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粉 刺
 粉    刺
    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又称“肺风粉刺”、“酒刺”、。面疱”,俗
称“暗疮”、“青春痘”。相当于西医所称的“寻常痤疮”。常见于青年男女,也见于一些
中年妇女。其特征为散在颜面、胸、背等处的针头或米粒大小皮疹,如刺,可挤出白色
粉渣样物,故称粉刺。
    [病因病机]
    1  肺热血热  肺热熏蒸于上,血热蕴阻肌肤。
    2  肠胃湿热  过食辛辣肥滞甜腻之品,生湿生热,结于肠胃,不能下达,反而上逆,
湿热阻于肌肤。
    3  脾失健运  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日久成痰,湿郁化热,湿热挟痰,凝滞肌肤。
    [辨病]
    1  临床表现  基本皮损为毛囊性丘疹,多数呈黑头粉刺样,周围色红。用手指挤压,
有小米或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少数呈灰白色小丘疹,以后色红,顶部出现小脓疱,破
溃出脓,愈后遗留暂时色素沉着或轻度凹陷疤痕;有的形成结节、脓肿、囊肿、疤痕等
损害,以至破溃后形成多个窦道和疤痕,严重者呈橘皮样脸。.临床常以一二种损害较为
明显,油性皮脂溢出往往同时存在。
    发病部位以颜面为多,其次为上胸、背部,亦可发生于上臂、臀部等其他部位,常
对称分布。自觉稍有瘙痒或疼痛,病程缠绵,此起彼伏,有的可延数年或十数年.一般
30岁左右可逐渐痊愈,但30一50岁,甚至50多岁亦可见到。
    2  诊断要点
    2。1  常见于青年男女。
    2.2  多发于颜面、上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2。3  初起多为细小皮色丘疹,白头或黑头粉刺,接着出现脓疱,严重可有结节、囊
肿。反复发作或挑刺后,留下凹凸不平的疤痕及色素沉着。
    2。4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可有轻微瘙痒或疼痛。
    3  鉴别诊断
    3.1  酒渣鼻  多发生于中壮年,尤以中年女性多见,皮损分布以鼻准、鼻翼为主,
两颊和前额也可出现.初起潮红,继而深红,常伴有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无黑头粉刺。
    3。2  鼻红粒病  主要发生于儿童,皮损为局限性红斑,上有圆形尖顶丘疹,局部多
汗,虽冬天也滴汗不止。

    3。3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皮疹为粟粒大小的半球状或扁平状丘疹,可化脓、结
痂,愈后出现点状凹陷性疤痕。常见眼睑下方,有多数丘疹融合成堤状,无黑头粉刺。
    3.4  职业性痤疮  见于接触煤焦油、石蜡、机油的工人。丘疹密集,伴有毛囊角化,
面部、手臂、肘、膝部都有发病。
    3.5  扁瘊(扁平疣)  多见于青少年,皮损好发于面、额及手臂,亦可见于前臂及
小腿、足背.皮疹为扁平的皮色或淡褐色坚实丘疹。可搔抓而引起病毒自身接种,皮疹
出现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愈后不留疤痕。
    (辨证)
    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临床可分为肺热血热证、肠胃湿热证、脾虚痰湿
证等。
    1  肺热血热证  表现为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可有脓疱、红色结节。患处掀热疼痛,
颜面潮红,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或弦数。
    2  肠胃湿热证  表现为皮疹红肿,可有脓疱、结节,颜面油滑光亮,患处瘙痒、疼
痛。伴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纳呆腹胀,舌苔黄腻,脉滑数。
    3  脾虚痰湿证  表现为皮损色红不鲜,皮疹以脓疱、结节、囊肿、疤痕为主。伴有
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苔腻,脉滑等。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肺热血热证  治宜凉血清热为主。选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
叶、枇杷叶、桑白皮、黄柏、甘草、鱼腥草、蛇舌草、丹参、生地。若有脓疱者,加蒲
公英、蚤休;有红色结节者,加夏枯草、浙贝;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
    1。l。2  肠胃湿热证  治宜清热化湿通腑。选用茵陈蒿汤加味。常用药物如:绵茵陈、
栀子、大黄、枳实、土茯苓、黄芩、黄柏、生地、甘草。若脓疱肿痛者,加蒲公英、银
花;纳呆腹胀者,加陈皮、青木香。    ,
    1.1.3  脾虚痰湿证  治宜健脾利湿,清热化痰。选用参苓白术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常用药物如:党参、茯苓、淮山、生苡仁、海藻、昆布、浙贝、连翘、制半夏、甘草、夏
枯草、蛇舌草。若缠绵日久、结节、囊肿、疤痕严重者,加莪术、川红花、牡蛎。
    1.2  成药、验方
    1.2.1  清热暗疮片,每次4片,每日3次。
    l。2。2  众生丸,每次6丸,每日3次,外用捣烂涂于患处。
    1.2.3  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g,甘草lOg。水煎服。
    2  外治法
    2。1  外搽  颠倒散洗剂或痤疮洗剂或三黄洗剂,每日3—5次。
    2.2  外敷  结节、囊肿可用四黄膏或金黄膏或双柏散外敷,每日换药1次.
    2。3  抽脓  如出现脓肿,可用消毒注射器、大号针头,常规消毒后,把脓抽净,再
行敷药。
    2.4  耳穴刺血疗法  取颊区、交感、内分泌、皮质下等穴位,速出血,隔天1次,
10天为l疗程。

    2.5  自血疗法  对一些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痤疮,可用自身静脉血4ml,抽出后,马
  上肌注,隔天1次,5次为工疗程。或抽取自身静脉血3ml,立即注射于患者本人的两侧
  足三里,3周1次,3次为1疗程。
    [预防与护理]
    1  经常用温水硫磺肥皂洗脸.
    2  严禁用手挤压粉刺。
    3  生活作息尽量有规律,要保证有充足睡眠.
    4  不吃或少吃油腻、辛辣、糖类食品。
    5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古籍选粹]
    《诸病源候论。面疱候》  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
  色者是。
    《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戏鼻第八十一》  粉刺属肺,戏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
  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宜真君妙贴散加白附子敷之,内服枇杷叶丸、黄芩清肺饮。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  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
  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
  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
    《验方新编》  面上粉刺,又名酒刺。肺经血热而生。发于面鼻,如黍如粟,色赤肿
  痛,破出粉汁。用大黄、硫磺等份研末,以凉水调敷,内服清肺热药自愈。
    (现代研究工
    1  发病学研究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内分泌因
  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内微生物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此外,遗传也是本病发生的一
  个重要因素。各型痤疮皮损的严重程度与蠕形螨的数量一致。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人,而
  囊肿结节型患者,多为两种蠕形螨混合感染。痤疮丙酸杆菌长期寄生于毛囊皮脂腺开口
  部位,一方面直接刺激局部,使局部角化并引起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另一方面该细菌
  作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引起机体产生全身或局部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痤疮的临床表现,
  细胞免疫参与了寻常痤疮的致病过程。
    2  实验研究  榻国维等应用消痤灵B(丹参、连翘、穿心莲等)对痤疮丙酸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和大肠杆菌等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证实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黄畋等对48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丹参、连翘、虎
  杖、黄连、茵陈、黄柏、山豆根、大黄等有高度敏感。
    王定邦等应用中药丹参根的乙醚提取物丹参酮进行实验研究,证实其对革兰阳性菌
  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具有抗雄性激素和温和的雌激素作用。
    3  临床研究  榻国维等用消痤灵A(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茯苓、泽泻、
  丹参、蒲公英、鱼腥草、蛇舌草、甘草、山楂等制成的口服液)和消痤灵B(丹参、连翘、
  穿心莲、北芪、甘草等制成外用酊剂)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123例痊愈24例,
  显效4工例,有效46例,无效12例;对照组(用四环素口服,2%氯霉素酒精外用)39
  例中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工6例,无效工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0.2%,优于对照
  组总有效率61。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龚景林把粉刺分为肺热型,治以宣肺泻热,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黄连、桑
白皮、黄柏、蛇舌草、人参叶、生石膏、栀子、甘草);热毒型,治以清热解毒,用五味
消毒饮加减(银花、连翘、野菊花、地丁、蒲公英、大黄、蛇舌草、黄芩、甘草),脾胃
湿热型,治以清热化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生地、车前草、泽泻、黄
芩、薏仁、蛇舌草、山楂、甘草);血瘀型,治以凉血祛瘀,解毒散结,用凉血四物汤加
减(生地、赤芍、归尾、红花、黄芩、丹皮、凌霄花、桑白皮、夏枯草、蛇舌草、甘
草)。共治200例,总有效率98%。
    龚东方等以面部承浆、印堂、颧戮为主穴,按经取穴合谷,辨证取穴曲池、阴陵泉、
内庭、三阴交、太冲。针刺以泻法为主,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留针20分钟,15分钟为
1疗程。共治30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
    周世杰等用抽取自家肘静脉血注回肺俞、足三里。每穴lml,每次2穴交替使用。3
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工周,观察2疗程。共治疗256例,结果痊愈213例,
进步3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6。5%。
    [述评]
    粉刺相当于西医所称之“寻常痤疮”,多见于青年男女。纵观历代文献,对粉刺的病
因病机的认识,均认为系肺胃血热,上熏头面所致。治疗多采用清热、凉血、利湿之法。
但临床治疗观察中,发现当今病者除青少年外,30-50岁,甚至50多岁亦屡见不鲜。工
作紧张、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则病情加重。妇女月经不调,亦多发此病,
病情轻重与月经来潮有关。采用滋肾育阴、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法,往往收到满意的
疗效。说明粉刺的发病与肾阴不足、冲任失调、相火妄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痤
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发病主要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皮脂腺分泌过
多、毛囊内微生物感染和全血粘度增高等因素有关。从有关实验研究分析,滋肾育阴的
中药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减少皮脂腺分泌;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中药有抑菌消
炎和改善血液粘度的作用。另外,痤疮的治疗难点是如何控制其反复发作,临床上如何
能及早正确辨证治疗,选择好恰当的外治法,注意饮食与生活调理,如少吃过甜、肥腻、
煎炒、油炸、辛辣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起居
生活规律性,保证睡眠时间,保持精神愉快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痤疮
中医治疗痤疮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392例临床观察
痤疮不常见证型的辨证治疗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粉刺的中医治疗
内服中药治疗痤疮之浅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