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孕证1

一.肾虚型:

 1.肾阳虚证: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见月经稀发甚则闭经。全身症状:面色晦暗,腰痠腿软,性欲淡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毓麟珠或温肾丸

 2.肾阴虚证:婚久不孕,月经前期量少或月经后期量少,色红无块。全身症状:形体消瘦,腰痠,头晕目花,耳鸣,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养精种玉汤或清骨滋肾汤


二.肝郁型:婚久不孕,经行双乳小腹胀痛,周期先后不定,经血夹块。全身症状:情志抑不畅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质黯红脉弦。开郁种玉汤或疏肝解郁汤


 经前有胸闷乳胀等症状者,十有六七兼有不孕症。治疗药物


三.痰湿型:婚久不孕,经行后期,量少或闭经,带多质稠。全身症状:面色苍白,形体肥胖,头晕心悸,呕恶胸闷,苔白腻脉滑数。启宫丸或加味补中益气丸


四.血瘀型:婚久不孕,月经后期,经量多少不一,色紫夹块,经行腹痛。全身症状:小腹作痛不舒或腰骶骨疼痛,拒按,舌质或紫脉涩。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现代研究报道]
研究不孕症的现代报道,占妇产科疾病之首.近十多年来对不孕症的广泛深入研究,不但促进了本学科学术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相关男性病学的兴起和发展。对不孕症的研究,更突出了妇产科学研究生殖健康为中心的学术特色.现将不孕症的现代研究报道分“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简述如下: ’
(一)理论研究
1.病证名称与定义 不孕之名及其时间界定最早见于古老的<周易》“妇三岁不孕”.一直沿用至80年代中期。不孕之名及其病机在中医古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关于不孕年限的规定,各国有争异。1984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将不孕症标准定为婚后2年未孕,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1990年修订为1年,但大多仍认为2年较适宜而采用。对于年龄在30岁以上,婚后1年一直同居,性生活正常者,也可诊断不孕症.应作有关检查.
2.病因病机 不孕原因复杂.夫妇双方各占40%"--50%,尚有5%一10%原因不明。重点是:
(1)情志因素:历代医家均重视。研究认为:不孕妇女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境,据估计,全球至少有5 000万以上的不孕患者中20%与心理因素有关。夏桂成教授研究发现:不孕患者的人格特征具有神经质的倾向。李广文教授研究认为情志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排卵功能,也会影响性感.
(2)危险因素:人工流产手术或药物人流均有发生不孕的危险因素。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炎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终主要是输卵管功能障碍而不孕。邹淑华报道168例继发不孕症中,曾行人工流产占112例,占66.6%,何少山教授认为人工流产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是因为胞宫留瘀、胞宫虚损和心理冲击三方面的相互影响。朱鸿雁则认为胞宫直接受到损伤,耗伤气血,损伤冲任而影响受孕.
(3)病机学说的研究:60年代已认为多与阴阳失调,气滞血瘀有关。刘奉五认为主要由肾气不足、精血少、胞宫虚寒、阴虚血热、肝郁气滞、冲任气血失调所致;罗元恺认为肾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痰湿内阻是导致不孕的原因;韩百灵认为不孕症的发生原因有四:一是肾气损伤,阴精不化,膏脂不生,阴阳互不平衡而不孕;二是脾失运化,气血不生,胞脉失养而不孕;三是肝失条达,疏泄失司,胞脉失畅而不孕;四是六淫七情,损伤冲任,宿积淹留而不孕.但不孕的重点在肾肝脾三脏,认为三脏是生化精血之源泉,是妊育之根本,祝石等分析贲子明治疗335例不孕症,认为其病机有:胞宫实热,胞宫寒实、心脾气伤、痰湿、肝郁、肾阴虚损、瘀血七个方面。根据全国研究的综合审定,1995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把不孕症的证候分类为:肾阳亏虚、肾阴亏虚、肝气郁结、瘀滞胞宫、痰湿内阻五个方面进行规范。并同时规范了不孕症的疗效标准。
3.相对与绝对不孕症的概念 不孕症有相对不孕和绝对不孕之分。绝对不孕是指有先天或后天解剖生理上的缺陷,经过治疗不能怀孕,非药物所能奏效者。如“阴阳人”、“五不女”等;相对性不孕是指因某种病理因素影响受孕.如该病因得到纠正治疗后,仍有受孕可能者,多指功能性和部分器质性所致的不孕症。在过去的20~30年间,我国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尤新技术的发展迅速,过去认为不可能妊娠的患者,有些经过助孕新技术或手术治疗而获得孕育成功。使绝对性的范围已在逐渐缩小,变为相对性的不孕症。
(二)临床研究
1.临床症状观察 首先从症状观察人手。不孕症状繁多,患者言之不尽。中医历来有“种子必先调经”之说.经临床观察多有月经初潮年龄较大,月经不调(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过多、过少、经期延长),闭经、崩漏、痛经、经前乳房胀痛及带下病、妇人腹中痛、症瘕等病证。尤其多有经、带异常。印证了中医传统观点“妇人无子,多因经候不调”的正确性。是治疗不孕确定的主要方向之。
2.辨证论治 这是传统的经验,尤其在总结全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经验,充分显示了这方面的优势和特色.(见辨证论治)
3。专方研究 不孕症病因病机复杂。
“医无定方”。但对某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了许多专方研究.如中药促排卵方、促黄体汤、通管方、抗免疫不孕方、促子宫发育方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详后)
4.辨病与辨证结合的研究 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不孕症的诊断标准,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另方面,中医又有以辨证为主,结合西医的辨病,找出病位所在,综合调治。这二个方面互相借鉴,扬长补短,是当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家各自发展的倾向。(详后)
5。助孕新技术中发挥调经健体和安胎作用 助孕新技术高科技有优势,亦有不足。有累经失败的患者和欲行助孕新技术前求诊中医给以调经(如月经过少等)壮体为种子奠定基础;孕后发挥中医安胎的优势,要求服中药安胎;助孕失败后又因性激素过度刺激产生的各种副作用,要求中医药调理,为我们提出了中医在助孕新技术中的新课题。
6.治法研究 不孕症按传统治法的基础上,有一些创新疗法。如中药周期疗法、三补一攻法、四期疗法、针刺促排卵法、脐疗法、穴位敷贴法、中药离子导入法、导管扩通中药灌注法、宫腔注药法、保留灌肠法以及手术疗法,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三)实验研究
  利用现代实验手段主要对中医中药疗效机制的研究。着重从肾与内分泌理论相结合,提示补肾法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轴的各个水平的调节作用。如俞谨对由于下丘脑功能障碍导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不孕症,应用补肾化痰中药治疗,妊娠率为48.8%,并观察到治疗中FSH水平先增加,LH/FSH比值下降,再出现E。水平的升高,于是出现LH峰值而排卵、妊娠,提示补肾化痰中药的作用部位在下丘脑;马堃以补肾为主,兼以活血的原则组成的补肾促排卵冲剂,取35天龄幼年雌性大鼠进行促排卵研究,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无排卵,而补肾促排卵冲剂组出现排卵,说明该冲剂对卵泡的发育与成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促排卵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整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轴完成的。
  许多学者研究认为:中医的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与西医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极为相似。提出中药人工周期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而起作用。此外还有我们课题组补肾活血对免疫不孕的实验研究;不少学者对黄体不健不孕症的实验研究都取得了相应的可以阐述机制的实验结果。
  近几年来发现,国外妇女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居性传播性疾病之首位,我国占第三位,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国内外均有报道输卵管是衣原体感染的高发部位,输卵管性不孕占不孕的30%一40%,已成为不孕原因之首位。对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引起重视,开始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结论。不孕症的研究是世界性的永恒主题.新的矛盾不断产生新的课题。必须不懈的努力攻克不孕症这个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复方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概况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考
高催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中医药干预策略
性激素和中医妇科
多囊卵巢与补肾中药集
中医和西医是怎样促进女性排卵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