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瘫(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俗称面瘫、吊线风,属于中医的口喎”“口眼喁斜“风中经络”等病范围。中医古籍早有论述。

    【病因病机】人面部分隶五脏,三阳经脉或起止或行经面部。人体正气不足时,经络空虚,外邪乘虚而入,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滞瘀面部而发病。《灵枢·经脉篇》日:“小肠手太阳之脉……至目锐眦……其支者……至目内眦”“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胃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 “三焦手少阳之脉……交颊,至目锐眦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面部受邪之部,气血受阻,相对而缓,无邪之部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而发病。《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日:“夫风之为病……脉络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喁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概括其因有二:一是正气不足,经络空虚,风邪乘入,经气受阻,气血运行失常。《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二是风邪外袭,乘虚侵袭面部,风疾搏结,流窜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诸病源候论》日:“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喁僻,言语不正,两目不能平视。”

    临床症见突然发病,患侧面瘫,表情消失,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流泪、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口角喁斜被牵向健侧,说话漏风,鼓腮困难,不能吹气,口角流涎,进食后食物常嵌留在颊齿间。

    【辨证用药】本病病机在于风邪袭经,气血不通,经络瘀阻。治疗当以祛风化痰、通经止痉为法。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者除之“‘结者散之”原则,选用《杨氏家藏方》牵正散加味。

    处方:白附子、僵蚕、全蝎、蜈蚣。

    方中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走头面经络,善治头面之风邪;僵蚕止痉,化痰通络,能驱经中之风,散浊逆结滞之痰;全蝎为定风止痉要药,色青善走入肝;蜈蚣通经活络止痉,其性善于搜风,贯窜经络、脏腑。上药(为细末,每次服35克,以下药煎汤冲服)合用,力专效著,祛风化痰,止痉通经。

    防风疏风以散经络中风邪,驱风外出。古人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用当归、川芎补血活血。两药同用能上行头孕,使诸药能达病所。当归、川芎即为佛手散,用治妇人血虚感寒等证。张锡纯认为,当归“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清·吴谦说:“逐瘀须用佛手散……又名芎归汤,逐瘀血其效如神也。”

    【典型医案】王某,男,53岁,干部。主诉患右侧面瘫l0天。

    10天前右侧面部不适,右眼流泪、闭合不全,继之口角左斜、流涎,不能鼓腮吹气,说话时漏风,食物在右侧颊齿间嵌留。经某医院诊为右面神经炎。用维生素、吗啉胍(病毒灵)及针灸等治疗,效果不显著。因为该患有高血压病,不能用泼尼松(强的松)等激素治疗,故求治于中医。

    见症如上述,脉弦。此证为正虚风邪侵袭面部经脉,经络瘀阻,气血涩滞之证。治以祛风止痉、活络化瘀法。用牵正散加味治疗。

    处方:生黄芪100克,当归29克,地龙l5克,川芎10克,防风20克,羌活l0克,红花l0克,桃仁l0克。水煎成300毫升,每次100毫升。冲服牵正散5克。每天2次,早、晚分服。

    药后3天患侧开始恢复,眼裂变小,额纹、鼻唇沟等渐次出现;11天后右眼已能完全闭合,吃饭时食物不在颊齿间存留;25天已全部恢复,病愈。

    随访3年,未复发。

    【附方】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功用:祛风化痰止痉。主治:中风口眼喁斜。

    佛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川芎。功用:补血活血,理气养血,祛风止痛。主治:血虚诸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肢体经络病证
中医文献面神经麻痹首重治风
跟着“叶天士”学习治疗“痹症”
一个古方,祛风、散寒、除湿,化解各种关节炎、颈椎病,腰腿疼痛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杨艳霞
☆中医中药治疗肩周炎 整理:正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