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陈汤

二陈汤

二陈汤 方剂来源 宋。《太乎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 半夏9克 陈皮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克 乌梅1枚 水煎服。 .
功效与主治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等。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胃炎,胃溃疡,呕吐,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癫痫,眩晕症,肝炎,慢性胆囊炎,胸腔积液,霰粒肿,失音,小儿流涎,痛经,闭经,不孕等病症。例如, ‘

(1)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合平胃散为主,治疗55例。其中并发肺气肿者33例。结果:咳喘一般在1周内改善。随访41例中,改善37 例(ck_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3期)。本方加味,治疗175例。结果:单纯型109例中,有效105例,喘息型66例中,有效59例。所有病例中并发肺气肿者u例,药后有效4例(<江西中医药}1988年第1期)。

(2)小儿肺部感染 本方为主,治疗31例。其中急性支气管炎10 例,支气管肺炎21例。结果:服药6—12天后,咳嗽、咳痰、肺部罗音均全部消失,胸透复查正常,食欲增加(《湖南中医杂志》1986年第4 期)。

(3)咳嗽 本方加当归,治疗夜咳甚者,有良好止咳效果(<浙江中 医杂志》重980年第3期)。本方加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治疗晨咳甚者40例。结果:轻者服药3—5剂,重者服药8—9剂,咳嗽症状即明显减轻或消失(《浙江中医杂志》1982年第n、12期)。

(4)良性颅内压增高.本方合泽泻汤为主,治疗2例。结果均痊愈 (.s: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

(5)结节性红斑 本方加海藻、昆布、桃仁、白芥子、红花治疗,获得满意疗效(《辽宁中医杂志净1980年第3期)。

(6)新生儿呕吐 本方加通草、枳壳,治疗新生儿呕吐。结果:服药2剂,子母同服,药后即愈(《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7期)。

(7)慢性胆囊炎 本方加枳实、白芍、茵陈、香附等,治疗多例,均获良效(《云南中医杂志》1982年第6期)。

(8)迁延性肝炎 本方加味,治疗2例。结果.2周后SGPT恢复芷常,其中1例HBsAg转阴(《浙江中医杂志}1983年第s期)。
(9)霰粒肿 本方加味,治疗工2例。结果,痊愈11例,显效1例。疗程最短半个月,最长3个月(《新中医》1986年第u期)。
(10)失音 本方加蝉衣、白术、桔梗治疗。结果:2剂后显效;再服3剂,声已恢复(《实用医学杂志》1989年第1期)。 (11)瘟疭 本方佐以镇痉熄风之品,治疗手足瘛疚者。结果:服药3剂后,瘛疯止,头重头痛减大半,又进9剂,诸症皆失(《中医杂志》 19,$3年第10期)。

(12)小儿流涎症 本方加益智仁治疗。结果取得满意效果({新医药学杂志》1977年第10期)。

(13)高血压偏瘫 本方加钩藤、地龙,治疗高血压,右半身偏瘫者。结果:服药5剂后,胸闷顿减,咳痰量减少;续进10剂,头晕消失,血压降至正常,言语流利,手能轻微活动,右下肢开始有感觉;再进5 剂,咳痰停止,能下床活动,自解大小便。半年后随访,已恢复工作((四川中医》1988年第7期)。

(l4)便秘 本方合平胃散加味,治疗中焦不运,肠道失润之便秘者。结果:服药3剂后,大便较前通畅,腹部柔软,纳食觉香;加减调理 ]0佘剂后,可2日1便,后用香砂养胃丸以资巩固(《湖北中医杂志》 1990年第2期)。 .

(15)中风失语 本方加减,治疗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语者。结果:服药3剂,舌强除,并能说话(《福建中医药》1984年第2期)。

(16)失眠 治疗痰热上扰、虚烦不得眠、胸闷、时流涎沫者。结果:服药5剂,病除而安(《福建中医药>1984年第2期)。
(17)胸外伤后咳嗽 本方加减,治疗87例。气滞痰湿型,加青皮、柴胡、桔梗、香附等,血瘀痰湿型,加泽兰、薏苡仁、当归,痛甚,加防已、乳香、没药;咯血,加仙鹤草、白茅根;便秘,加大黄等。结果获较好疗效(《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8)腹泻 本方合小柴胡汤、平胃散加减,治疗腹泻多例。结果获满意疗效(《云南中医杂志}1982年第6期)。

(19)痛经 本方加乌药、香附、干姜,木香等,治疗痛经多例。结果获良效(噬云南中医杂志》1982年第6期)。

(20)锑273消化道反应 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血吸虫病锑273疗程中消化道反应者80例。结果:显效4例,有效20例,好转4例,无效 2例(《江苏新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报道1976年)。

(21)多寐 本方加白术、石菖蒲,治疗时时欲寐,食后更甚,唤醒后又睡者。结果:服药2剂后即愈({新医药杂志》1977年第u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咳嗽。方用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运除痰,佐乌梅与半夏相伍,有散有收。相反相成,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咳嗽痰多色白、胸膈痞闷,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风痰,加制南星、白附子,寒痰,加干姜、细辛;热痰,加瓜蒌、竹茹;食痰,加莱菔子、枳实,顽痰不化者,加海浮石、青礞石。 六安煎(<景岳全书》),即本方加杏仁、白芥子组成,功能健脾养胃化痰;主治脾胃虚弱,痰湿阻滞。香砂二陈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即本方去生姜、乌梅,加檀香、砂仁组成,功能温中和胃;主治胃有停饮,或伤饮冷,胸痞脘痛,呕吐黄水者。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增补万病回春》二陈汤,由陈皮、 半夏、茯苓、白术、苍术、砂仁、炒山药、车前子、木通、厚朴、甘草组成;功能健脾利湿止泻,主治痰饮泄泻。
 
加减二陈汤
组  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主  治:治一切痰饮为病,欬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
   加  减:1.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查、麦芽、神麴。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气痰:加香附、枳壳。
           9.痰在皮裏膜外:加白芥子。
           10.四肢痰:加竹沥。
   归  经:此足太阳明药也。                                                       
   方  义:1.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
           2.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故以橘红利气。
           3.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渗湿为臣。
           4.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
   变化方:1.六君子汤:本方加人参、白术。治气虚有痰。
           2.陈皮半夏汤:本方去茯苓、甘草。
           3.桔梗半夏汤:上方加桔梗。
           4.半夏茯苓汤:本方去陈皮、甘草。
           5.小半夏加茯苓汤:上方加生姜。并治水气呕恶。
           6.茯苓半夏汤:本方加黄芩。治热痰。
           7.二陈加栀连生姜汤:本方加黄连、栀子、生姜。治膈上热痰,令人呕吐。
           8.砂枳二陈汤:本方加砂仁、枳壳。行痰利气。
           9.导痰汤:本方加星、枳实。治顽痰胶固。非二陈汤所能除者,再加菖蒲,
                    治惊悸健忘,怔忡不寐。
           10.顺气导痰饮:导痰汤加木香、香附。治痰结胸满,喘欬上气。
           11.本方加枳实、菔子、山查、神麴、栝蒌。治食积痰嗽发热。                
           12.加味二陈汤:本方加苍术、枳壳、片子姜黄。治痰攻眼肿,并酒家手臂重痛
           麻木。                                                                 
           13.温中化痰丸:本方除甘草,加乾姜、姜汁糊丸。治胸膈寒痰不快。

 
《医学发明》卷六:加减二陈汤
 
【处方】

丁香30克 半夏 橘红各150克 茯苓90克 炙甘草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13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治痞疾,加草豆蔻45克,面裹烧熟用。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页首
 
《寿世保元》卷三:加减二陈汤
 
【处方】

橘红(去白)1钱,半夏(制)1钱半,白茯苓(去皮)1钱,贝母1钱半,枳实(炒)1钱,白术(去芦)1钱2分,连翘5分,黄芩(酒炒)1钱,防风(去芦)5分,天花粉7分,香附(童便炒)1钱,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火气逆。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页首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五:加减二陈汤
 
【处方】

苍术1钱半,半夏1钱,南星1钱,白术1钱,酒芩(炒)1钱,香附1钱,陈皮半钱,茯苓半钱,威灵仙3钱,甘草少许(一方加羌活1钱)。
 
【功能主治】上焦湿热痰横行经络,手臂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加生姜2-3片,水煎服。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五
 
页首
 
《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必用》:加减二陈汤
 
【处方】

橘红(以盐水浸,焙)1钱2分,枳实1钱,黄芩(炒)1钱,白术9分,贝母(炒)9分,香附9分,白茯苓7分,天花粉(盐水炒)7分,防风5分,连翘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老痰、燥痰、热痰。
 
【用法用量】上作1贴。水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必用》
 
页首
 
《医部全录》卷三二○:加减二陈汤
 
【处方】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麦门冬、竹茹、炒黄连、炒山栀、人参、白术、当归、辰砂、乌梅、竹沥。
 
【功能主治】痰因火动,心苦时跳时止。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调辰砂末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二○
 
页首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加减二陈汤
 
【处方】

陈皮1钱,苍术8分,茯苓1钱,甘草2分,白术4分,枳壳7分,枳实3分,桔梗5钱,紫苏3分,薄荷2钱,香附7分,菖蒲1钱,荆芥6分,木通4分,川芎1钱,麦门冬5分。
 
【功能主治】痰、火、气。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8分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页首
 
《育婴秘诀》:加减二陈汤
 
【处方】

陈皮(去白)、半夏(洗)、白茯苓、附子(童便浸)、木香、川芎、小茴(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小儿气疝,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小腹。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育婴秘诀》
 
页首
 
《济阳纲目》卷七十六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处方】

陈皮(去白)、半夏(洗泡7次)、白茯苓、甘草(炙)、枳实(麸炒)、橘核、栀子(炒)、山楂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七疝。
 
【用法用量】水煎,入生姜汁,热辣饮之。
 
瘀血作痛,加玄胡索、桃仁泥;气作痛,加木香、茴香、楝实等;六脉沉细,手足厥冷,加附子、干姜、肉桂;睾丸痛甚,加荔枝核、乳香、没药,均为细末,调入本方煎内,或另用顺流水调服;木肾肿大如升斗,去甘草,加海藻、昆布、荔枝核、茴香、川楝,均为末,顺流水调服,或作丸子。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六引朱丹溪方
 
页首
 
《寿世保元》卷三:加减二陈汤
 
【处方】

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白茯苓(去皮)3钱,甘草8分,人参2钱,白术1钱5分,竹茹2钱,砂仁8分,山栀3钱,麦冬(去心)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呕哕痰涎。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页首
 
《济阳纲目》卷三十八:加减二陈汤
 
【处方】

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白茯苓1钱,苍术(泔浸,炒)1钱,白术1钱,猪苓1钱,泽泻1钱,山栀子(炒)1钱,麦门冬(去心)1钱,黄芩(炒)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腹胀,加厚朴;泻,加肉豆蔻、诃子;喘急,加桑白皮、杏仁;气壅,加香附;食积,加山楂、麦芽;阳水便秘,加甘遂少许;阴水气弱,加人参;风肿,加羌活、防风、白芷;夏月,加香薷;寒月,加姜、桂;气肿,加萝卜子、枳壳;血肿,加当归、芍药;痰,加贝母;上肿,加紫苏;下肿,加防己、木瓜;阴囊肿,加小茴香、木香;外肾如石,引胁痛,加巴戟;又太阳肿证,加藁本、赤小豆;少阳,加芫花、雄黄、木通;阳明,加茯苓、椒目;太阴,加甘遂、葶苈;少阴,加泽泻、连翘、巴戟;厥阴,加大戟、吴茱萸。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八
 
页首
 
《胎产秘书》卷上:加减二陈汤
 
【处方】枯芩2钱,川连1钱,

橘红1钱,川贝1钱,茯苓1钱,桑皮1钱,前胡7分,枳壳8分,甘草5分,瓜蒌1钱。
 
【功能主治】妊娠子嗽痰喘,因火乘肺金者。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页首
 
《幼科直言》卷四:加减二陈汤
 
【处方】

陈皮、半夏(制)、山楂肉、枳壳、柴胡、神曲(炒)、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吐,或伤乳吐,或腹痛手足心发热,或作嗳气,或呕酸水,或作渴唇红。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页首
 
《医学探骊集》卷四:加减二陈汤
 
【处方】法半夏3钱,广

陈皮3钱,紫菀3钱,诃子3钱,桔梗2钱,牛蒡子3钱,五味子1钱,炮姜2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咳嗽,脉象沉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半夏为君,半夏炙熟,乃温和之品,亦止嗽之圣药,惟有中寒者用之最宜;佐以诃子、牛子、紫菀、桔梗能温胃化痰,五味子益肾,炮姜温中,陈皮开胃,甘草和脾。此剂纯用温和之药,益胃强脾,脾健而痰自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页首
 
《保命歌括》卷十五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处方】二陈汤加

苍术、南星、黄芩(酒洗)、羌活、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白虎历节风,因痰因湿体肥者。
 
【用法用量】

气虚,加人参、黄耆;血虚,加当归、川芎、白芷。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五引朱丹溪方
 
页首
 
《医钞类编》卷五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处方】半夏、

陈皮、茯苓、甘草、黄芩(酒洗)、羌活、红花。
 
【功能主治】痰客太阳经,项强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五引朱丹溪方


二陈汤治疗咳嗽病证150例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人群不限年龄、性别,尤其冬、春两季患者骤多,患者常常咳嗽数月而不愈。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六年,对治疗咳嗽病证颇有心得,笔者将在2010年10月—2011年3月期间,采用二陈汤加减治疗咳嗽病证15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笔者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在3岁-80岁之间,病程为3-70天;150例患 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胸闷胸痛、气喘、发热、咽痒等症状;胸部X检查大部分正常,少数听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有干、湿性啰音;或仅见肺纹理增粗;外周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有少数增高;120例患者发病过程中曾使用过抗生素,服中药后一律停用其它药品。

    2治疗方法

    由于患者体质、年龄、或有宿疾等的情况的不同,加之咳嗽可由外感六淫、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内伤七情及痰饮瘀血均可引起咳嗽,故临床上需辨证论治。

    2.1风寒袭肺:

    症见咳嗽声重,咯痰多色白,并伴有风寒感冒症状,方用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5g、炙麻黄10g、杏仁15g、桂枝15g、葛根30g、荆芥15g、防风15g、川芎10g、薏仁20g、丹皮15g、柴胡15g、枳实15g、桔梗15g、甘草10g;

    2.2风热犯肺:

    症见咳嗽气粗,痰稠浊或黄稠,口干咽痛,并伴有风热感冒症状,方用二陈汤合桑菊饮加减: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5g、桑叶15g、菊花10g、连翘15g、桔梗15g、杏仁15g、大青叶15g、淡竹叶10g、白花蛇舌草15g、款冬花15g、重楼15g、山豆根15g、生地25g、玄参20g、芦根15g、甘草10g;

    2.3燥邪犯肺:

    症见干咳少痰或痰少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并伴有鼻干咽燥、大便干燥等症,方用二陈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5g、桑叶15g、杏仁15g、南沙参30g、浙贝15g、山栀15g、百部15g、白及10g、薏仁30g、丹皮15g、紫苏子15g、生地25g、玄参20g、麦冬15g、甘草10g;

    2.4痰湿蕴肺:

    症见咳嗽痰多,咳嗽声重、痰粘或稠厚成块,并伴有胸闷、胸痞、泛恶、食少,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5g、苏子15g、白芥子15g、莱服子15g、苍术15g、瓜蒌壳20g、薤白20g、柴胡15g、葛根30g、甘草10g;

    2.5 痰热壅肺:

    症见咳嗽痰多、质稠色黃难咯、气粗息促,口干口苦,胸胁胀满、咳时引痛方用二陈汤合清金化痰汤加减: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5g、黃芩15g、山栀15g、桔梗15g、麦冬20g、桑白皮15g、贝母15g、知母15g、栝蒌仁20g、甘草10g

    2.6肺肾虚咳:

    病见咳声低弱无力,气短不足以息、痰清稀色白量多、气喘心悸、畏寒肢冷等症,方用二陈汤合补肺汤、真武汤加减: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5g、枇杷叶15g、党参30g、黃芪30g、熟地25g、五味子10g、桑白皮15g、炮附子30g、白术15g、白芍15g、淫羊藿15g、生姜10g、甘草10g

    以上剂量为常用量,小儿、老人剂量酌情咸少。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血象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

    3.2治疗结果: 治愈 124例 占82%,好转26 占17%

    4典型病例

    邱X,女,年龄40。患者于2011年2月12日因咳嗽一月有余,曾在临沧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来我院门诊诊治,症见:咳嗽气急,痰多难咯,色黃稠,无发热、无汗出,时有体倦乏力,口咽干苦,偶而欲呕,饮食不佳,睡眠不佳,大便稍干,舌燥边尖红,脉沉细数,X线胸片示肺纹理稍粗,血象正常。辨证为燥邪伤肺,脾肺两虚,治宜健脾化痰、滋阴润肺,方用:二陈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0g、党参30g、黃芪30g、五味子10g、桑白皮15g、白术15g、茯苓20g、芍药15g、枇杷叶20g、杏仁15g、百部15g,款冬花15g、紫菀15g、麦冬15g、薏仁20g、甘草10g,患者服用三剂后,症状锐减,饮食睡眠好转,精神好转,再按原方服用二剂而愈。

    5 体会

    咳嗽是肺脏疾病的常见症状,又是一个以症状命名的独立病证,有暴咳和久咳之分。暴咳为外感六淫犯肺,久咳为脏腑功能失调,它脏有病及肺或肺脏自病所致,其共同病机为肺失宣发和肃降,肺气上逆。

    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脾为生痰之源” 脾主运化,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痰由湿生,湿聚成痰,湿邪凝滞,影响脏腑气机升降,肺脏宣发和肃降受阻,而发为咳嗽;而 “肺为贮痰之器”,由于脾运化功能失常所产生的湿痰,不能及时化解,“百病皆有痰作祟”,无论是暴咳或久咳 ,都与“湿痰”密切相关,都要燥湿化痰,而二陈汤为治湿痰之主方,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咳嗽患者不论是何证型,皆以二陈汤为主,随症加减运用,也广泛的运用其它的痰证,都收到不错了临床效果,故介绍与同行,以求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辨证施治小儿肺炎喘嗽152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5:15

    [2]肖振辉. 中医内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社2002:24(高继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期痰多的人该怎么办?
痰治撮要
一见能医 清·朱时进 病因赋类方卷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
脉症治方
二陈汤 痰症主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