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感染后久咳不愈的经验
张士卿教授系全国名中医,现任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从医执教30余年,学验俱丰,造诣深厚。笔者跟从张士卿教授临证1年来,多遇感染后久咳不愈小儿,老师应用中医药治疗,几剂药之后,每获良效。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小儿感染后久咳不愈是指小儿受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呼吸道感染后持续咳嗽,原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咳嗽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本病临床症状顽固,久咳不愈,目前,发病有增高趋势。西医多以抗生素治疗或选用β 2 受体激动剂、H 2 受体拮抗剂或祛痰、镇咳药,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小儿感染后久咳不愈当属中医学“咳嗽”范畴。为何感染后久咳不愈在小儿多见,当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去认识。因小儿生理特点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且五脏之中“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常有余”,可见在“肺为娇脏”之基础上小儿之肺更加娇嫩。因此,呼吸道感染即感受外邪后在小儿必致肺脏损伤较成人为甚,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异常,气机不利,则见咳嗽不已。根据其伴随的不同临床表现,主要可归纳为如下3个证型:

     1 脾虚痰阻

    患儿久咳不已,痰多色白,面色少华,食欲不振,舌质淡白,苔多白腻,脉滑。这一证型的出现是由于久咳不止,肺气必虚,肺气不足则子盗母气,致使脾气虚弱,运化失健,痰湿随之而生,痰湿阻肺,肺失宣降则咳嗽、咯痰进一步加重,形成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局势。由此可见,久咳的患儿,肺脾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非常密切的,此时仅宣肺止咳难以奏效,所以健脾燥湿当是治疗的关键。一则,若脾气得健,运化如常,则切断了痰湿生成之来源;二则,培土可生金,使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得以恢复。故方选二陈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例1 王某,女,2.5岁,2003年3月24日来诊。患儿咳嗽1月余,初起时伴见发热、流涕,经在外院静点抗生素后热已退,但咳嗽逐渐加重,家长改用口服抗感染及祛痰止咳药终未缓解。现患儿咳嗽以晨起为甚,伴喉间痰鸣,精神欠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腻。此为咳嗽之脾虚痰阻证,故治当健脾燥湿,宣肺化痰。投方:陈皮6g、半夏6g、太子参10g、云茯苓10g、白术10g、桑白皮10g、瓜蒌仁10g、桔梗10g、连翘10g、杏仁10g、炒三仙各10g、炙甘草3g。上药服3剂,症状减轻,又3剂诸证悉除。

     2 肺燥久咳

    患儿表现久咳不已,以夜间为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咽干喉痒,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弱。这一证型的形成,有几方面因素。其一,咳嗽日久,不但耗伤肺气,也可损及肺阴,因为阴阳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其二,小儿体质为“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患病之后又易化热化火,热盛则耗伤肺阴。其三,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空气干燥,而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燥易伤阴。所以这一证型在临床多见,不仅与小儿病理生理特点密切相关,而且与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治疗当养阴润肺为主,佐以益气敛肺,方以沙参麦冬汤加减治之。

    例2 李某,男,3岁,2003年4月27日来诊。患儿咳嗽20余天,现咳嗽以夜间为甚,干咳少痰,平素大便干燥。查体: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舌质红少津,苔薄黄。X线检查示:双肺未见异常。患儿病属咳嗽之肺虚久咳证,治当养阴润燥,益气敛肺。投方:南沙参10g、麦冬10g、桑白皮10g、杏仁10g、桔梗10g、炙百部10g、怀山药10g、云茯苓10g、地骨皮10g、浙贝母6g、知母10g、乌梅10g、甘草3g。连服4剂诸症悉除。

     3 肺脾气虚

    患儿久咳不已,动则汗出,易患感冒,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这一证型的出现多缘于患儿素体脾胃虚弱,复感外邪,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由于患儿素体脾胃虚弱,正气不足,驱邪无力,更致咳嗽缠绵不愈,而咳嗽日久又进一步损伤肺气,如此循环往复,致咳嗽难愈。因此治疗当以益气固表为主,宣肺降气为辅,方选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之。

    例3 石某,男,2.5岁,2003年3月27日来诊。患儿1个月前因患“肺炎”,曾住外院治疗,经静点抗感染药物治疗12天,诸症缓解,但咳嗽不愈,多方治疗无效。现患儿咳嗽,时轻时重,精神欠佳,动辄汗出,食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腻。患儿病属咳嗽之肺脾气虚证,故治以益气固表,宣肺降气。投方:生黄芪10g、太子参10g、焦三仙各10g、防风6g、茯苓10g、桑白皮10g、杏仁10g、乌梅10g、浙贝母10g、知母10g、桔梗6g、煅龙牡各15g、浮小麦30g、甘草3g。连服3剂诸症缓解,再进3剂病愈。

    此外,不论哪一类型的久咳,治疗中均需注意收敛肺气,因久咳必耗散肺气,所以遣方中可适当加入五味子、乌梅以收敛肺气。对于久咳的患儿治疗中还可适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丹参之品。因咳嗽病机在于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若久咳不止,必因气机不利而影响血液循行不畅,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所以遣方时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可达事半而功倍之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食积论治小儿咳嗽
咳嗽种种——中医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麻杏石甘汤证治集要
杨季国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验介绍
曹颂昭治疗小儿哮喘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