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4.痘疹(附:斑疹)

 一字金丹 《证治准绳》幼科  集六方。治痘毒及痘疮黑陷倒靥 ,  干枯不起。紫花地丁、蚤休、山  菇。为 细 末。 每 服 一 字 , 开 水  送下。  二仙散 《寿世保元》卷八  引黄宾江方。治痘疮寒战咬牙七  八日, 黑陷 而 不发 , 不 贯 脓, 气欲  绝。穿山 甲 ( 酒 炙 ) 一 两 , 麝 香二  分 ,朱砂 ( 麻黄水煮过 ) 一钱。为细  末 , 每服五七分或一钱 , 以温酒调  下。腹泻者不宜服。  《洞天奥旨》卷八引管勾方。  治一切疔肿恶疮。生矾、黄丹各等  分。临用以三棱针刺血待尽 , 收药  敷之。  二圣散 治痘疗。方见“头  痛·二圣散 ”。 治痧痘咽喉  肿痛。方见“头痛·二圣散 ”。  亦名蓝根散。方见本病证门“蓝  根散”。  二神散 治痘疹伤冷 , 难发难  壮 , 体 寒。方 见“淋 浊 · 二 神 散  ”。  人中白散 治小儿痘疮后  牙龈溃烂。方见“疳证·人中白散  ”。 治 痘 疮 致 牙 疳。方 见  “疳证·人中白散 ”。  人参 丸 治 小 儿 疹子 黑 陷。  方见“惊悸怔忡·人参丸 ”。  人参甘桔汤 治感冒风热 , 火  气熏逼痘疮 , 蕴毒上攻 , 咽喉肿痛 ,  咳嗽失音等证。方见“感冒·人参  甘桔汤”。  儿茶散 《医宗金鉴》卷 五  十九 方。治小儿 麻疹后声哑。硼  砂二钱 , 儿茶五钱。为细末 , 每服  一匙 ,凉开水调下。  《疡 医 大全》卷 二十 四 方。  治下疳。煅铜绿、儿茶各等分。为  细末 ,敷患处。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三  方。治 牙 根肿 痛 , 齿龈 微 赤 有 白  泡。儿茶适量。为细末 , 入冰片少  许 ,吹患处。  三仙散 《张氏医通》卷十 五  方。治痘疔。紫花 地丁、翻 白草、  当归尾。为末 ,水煎服。  三豆饮 亦名三豆 饮子。方  见本病证门“三豆饮子”。  三豆饮子 《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卷十六方。《世医得效方》又名  三豆 饮。治天行 痘疮。刚觉有 此  证 ,预服则不发。赤小豆、黑豆、绿  豆各一升 , 甘草半两。洗净豆 , 入  甘草 , 以水煮熟。食豆饮汁 , 每日  空腹任意服之, 连服七日。疮自不  发矣。 696 痘疹 三画~四画 ]  大无比散 《赤水玄珠》卷二  十八方。治热 毒火甚 , 惊狂 谵语 ,  口渴 引 饮 , 痘 疮 红 紫黑 陷。滑石  (飞 ) 六两 , 甘草一两 , 朱砂 ( 飞 ) 三  钱 ,雄黄 ( 飞 ) 一钱。为细末。三五  岁每服一钱 , 十岁每服二钱。发热  之初 ,用败毒散调之 ; 若现痘后 , 用  灯心汤送下。  大青汤 治 伤寒热病十日  以上 , 汗吐下后诸热不除 , 下痢不  止及发斑者。方见“伤寒·大青汤  ”。 治天行时病 , 壮热头痛 , 疮  如豌豆发遍全身。方见“伤寒·大  青汤 ”。  大青散 治伤寒 发斑。方  见“伤寒·大青散 ”。 治热病  热毒 发斑。方 见“伤寒 · 大 青散  ”。  大黄 散 治 小 儿痘 疹 疮。  方见“黄疸·大黄散 (1 )”。 治  小儿斑 疮 , 大 便壅 滞 , 心 神烦 躁。  方见“黄疸·大黄散 ( 2)”。  万全散 《医学正传》卷八方。  治痘疮出而 不红润。防风、人参、  蝉蜕各等分。为末。每服四钱 , 入  薄荷三叶 , 水煎温服。热而实者加  升麻。  马齿苋散 治 痘痂不落成癍  痕者。方见“妊娠 病 · 马齿 苋散  ”。  马鸣散 《幼幼集成》卷六方。  治小儿 麻疹 后齿龈 溃烂 , 臭气冲  人。蚕蜕 ( 烧存性 ) 二钱五分 , 人中  白( 煅如盐 ) 五钱 , 五倍子、白矾各  二钱。取 白矾 打 碎 , 纳 五 倍 子火  煅 , 以 矾枯 为 度 , 共 为细 末和 匀。  每用先以米泔水漱口 , 取药适量敷  患处。  无比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  方。治小儿麻疹 后牙疳腐烂。黄  牛粪( 煅存性 ) 。为细末 , 入冰片少  许。每用少许吹患处。  元参 升 麻 汤 治 发斑 咽 痛。  方见“温病·元参升麻汤”。  木香 散 治 小 儿 癍后 生 痈。  方见“痢疾·木香散 。”  木通汤 治小儿疮疱出不快 ,  或黑陷。方风“癃闭·木通汤 ”。  五龙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  四方。治 痘毒。黄连、紫草茸、芍  药各 三 钱 , 生 地 黄九 钱。水 煎 浓  汁 ,加水磨犀角汁和匀服。  内消散 《圣济总录》卷 二  十八方。治伤寒热病 , 豌痘疮欲发  而未出。墨 ( 烧去 烟 ) 一 分。用 酒  三合 ,磨令尽 ,顿服之。  《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 七  方。治 瘰 疬。川 芎 一 两 , 白 僵 蚕  (炒 ) 、甘 草 ( 炙 锉 ) 各半 两。为 细  末。每服一钱匕 , 蜜水调下 , 食后  服 ,日三次。  牛李膏 《小儿药证直诀》卷  下方。又名必胜 膏。治疮疹倒 靥  黑陷。牛李子 ( 取汁 ) 。熬成膏 , 每  服皂子大 , 煎杏胶或桃胶汤化下。  牛黄散 治小儿 疮疹。方  见“ 口 唇 舌 病 · 牛 黄 散 ”。  治痘黑陷。方见“口唇舌病·牛  黄散 ”。  升麻汤 治 感受风寒温疫 之  邪 , 斑疮已发未发 , 寒热体痛。方  见“产后病·升麻汤 ”。  升麻散 治小儿疮 疹。方 见  “口唇舌病·升麻散 ”。  化毒汤 《圣济总录》卷 二  十八方。治伤 寒发斑 , 痘疹欲出。 痘疹 四画~五画 697 ]  甘草 ( 微炙 ) 一 两 , 黄连 ( 微炒 ) 一  分。锉如麻豆大 , 每服五钱 匕 , 水  煎温服 ,不拘时候。 《丹溪心法》  卷五方。治痘疮 已发。紫草茸半  两 ,升麻、甘草。为末 , 每服 二钱 ,  加糯米五 十粒煎服。《证治准绳》  又治痘疮未出。  凤龙膏 《医学正传》卷八方。  功能预防痘疮。乌鸡卵一个 , 活地  龙( 细小者 ) 一条。鸡卵开一小窍 ,  入地龙于内 , 以夹皮纸糊窍蒸熟 ,  去地龙 ,与儿食之。每岁立春日食  一枚 , 觉邻 里有 此症 流行 时食一  二枚。  六一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  五方。功能透发 痘疮。治痘疮有  脓。黄 芪 六 钱 , 炙 甘 草 一 钱。为  末。每 服 三 钱 , 水 酒 同 煎 , 温 服。  亦可加橄榄或山药同煎。  玉泉散 《证治准绳》幼科  集四方。治痘 疹 , 一朝即结 焦粒。  犀角三钱, 川芎、黄连各一钱 , 冰片  三分。为细末 , 每服五分 , 甘草煎  汤或糖水调下。  《景 岳 全 书》卷 五 十一 方。  又名一六甘露散。治阳明内热 , 烦  渴头痛 ,二便秘结 , 温疫癍黄 , 及热  痰喘嗽。生石 膏六两 , 甘草 一两。  为末 ,每服一至三钱 , 以新汲水 , 或  热汤 ,或人参煎汤调下。  玉屑膏 《太平圣惠方》卷  十四方。治伤寒热毒发豌痘疹 , 瘥  后满面瘢 痕。玉屑、密陀僧、附子  (生 , 去皮脐 ) 、珊瑚各 二两。为细  末。每用二钱 , 用牛酥调匀 , 夜卧  时涂面 ,次晨以温浆水洗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方。治尿血 , 并五淋砂石 , 疼痛不  可忍。黄芪、人 参各 等分。为末 ,  用大萝 卜切 一指厚、三指 宽四 五  片 ,蜜腌少时 , 蘸蜜炙干 , 如前法炙  令二 两 蜜尽 , 炙 熟勿 令 焦。点 黄  芪、人 参 末 吃 , 以 盐 汤 送 , 不 拘  时候。  甘桔汤 治痘后呕 吐。方 见  “小儿热证·甘桔汤 ”。  甘桔防风汤 《证治准绳》幼  科集六方。治痘疹后余毒未净 , 咽  喉疼痛。桔梗、甘草、防风各等分。  为末 ,每服三钱 ,空腹水煎服。  龙石 散 治 小 儿 疮疹 攻 口。  方见“口唇舌病·龙石散”。  龙脑丸 治 伤寒时疾发豌 豆  疮。方见“咽喉病·龙脑丸 ”。  灭瘢散 亦名韶粉 散。方 见  本病证门“韶粉散”。  灭瘢膏 《太平圣惠方》卷 八  十四方。治小儿伤寒热毒癍疮、痘  疹愈后瘢痕不 消。马齿 苋 ( 取汁 )  一升 ,猪脂 ( 熬 ) 一 ( 三 ) 两。和匀熬  膏 ,涂瘢痕上。  归茸汤 《寿世保元》卷八方。  治痘疮, 痘出灰白 , 顶平不起 , 或陷  伏者。嫩鹿茸 ( 酥 炙 ) 、当归身 ( 酒  洗) 。为末 ,每服五钱 ,酒煎温服。  四圣珍珠散 《幼幼集成》卷  五方。治痘疔。油头 发 ( 烧 灰 ) 一  握 ,海蚌珠 (为末 ) 七粒 , 新豌豆、新  绿豆( 烧 灰存性 ) 各 四十九粒。为  末 ,用胭脂取汁 , 和末调匀 , 用针挑  破其疔 , 纳药于中 , 更以胭 脂汁涂  四周。其疮色 回者顺 , 其色不回、  反添黑陷者逆。  四妙汤 《圣济总录》卷一 百  六十九方。《普济本事 方》又名 捻  金散。治小儿麸疹、痘疮欲出 , 浑 698 痘疹 五画~六画 ]  身壮热 , 情绪不 乐 , 不 思饮食。紫  草、升 麻、糯 米各 一两 , 生甘 草一  分。为末 , 每服二钱匕 , 水煎温服 ,  日二次。  四味散 治小 儿疮疹欲出不  畅。方见“咳嗽·四味散 ”。  仙灵脾散 治小儿痘疹入眼。  方见“眼病·仙灵脾散 ”。  白龙散 治小儿痘疮, 全身溃  烂。方见“眼病·白龙散 ”。  白芷膏 《太平圣惠方》卷  十四方。功能除 瘢痕。治伤寒痘  疮瘥后 , 瘢痕不 消。白芷一 两 , 当  归一两 , 鸡屎白 五两。为末 , 以猪  脂七两、麻油三两煎至白芷色黄 ,  去渣 , 纳鸡屎白搅和煎如膏 , 入瓷  器内盛 ,每日摩瘢痕上。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方。  治小 儿 囟 门虚 肿 , 鼻塞 不 通。白  芷、细辛、木通、当归各半两。为细  末 , 加羊髓四两同入铫内 , 慢火熬  膏 ,候白芷成赤黄色 , 绞去渣 , 贮瓷  器中。敷 儿囟 上 及 纳鼻 中 , 日三  四次。  白花蛇散 《证治准绳》幼科  集六 方。治 小 儿痘 疹 黑 陷倒 伏。  白花蛇 ( 连骨炙干 ) 一两 , 丁香二十  个。为细末。每服五分或二分 , 以  热酒送下。以黑陷转红为效。  白虎汤 治痘疱、麸疹、斑疮  等。方见“伤寒·白虎汤 ”。  白蔹膏 治伤寒豌豆疮瘥后 ,  满面疮 瘢久 不 没。方 见“痰 核瘰  疬·白蔹膏 ”。  白螺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  方。治 痘 疮 湿 而 不 收。白 螺 壳  (煅 )。为细末 ,糁湿疮处。  瓜蒌散 《类编朱氏集验医  方》卷十 一 方。治 痘 疹 欲 出。瓜  蒌、贝母、荆芥。为细末 , 入紫草同  煎 ,连三服。  《医方类聚》卷一百七十 七  引《外科 集验方》方。治痈疽未 成  已破 , 或已成脓自出。瓜蒌 ( 和 椒  炒 ,碎 )、蜀椒二十粒 , 甘草三五寸 ,  乳香( 如 皂子大 ) 五 粒。上药以 无  灰酒三碗煮取一碗 ,去渣温服。  玄参升麻汤 治热毒在胃 , 发  斑如 锦 纹 , 甚 则 烦躁 谵 语。方 见  “伤寒·玄参升麻汤”。  必胜汤 《圣济总录》卷一 百  六十 九方。功能 透肌解毒。疮 疹  已出 , 或疮疹将出 , 未能匀遍。牛  蒡子 ( 炒熟 ) 不 拘多少。为末。每  服二钱匕 , 入荆芥穗 , 水煎温服, 日  三次。  必胜膏 《幼幼集成》卷 六  方。治痘痈初肿未脓。马齿苋 ( 取  汁) 、猪脂 ( 熬 )、蜂蜜各等分。上药  同于砂锅内熬成膏。厚涂痈肿上。  亦名牛李膏。方见本病证门“牛  李膏”。  发毒散 《圣济总录》卷一 百  六十 九方。治小 儿疮疹出迟。地  龙( 去土 ) 、防风 ( 去叉 ) 各等分。为  细末。每服一字匕, 用酒水各少许  调下 ,不拘时候。  丝瓜汤 《医学正传》卷八方。  治痘疮。苦丝瓜 (连皮子烧存性为  末) 不拘多少。每服一抄 , 时时 用  米汤调服 , 或以紫草汤调服。  地龙酒 《张氏医通》卷十 五  方。治血热毒 盛 , 痘 疮黑陷不起。  活地龙五七条。同荸芥捣绞 , 入酒  浆少许, 炖热服之。  地黄 膏 治 痘 疹。 方 见“眼 痘疹 六画 699 ]  病·地黄膏 ”。  朴硝膏 《太平圣惠方》卷  十四方。功能去 瘢痕。治伤寒豌  痘疮初愈 , 瘢痕未消。川朴硝 ( 研 )  一两 ,猪胆 ( 用汁 ) 二枚或一枚。上  药相和调为膏 , 摩疮瘢上 , 勿令动  着 ,任痂自落。  《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一  方。治小儿赤眼。朴硝 ( 烧 干 ) 一  分 ,黄连 ( 去须 ) 三分。为末 , 绵裹  以乳汁浸之 , 点眼。  再苏散 《圣济总录》卷一百  六十九方。治小儿疹子毒气入里 ,  疮色变黑。白矾 ( 熬枯 ) 、地龙 ( 炒 )  各一分。为细末 , 每服半钱 匕 , 用  猪尾 上血 同水 少许调 下 , 不拘  时服。  百祥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  下方。又名南阳 丸。治 疮疹倒靥  黑陷。红芽大戟不拘多少。阴干 ,  浆水浸软, 去骨 , 曝晒干 , 复入浆汁  中煮令汁尽 , 焙干为末 ; 水丸如粟  米大。每服一二十丸 , 研赤脂麻汤  下 ,不拘时候。吐利为度。  夺命煎 《圣济总录》卷一百  六十九方。治小儿疮疹, 毒气出不  畅 ,及触犯秽气色黑。牛蒡子 ( 黑  熟者 ) 不 拘多 少。用 八 月九 月采  者 ,沙盆内研 , 生绢绞取汁 , 慢火熬  成煎 , 盛在瓷器 内 , 勿 令透风。煎  杏胶汤 , 化一皂子大服之 , 如人行  二十里更进一服。  当归 丸 治 癍 疹。方 见“痢  疾·当归丸 ”。  回阳汤 亦 名回阳 酒。方见  本病证门“回阳酒”。  回阳酒 《万病回春》卷七方。  《寿世保元》又名回阳 汤。治痘八  九日 ,属虚寒 , 色光白如水泡 , 顶陷  根白 , 痒 塌 寒 战 者。 鹿 茸 ( 酥 炙  焙) 、附子 (面裹煨 , 去皮 ) 、黄芪、当  归( 酒洗 )。为末 , 以酒煎服。兼有  痰嗽加胆南星。  竹叶汤 《圣济总录》卷 二  十八方。治伤寒时气发疮如豌豆 ,  烦闷。苦竹 叶 ( 切 ) 、小麦 各二两 ,  石膏 ( 碎 ) 三两。为末。每服五 钱  匕 ,水煎温服 ,不拘时候。  《圣 济 总录》卷 六十 一 方。  治走马黄 , 眼黄面赤 , 狂言骂詈, 怒  目高声 , 坐卧不安 , 发即狂走。竹  叶 ( 细 切 ) 一 握 , 小 麦 二 合 , 生 姜  (切 ) 一 两 , 白 马 通一 合。以 水 三  盏 ,先煮麦取二盏 , 去麦下竹叶、生  姜 ,煎至一盏半 , 去渣 , 入白马通和  匀 ,温服 ,日二次。  《鸡 峰 普济 方》卷十 七 方。  治奔跑 喘乏 即饮冷 水 , 致 上气 发  热。竹叶三两 , 橘皮六钱。水煎温  服 ,不拘时候。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 十  七方。治妊娠烦闷。防风 ( 去叉 )、  黄芩、麦门冬 ( 去心 ) 各三两 , 白茯  苓四两。为末 , 每服四钱 , 加竹叶  十数片, 水煎温服。《济阴纲目》又  治妊娠心惊胆怯。  《圣济总录》卷一百零 三  方。治眼暴赤肿痛。柴胡 ( 去苗 )、  蛇含 ( 去根 ) 各二两 , 黄连 ( 去须 )、  细辛 ( 去苗叶 ) 各一两。为末。每  服五钱匕 , 入竹叶七片 , 水煎去渣 ,  入芒硝一字 , 食后温服。如利去芒  硝。 《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八方。  治时气病后目赤涩痛。黄芩 ( 去黑  心) 、黄连 ( 去须 ) 各一两 , 升麻一两  半 ,炙甘草半两。为末。每服五钱 700 痘疹 六画~七画 ]  匕 ,入竹叶十片 , 水煎去渣 , 入芒硝  半钱 匕 , 温服。如 入行 五 里 许再  服 ,通利即止。  竹沥汤 治小儿壮热隐疹 , 已  服丸药不消。方见“中风·竹沥汤  ”。  竹沥葛根汤 《幼幼新书》卷  十四方。治壮热 发疹。竹沥一升  二合 ,葛根 ( 取生汁 ) 五合 , 牛黄 ( 为  末) 三黑豆许。上药和匀 , 未满月  儿服半合, 四五岁儿分作四服。  灯心汤 治痘疮出后烦喘 , 小  便不利。方见“淋浊·灯心汤 ”。  羊子肝散 治疮疹入目成翳。  方见“眼病·羊子肝散 ”。  冲和散 《圣济总录》卷一  百六十九方。治小儿癍疮后热躁。  白药子、炙 甘草 各一分 , 雄黄 ( 醋  淬) 一钱。为细末 , 每服半钱匕 , 以  蜜汤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二  方。治寒温不节 , 将理失宜 , 乍暖  脱衣 ,盛热饮冷 , 坐卧当风 , 致身体  沉重 ,肢节酸疼 , 项背拘急 , 头目不  清 , 鼻 塞声 重 , 伸 欠泪 出 , 气 壅上  盛 , 咽 干不 利 , 胸 膈凝 滞 , 饮 食不  进。苍术六两 , 荆芥穗三两 , 甘草  一两二钱 半。为末 , 每服三 钱 , 水  煎热服 , 不拘时候。《杂病源流犀  烛》治四时感冒风寒。  决明 散 治 小 儿 痘疹 入 眼。  方见“眼病·决明散 ”。  安神丸 《幼幼集成》卷六方。  治痘后余热未除 , 神昏妄语。牛黄  五分 ,黄连 (炒 ) 三钱 , 当归身、黑栀  子各二钱五分。为细末, 用猪心血  丸如绿豆大 , 朱砂为衣。每服五七  丸 ,以灯心汤送下。  导赤 散 治 麻疹 已 出 , 谵  语 ,小便闭塞。方见“小儿热证 ·  导赤散 ”。 治小儿疮 疹, 咽 喉  疼痛。方见“小儿 热证 · 导 赤 散  ”。  阴阳 散 治 小 儿 痘后 口 疮。  方见“口唇舌病·阴阳散”。  如圣 汤 治 疮 疹 毒攻 咽 喉。  方见“咽喉病·如圣汤 ”。  麦冬导赤散 《幼幼集成》卷  五方。治痘疹搐搦后 , 心烦啼叫不  宁。木通、麦冬、黑栀 仁、生甘草。  灯心为引 , 水煎服。  麦灵丹 治 小儿痘疹余毒 未  尽。方见“痈疽·麦灵丹”。  攻毒汤 《张氏医通》卷十 五  方。治痘出不快 , 伏陷倒靥 , 大便  实。鳝鱼头、丹雄鸡头、鲜 笋尖各  三五 枚。入生 姜 三 五片 , 淡 水 煮  熟 ,再加 酒酿少许。令儿先饮汁 ,  次食鸡冠、笋尖 ,余俱不用。  豆皮饮子 《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卷十六方。治小 儿痘疮入眼 ,  生翳。绿豆皮、白菊花、谷精草 ( 去  根) 各等分。为末 , 每服一大钱 , 入  干柿一个、粟米泔一盏合煎 , 以泔  尽为度, 取柿去核服, 日三次。  辰砂散 功能解痘 毒。治 痘  证。方见“癫狂痫·辰砂散 ”。  何号周天散 《痘疹金镜录》  卷下方。《张氏医通》又名周天散。  治痘黑陷 , 项强目直发搐。腹胀喘  急。蝉 蜕 五 钱 , 地 龙 一 两。为 细  末 ,每用适量 , 乳香煎汤调下。《张  氏医通》地龙用二两 , 每服 半钱至  一钱 ,昼三夜一服。  谷精散 《张氏医通》卷十 五  方。治癍疮入目生翳。谷精草、猪 痘疹 七画~九画 701 ]  蹄腿( 酥炙 ,另为末 ) 、蝉蜕、白菊花  (去蒂 ) 各等分。为细末 , 每服二三  钱 ,食后以米泔煎汤调下。  阿胶汤 治 伤寒发 斑。方见  “伤寒·阿胶汤 ”。  青黛散 治小儿 癍疮、麻疹、  痘疮。方见“齿病·青黛散 ”。  枣变百祥丸 亦名枣发百焙  丸。方见本病证门“枣发百焙丸”。  枣发百焙丸 《素问病机气宜  保命集》卷下方。《张氏医通》、《幼  幼集成》又名枣变百祥丸。治癍疹  大便秘结。大戟 ( 去骨 ) 一两 , 大枣  (去核 ) 三个。用水一碗煎药 , 以水  尽为度 ,去大戟 , 将枣焙干和为丸。  服用量从少至大 , 以利为度。《张  氏医通》又治痘疮黑陷 , 以紫草汤  或木香汤下。《幼幼集 成》兼治小  便秘 ,烦躁闷乱 ,喘急舌黑。  败毒汤 《圣济总录》卷一  百六十九方。治小儿癍疮 , 毒气不  快。紫草、板蓝 根各 半两。为末。  每服二钱匕 , 水煎温服 , 日二次。  《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一  方。治 小 儿 风 热 眼 赤 痛。 大 黄  (锉、麸炒 )、朴硝 ( 别研 )、甘草 ( 炙、  锉) 各二两 , 陈皮 ( 去白 , 焙 ) 三两。  为末 ,每服一钱匕 , 入薄荷三叶 , 水  煎食后 服。量儿 大小加 减。无薄  荷 ,入乳香亦得。  周天 散 亦 名 何 号周 天 散。  方见本病证门“何号周天散”。  油饮子 《医学正传》卷八方。  功能预 防痘疮。真麻油 一斤。每  用适量 ,逐日饮尽。  定中汤 《寿世保元》卷八方。  功能解毒。治痘出九 日、十 日 , 腹  泻。黄土一大块。碗盛开水泡 , 盖  碗少倾出用 , 如冷则以热水烫热 ,  入雄黄末一钱、朱砂末五分和匀 ,  取黄土汤二盏 , 稍加沙糖 , 温服。  玳瑁 散 《旅舍 备 要方》方。  治小儿疮疹 , 热毒内攻 , 色紫黑, 疹  出不畅。生玳瑁 ( 水磨浓汁 ) 一合 ,  猪心血一皂子大。上药和匀 , 以  浓煎紫草汤调服。  珍珠人牙散 《张氏医通》卷  十五方。治痘疮毒伏心肾 , 黑陷神  昏。人牙 ( 煅 ) 五钱 , 珍珠 一钱 , 血  竭五分。为细末。每服四五分 , 酒  浆调服。  胡荽汤 《圣济总录》卷二 十  八方。治 伤寒 发 豌 痘疮 , 四 边 赤  肿。胡荽一握 , 生地黄一两。细切  绞汁 ,每服一盏许 ,空腹顿服。  胡荽酒 《太平圣惠方》卷 八  十四方。治 小 儿痘 疹 出而 不 畅。  胡荽( 细切 ) 三两。煎酒令沸 , 沃胡  荽 , 以物 合 定 , 不 令气 出 , 候 冷 去  渣 , 微微从项以下喷背膂、胸腹及  脚令遍, 勿喷于面。  柳絮 散 治 小 儿 癍疮 入 眼。  方见“诸疮·柳絮散 ”。  威灵龙脑散 《赤水玄珠》卷  二十 八方。治痘 疮黑陷。威灵 仙  (炒 , 为末 ) 一钱 , 冰 片一分。为 细  末 ,温水调下。  南朱散 《圣济总录》卷一 百  六十 九 方。治 小 儿 发癍 , 癍 毒 不  退。赤豆 ( 炒 )、槐 花 ( 炒 ) 各二钱 ,  麝香 ( 研 ) 少许。为细末。每服 一  字匕 ,温酒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南阳丸 亦名百祥 丸。方 见  本病证门“百祥丸”。  保元化滞汤 《医林改错》卷  下方。治痘五六日后痢疾 , 或白或 702 痘疹 九画~十画 ]  红 ,或红白相杂。黄芪 ( 开水泡 ) 一  两 ,滑石 ( 末 ) 一两。水煎服 , 晚服  可加白沙糖五钱。  保元汤 治 小儿痘疹形气  不足 , 应出不出 , 无表 里症者。方  见“惊风惊痫·保元汤 ”。 治  痘痈 脓 出 清稀 , 久 而不 敛。方见  “惊风惊痫·保元汤 ”。  保生散 治痘疮 , 气血 俱虚 ,  痘色灰白 , 不灌脓回浆。方见“脐  风脐疾·保生散 ”。  复明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  方。治 大 人小 儿 癍 疮入 眼 , 生翳  膜 ,或眼睛高出而未拈损。草龙胆  (去芦头 ) 、麻黄 ( 去节 ) 各等分。为  细末 , 每服三钱 , 炙鼠肝香熟蘸药  食之 , 食后服 , 日二次。服五六日  后白睛、翳膜皆粉红色 , 自觉痒涩 ,  不得揉眼 , 频用盐汤洗之。量儿大  小加减。不食鼠肝者 , 可用第二次  淘米泔水调药下。  胎兔丸 《审视瑶函》卷四方。  治小儿痘疮后余毒入眼 ,致一目或  二目黑珠凸出 , 翳膜遮睛 , 红肿赤  痛 ,目眵流泪。胎兔 ( 去毛洗净 , 瓦  上焙干为末 ) 一两二钱 , 蔓荆子 ( 去  膜晒干为末 )、菊花 ( 去梗叶晒干为  末) 各一两。上药以蜜和丸 , 量儿  大小取药, 以开水送下。  独圣 散 治 小 儿 痘出 不 爽。  方见“破伤风·独圣散 ”。  活血散 《癍 论萃英》方。治  痘疮出而不快 , 或胀痛。白芍药一  钱。为末 , 温酒调下。止痛以温水  调下。《类编朱氏集验 医方》谓本  方大能活血 , 治痘疮欲出烦躁。  神应膏 《疡医大全》卷三十  三方。功能防止 痘疮入 目。黄柏  一两 ,甘草四两 , 绿豆粉一两五钱 ,  红花二两。为细末 , 入胭脂汁、蜂  蜜调匀, 涂眼眶四畔痘上。  神验散 治小儿疮色黑 , 及出  不快。方见“痈疽·神验散 ”。  神验稀痘丹 《疡医大全》卷  三十 三方。功能 预防痘疮。丝 瓜  蒂( 烧存性 ) 五钱 , 西牛黄一钱 , 朱  砂七 分 , 蟾 酥 ( 乳 化 ) 二 钱。为 细  末。一岁一分 ,砂糖汤调服。  退翳散 治内外翳障 , 或疮疹  后余 毒不 散。方见“眼 病 · 退 翳  散”。  蚕蜕散 《幼幼集成》卷六方。  治小儿 痘后 走 马牙 疳。蚕 蜕 ( 烧  灰) 一钱 , 枯矾、五倍子 各二钱 , 人  中白( 煅 ) 二钱。为细末 , 每用先洗  净患处, 取药适量敷患处。  莱菔子丸 治痘疹后虚胀 , 面  唇色白 , 四肢冷。方见“咳嗽· 莱  菔子丸 ”。  真珠散 治癍疮、疮 疹入目 ,  目翳。方见“眼病·真珠散 ”。  栝蒌子膏 《太平圣惠方》卷  十四方。治伤寒豌痘疮愈后瘢 痕  肿赤不消。栝蒌仁 ( 研膏 ) 一升 , 白  石脂( 为末 ) 一两 , 麝香 ( 为细末 ) 一  分 ,雄雀粪 ( 为细末 ) 半两。上药研  令匀 ,以 菟丝子苗自然汁调成膏。  睡前先煎葱白汤洗面 , 后涂药 , 次  日以水洗去。  透关散 治小儿癍疮初发 , 眼  涩痛 羞明。方 见“咽喉 病 · 透 关  散”。  透肌汤 《证治准绳》幼科 集  四方。治 痘 出 不 畅。紫 草、白 芍  药、升麻、秫米粉 ( 炒 ) 各半两。水  煎服。 痘疹 十画~十一画 703 ]  透肌散 《医学正传》卷八方。  治痘疮。紫草茸、升麻、甘草各一  钱。为末 , 水煎服。《证治准绳》治  小儿痘疹不透。  射干鼠粘子汤 《重订瑞竹堂  经验方·小儿门》方。治小儿疮疹  壮热 ,大便坚实 , 或口舌生疮 , 咽喉  肿痛。牛蒡子 ( 炒 ) 四两 , 炙甘草、  升麻、射干各一 两。为末 , 每服三  钱 ,水煎温服。  消毒饮 治痘疹咽痛 , 痘起  迟缓。方见“疥癣 · 消 毒饮 ”。  治风寒所冲 , 麻毒内攻 , 致麻疹  既出, 一 日 又 隐 没 者。方 见“疥  癣·消毒饮 。”  浮萍丸 治小儿疮子不出 , 烦  闷惊悸。方见“消渴·浮萍丸 ”。  浮萍散 《证治准绳》幼科集  六方。治 小儿 痘 疹 入眼 , 痛 不可  忍。浮萍 ( 为末 ) 一 至 二钱 , 羊肝  (切碎 ) 半片。取羊 肝以水半盏相  和 ,绞取汁 ,调浮萍服。  通神 散 治 小 儿 疮痘 黑 陷。  方见“中风·通神散 ”。  黄土 汤 《旅舍 备 要方》方。  治赤疹瘙痒 , 烦躁 昏闷。伏 龙肝。  为细末。每服二钱 , 以生姜、蜜水  调下。  黄连汤 治伤 寒热病发豌豆  疮。方见“温病·黄连汤 ”。  黄连饮子 《太平圣惠方》  卷十方。治伤寒毒气未散 , 发为痘  疮。黄连一两 , 糯米一合 , 寒水石  三两。为末 , 水煎温服 , 日二次 , 不  拘时候。  《太 平 圣 惠方》卷 十九 方。  治热病下痢无度 , 烦愤不安。黄连  (微炒 ) 一 两 , 栀子 仁 ( 捣 碎 ) 二十  枚 ,豉二合 , 薤白 ( 切 ) 二合。为末 ,  水煎温服 , 日二次 ,不拘时。  黄金散 治 小儿痘疮后目 生  翳膜。方见“口唇舌病·黄金散”。  黄药散 《太平圣惠方》卷  三十三方。治癍疮入目。黄药、木  香各一两 , 川大黄 ( 锉 ) 三两。为细  末 ,每用时以浆水调为膏 , 摊绢上 ,  贴上 下 眼 睑 , 干 即 易 之。 不 得  入眼。  《圣 济 总录》卷 六十 八 方。  治吐血。黄药子、防己各等分。为  细末 , 每 用 一 钱 匕 , 以 煎 小 麦 汤  调下。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治  鼻衄不止。黄药子一两。为细末 ,  每服二钱匕 , 以煎阿胶汤调下。良  久以凉水调生面一匙投之。  黄柏膏 《太平圣惠方》卷  八十四方。治小儿疹痘已出 , 防其  上面。黄柏一两 , 绿豆一两半 , 生  甘草四两。为细末, 用生麻油调如  薄膏 , 厚 涂 于耳 前、眼 眶 , 日 三 五  遍。《圣济总录》又治疮疹将发 , 防  痘上面。《寿世保元》多红花一味。  《圣济总录》卷一百零 四  方。治眼 暴 赤 涩 痛。黄 柏 ( 去 粗  皮) 、蛇蜕 ( 微妙 ) 各一两。为细末 ,  以醋浆 水煎 至稀稠 似乳 , 用绵 滤  过 , 待冷收瓷器中 , 每用少 许点眼  大眦。 《圣济总录》卷一百十 一  方。治风热冲眼 , 多生眵 。黄柏  (去粗皮锉 ) 一两 , 蕤仁半两 , 大枣  (劈 ) 三枚。为细末 , 去渣 取清汁 ,  贮净瓷器中。每用少许点眼 , 日三  五次。  捻金散 亦名四妙 汤。方 见  本病证门“四妙汤”。 704 痘疹 十一画~十二画 ]  蛇蜕散 《小儿药证直诀》  引《董氏 小儿 癍疹备 急方 论》方。  治小儿 癍疮 入目 , 翳 膜侵 睛成珠  子。马勃一两 , 皂荚子二七 个 , 蛇  蜕皮一条。上药入罐 , 以泥封烧令  不出烟存性 , 研为 末。每用 一钱 ,  以温水调下 , 食后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六  方。治疔肿。蛇蜕 皮 ( 白色 ) 一两  半 ,露蜂房半两 , 乱发 ( 炒 ) 鸡子大。  为末 , 于熨斗内 烧灰 , 为细末。每  服二钱匕 , 空腹米饮调下 , 盖被令  出汗。  《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  二方。治咽喉肿痛 , 咽物不得。蛇  蜕皮 ( 烧令烟尽 ) 一条 , 马勃一分。  为细末 , 每服一钱匕 , 以绵裹含口  中 ,徐徐咽津。 《圣济总录》卷一  百二十三方。治尸虫上蚀咽喉疼  痛。蛇蜕皮、白梅肉、生甘草各一  分 ,牛蒡子 (炒 ) 半两 , 每服一钱匕 ,  以水浸润 , 于口中含化咽津 , 不拘  时候。  猪肠汤 治伤寒五六日斑出。  方见“伤寒·猪肠汤”。  猪尾膏 《张氏医通》卷十五  方。治痘倒靥 , 心神不宁。朱砂一  钱 ,冰片少许。为细末 , 于小猪尾  尖上刺血数滴 , 同研成膏 , 分作三  五服 ,以木香汤化下。  密蒙花散 《太平圣惠方》卷  八十四方。治小儿痘疹入眼 , 及无  辜气 入 眼。密 蒙 花 一钱 半 , 青葙  子、决明子、车前子各 半钱。为细  末 , 和 匀 , 用 羊肝 一大 片 , 切 破纳  药 ,以湿纸裹煨令熟 , 空腹晨服 , 量  力食之。  雄黄散 治小儿因痘疮 , 牙龈  生疳 蚀疮。方 见“诸疮 · 雄 黄 散  ”。  紫双 丸 治 小 儿 夏热 发 疹。  方见“惊风惊痫·紫双丸”。  紫金 散 治 痘 疮 出之 不 畅。  方见“口唇舌病·紫金散 ”。  紫草饮 治痘疹、斑疹。方见  “紫草饮 ”。  紫草饮子 《太平 圣惠 方》卷  八十四方。治痘 疹 欲 发 , 面 与 四  肢色俱 赤 , 壮热 头痛 , 腰 背疼 , 足  多厥冷 , 眼睛发 黄 , 小 便 赤少 , 大  便秘结 , 脉多洪数 , 绝大不 定。紫  草二两。为末 , 以开水泡 , 以物盖  定 , 勿令气 出。量儿 大 小温 服 半  合至 一 合。服 此 药 后 疮 子 虽 出  亦轻。  紫草散 治小儿疮疹出不快。  方见“癃闭·紫草散 ”。  紫雪汤 《圣济总录》卷一 百  六十 九方。治小 儿疮疹倒靥。紫  草茸、地龙 ( 去土 ) 等分。为末。每  服二钱匕 , 水酒同煎温服。  蛤粉散 《圣济总录》卷 一  百八十一方。治小儿痘疮入眼 , 生  青膜 翳 晕。蛤 粉 一 分 , 炙 甘 草 一  握。为细末 , 和匀 , 每服一钱匕 , 以  冷开水调下 , 不拘时候。  《外科正宗》卷四方。治  黄水疮。蛤粉、石膏 ( 煅 ) 各一两 ,  轻粉、黄 柏 ( 生研 ) 各五 钱。为 细  末 , 每用适量 , 以凉开水或麻油调  涂疮 上。 《洞 天 奥 旨》卷 十 三  方。治汗 淅 疮。蛤 粉 五 钱 , 滑 石  ( 末 ) 五钱。上药 相和 , 每用适 量  敷疮上。  滑相散 《疡医大全》卷三 十  三方。治痘疹 , 小便不通。木通三 痘疹 十二画~十六画 705 ]  分 ,赤茯苓七分 , 泽泻五钱 , 灯心二  十根。水煎服。  犀角汤 治伤寒热毒气盛 , 发  疮如豌豆。方见“伤寒·犀角汤  ”。  犀羚散 《寿世保元》卷八引  吴竺阳方。治痘疮紫黑干枯 , 身热  如火炙。犀角、羚羊角。上药于冷  水中研磨服。泻者勿用。  蓝根散 《小儿药证直诀》附  《阎氏小儿 方论》方。治疮疹出而  不快 , 及倒陷。板蓝根一两 , 甘草  (锉炒 ) 三分。为细末 , 每服半钱或  一钱 ,取雄鸡冠血二滴、温酒少许 ,  食后调下。  楝实膏 《圣济总录》卷一 百  六十九方。功能除瘢痕。治小儿  疹痘出后 , 遗留瘢痕。川楝子 ( 去  核炒 ) 、槐角各 一两。上 药拍 碎 ,  用猪脂、鹅脂 各四两 煎之 , 去 渣 ,  入瓷 盒 中 候 凝。涂 瘢 痕 上 , 日  二次。  槐白皮汤 治 小儿未满百日  患痘疮。方见“肛痔病·槐白皮汤  ”。  槐花散 治癍疮 , 余热 不退。  方见“呕吐呃逆·槐花散 ”。  鼠粘子汤 《证治准绳》幼  科集四方。治小儿痘疮欲出未透 ,  热攻咽喉 , 目赤心烦。牛蒡子 ( 炒 )  四两 ,甘草、荆芥穗各一两 , 防风半  两。为细末 , 以开水点 服。 《幼  幼集成》卷六 方。治 麻 疹咽 喉疼  痛 ,饮食艰难。牛蒡子 ( 炒 )、升麻、  鲜射干、生甘草。灯心为引 , 水煎  热服。  解热丸 《圣济总录》卷一百  六十九 方。治小 儿出疮 疹。甘草  (生锉 )、铁粉 ( 研 ) 、青黛 ( 研 ) 各半  两。为细末 , 研匀 , 蜜丸如芡实大。  每服一丸 , 以开水化下。  溺白散 《医宗金鉴》卷六 十  五方。治走马牙疳之属于痘疹 余  毒者。人 中白 ( 煅 ) 五 钱 , 白 霜 梅  (存性烧 )、枯矾各 三钱。为细末 ,  先用韭根、松罗茶煎成浓汁 , 净洗  患处 , 去净腐肉 , 见渗出鲜 血再敷  此药 , 日三次。若烂至咽喉 , 以芦  筒吹之。  蝉壳汤 《圣济总录》卷一 百  八十一方。治小儿疮疹入眼成 翳  膜。蝉壳、羊肝。为细 末, 每服 二  钱匕 ,以羊肝汤调下, 日三服。  蝉菊 散 《类 编 朱氏 集 验 医  方》卷九方。治癍疮入眼 , 或病 后  生障 翳。蝉 蜕 ( 洗 ) 、白 菊 花 各 等  分。为末 , 每服二钱 , 入蜜 少许同  煎 ,食后服。量儿大小加减。  韶粉散 《证治准绳》幼科 集  五方。又名灭瘢 散。治痘疮才 愈  而毒气未尽 , 疮痂虽落 , 其瘢仍暗 ,  或凹凸肉起。韶粉 ( 即铅粉 ) 一两 ,  轻粉一钱。为细末, 猪骨髓熬熟调  成膏 ,每用适量涂瘢上。  澄泉散 《证治准绳》幼科集  五方。治痘 中板 黄。黄 芪 , 当归 ,  红花。上药和 酒入坛 , 密封煮之。  另用蝉蜕、金丸 ( 即雄鸡尾 后硬石  子) 为细末 ,以药酒调服。  橘皮茱连散 《张氏医通》卷  十五方。治痘 疮初起 , 干呕而哕。  橘皮六钱 ,吴茱萸三钱 , 黄连 ( 同吴  茱萸 炒 ) 一 两, 竹 茹 一团。为 末。  每服一钱 , 水煎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治麻痧初编清凌德卷一
蝉蜕
《证治准绳》卷八十七
《寿世保元》痘疮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卷五百九
文堂集验方-卷三-儿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