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寒体质的人也会得热病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医,特别是年轻的新一代中医,还有大量的中医粉丝接受并痴迷温阳法,从网上看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了。近几年以温阳大家李可老、卢崇汉为首的温阳派的兴起,确实改变了中医萎靡不振的局面。温阳法治病疗效高、见效快,对许多疑难顽症和危重病都有很好的、甚至是出人意料的疗效,从而为中医赢得了大量的信奉者,特别是赢得了大量的30岁左右的年轻粉丝,不但一举挽回了中医在中西医大PK中的颓势,也使更多人看清了西医的无能(从我周围看,情况是这样,别的地方我就不知道了),知道了历史悠久的中医确实是好一本好经,只是被许多歪嘴的和尚给念歪了。     从临床看,确实是寒症多见,使用温散、温通、温补治法的机会很高、疗效很好,但这并不说明就没有热症。
纯粹的热症很少见,但寒症中夹杂热症的情况很多见,还有一种情况是,表面看是寒症而病因却是内有郁热。就算是素来体质虚寒的人,也会得热病(往往是夹杂在一大堆寒象之间)。下面我举一些例子。
例一:09 9 7 *** 男 48 主诉:犯困乏力近2月。一个多月前爬山以后,就经常感到头脑不清、有时头痛,精神差,自汗盗汗,胃胀而热,大便素来不成形、较怕冷,舌淡嫩,脉沉。
辩证:素来脾肾两虚,过劳后外感暑湿,湿蒙清窍故犯困乏力头不清。治法:芳香化湿佐以温补脾肾。处方:藿香15 荆芥12 防风12 香薷15 厚朴15 白扁豆15 桂枝15 白芍15 炙甘草10 当归15 附子10 干姜15 白术15 茯苓15 人参15.
服药5剂以后,主要症状基本好了,但胃热、胃胀不减,大便仍不成形。再细问,患者还口干喜冷饮。上方减当归、加石膏20、黄连6,再服6副。药后胃热胃胀愈,口干大减,大便基本成形。
石膏大寒,容易导致大便稀。本患者体质偏寒,又素来大便不成形,用了石膏按说大便应该更稀,可事实正相反,为什么?因为,他寒中夹有热症——胃热、口干喜冷饮。患者素来体寒,哪来热症?是因为外感暑热邪气。
有人可能会疑惑:附子、干姜、石膏、黄连,大热大寒的四个药混在一起用,不会互相抵消吗?——我刚学中医时,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我。在这里,附子干姜补脾肾之虚,石膏黄连清阳明胃热,它们各走各的道,不但不会或相抵消,反而会互相帮助。
例二:2010 4 13 *** 女,主诉:咳嗽3月余。咽痒而热、有异物感,口干喜冷饮(但不敢喝),口苦,颈痛,手足关节凉而疼,素来怕冷,舌淡。
患者是三七养生、民间中医网的忠实粉丝,常喝姜枣汤保健,不吃一点凉东西(尽管有时很想吃)。
患者为虚寒体质,常喝姜枣汤是对的,但这次患病却在诸多寒象中夹有不少热象。有热象就可以用凉药,不要拘泥于她体质是否虚寒。
处方:麻黄10 桂枝10  白芍10 生姜 大枣 甘草6 细辛10 附子15 桔梗10 石膏30 双花10 连翘10 夏枯草10 柴胡10 黄芩10 半夏10,四剂。药后症状即大减。
石膏大寒,双花、连翘、夏枯草、黄芩都是清热解毒的寒凉药,夹在一堆温阳散寒的热药里,用了以后效果很好,并没有大便溏泄等伤正的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症因脉治》 > 卷一 中热中暑总论
热症门
体质虚寒的人喝什么茶?
虚不受补?这样进补就对了!
视频: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4、“白虎汤”治阳明胃实热大热症、“竹叶石膏汤”治高热退后低热久不退胃虚热症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4、“白虎汤”治阳明胃实热大热症、“竹叶石膏汤”治高热退后低热久不退胃虚热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