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2.婴儿肝炎综合征

52.婴儿肝炎综合征

本病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共同临床表现,主要特征是出生后数天至3一4个月发生持续阻塞性黄疸,肝脾肿大,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以及转氨酶升高。本病多起病缓慢,主症是黄疸,可紧接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后2一3周逐渐出现持续性黄疸,多表现为时浅时深,4个月内可逐渐消退,也有长达1年之久者。粪便呈淡黄色甚则呈白陶土色,尿色深黄。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热,或有精神萎靡、昏睡等。肝脏有轻度乃至中度肿大,脾脏轻度肿大。少数还伴有溶血性贫血。

引起本病原因较多,如肝炎病毒感染,包括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均可导致本病,其他病毒如巨细胞包涵体、单纯疱疹、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柯萨基等感染亦可造成本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梅毒螺旋体、李司忒菌属及弓形菌属等细菌感染也能诱发本病。先天性代谢缺陷。如α1一抗胰蛋白酶缺乏、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酪氨酸血症和神经磷脂病等也可表现为本病;染色体畸变者也可造成本病。本病除遗传因素外,其感染可由胎盘传播,分娩过程传播,产后直接接触传播,乳汁传播及输液、注射、蚊虫叮咬等传播而发病。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上表现为肝炎症象及溶血和神经系统症状,肝脾肿大但少有硬变指征,本病部分病例可由肾上腺皮质激素治5一10天后,胆红素浓度下降而帮助确诊。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血清胆红素升高3个月后渐趋下降也助于鉴别诊断。静注碘玫瑰红,大便有少量碘排出,甲胎蛋白升高,红细胞过氧化氢溶血试验阳性及通过肝活检可以与先天性胆道梗阻相鉴别。

本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殊疗法,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对症处理。肾上腺皮质激素未能证实对本病有效,仅可减轻黄疸程度。

本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属“胎黄”范畴。其主要原因为温热之邪,为乳母受温热而传于胎,禀先受邪,湿热蕴结肝脾,胆由热郁,阻滞不通,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成黄疸。可分为温热胎黄,治以清热利湿退黄;邪毒胎黄,治以清热解毒凉血退黄;瘀血胎黄,治以活血化瘀养肝健脾;寒湿胎黄,治以健脾温中化湿等


1.[处方名称]茵黄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胆,消炎杀菌。主治婴儿肝炎综合征。


[处方组成]茵陈9克、大黄4.5克、栀子4.5克、黄芩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恶心呕吐者可加竹茹6克、姜半夏4.5克;腹泻者去大黄,加黄连3克、广水香2克;各种出血。可加侧柏叶10克、白茅根12克、丹皮4.5克;纳果者加焦山楂6克、谷麦芽各6克。


[疗程疗效]治疗30例,除手术治疗6例外,皆用本方治疗。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7例,占29.2%,一度好转6例,占25%;无效11例,占45.8%。


[处方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宁世清等。


[处方备注]本方能使胆道通畅,胆汁排出,从而使黄疸消退。通过实例观察,证实对肝炎综合征患儿有一定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裴氏胎黄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升发胃气。主治婴儿黄疸综合征。


[处方组成]生麦芽9克、茵陈15克、金钱草9克、穿肠草6克、通草3克,黄柏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阳黄用本方,夜寐不安加莲子芯、钩藤;呢逆、呕吐加竹茹、丁香;腹胀加大腹皮;黄疸重者加青黛、血渴、广角。阴黄用本方加茯苓9克、白术6克;腹泻加肉豆蔻、赤石脂;腹胀加橘核、大腹皮;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硬如柴胡、丹参、海藻、昆布。


[疗程疗效]治疗150例患儿,标准按痊愈为皮肤、巩膜黄染完全消退,肝功能正常;好转为皮肤、巩膜黄染完全消退,肝功能尚未全部恢复正常。结果109例痊愈,41例好转,治愈率为72.67%。


[处方来源]北京市儿童医院裴学义。


[处方备注]婴儿黄疸综合征为中医之“胎黄”,多属肝胆湿热熏蒸瘀遇所致,阳黄为多,故治用金钱草、茵陈、穿肠草、通草、黄柏等,皆为利湿清热之品;用麦芽以升发胃气,立方颇为得体。若瘀热较重,则加青黛、广角、血竭以凉血解毒,亦甚合理;如日久不愈,牌虚己著则多成阴黄,仍用清化湿热,而佐以健脾之白术、茯苓;甚者瘀结成症积之患,症情多端;尤宜随症变化,方不为误。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清热退黄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主治婴儿肝炎综合征。


[处方组成]茵陈12克、金钱草12克、篇蓄12克、山栀9克、车前子9克(包)、广郁金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生甘草4.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气虚加太子参12克;肝脾肿大加丹参12克、川芎6克;病程后期谷丙转氨酶仍高者,加田基黄12克、五味子3-  4.5克。


[疗程疗效]临床治疗50例,分为本方加用强的松的中西医结合组和纯用本方的中药组。结果中西医结合组27例,巩膜黄染消退时间为28.2±8天,皮肤黄染消退时间为25.9±7.5天;而中药组23例,巩膜黄染消退时间为34.l±13.6天,皮脏黄染消退时间为32.8±10天,两组均于治疗1一2周内消化道症状消失,肝脾肿大于治疗结束后均消退。49例肝功能恢复正常,停药后随访25例,中西医结合组13例中,有1例停药2月后GPT升高至5l,中药组未见病情反复。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时毓民等。


[处方备注]实验观察表明本方有较好利胆退黄之功,而对重症黄疸者,似以加用强的松更好。但另有报道已证实单用强的松则较中药组或中西结合组均差。


4.[处方名称]茵四等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胆,健脾利湿,活血化瘀。主治婴儿肝炎综合征。


[处方组成]茵陈9克、金钱草9克,郁金9克、茯苓9克、白芍9克、白术9竟、党参9克、丹参9克、焦山楂9克、平地水9克、青皮3克、陈皮3克。前后浓缩成合剂,每日5毫升,每日3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用本方与强的松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病例342例,经随访确诊为乙型肝炎者90例,原因不明黄疸者253例。将其分成3组:甲组208例(乙肝71例,不明黄疸137例)为服用本方组;乙组85例,为本方加强的松组;两组为单纯强的松组。经2个月治疗,除乙组有12例Sb未复常外,甲组均复正常。


[处方来源]上海市儿童医院汤锡华。


[处方备注]本方茵陈、金钱草、郁金为清热利湿退黄之品;党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青皮、陈皮理气化湿;丹参、郁金、白芍活血和营;山楂消食和中。组方较为全面,对于湿热郁蒸、脾胃虚弱之婴儿肝炎综合征颇为合拍。据近代分析,茵陈含有对羟基苯乙酮、二甲氧基香豆素、咖啡酸等,有利胆抗药毒作用;丹参、平地木有改善肝脏微循环作用,故此方对于利胆消炎、恢复肝功能有明显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脐炎四破伤风五肝炎综合征
黄疸 转氨酶高者 肝炎3方
一组黄疸型肝炎偏方
[内科方剂]黄疸的中医治疗方剂
『婴儿肝炎综合征』裴氏胎黄方
肝炎冲剂,主治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主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