盛当疏之”。对于本病的病因,宋《妇人大全良方》云:“妇人乳汁,乃气血所
化。若元气虚弱,则乳汁短少;初产乳房掀胀,此乳未通;若怒气乳出,此肝经风热;若
累产无乳,此内之津液”,论述颇详.金元《儒门事亲。卷五》提出还有一种是“本生无
乳者不治”,相当于临床所见的先天性乳腺乳头发育不良所致的产后缺乳,药物治疗常难
奏效。明《景岳全书。妇人规》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程度的乳少在病因病机上的区别,“若
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血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为冲任之虚弱无疑也”;并提出“肥胖
妇人痰气壅盛,乳滞不来”的观点。清《傅青主女科.女科下卷。产后》中对本病的治
法和方药有独到见地,仅对一味通乳,而是寓通于补、寓通于疏,对临床治疗乳少具有
重要指导意义。
  [病因病机]
  1  气血虚弱  脾胃素虚,或产后失养,或思虑伤脾,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产后
失血耗气,均可导致气虚血亏,乳汁化生乏源,故而乳汁甚少。
  2  肝郁气滞  产后忧郁寡欢,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乳络不
通,则乳汁运行受阻而致乳汁缺少。
  3  痰气壅阻  素体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或产后恣食膏粱厚味,脾失健
运,水谷不化为气血,反变湿成痰,则痰气壅阻乳络,乳汁不行而致乳少。
  4  冲任虚衰  先天肾气不足,冲任虚衰,导致乳腺乳头发育不良,必然缺乳.即所
谓“本生无乳”也。
  西医学认为先天性乳腺发育不良或手术创伤等损伤乳腺,均可导致产后乳汁分泌障

碍.哺乳方法不正确,如产后开乳过迟,或哺乳不定时,或乳汁不能排空,或未成熟儿
吸吮力差对乳头吸吮刺激弱等,降低了对垂体的反射性刺激,导致垂体分泌催乳素减少,
而乳汁潴留腺腔内可使腺上皮受压而萎缩变性,均可造成乳汁分泌减少.再者产妇焦虑、
恐惧等不良情绪,可抑制垂体释放催乳素和催产素一排乳素,既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同时
又使乳腺腺泡和导管壁肌上皮细胞收缩力减弱,影响乳汁的排出,导致乳汁不足。另外,
产妇体虚或产后调理不当,营养不良,则乳汁生成减少,导致产后乳少。
    (辨病)
    1  临床表现  多见产后开始哺乳时,乳房无胀满感觉,乳汁稀少或全无。也有产后
曾正常哺乳,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乳汁减少或无乳.乳房多无任何不适,也可有胀痛,或
伴乳房结块。
    2  诊断要点
    2.1  多见于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
    2。2  乳房不胀不痛,乳汁稀少或全无。
    [辨证]
    1  气血虚弱证  产后哺乳时乳汁不足,甚或全无。乳房无胀感而柔软,乳汁量少清
稀.伴面色无华,神疲倦怠,纳食量少。舌质淡白或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2  肝郁气滞证  产后突然为七情所伤,乳汁骤减或点滴皆无。乳汁量少质稠,乳房
胀硬而痛,或伴结块,或有微热。伴精神抑郁,胸胁胀满,食欲减退。舌质暗红或尖边
红,苔薄或微黄,脉弦。
    3  痰气壅阻证  乳汁稀少,或点滴皆无,乳房丰满,按之柔软无胀感。伴形体肥胖,
胸闷呕恶,或食多乳少,或大便溏泄。舌质胖,苔白腻,脉沉细。
    [治疗]
    由于乳腺发育不良或乳腺损伤导致乳少者,药物治疗常难奏效,须改为人工喂养婴
儿。辨证论治同时配合精神调摄、增加营养并采用合理的哺乳方法都很重要。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气血虚弱证  治宜益气养血,佐以通乳。选用通乳丹加减。
    1。1。2  肝郁气滞证  治宜疏肝解郁,通络下乳。选用通肝生乳汤加减。身热、苔黄
者,加黄芩、银花;乳房结块,胀满而痛,按之感热者,加蒲公英、瓜蒌、路路通。
    1。工。3  痰气壅阻证  治宜健脾化痰,佐以通乳。选用漏芦散加减。
    2  外治法
    2.1  葱白若干煎汤熏洗乳房,每日工次。
    2.2  乳房胀硬肿痛者外敷金黄膏。
    3  针灸治疗  取穴膻中、乳根、肩井。虚证配脾俞、足三里穴,用补法;实证配期
门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
  [预防与护理]
  1  产妇宜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2  合理安排食谱,既要加强营养,又不宜过分油腻。多食猪蹄、鲫鱼、鸡汤、排骨
汤、淡菜等食物。

    3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及早开乳,定时哺乳,注意排空乳汁。
    4  发现乳汁较少,要及早治疗。一般在产后半月内疗效较好;若时间过长,乳腺腺
上皮细胞萎缩,再作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古籍选读]
    《傅青主女科。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七十六》  气旺则乳汁旺,气衰则乳汁衰,气
涸则乳汁亦涸,必然之势也。世人不知大补气血之妙,而一味通乳。岂知无气则乳无以
化,无血则乳无以生。不几向饥人而乞食、贫人而索金乎。治法宜补气以生血,而乳汁
自下,不必利窍以通乳也。方名通乳丹。
    《傅青主女科.产后郁结乳汁不通七十七》  壮妇产后,虽云亡血,而阳明之气,实
未尽衰。必得肝木之气以相通,始能化成乳汁,未可全责之阳明也。盖乳汁之化,全在
气而不在血。今产后数日,宜其有乳,而两乳胀满作痛,是欲化乳而不可得,非气郁而
何?明明是羞愤成郁,土木相结,又安能化乳而成汁也。治法宜大舒其肝木之气,而阳
明之气血自通,乳亦通矣,不必专去通乳也。方名通肝生乳汤。
    《沈氏女科辑要.第三十七节。乳汁不通》  涌泉散: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It,,日
二服;外以油梳梳乳即通。
    《沈氏女科辑要.第三十七节。乳汁不通》  陈自明《妇人良方》曰:予妇食素,产
后七日,乳汁不行.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即行。一妇乳汁不行,煎当归八钱服,
即通。王不留行、白通草、穿山甲是要药。
  [现代研究]
  陈涛等应用养血生乳口服液(黑芝麻、赤小豆、桑寄生、当归、黄芪、通草、大枣
等)治疗产后缺乳症103例,每次10ml,每日3次,3天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
果显效97例(用药3天达显效24例,6天达显效60例,9天达显效83例,12天达显效
9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06%。正常产妇从产后6小时服用该制剂
能促使其迅速泌乳,泌乳量增多,缺乳率下降,初乳中蛋白质和铁、锌、锰等元素含量
提高,与对照组(10%单糖水溶液)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0。001)。进一步动物实
验表明,养血生乳口服液能提高母鼠哺乳后血清泌乳素(PRL)反应性上升值及产后缺乳
模型大鼠血清泌乳素和皮质醇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
P<0。001,P<o.00I)。
    张友陇以黑芝麻、路路通、王不留行、炮甲珠、通草等药为基本方辨证治疗乳少56
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太子参、黄精、当归、大枣;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青皮、白芍、
漏芦、天花粉;血脉壅滞者加当归、桃仁、木通、川I芎、炮姜;痰食壅滞者去黑芝麻,加
生山楂、全瓜蒌、枳壳、半夏、陈皮、砂仁、漏芦。结果治愈41例,有效12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为94。60/。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20天。
    刘毅提出“从湿论治”的观点治疗乳少,取得良好效果。若湿困脾胃、气机不畅,治
宜燥湿运脾,行气通乳,药用苍术、草蔻仁、厚朴、山药、白术、菖蒲、通草等;若湿
困脾胃、郁而化热,治宜宣畅气机、清利湿热,药用杏仁、白蔻仁、藿香、陈皮、茯苓、
茵陈、黄连、玫瑰花、佩兰等。李如清用通利州都法治愈产后无乳1例。证属产后过食
肥甘,呆胃滞脾,升降失常,清浊不分而所便泻、突然无乳。治当止泻为急,宜淡渗分
利,用通利州都法加味治之,药用茯苓、泽泻(盐水炒)、车前子(盐炒)、通草、桔梗、

滑石、焦山楂,水煎分3次温服。翌日复诊,泻止乳足,精神饮食如故.用四君子汤加
楂肉而善后.
    [述评]
    乳腺分泌乳汁的功能受多种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产
妇早期缺乳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产后早期母乳的有无及分泌量的多少,在
很大程度上与哺乳开始的时间及泌乳反射建立的迟早有关。因此要改善目前比较多见的
产妇缺乳现象,必须提倡产科病房母婴同室,及早开乳、哺乳。治疗上单纯使用现有的
西药制剂尚难奏效,而采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具有明显优势,可能与中医中药能整体调
整机体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功能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71乳房胀痛
产后缺乳应辩证用药
乳腺的中医认识
无乳或乳汁分泌过少
乳房胀痛是什么原因?乳房胀痛怎么办?艾灸治疗乳房胀痛的取穴位置及艾灸方法!
现代产后缺乳的中医诊治综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