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以往分为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两种类型.近年来,多数学者
认为上述两种类型,是同一疾病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炎症与血栓可以并存,也可
以相互转化,在临床上出现相应的不同症状。
    中医无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名,葛洪《肘后备急方》:“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起如蚯
蚓状。”《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青蛇毒》:“此证又名青蛇便,生于小腿肚之下,形长
二三寸,结肿,紫块,僵硬,憎寒壮热。”青蛇毒、恶脉颇似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部血栓
性静脉炎则属于股肿、脉痹的范围。
    人体静脉有浅、深组之分,故.Is床上有血栓性浅静脉炎和血栓性深静脉炎之别,二
者的病因、证治皆有不同,故分别叙述.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称青蛇毒.多见于四肢浅静脉和胸、腹壁浅静脉,尤其是大、小
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以及曲张静脉.常有静脉穿刺史、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
液,如高渗葡萄糖、抗生素、烃化剂、有机碘等。对静脉壁的刺激作用或静脉穿刺引起
的机械性损伤是常见的发病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静脉行径及周围组织突发硬结,红肿
热痛、触痛或牵拉痛。可持续1—3周,逐渐消退,或遗留条索状硬物,长期不消。
    [病因病机]
    素体静脉壁软弱,复加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或静脉输液时消毒不严,操作不当,损伤
静脉壁,或因输入药物浓度过高,刺激性过大,湿热之邪乘隙内侵,以致气血瘀滞,脉
络阻塞不通,郁邪化热,不通则痛,故局部可有硬结红热作痛。
    [辨病]
    1  临床表现
    1.1  急性期  四肢穿刺静脉或胸腹壁浅静脉行径突然出现结节,红肿热痛,牵扯痛,
周围皮肤有红斑水肿。常伴有发热,全身不适。胸腹壁的血栓性静脉炎常伴有胸胁痞满,
口苦咽干,甚或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红肿硬结可持续l一3周,然后逐渐消退。
    1.2  慢性期  一般由急性期演变而成。静脉结节长久不消,逐渐变硬成条索状,皮
肤色素沉着,局部有隐痛胀坠感。位于胸腹壁的血栓性浅静脉炎,上肢抬举时则患部牵
扯不适。亦有一处未愈,它处又起呈反复发作者。一般多无全身症状.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细。
    2  诊断要点
    2.1  好发于四肢穿刺静脉或胸腹壁浅静脉。
    2.2  常有静脉穿刺输液史。
    2.3  静脉行径出现结节,红肿热痛,或条索状硬结,反复发作。
    2.4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或有轻微发热、胸胁胀痛及全身不适。
    3  鉴别诊断
    3。工  红丝疔  起病急,伴有高热,上(下)肢内侧红丝一条迅速向近端走窜,止于
近端淋巴结。红丝较细,走窜迅速,全身症状明显,但消退亦快,少有转为慢性者,且

常因肢端感染病灶而继发。
    3。2  结节性、游走性浅静脉炎  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期或病情进展期常见的合并
症.常于患肢足背或小腿内侧大隐静脉行径出现结节,微红或暗红,肿胀疼痛.反复发
作,一处未愈,它处又起。伴有间歇性跛行,或患肢苍白,暗红,皮温低,足背动脉搏
动减弱或消失。
    (辨证)
    1  血热瘀结证  相当于急性期,病变筋脉红肿热痛,上下游走,肢体活动不利,可
有身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
    2  瘀阻脉络证  相当于慢性期,病变筋脉肿若硬索,粘连不移,牵扯不适,或呈多
个硬性结节,皮色褐黑,胫踝水肿。生于胸腹之青蛇毒,上肢上举时牵扯不适,常伴口
苦咽干,胸胁胀闷.轻者舌脉无明显变化,重者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多沉涩。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血热瘀结证  治宜清热化瘀,利湿通络。方用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加减;或
用当归、赤芍、防己、川芎、丹参、虎杖、泽兰、公英、银花、毛冬青、甘草等。
    加减:热重,加地丁、丹皮,痛甚,加玄胡、田七末,肿胀明显,加木通、赤小豆。
    1.1。2  瘀阻脉络证  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散热。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或用当归、
赤芍、川芎、红花、穿山甲、三棱、莪术、浙贝、陈皮等。
    加减:结块硬实者,酌加水蛭、广虫、牡蛎,病变在胸腹者;酌加柴胡、玄胡、郁
金、虎杖。
    1.2  成药、验方
    1.2.1  新消片,每次5片,每日2次;或犀黄醒消丸每次1粒,每日1—2次。
    2  外治法
    2。1  外敷  急性期,可用四黄水蜜或金黄水蜜外敷,亦可用双柏膏或玉露膏外敷。
慢性期,可用入地金牛酒或扶他林软膏外搽.
    2。2  封闭疗法  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用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3  手术治疗  发生于胸腹部的血栓性静脉炎,顽固难愈,影响身心健康者,可行病
灶切除术。
    [预防与护理]
    1  本病的发生与静脉穿刺输液有关。静脉穿刺时要严格消毒皮肤,选取适宜的静脉,
避免同一部位多次穿刺。穿刺时动作宜轻柔,减少静脉壁损伤。
    2  静脉输液时注意温度、速度相宜,药物浓度适中,尽量减少或避免药物对静脉壁
的刺激。
    [古籍选粹]
    《肘后备急方》  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起,如蚯蚓,……此由春冬恶风入络脉之
中其血瘀所作,宜服五香连翘汤,……敷丹参膏。
    《诸病源候论.蹁病候》  蹁病者,由劳役肢体,热盛自取冷风而凉湿所折,入于肌
肉筋脉结聚所成也。其状赤脉起如编绳,急痛壮热。其发于箭者,喜从鼠蹼起至踝,赤

如编绳,故名蹁病。
    《证治准绳。疡医。卷四。青蛇便》  或问:足肚之下。结块长二三寸,寒热大作,饮
食不进,何如?曰:此名青蛇便,属足少阴与足太阴经,由肾经虚损,湿热下注所致,头
向上者难治,头向下者刺出恶血,服活命饮加木瓜、牛膝、黄柏,或乌金散、紫金散选
用,老弱之人呕吐腹胀,神昏脉躁者死。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青蛇毒》  此证又名青蛇便,生于下腿肚之下,形长二
三寸,结肿,紫块,僵硬,憎寒壮热,大痛不食,由肾经素虚,膀胱湿热下注而成。蛇
头向下者,毒轻而浅,急刺蛇头一寸半,出紫黑血,随针孔搽拔疗散,外敷离宫锭,内
服仙方活命饮,加黄柏、牛膝、木瓜。亦有蛇头向上者,毒深而恶,急刺蛇头一二寸,出
紫黑血,针孔用白绛丹细条插入五六分,外贴巴膏。余肿敷太乙紫金锭,内服麦灵丹,俟
毒减退,次服仙方活命饮调和之.
    (现代研究)
    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部位表浅,肉眼可见,临床症状较轻,多数与静脉穿刺注射不
当有关,故防重于治。治疗方面以外治法研究较多。如王化英等用消炎液(马钱子、黄
连、生山栀、干蟾皮,浸泡于75%酒精内7天,过滤备用),治疗急性期症状较轻者,用
消炎膏(芙蓉叶、赤芍、大黄、黄芩、黄柏、山慈姑、生南星、生川乌、生半夏、姜黄、
浙贝、穿山甲,凡士林调成软膏),治疗慢性期,炎块不消者。共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113
例,治愈79例,显效22例,进步8例,无效4例。
    张灵芝等用加味银黄汤(银花、炒大黄、丹参、当归、红花、茯苓、黄柏、香附、牛
膝),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水煎后熏洗患部,每日3次,14天为1疗程.治疗血栓性
浅静脉炎200例,总有效率96%。
    陆定学用硝矾合剂(芒硝、白矾)加水2000ml,共煎取汁热敷后用消炎散(雄黄、藤
黄、白矾、黄连、黄柏、乳香、没药、冰片)水调成糊剂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356例,
取得良好疗效。
    此外尚有作者报道用双柏散、芒硝、四黄膏、山慈姑酊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均获
良效.
    [述评]
    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生于四肢穿刺静脉及胸腹壁静脉,常因外伤染毒或静脉穿刺输
液所致,湿热之邪外侵,导致气血瘀滞,脉络滞塞不通。急性期局部红肿热痛,证属湿
热瘀阻;慢性期局部出现条索状硬结,久不消退、证属痰瘀阻络,发于胸腹壁者多兼肝
脾郁滞。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故重在外治.外治法亦须辨证,急性期宜清解热毒,如
双柏水蜜、四黄膏外敷;慢性期以化痰散结为主,如用人地金牛酒、山慈姑酊等.预防
本病的发生十分重要.诊治过程要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及是否潜在
内脏癌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外科学——股肿、青蛇毒
中医外科学-​血栓性浅静脉炎-笔记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问诊
[民间偏方]柴胡疏肝散治疗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
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
治胸腹壁血栓静脉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