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石脂禹余粮方案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喻嘉言医案:治李萍搓。食饮素弱,三日始更一衣,偶因大便后,寒热发作有时,颇似外感,其实内伤,非外感也。缘素艰大便,努挣伤气,故便出则阴乘于阳而寒,顷之稍定,则阳复胜阴而热矣。若果外感之寒热,何必大便后始然耶?医者先治外感不应,谓为温热,而用滑利之药驱导之,致向来燥结者,转变肠澼,便出急如箭,肛门热如烙。又用滑石、木通、茯苓、泽泻等,冀分利小便以止泻。不知阴虚,自致泉竭,小便从何得来。于是食入不能停留,即从下注,将肠中之垢,暗行驱下,其臭甚腥,色白如脓,虽大服人参,而下空反致上壅,胸隔不舒,喉间顽痰窒塞,口燥咽干,彻夜不寐,一切食物,唯味薄质轻者,胃中始爱而受之。久久阴从泻伤,阳从汗伤,两寸脉浮而空,阳气趋于上也。关尺脉微而细,阴气趋于下也。阴阳不相维,附势趋不返矣。议用四君子汤为补脾之正药,去茯苓以其淡渗恐伤阴也,加山茱萸以收肝气之散,五味子以收肾气之散,宣木瓜以收胃气之散,白芍药以收脾气及脏气之散。合之参术之补,甘草之缓,再佐升麻之升,俾元气下者上而上者下,团聚于中不散,斯脉至上盛,腹不至雷鸣,汗不至淋漓,肛不至火热,庶饮食可加,便泻渐止,是收气之散为吃紧关头,故取味重复,借其力专。又须大剂药料煎浓膏,调禹余粮、赤石脂二末频服,缓咽为佳。古云:下焦有病人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盖肠之空,非此二味不填,肠垢已去,非此二味不能复其粘着之性。又况误以石之滑者之,必以石之涩者救之,尤有同气相求之妙。
人参、白术、炙甘草、净山茱萸、升麻、北五味子、宣木瓜、杭白芍。
八味共煎,浓缩为膏。
赤石脂、禹余粮二味共研极细末。用膏一匙,调服二味细末,每次1. 5克,缓咽频服,不拘次数。
寥笙注:本案为脾虚,下焦滑脱证。患者之病,经一再误治,故变化多端,杂药乱投,伤阴伤阳,阴阳不相维,上下不相交,气乱于中,脾失所主,于是胃呆土崩,下利不止,饮食不进,病之危笃,可谓极矣。本案病理,喻氏剖析至尽,分析归纳,义精入神,议用四君子汤加减,而以余粮、石脂为末调服,中下兼治,既以涩滑固脱治其标,又以助火生土治其本。二石皆土之精气所结,石脂色赤入心,助火生土,余粮甘平,色黄入脾,实胃而厚肠。二药合用,大能涩滑固脱,有吸附作用,善能吸附毒物,保护粘膜。细阅此案,最有助于辨证施治,医者宜熟玩而深思之。
(熊老以其深厚的伤寒论学养及自己的临床研究心得,对古名医经方验案详加注释,会通案中脉因证治,阐明其辨证之要,立法之据,选方之意,用药之理。注文立论确切,重点突出,文笔简洁,通俗易懂,入木三分,真知灼见,每示人以规矩准绳,实为吾辈治学之楷模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禹余粮
【名医验案】刘渡舟老先生:赤石脂汤类方概述
寓意草:面议少司马李萍槎先生误治宜用急疗之法
《伤寒论》113方——赤石脂禹粮丸
《本草求真》上编 卷二·收涩-温涩
古代医案译析0001:脾气升降失调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