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1.四物汤详解研讨


121.四物汤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四物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组成;酒当归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加减;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6.方中诸药剂原为等,《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熟地为当归的二倍”,以乃《谦斋医学讲稿》
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
之参考。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  地髓汤(《圣济总录》卷164)、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16)。
    [组成]  白芍药  川当归  熟地黄  川芎各等分
    !用法]  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功用]  补血和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形瘦乏力,妇人月经不
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病机分析]  血属阴,内养脏腑,外充形体,故《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
之”,<景岳全书》卷30亦说:血“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
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
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由于
血液之充盈强盛对于脏腑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故《素问.五藏
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阴血亏
虚,脏腑形体失却濡养之资则可出现多种病变。若血虚不能上荣,清窍、形体失濡,则
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心主血而藏神,血虚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则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血虚不能外充形体,则形瘦乏力;冲为血海,阴血不足,血海空
虚,加之血虚脉道涩滞,血液之运行亦失于流畅,即如张秉成所云:“血虚多滞,经脉隧
道,不能滑利通畅”,故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不能应时而至,或前或后,甚至经闭,
脐腹作痛;血虚脉道失充,故脉象细而无力。由此可见,营血虚滞,脏腑形体失濡,为本证的基本病机。
    [配伍意义]  本方是为营血虚滞之证而设,故以补血调血立法。方中熟地味甘微
温,归经肝肾,质润而腻,为滋阴补血之要药,《本草纲目》卷16谓其“填骨髓,长肌
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张介宾亦云本品“能补五脏之真阴,而又于多血之脏
为最要……诸经之阴血虚者,非熟地不可”(《景岳全书》卷48),故本方以之为君。
当归甘温质润,归经肝心,长于补血,兼能活血,前人称其“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
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同上),本方用之,一则可助熟地补血之力,二则可行
经隧脉道之滞,为臣药。白芍酸甘质柔,归经肝脾,功擅养血敛阴,与地、归相协则本
方滋阴养血之功益著,并可缓挛急而止腹痛;川芎辛散温通,归经肝胆,上行头目,下
行血海,中开郁结,旁通络脉,为血中之气药,长于活血行气,与当归相伍则畅达血脉
之力益彰,二者并为方中佐药。方中地、芍阴柔,专于养血敛阴,故有血中血药之称;
归、芎温通,补中有行,而有血中气药之誉。前者补血力胜,然其性阴柔凝滞;后者补
力逊之,却有温通流动之机,故张秉成说:“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又恐
地、芍纯阴之性,无温养流动之机,故必加以当归、川芎辛香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
气,以流动之”(《成方便读》卷1),对归、芎配伍之义的阐释颇为透彻详明。四药相
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血虚者得之可收补血之功,血滞者得之可奏行血之效,洵为补血调血之良方。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补血与活血之品并用,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临
床尤宜用于血虚血滞之证。二为诸药皆归肝经,因而本方重在调补肝血。肝为血海,女
子以肝为先天,一旦肝血不足,极易出现肝郁血滞之病机,妇科疾患之胎产诸疾及月经
不调多与肝血虚滞有关,故本方亦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剂。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治证以血虚为主要病理变化,故临床运用时应以头晕心悸,面
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
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
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
艾叶等以止血安胎。方中诸药剂量原为等分,临床运用时须因证而制,《蒲辅周医疗经
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以及《谦斋医学讲稿》
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
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妇科月经不调、胎产疾病,以及荨麻疹、扁平疣等慢性皮
肤病,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辨证属营血虚滞者。若大失血者,重在
补气以固脱,故本方不宜与之。
    [使用注意]  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
    [源流发展]  现存有关四物汤的最早记载,见于唐代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
方》,以其治疗跌仆闪挫,伤重肠内有瘀血。追溯其源,张山雷说:本方“实从《金匮》
胶艾汤得来,即以原方去阿胶、艾叶、甘草三味”(《沈氏妇科辑要笺正》卷下)。仲景
胶艾汤本为治疗妇人冲任虚损,阴血不能内守而致的多种出血证而设,蔺氏减去其中暖
宫调经,养血止血之阿胶、艾叶和甘草,将生地易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保留原方之
当归、川芎,并名之以“四物汤”,从而使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之方变为治疗伤科血虚
血滞证候之剂。由于本方组成诸药皆归肝经,女子以肝为先天,故在宋代《太平惠民和
剂局方》卷9中此方被用于妇科疾患的治疗,是书论曰:“四物汤,调益营卫,滋养气
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疗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
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
坚痛,时作寒热”,此后历代医家对本方在治疗妇人疾病中的运用又多有阐述和发挥。
如《圣济总录》云“产后亡阴,血虚汗出不止”,《鸡峰普济方》卷16谓“妊娠至产前
腹痛不可堪忍,及月事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疼痛”,  《世医得效方》卷14曰“产后血干,
痞闷心烦;产育艰难,或一岁一产”,(D-I-氏女科证治》卷3云治“妊娠血少无以养胎,
遍身酸懒,面色青黄,不思饮食,精神困倦,形容枯槁”等等,可见无论妇人胎前产
后,月经不调诸疾,辨证属血虚血滞者均可酌情选用四物汤,故陈自明将本方列为治疗
妇人疾患的通用方(《妇人良方大全》卷2),从而成为治疗妇科病证中运用最为广泛的
方剂之一,被称为“妇科圣方”,一直沿用,至今不衰。与此同时,许多医家根据临床
经验,又将本方用于多种血虚证候的治疗,如《口齿类要》、《寿世保元》卷4等用治
“血虚发热”,《简明医彀》卷3用治“失血发厥”,《证治汇补》卷1用治“血虚中风”,
《医方集解.补养之剂》则更明确指出本方可治疗“一切血虚”之证,从而使本方的临床
运用范围不断扩大。现代临床则更加广为其用,不论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眼
目诸疾,凡属血虚兼有血滞之证者予本方加减,均获良效。总而言之,本方为补血的基
本方,随其用药比例及炮制的不同,血虚能补,血滞能行,血热能清,可加减用于多种
血分病证,故费伯雄氏盛赞本方“调补血分之法,于斯著矣”(《医方论》卷3),汪昂亦
云:“凡血证通宜四物汤”(《医方集解。理血之剂》),被历代医家誉之为调血要剂。后世
在本方基础上加味而创之方甚多,仅《中医方剂大辞典》所收载的名为“加味四物汤”
的方剂就有近120首之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著名的“桃红四物汤”(原名“加
味四物汤”),此外如“圣愈汤”等,亦为历代习用的传世良方。
    [疑难阐释]
    1.关于本方方源  以往的方剂学专著及教材均认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已述
及,在《局方》之前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已有四物汤的记载,后者撰于公元841
至846年间,较之前者(公元1078至1085年)早二个多世纪,故新近出版的普通高等
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将本方方源改作《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关于本方君药  《韩氏医通》、《医方集解》均谓以当归为君,《伤寒绪论》则云
以地黄为君。虽然当归、地黄均具补血之功,但熟地归经肝肾,质润而腻,为滋阴补血
之要药,当归补血之力稍逊而以兼能行血见长,因本方乃补血之代表方,故以熟地作君
药为宜。但在临床运用本方时亦可灵活掌握,侧重于补血者,应以熟地为君;侧重于调血者,则可以当归为君。
    [方论选录]
    1.王好古:“熟地黄补血,如脐下痛,非此不能除,乃通于肾经之药也;川芎治风,
泄肝木也,如血虚头痛,非此不能除,乃通肝经之药也;芍药和血理脾,如腹中虚痛,
非此不能除,乃通脾经之药也;当归和血,如血刺痛,非此不能除,乃通肾经之药也。”
(《医垒元戎》卷2)
    2.徐颜纯:“川芎血中之气药也,通肝经,性味辛散,能行血滞于气也;地黄血中
之血药也,通肾经,性味甘寒,能生真阴之虚也;当归血中主药也,通肝经,性味辛
温,分三治,全用活血,各归其经也;芍药阴分药也,通脾经,性味酸寒,能和血,治
血虚腹痛也。此特血病而求血药之属者也。”(《玉机微义》,录自《医方集解.理血之剂》)
    3.韩懋:“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力柔宜补。凡用本病酒制,而痰
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以生地黄、
姜黄、条芩,不绝生化之源;血积配以大黄。妇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
水道药。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分生熟为佐,
川芎为使。可谓典要云。”(《韩氏医通》卷下)
    4.吴昆:“血不足者,此方调之。气、血,人身之二仪也。天地之道,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人与天地相似,故阴血难成而易亏。是方也,当归、芍药、地黄,味厚者
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生血;川芎味薄而气清,为阴中之阳,故能行血中之气。然
草木无情,何以能生血?所以谓其生血者,以当归、芍药、地黄能养五脏之阴,川芎能
调营中之气。五脏和而血自生耳。若曰四物便能生血,则未也。当归辛温能活血,芍药
酸寒能敛血,熟地甘濡能补血。
    师云:血不足者,以此方调之则可,若上下失血太多,气息几微之际,则四物禁勿
与之。所以然者,四物皆阴,阴者天地闭塞之令,非所以生万物者也,故曰禁勿与之。”(《医方考》卷3)
    又曰:“当归人心脾,芍药人肝,熟地人肾,乃川芎者,彻上彻下而行血中之气者
也。此四物汤所以为妇人之要药,而调月者必以之为主也。”(《医方考》卷6)
    5.张介宾:“治血之剂,古人多以四物汤为主,然亦有宜与不宜者。盖补血行血无
如当归,但当归之性动而滑,凡因火动血者忌之,因火而嗽,因湿而滑者,皆忌之;行
血散血无如川芎,然川芎之性升而散,凡火载血上者忌之,气虚多汗,火不归原者,皆
忌之;生血凉血无如生地,敛血清血无如芍药,然二物皆凉,凡阳虚者非宜也,脾弱者
非宜也,脉弱身凉、多呕便溏者,皆非宜也。故凡用四物以治血者,不可不察其宜否之性。”(《景岳全书》卷30)
    6.张璐:“四物为阴血受病之专剂,非调补真阴之的方。而方书咸谓四物补阴,致
后世则而行之,用以治阴虚发热、火炎失血等证,蒙害至今未熄。至于专事女科者,则
以此汤随证漫加风、食、痰、气药,所以近代诸汤祖四物者纷然杂出,欲求足法后世
者,究竟不可多得。……姑以本汤四味言之,虽云熟地滋养阴血为君,芍药护持营血为
臣,而不知其妙用实在芎、归调和诸血之功也。试观芎、归佛手,可以探胎,可以催
生,以二味为阴中之阳,同气相求,故能引动胎气,若兼芍、地,即滞而不灵矣。” (《伤寒绪论》卷下)
    7.傅仁宇:“是方治血分之圣药也。用当归引血归肝经,川芎引血归肺经,芍药引
  血归脾经,地黄引血归肾经。惟心生血,肝纳血,脾统血,肺行血,肾藏血,男子化而
  为精,女子化而为月水。血有形之物,属于阴,故名曰四物汤。”(《审视瑶函》卷6)
    8.柯琴:“是方乃肝经调血之专剂,非心经生血之主方也。当归甘温和血,川芎辛
  温活血,芍药酸寒敛血,地黄甘乎补血。四物具生长收藏之用,故能使营气安行经隧
  也。若血虚加参、耆;血结加桃仁、红花;血闭加大黄、芒硝;血寒加桂、附;血热加
  芩、连;欲行血去芍,欲止血去芎,随所利而行之,则又不必拘泥于四矣。若妇人数脱
  其血,故用以调经种子。如遇血崩、血晕等症,四物不能骤补,而反助其滑脱,则又当
  补气生血,助阳生阴长之理。盖此方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血于仓卒;能
  调阴中之血,而不能培真阴之本。为血分立法,不专为女科套剂也。”  (录自《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
    9。汪昂:“此手少阴、足太阴、厥阴药也。心生血,脾统血,肝藏血。当归辛苦甘
温人心脾生血为君,生地甘寒人心肾滋血为臣,芍药酸寒人肝脾敛阴为佐,芎劳辛温通
上下而行血中之气为使也。”(《医方集解。理血之剂》)
    10.冯兆张:“经曰:血主濡之。四物皆濡润之品,故为血分主药。地黄甘寒,人心
  肾以沃血之源,当归辛温,人心脾而壮主血、摄血之本,芍药酸寒,人肝家而敛疏泄之
  血海,川芎阴中之阳,可上可下,通足三阴而行血中之气。”(《冯氏锦囊秘录》卷n)
    n.王子接:“四物汤,物,类也。四者相类而仍各具一性,各建一功,并行不悖。
芎、归人少阳主升,芍、地人厥阴主降。芎劳郁者达之,当归虚者补之,芍药实者泻
之,地黄急者缓之。能使肝胆血调,阴阳气畅,故为妇人专剂。”(《绛雪园古选方注》卷下)
    12.费伯雄:“血之取义:一为荣,荣者发荣也,非血则无以润脏腑、灌经脉、养百
骸,此滋长之义也;一为营,营者营垒也,非血则无以充形质、实腠理、固百脉,此内
守之义也。水谷之精,聚于中焦,受气变化,然后成血,日生几何?不知调养,而反行
耗散,血病多多矣。或目睛流血,耳中出血,鼻中衄血,口中吐血,舌痛出血,牙宣出
血,毛窍出血,小溲溺血,大便泻血;或崩漏,或痔漏,或蓄血如狂,或血痞作胀,或
经闭不通,或妄行血脱,以至跌扑之伤血,疮疡之溃血。病既种种不同,治病之法,或
补之,或养之,或凉之,或温之,或散之,或破之,立方须一一对症。理血门以四物汤
为主方,药虽四味而三阴并治。当归甘温养脾,而使血有统;白芍酸寒敛肝,而使血能
藏;生地甘寒滋肾,而益血;川芎辛温通气,而行血。调补血分之法,于斯著矣。乃或
有誉之太过,毁之失实者,不可以不辨也。誉之过者,谓能治一切亡血及妇人经病。夫
亡血之症,各有所由起,此方专于补血滋肾而已,无他手眼,不溯其源而逐其流,岂能
有济?至妇人经病,多有气郁、伏寒、痰塞等,正未可以阴寒之品一概混投,此誉之太
过也。毁之失实者,谓川芎一味,辛散太过,恐血未生而气先耗。殊不知亡血之人,脾
胃必弱,若无川芎为之使,则阴寒之品,未能滋补而反以碍脾,此毁之失实也。至精求
之,以为凡治血症,当宗长沙法,兼用补气之药,无阳则阴无以生,此论最确。又恐执
定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遂至补气之药多于补血,是又矫枉过正,反
坐抛荒本位之失矣,此愈不可不知也。”(《医方论》卷1)
    13。张秉成:“补血者,当求之肝肾。地黄人肾,壮水补阴;白芍人肝,敛阴益血,
二味为补血之正药。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又恐地、芍纯阴之性,无
温养流动之机,故必加以当归、川芎辛香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气者,以流动之。总
之,此方乃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若纯属阴虚血少,宜静不宜动者,则归、芎之走
窜行散,又非所宜也。”(《成方便读》卷工)
    14.张山雷:“四物出于《和剂局方》,实从《金匮》胶艾汤得来,即以原方去阿胶、
艾叶、甘草三味。以地黄养阴,而以芍药收摄耗散之气,是为补血正义。特微嫌其偏于
阴分,无阳和之气以燠煦之,则滞而不行,不能流动,乃以当归之辛温润泽者,吹嘘而
助其运行;又以川芎升举之,使不专于下趋,而后心脾肝肾,交得其益。四物之所以专
为补血者,其旨如是,若夫临证之时,随宜进退。病偏于阳者,宜减归、芎;病偏于阴
者,宜减地、芍。本非教人拘守此四物,一成不变。”(《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卷下)
    [评议]  四物汤为补血之要方,古今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历代医家亦对此多有心
得,有关方论大多说理中肯,立论精辟。对于本方补血之功,诸家既联系药物之归经从
补益五脏方面进行分析,又从补血之中兼调血之能阐述本方补而不滞之妙用。其中尤以
徐颜纯所论最具代表性,如云“川芎,血中之气药也,通肝经,性味辛散,能行血滞于
气也;地黄,血中之血药也,通肾经,性味甘寒,能生真阴之虚也;当归,血中主药
也,通肝经,性味辛温,分三治,全用活血,各归其经也;芍药,阴分药也,通脾经,
性味酸寒,能和血,治血虚腹痛也”。本方临床运用,吴昆等云为妇人疾患专方,“四物
汤所以为妇人之要药,而调月者必以之为主也”,柯琴则指出本方实“为血分立法,不
专为女科套剂也”,此说显然较为全面。柯氏还列举了本方常用加减之法,对临床颇有
指导意义。虽然四物汤为女科常用之祖方,但具体运用时仍须遵循辨证的原则,张璐对
那些执一方而应万病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至于专事女科者,则以此汤随证漫加风、食、
痰、气药,所以近代诸汤祖四物者纷然杂出,欲求足法后世者,究竟不可多得”。张介
宾与张秉成等对本方之宜忌所进行的论述,亦可资参考。有关本方之渊源,张山雷谓从
《金匮》胶艾汤得来,实属有得之见,但云本方出于《局方》则误。此外,本方之地黄
乃熟地黄,虽然用治血虚兼热之证,可易为生地,但并非原方本意,故汪、冯、费氏等
医家阐述本方配伍意义从生地立论,显然不妥。
    [验案举例]
    1.血管神经性水肿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2:26):某男,32岁。血管神经性
水肿反复发作5年,时伴发荨麻疹,严重时有偏头痛、上腹痛。双侧扁桃体肿大,皮肤
划痕试验阳性,实验室查嗜酸粒细胞直接检查计数6611/bun3。曾试用10%葡萄糖酸钙
静注、奴夫卡因静脉封闭、自血疗法、口服苯海拉明、冬眠灵、利血平及组织疗法、针
灸疗法,并转五官科做扁桃体切除,均无效。患者已失信心,又经反复发作1年后,因
一次严重发作伴剧烈头痛就诊,给予四物汤治疗,2剂后疼痛显著好转,6剂后停止再
发。随访4年,未见复发。
    按语:血虚之体,外受风邪,经年发作,阴血日耗,风邪亦易入侵,致成痼疾。前
人尝谓:“治病求本”,又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予四物汤养血调血以培其
本,药证相合,乃收捷效。
    2.手颤  《陕西中医》(1988,10:459):某女,65岁。患者原有高血压病,经治疗
已痊愈。1年前,两手颤抖,手指发麻,曾在某医院治疗,给予安定、谷维素、冬眠灵
等药治疗,病情一度好转。3个月前,因劳累颤抖加重,继服上药未效。诊见:两手呈
有节律之微细震颤,左手尤甚,手指端发麻,握力减退,不能持物,伴有头摇、心悸,
面色无华,说话声颤。舌质偏红,苔白,脉细。测血压150/86mmHg,血常规:血红蛋
白70g/L。证属阴血不足,心肝血亏,虚风内动,筋脉失养。治以养血熄风。处方:熟
地、白芍各20g,当归15g,川芎、天麻、钩藤各10g。二诊:服药9剂,两手颤抖明显
减轻,手能持物,语言正常,惟手麻、头摇未减,守原方加地龙10g,全蝎3g,连服
10剂,手颤头摇完全消失,余症亦瘥O迫访1年未复发。
    按语: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以致虚风内动,即所谓血虚生风
是也,故予四物汤养血柔肝,加天麻、钩藤、地龙、全蝎等熄风止痉,俾血足则筋柔,风熄则颤止。
    [临床报道]
    一、妇科疾病
    1.月经失调  以本方加香附、茯神、甘草为基本方。月经先期血热加黄芩、栀子、
续断、地榆;月经后期血寒加黄芪、干姜、艾叶、丹参;月经量少血滞者加元胡、青
皮、泽兰叶;月经量多气虚者加黄芪、白术、枣仁、远志。共治疗180例,结果痊愈
174例,好转5例,无效1例川。
    2.痛经  应用本方加白芷、木香、香附各10g为基本方,治疗痛经效果满意。气
滞血瘀型加牛膝、益母草、桃仁、红花、五灵脂;寒湿凝滞型加艾叶、肉桂、吴萸、干
姜、小茴香;气血虚弱型加黄芪、党参、茯苓、女贞子、山药;肝郁气滞型加柴胡、川
楝子;子宫发育不良加紫石英、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肝肾阴虚型加枸杞子、女贞
子、山萸肉、山药;膜样痛经加血竭、苏木、土元。共治疗51例,有效25例,好转
25例,无效7例Lzj。
    3.黄体功能不全  以本方加味治疗黄体功能不全40例。其中单纯中药治疗27例,
平均服药45剂,治疗后获妊娠19例(20次),妊娠率70.4%,流产2例(工例于流产
后继续治疗,再妊娠)。其余13例中,中药加克罗米芬(50mg/H,5天,月经第5天
开始服用)治疗7例,妊娠2例;中药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5例,妊娠4例(5
次),流产1例(流产后继续治疗,再妊娠);经中药加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
疗均无效,后改用中药加溴隐亭治疗1例,经治妊娠并已足月分娩。本组妊娠率65%,
流产率7.5%,与自然流产率相近。共娩新生儿20例,均无畸形,显示了中药治疗黄体
功能不全的安全性L3J。
    4.功能性子宫出血  应用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00例,
每次于月经来潮第3日开始服用,连服3—6日,结果治愈79例,显效u例,好转5例,无效5例L4j。
    5.子宫肌瘤  应用本方加三棱、莪术、香附各5g,丹皮6g,丹参、桃仁各10g,
红花、苏木、甘草各3g为基本方。治疗体质较好或病程短之子宫肌瘤20例,一般在
3—6个月内治愈L5j。
    6.胎位不正  应用本方去熟地,加白术、茯苓各15g,治疗80例胎位不正患者,
结果80例中横位8例,斜位2例,均转正位;臀位70例,转正65例;总矫正胎位率为93.8%16J。
    7.产后感染  以本方合五味消毒饮治疗产后感染发热17例。结果:显效:(服药2
天内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消失)13例,有效(服药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
或减轻)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c”。    .
  二、内科疾病
  1.神经性头痛  以本方加桂圆肉、牡丹皮、天麻、僵蚕、全蝎、炒枣仁、石决明、
蜈蚣等治疗神经性头痛24例,治愈20例,好转4例C8j。
    2.失眠  四物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失眠10例,结果6例痊愈(夜睡6—7小时,
症状消失),3例显效(夜睡5—6小时,症状减轻),好转1例(睡眠时间延长)19)。
    3.虚性哮喘  用四物汤加党参、五味子、甘草为主治疗哮喘52例,其中肺气虚19
例,脾虚n例,脾肾俱虚9例,重度病人加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显效21例,有效27
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3%c”,。
  三、骨伤科疾病    .
  1.坐骨神经痛  用本方加蜈蚣、乌蛇、穿山甲等治疗坐骨神经痛112例,2周内疼
痛缓解,不复发者为显效,共61例,占54.5%;治疗1个月疼痛缓解者为有效,共44
例,占39.3%;治疗1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共7例,占6。2%。总有效率为93.8%[1u。    .    .
    2.肩周炎  用本方加桂枝、生姜、甘草为基本方,寒气盛者加附片、干姜;兼见
寒热者加防风、连翘;疼痛不止加羌活、威灵仙;局部红肿、灼痛拒按者,去生姜,加
石膏、贝母、鹿衔草;病久活动受限较重者,加红花、桃仁。共治疗肩周炎48例,取
得了满意疗效[12,。    ,
  四、皮肤科疾病
  1。荨麻疹  应用四物汤原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10剂为1疗程,治疗荨麻
疹5l例。其中慢性荨麻疹42例,显效(症状消失)23例;进步(发作次数及皮疹减
少)5例;稍有效3例;无效10例;反增重者1例。3例急性荨麻疹及2例固定性荨麻
疹均获显效,4例人工荨麻疹经治进步2例,稍有效1例,无效1例113]。
    2.皮肤瘙痒症  以本方加首乌、白鲜皮、刺猬皮、乌梢蛇等内服,同时针刺百虫
窠穴,治疗皮肤瘙痒症134例,结果治疗后瘙痒消失,皮疹全部消退,且经随访观察3
年未复发者81例;经3年随访,有轻度复发者22例5经3年随访,有中度以下发作者
2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1.8%[14J。
    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以本方加味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85例,结果痊愈(皮
损停止发生,自觉症状消失,停药后1—2个月未见复发)161例,占87.03%;好转
(皮损数目减少,瘙痒减轻,停药后仍有复发或复发较轻)20例,占10~81%;无效
(经治疗10日后,皮损仍继续发生,瘙痒亦未减轻)4例,占2.16%。.总有效率97.84%[1“。
  4.扁平疣  用本方加蝉蜕、苍术、白附子、甘草各lOg,白鲜皮、海桐皮各15g,
治疗扁平疣患者67例,结果全部获愈。服药最少2剂,最多12剂c16J。
  五、五官科疾病
  1.过敏性鼻炎  以本方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中,症状消失,鼻粘膜肿胀及颜
色复常,涂片EOS阴性者为治愈,共23例;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减轻,发作次数减少
或发作时间缩短,鼻粘膜肿胀颜色改善,涂片EOS多数呈阴性者为好转,共13例;症
状与发作情况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共6例。总有效率为85.7%”'”。
    2.色素膜炎  此证属血虚肝胆积热,故拟四物汤加柴胡、黄芩养血活血,清泻肝
胆,治疗色素膜炎32例,34只眼。结果痊愈14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
为75%[、8)。
    3.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  此证在中医属“内障”范畴,用四物汤与五子衍宗丸
合方加减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n。
    4.眼肌麻痹.复视、斜视、直视及口眼歪斜等症,多由眼肌麻痹引起,以四物汤
合牵正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收到良好效果L20j。
    5.高度近视并发黄斑出血  以本方为基本方辨证加味,治疗高度近视并发黄斑出
血患者4l例,计44只眼。结果:30只眼痊愈(眼底出血完全吸收),u只眼基本痊愈
(眼底尚有少量出血),2只眼好转(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1只眼无效。总有效率为
97.73%,全部患者视力均有所恢复l:、j。
    [实验研究]  .
    一、成分研究
    有人测定了四物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铁和锌在四物汤中的含量均较高,为
18ktg/ml,这与现代医学用铁化合物治疗贫血的理论相一致L2”。还有人测定了四物汤中
Cu、Fe、Zn、Mn、Ni、CA、Pb、Cr等8种微量元素,这几种元素对人体血液代谢起着
重要作用。而Fe、Mn、Zn、Ni、Cr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元素,该周期的多数元
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生血刺激作用c,”。研究还发现,四物汤中含有高量氮、还原糖、
叶酸和游离氨基酸,推测为补血作用的物质基础L2'一2“。    一
    此外,对四物汤的群煎液和分煎混合液成分分析比较发现,群煎液中水溶性煎出物
和17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分煎混合液。但除Cd、CO外,群煎液中的微量元素低于分
煎液。因此,在创伤恢复期、病愈恢复期及妊娠期贫血蛋白质合成增多,需要大量的氨
基酸,此时治疗应采用群煎液服用。当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要大量微量元素时,可考虑
用单味药分煎混合液lz。”。
    二、药理研究
    1.抗缺氧作用  利用亚硝酸钠、异丙肾上腺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常压下致缺
氧的方法,制备急性缺氧小鼠动物模型,用四物汤水醇法提取液腹腔注射给药,结果表
明,四物汤对上述原因引起的动物缺氧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
过该方剂改善血液功能,增加动物整体耗氧量等药理作用来实现的,从而使急性缺氧动
物存活时间延长L28j。    、
    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通过本方对血虚大鼠造血功能影响的观察发现,四物汤能
显著促进正常大鼠造血功能,最佳口服剂量为每日8g儿g;同时发现血虚大鼠口服四物
汤后白细胞数显著升高。进一步用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证实,四
物汤口服后能够增强造血细胞的功能,升高血虚大鼠外周血中集落刺激因子的含量C29j:o
    为了研究四物汤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用chandler方法,进行抗体外血栓形成的
实验研究,结果四物汤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非常突出,说明其对血流动力学及心血
管系有影响,可改善高粘度血流L30J。
    3.免疫调节作用  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活性斑试验,表明四物汤对细胞免疫
反应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溶血空斑实验,显示本方具有抑制抗体形成的作用,说
明四物汤在体液免疫功能方面有抑制作用。经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测定其
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表明四物汤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不大。上述实验提示
四物汤不仅能促进细胞免疫,而且能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
用[:o,s”。
    4.抗自由基损伤作用  用四物汤煎液对自由基损伤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吸人
臭氧造成的衰老动物耐缺氧能力明显减弱,给予四物汤的小鼠在同样环境下存活时间显
著延长,且高于对照组;模型组血浆及肝、脑组织LP。含量明显升高,给予四物汤小
鼠LPO含量明显降低,大剂量组LPO含量降至对照组水平;自由基损伤模型组化学发
光抑制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SOD活力显著减弱,而给药组SOD活力升高,化学发光
抑制率高于对照组;自由基损伤模型组脑组织MAO.B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组
MAO—B活力升高不明显,大剂量组与对照组基本接近。说明四物汤能调节下丘脑衰老
生物钟的发条,从而延缓衰老[32j。
    5.其它  日本人木村正康等研究发现四物汤能抑制肉芽肿增殖,其中川芎、当归
起主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起作用。日本人太田节子
等还观察了四物汤对接受致死量放射线照射的小鼠的保护作用,发现在放射线照射前注
射四物汤甲醇或水提取物均有较强的防护作用,而在放射后给药则无此作用。这种作用
和川芎有依存关系,当归和芍药有辅助效果[33j。
    四物汤为补血剂之代表方,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可增强造血细胞的功能,并能抑制体
外血栓形成,改善血液的高粘状态,为说明本方补血调血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研究
发现本方还具有抗缺氧、免疫调节和抗自由基损伤等作用,这与四物汤通过补血而内养
脏腑,外充形体的功用亦颇为一致。今后可继续围绕本方的补血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进
一步探讨其补血作用的机制,并寻找其有效部位。同时还可通过拆方研究,以揭示本方
补中有行的配伍作用机制。
    [附方]
    1.圣愈汤(《脉因症治》卷下)  熟地七钱一分(20g)  白芍酒拌七钱五分(15g)  川
芎七钱五分(9g)  人参七钱五分(15g)  当归酒洗五钱(12g)  黄芪炙五钱(12g)(本方原
书无用量,据《方剂学》补)  水煎服。功用:益气,补血,摄血。主治:妇女月经先期
而至,量多色淡,精神倦怠,四肢乏力。
    以“圣愈汤”为名的方剂最早见于李呆所撰的《兰室秘藏》卷下,是方由生熟二
地、川芎、当归、人参、黄芪六药组成;元代朱震亨将该方之生地易为白芍而收入《脉
因证治》中,亦名为“圣愈汤”;清代吴谦等编著《医宗金鉴》时在朱氏方中又加入柴
胡一味,仍然以“圣愈汤”名之,如此衍化发展的结果形成了诸多名同而实异的“圣愈
汤”。由上可见,本方借鉴了李呆的制方思路,仅将李氏“圣愈汤”中的生地易为白芍,
由于较之其它同名之方更为后世医家所习用,因而得以广为流传,沿用至今。由于上述
源流关系以往鲜有论及,以致本方方源在许多《方剂学》著述中被误认作《医宗金鉴》。
本方乃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大补元气而成,故既有气血双补之功,又有补气摄血之力,
为治疗气血两虚证及气虚血失统摄而致出血证的常用方剂。
    2.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卷3工。原名“加味四物汤”)  即四
物汤加桃仁(9g)  红花(6g)  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
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本方原名“加味四物汤”,见载于《玉机微义》卷31引《医垒元戎》,《医宗金鉴》
卷44收录此方时改其名为“桃红四物汤”,《方症会要》卷2又称其为“四物加桃仁红
花汤”。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要药,加入四物汤则使原方行血之力大增,原书专治
“瘀血腰痛”,后世逐渐将其扩大应用于辨证属于血瘀兼有血虚证候的多种疾病,其中尤以妇科病证更为常用。
圣愈汤         
人参6克(焗服) 酒当归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黄芪30克    
功用:益气,补血,摄血。主治:妇女月经先期 而至,量多色淡,精神倦怠,四肢乏力。   
[附方]
    1.圣愈汤(《脉因症治》卷下)  熟地七钱一分(20g)  白芍酒拌七钱五分(15g)  川
芎七钱五分(9g)  人参七钱五分(15g)  当归酒洗五钱(12g)  黄芪炙五钱(12g)(本方原
书无用量,据《方剂学》补)  水煎服。功用:益气,补血,摄血。主治:妇女月经先期
而至,量多色淡,精神倦怠,四肢乏力。
    以“圣愈汤”为名的方剂最早见于李呆所撰的《兰室秘藏》卷下,是方由生熟二
地、川芎、当归、人参、黄芪六药组成;元代朱震亨将该方之生地易为白芍而收入《脉
因证治》中,亦名为“圣愈汤”;清代吴谦等编著《医宗金鉴》时在朱氏方中又加入柴
胡一味,仍然以“圣愈汤”名之,如此衍化发展的结果形成了诸多名同而实异的“圣愈
汤”。由上可见,本方借鉴了李呆的制方思路,仅将李氏“圣愈汤”中的生地易为白芍,
由于较之其它同名之方更为后世医家所习用,因而得以广为流传,沿用至今。由于上述
源流关系以往鲜有论及,以致本方方源在许多《方剂学》著述中被误认作《医宗金鉴》。
本方乃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大补元气而成,故既有气血双补之功,又有补气摄血之力,
桃红四物汤          
组成;酒当归9克 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桃仁9克 红花6克   
 功用:养血活血。
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 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卷3工。原名“加味四物汤”)  即四
物汤加桃仁(9g)  红花(6g)  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
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本方原名“加味四物汤”,见载于《玉机微义》卷31引《医垒元戎》,《医宗金鉴》
卷44收录此方时改其名为“桃红四物汤”,《方症会要》卷2又称其为“四物加桃仁红
花汤”。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要药,加入四物汤则使原方行血之力大增,原书专治
“瘀血腰痛”,后世逐渐将其扩大应用于辨证属于血瘀兼有血虚证候的多种疾病,其中尤以妇科病证更为常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物汤 女性养颜补血第一方 (摘编) - 留住美丽 - 山药社区 - 中里巴人官方论坛 -...
四物汤中的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经典背诵班《方剂》第二十六天
补血调血四物汤
《本草纲目》中的“补血四宝”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讲下补血的四物汤,给喜欢煮四物汤炖鸡蛋的人一些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