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后血晕2

[概述]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口噤神昏.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本病是产后急重症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产妇生命。
  西医产后出血之晕厥,休克、羊水栓塞、产后血管舒缩性虚脱等可参考本病进行辨治。
  [历史沿革]
  隋《诸病源候论.妇人产后病诸候.产后血运闷候》曰:“运闷之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去血过多.亦有下血极少.皆令运。若产去血过多,血虚气极,如此而运闷者,但烦闷而已,若下血过少而气逆者,则血随气,上掩于心,亦令运闷,则烦闷而心满急,二者为异。”基本概括了虚实二类血晕之病因病机及症状鉴别,这种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唐《经效产宝.产后血晕闷绝方论》首见血晕一词。在续编中进一步阐述了本病的病机及症侯:“产后血气暴虚,未得安静,血随气上攻,迷乱心神,眼前生花…极甚者,令人闷绝,不知人事.口噤神昏气冷。。与今天之认识相近。治法除以清魂散、黑神散等内服外,尚有烧秤锤,江石令赤淬醋熏气法,为本病外治法之始。宋《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产后血晕方论第五》载治本病方药颇多,其中夺命丹内服,烧干漆闻烟,醋韭煎熏气等至今仍被采用。《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众疾门卷之五.产后血晕方论》曰: 。产后血晕,因败血冲心故也。”把产后三冲与本病结合起来.对血晕之病因病机的认识深入了一步.并趋于全面。明《证治准绳.女科》,《济阴纲目》,《产鉴》注释等将血晕与《金匮要略》所述之。郁冒”混为一论,实属为误。明代至清,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基本上沿前人之说.而在治疗方法上有所发展,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产育类.气脱血晕》主张用独参汤治气脱血晕。《傅青主女科.正产血晕不语》“急用银针刺其眉心”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近代《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产后郁冒》对血晕和郁冒明确指出: 。产后郁冒和产后血晕不同,郁冒者,是由亡血复汗,寒多而致;血晕者.乃产后失血过多,血不上荣于脑或为败血上攻所致。病因不同,治法各异,当认证确切,方不致误。。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产后血晕的、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病因病机]
  导致血晕的病因病机,有虚实二端。虚者,乃属阴血暴亡,心神失守,多由产后血朔发展而来。实者.则为瘀血上攻,扰乱心神所致。
  一,血虚气脱 产妇素体气血虚弱.复因产时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下夺.气失依附.阳气虚脱。《女科经纶。卷五.产后证》引李东垣曰:。妇人分娩,昏冒瞑目,因阴血暴亡,心神无所养。”
  二、瘀阻气闭 产后胞脉空虚.,因产感寒,血为寒凝.瘀滞不行.加因产后元气亏虚,气血运行失度,以致血瘀气逆,并走于上.扰乱心神,而致血晕,如《女科经纶。产后证》引陈良甫曰:“产后血晕.其由有之,”….如下血少而晕者,多恶露不下.上抢于心”又引家居医录曰:“产后元气亏损,恶露乘虚上攻.眼花头晕或心下满闷.神昏口噤。”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发病时间:以新产后数小时内多见。
  2.证候特点:以眩晕为主,表现为头晕眼花,重则晕厥不知人,甚或昏迷不醒。
  3.检查:多为出血量多及急性贫血症状,血压下降或测不到血压,局部表现变化可参考附表。
  二、鉴别诊断 产后郁冒与产后血晕同有眩晕症状.但二者病因不同.发病时间及证候轻重各异。郁冒是因亡血复汗.感寒而致。可发生于新产后、满月内一段时间。眩系症情较轻.仅见头晕目冒,神志尚清.兼有外感不解之症,如但头汗出(周身无汗),寒热往来等.恶露可无变化。产后血晕乃产后失血过多,血不上荣或瘀血上攻于脑所致。多发生于刚产后。势急症重,晕厥不知人.甚或口噤昏迷不醒.无表证。常伴见产后大出血.或恶露不下。临证时必当详辨,方不致误。此外,尚有素患痫证.适于产后发作。以及产后子痫、产后痉证三病,均可出现神志不清而与本病相混,但此三病均有抽搐,且病史有别,不难分辨。如痫者,宿有癫痫史.症见口吐白沫,有特殊痰鸣声;子痫者,产前有子肿、子冒史.检查有血压高、蛋白尿等体征;产后痉证,多有产伤史,产后数日始发。这些都有一定的病变过程.可作鉴别。 ‘
  [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应据眩晕特点,恶露多少及有无胸腹胀痛等分辨虚实。亦有分闭、脱二型:辨证者,脱证属虚,恶露特多.面色苍白.心悸烦闷.渐至昏厥,目闭口开,手撒肢冷。闭证属实.恶露量少或不下,面色紫暗.心腹胀痛,神昏口噤,两手握拳。如《金匮要略一今释.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引丹波氏云: “……产后血晕,自有两端。其去血过多而晕者,属气脱.其证眼闭口开.手撒手冷。六脉细微或浮是也。下血极少而晕者,属血逆,其证胸腹胀痛,气粗,两手握拳.牙关紧闭是也。”据实证血晕之临床表现。类似产后三冲’(冲心,冲肺、冲胃)症。如陈素庵曰: “产妇三日内最险之症有三:败血冲心则血晕,冲肺则发喘、气急.冲胃则呕吐、胀急,甚或发秽(俗名呃成,秽当作哕).以其不下行.而反上逆。。(《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众疾门卷之五。产后血晕方论》)然血晕是一症状.应结合现代医学加以辨病,一般脱症常见于产后大出血,而出血之原因又常有宫缩乏力,胎盘滞留,产道损伤、以及凝血机能障碍等。病因不同,处理各异(参附表)。闭证可见于,产后羊水栓塞等病。临证时需配合实验室等各项检查.方能明确病因,分别处理。不论虚实.俱属危急,均需立即抢救.必要时配合中西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好转后.再以。“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虚者大补气血,实者活血化瘀。然临床以虚证居多,即有恶露少。若无心腹胀痛之症.则不可妄投攻破。
  一、血虚气脱型     查阅药方用法  查阅药味加减  查阅三反九畏  查阅疗效评定
  (一)辨证
  1。妇科症侯特点:产时产后流血特多,质稀,突然晕眩,心悸烦闷不适.甚则昏不知人。
  2。全身症状:面色苍白.眼闭口开,手撒肢凉,冷汗淋漓,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3。证候分析:心主血藏神,产后失血过多.血不养心,心神失守,故心悸,烦闷不舒.甚则昏不知人。出血过多.则气随血脱,阳气虚衰.失于温煦,则面包苍白,四肢厥冷。气虚不摄,营阴外泄.则冷汗淋漓。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是血虚气脱之征。
  (二)治疗
  1.治则:益气固脱。
  2。方药:可选独参汤或补气解晕汤。
  (1)独参汤(方见堕胎小产)。 .
  人参功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张景岳曰:洽气脱血晕,“速用人参一,二两急煎浓汤徐徐灌之.但得下咽即可救活。若少迟延,则无及矣。余尝救此数人.无不随手而愈.此最要法也。”(《景岳全书.妇人规.产育类.气脱血晕》)。
  《本草正》曰。 “人参.气虚血虚俱能补,阳气虚竭者,此能回之于无何有之乡;阴血崩溃者.此能障之于已决裂之后。惟其气壮而不辛,所以能固气;惟其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故凡虚而发热.虚而自汗,虚而眩晕,……虚而下血失气等症,是皆必不可缺者。第欲以气血相较.则人参气味颇轻而属阳者多,所以得气分者六,得血分者四.总之不失为气分之药。而血分之所以不可缺者,而未有气不至而血能自至者也。”据临床报。导.人参常用于急救。可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或其它一些极端垂危的病人。“人参对不正常的血压具有调整作用。”(《中药大辞典.人参》)故独参汤使用.能补元气、固虚脱、止血崩,生津血,使气血复,血晕自除。
  (2)补血解晕汤(《傅青主女科》):
  人参30克 生黄芪30克 当归30克 黑芥穗9克 姜炭3克
  方中参、芪补气以生血,摄血, 当归补血,黑荆芥.姜炭引血归经,止血。傅青主云: “妇人甫产儿后.忽然眼目晕花.……是气虚欲脱而然乎。盖新产之妇.血必尽倾.血室空虚,止存几微之气;……然血有形之物,难以速生。气乃无形之物.易于速发,补气以生血,尤易于补血以生血耳。”(《傅青主女科。正产.气虚血晕》)从上可见.本型血晕.虽属失血过多而致血虚气脱,但治之必以补气为主,以固脱止血、生血。
  (3)随证加减.若证兼神昏,肢冷汗出,急宜回阳救逆.方用参附汤(方见堕胎、小产)或扶阳救脱汤(《中医妇科治疗学》)。
  高丽参 熟附子 黄芪 浮小麦 乌贼骨
  若伴阴道出血不止,则于参附汤中加姜炭.以温经止血。
  神定志清后,证见愤闷不安.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虚者,乃气血两虚之象,治宜气血双补,方用当归补血汤(方见经行头痛)加味.或加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人参,川芎,当归、炙草、桃仁、炮姜、大枣)。 、
  若因阴虚阳搏.下血过多.致头晕目眩. 口渴引饮,心烦心慌,神躁乏寐,舌苔中剥.质红绛,脉细促数者,宜育阴潜阳.方用生脉散(方见恶阻)加牡蛎30克。生龙骨15克、山萸肉15克、生龟板30克、阿胶(烊化)12克。
  二、瘀阻气闭型 ,
   (一)辨证
   1.妇科证侯特点:产妇刚分娩后,恶露不下或量少.少腹阵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满。
  2。全身症状。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紫黯,唇舌均紫,脉涩。
  证候分析:由于产时受寒,气血凝滞.以致恶露不下,停蓄小腹,则痛而拒按。血瘀气逆,并走于上.则心下急满。瘀血冲心,神明被扰,故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瘀血冲肺,升降失司,故气粗喘促。败血内停.营卫流行不畅,经络阻滞,故见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紫黯,唇舌俱紫,脉涩.亦为瘀阻气滞之征。
  (二)治疗

  1.治则:行血逐瘀。
  2.方药:夺命散加当归、川芎,或加味生化汤加川牛膝、益母草.五灵脂。
  (1)夺命散(《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产后血晕方论》)。
   没药 血竭末
  方中没药、血竭逐瘀止痛(原方以二药等分末,童便与细酒各半盏.煎一二沸,调下二钱。现可作汤剂).川芎、 当归活血行瘀,瘀去则气畅,晕厥可除。
  (2)加味生化扬(《傅青主女科》):
  川芎9克 当归18克 黑姜1克 桃仁10粒 炙草I.5克 荆芥1.5克 大枣水煎胆方中当归、川芎活血行血;桃仁活血化瘀:炮姜温经散寒;大枣、甘草和中缓痛;加五灵脂、益母草以增活血散瘀之功:川牛膝引血下行,助恶露畅下。若兼胸闷呕哕者.加姜半夏、胆南星以降逆化痰。
  [其它疗法]
  1.将铁器烧红,焠醋中,以熏其鼻孔.促其苏醒。
  2。醋韭煎:韭菜切细入瓶中,注热醋.以瓶口对产妇鼻孔(《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产后血晕方论》)。
  3.独行散(《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产后血晕方论》):五灵脂半生半炒60克为末,每服6克,温酒调下。
  4。针刺 眉心、人中,涌泉穴。艾灸百会(实证不宜)。
  产后血晕在昏迷不醒的情况下,往往服药不及。因此,不论虚实.首应采取急救措施.促其苏醒,可因时因地制宜.选用上法,必要时配合西医抢救.如输血、输液,吸氧等。
   如属产后出血.应尽快查明出血原因.对因治疗.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
┏━━━━━━━━━━━━━━━━━━━━━━━━━━┳━━━━━━━━━━━━━━━━━━━━━━━━┓
┃ (附]产后出血的鉴别                 ┃诊断及处理原则                 ┃
┣━━━━━┳━━━━━━━━┳━━━━━━━━━━━╋━━━━━━━┳━━━━━━━━━━━━━━━━┫
┃     ┃         ┃           ┃        ┃ 处理原则            ┃
┃     ┃         ┃           ┃        ┣━━━━━━━━━┳━━━━━━┫
┃ 诊断   ┃ 出血时间    ┃ 出 血 性 质     ┃ 子宫形态   ┃          ┃      ┃
┃     ┃         ┃           ┃        ┃ , 西 医     ┃. 中 医  ┃
┣━━━━━╋━━━━━━━━╋━━━━━━━━━━━╋━━━━━━━╋━━━━━━━━━╋━━━━━━┫
┃子宫收    ┃胎盘娩出后     ┃阵发性阴道出血..色   ┃宫缩差.宫  ┃按摩子宫或用宫缩   ┃益气养血佐   ┃
┃缩无力    ┃               ┃暗红或挟血块         ┃体软         ┃剂               ┃以活血化瘀   ┃
┣━━━━━╋━━━━━━━━╋━━━━━━━━━━━╋━━━━━━━╋━━━━━━━━━╋━━━━━━┫
┃胎盘滞’   ┃胎盘娩出前或后 ┃出血量多或少.或呈  ┃收缩较差,   ┃给子宫收缩剂。或 ┃活血化瘀   ┃
┃留或残   ┃        ┃持续性出血      ┃宫体较软    ┃人工剥离胎盘. ┃佐以益气   ┃
┃留     ┃        ┃           ┃        ┃做钳刮术     ┃       ┃
┣━━━━━╋━━━━━━━━╋━━━━━━━━━━━╋━━━━━━━╋━━━━━━━━━╋━━━━━━┫
┃产道损   ┃胎盘娩出后    ┃持续性出血,量多,   ┃宫缩多好   ┃ 缝合修补     ┃       ┃
┃伤     ┃        ┃色鲜红.有血块     ┃宫体多硬   ┃          ┃       ┃
┃      ┃        ┃            ┃       ┃          ┃       ┃
┣━━━━━╋━━━━━━━━╋━━━━━━━━━━━╋━━━━━━━╋━━━━━━━━━╋━━━━━━┫
┃凝血机   ┃胎盘娩出后    ┃持续性出血,量多,  ┃宫缩较好.   ┃高凝状态用抗凝药 ┃早期可试用  ┃
┃制障碍   ┃        ┃质稀薄,无血块    ┃宫体较硬    ┃物为主,纤溶阶段 ┃活血化瘀止  ┃
┃     ┃         ┃           ┃        ┃以抗纤溶为主   ┃血法     ┃
┗━━━━━┻━━━━━━━━┻━━━━━━━━━━━┻━━━━━━━┻━━━━━━━━━┻━━━━━━┛
  [预防及护理]
  本病多由产后出血发展而来,故防治产后出血是预防血晕的主要措施。
  1.切实做好孕期保健。对不宜继续妊娠且有产后出血可能之合并症者.应及早终止妊娠;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如双胎、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有产后出血史、剖宫史等.应择期住院待产;巳确诊为胎盘早剥或死胎者,庖及早处理;并应注意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
  2.正确处理分娩三个产程,仔细测量出血量.认真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残留,如有软产道损伤.应及时缝合。
  3.产后2小时内留产房观察,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膀胱是否充盈胀满,同时观察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
  4.如产后出血量多,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迅速补偿失血及制止出血。
  此外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应注意保暖,免受风寒;使产妇保持安定情绪,避免过度情绪刺激,《傅青主女科.产后诸症治法.血晕》曰: “……又儿生时,合家不可喜子而慢母,产母不可顾子忘倦,又不可产讫即卧,或忿怒逆气,皆致血晕,慎之慎之。”
  [预后]
  产后血晕是产科危急重症,《万氏妇人科。产后章》指出:产后血晕. “此恶候也,不可救者多。”其中因产后出血者,为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 由于出血过多.阳气暴脱,稍有延误,则可危及生命;即使不致死亡,亦可因血气虚衰,而致产后缺乳、闭经、虚羸,或削弱产妇的抵抗力,容易继发产褥感染;如症情较轻,及时处理,则多能痊愈。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产育类。气脱血晕》所说: “一气脱证,产时血既大行.则血去气亦去,多致昏晕不省,微虚者,少顷即苏.大虚者,脱竭即死。”
  [结语]
  产后血晕是产后危急重症,以产妇刚分娩后,突然头晕目眩,甚或神志不清为特点。主要病机是神明扰乱。症有虚实之异,虚者由血虚气脱,心神失守;实则为血瘀气逆,上冲心肺;临床以虚证居多。辨证据晕厥之特点.结合恶露之多少,下腹胀痛之有无,以分辨“脱症”、 “闭证”。治疗本病,应据。急则治标。原则,对神昏不醒者,先以针刺、熏醋等;虚者频服独参汤,促其清醒,然后按虚实论治;同时结合必要的西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文献摘要]
  《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血晕方论》:产后血晕.因败血冲心故也。……心藏神主血.产后气血两亏,心神已恍惚不定.梦寐惊恐,乃瘀血乘虚冲逆,神为之散,失其主宰.遂至昏晕,不省人事,非辛热之药安能以逐瘀。
  产后血晕.有虚有实,有寒有热。然虚而晕.热而晕者,十之六七。实而晕,寒而晕.十之二三也。产妇分娩后阴血暴亡,阳气下陷,神无所养。心为一身之主,得血则安,失则烦躁不宁,故发昏晕,卒然人事不知,此虚候也。亦有血虚,阴火载血.妄行上逆,神不能安。
  人之一身,心藏神.肺藏魄。心为神明之主,肺主气, 胃为水谷之海,肺居至高而最清.纤毫浊秽皆不可犯。血.阴类.败血乃可去而不可留之物。宜通不宜瘀,宜下不宜上。然瘀而反能冲上者,虚火随气而炎上也。入心则神无所依。入肺则窍为之塞,喘急所自来也。入胃则阻水谷,水入则呕,谷入则吐,久则胃气败故发呃忒,黑气见于口鼻,三者皆不治之症也。
  《景岳全书。妇人规.产育类.气脱血晕》:产时胞胎既下,气血俱去,忽尔眼黑头眩,神昏口噤、昏不知人、古人多云恶露乘虚上攻、故致血晕、不知此证有二:曰血晕、曰气脱也。若以气脱作血晕,而用辛香逐血化痰等剂,则立刻毙矣,不可不慎也。
  气脱证,产时血既大行,则血去气亦去,多致昏晕不省。微虚者.少倾即苏.大虚者,脱竭即死。但察其面白,眼闭、 口开、手冷、六脉细微之甚,是即气脱证也。速用人参一二两,急煎浓汤.徐徐灌之.但得下咽.即可救活。若少迟延;则无及矣。
  血晕之证,本由气虚,所以一时昏晕。然血壅痰盛者,亦或有之。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胸腹胀痛上冲,此血逆证也,宜失笑散。若痰盛气粗.宜二陈汤。如无胀痛气粗之类,悉属气虚,宜大剂芎归汤、八珍汤之类主之。
  猝时昏晕,药有未及,宜烧秤锤令赤,用器盛至床前.以醋沃之,或以醋涂口鼻,令酸气入鼻,收神即醒。或以破旧漆器,或用干漆.烧烟熏之.使鼻受其气.皆可。但此法虽轻,而暴晕者所宜。着气虚之甚而昏厥者。非用大补之剂,终无益也。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血晕证治》:产后血犀恶露少,面唇色赤是停瘀,恶露去多唇面白,乃属血脱不须疑。虚用清魂荆芥穗,人参芎草泽兰随,腹痛停瘀佛手散,醋漆熏法总相宜。
  《傅青主女科.正产血晕不语》:产妇有子方下地,即昏晕不语,此气血两脱也。本在不救,然救之得法,亦有能生者。…。”当斯之时,急用银针刺其眉心,得血出则语矣。然后以人参一两煎汤灌之.无不生者。即用黄芪二两、 当归一两,名当归补血汤.煎汤一碗灌之,亦得生。万不可于二方之中,轻加附子。盖附子无经不达,反引气血之药,走而不守,不能专注于胞胎,不若人参归芪,直救其气血之绝,聚而不散也。盖产妇昏晕.全是血室空虚.无以养心, 以致昏晕。舌为心之苗,心既无主.而舌又安能出声耶,夫眉心之穴,上通于脑.下通于舌,而其系则连于心,刺其眉心,则脑与舌俱通。而心之清气上升,则瘀血自然下降矣。然后以参芪当归之能补气生血者.煎汤灌之,则气与血接续,又何至于死亡乎。虽单用参芪当归亦有能生者,然终不若先刺眉心之为更妙。世人但知灸眉心之法,不知刺更胜于灸.盖灸法缓而刺法急,缓则难于救绝.急则易于回生,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者.此也。
  《产后.血晕》曰:分娩之后,眼见黑花,头眩昏晕.不省人事者,一因劳倦甚而气竭神昏,二因大脱血而气欲绝.三因痰火乘虚泛上而神不守。当急服生化汤二、三帖,外用韭菜细切,纳有嘴瓶中,用滚醋二盅冲入瓶内.急冲产母鼻中即醒。……如晕厥牙关紧闭,速煎生化汤,挖开口,将鹅毛探喉,酒盏盛而灌之……。
  《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补血汤(《经验方》):黄芪30克、当归15克(煎浓汁)、沉香2克(磨汁)、童便1盏(冲服),治产后失血过多之血晕。方中黄芪益气固脱,剂量二倍于滋阴养血的当归,而补血的功效很强.乃阳生阴长之故。加上沉香降气调中,温肾纳气,藉童便导浮阳下潜而止血。临证时常加琥珀,牡蛎,也可与《潜斋医学丛书》的摄纳虚阳汤(牡蛎9克、石英9克、龟板9克、琥珀2克、丹参3克、甘草3克、小麦15克、大枣3枚)合用,虚脱休克者,急用独参汤。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临诊间,产后血晕以虚证为多,至于实症因瘀滞而昏厥者.颇为少见。辨证可从小腹硬痛,脉弦涩有力,舌质带青等处着眼。治疗用独行散(《女科准绳》方:五灵脂),再稍加行气药如香附、郁金、乌药,木香等品,效力显著。2.虚实二类血晕的证冶有何异同?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或痰涌气急,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又称“产后血运。.
  本病为产后危急重证之一,多发生于分娩后数小时内,若不及时抢救,或处理不当,可瞬即导致产妇死亡,或因气血虚衰而变生他疾。西医学中产后出血引起虚脱、休克,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心衰,或羊水栓塞等病证,均可呈现血晕诸候.
  产后血晕,始见于隋.论.产后血运闷候》,曰“运闷之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去血过多,亦有下血极少,皆令运。若产去血过多,血虚气极,如此而运闷者,但烦闷而已,若下血过少,而气逆者,则血随气上掩于心,亦令运闷,则烦闷而心满急。二者为异.亦当候其产妇血下多少,则知其产后应运与不运也。然烦闷不止,则毙人。”据产后血去多少,以别血虚气极或瘀滞不下虚实之候,且虚者但见烦闷,实者伴心满急,临床应细审.唐.《经效产宝.产后血晕闷绝方论》首见血晕一词,进一步指出“须速投方药,若不急疗,即危其命也.”《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论欲产并产后》篇中云:。产后血晕者何?答曰:产后气血暴虚未得安静,血随气上迷乱心神,故眼前生花,极甚者令人闷绝不知人,口噤神昏气冷。”概述了气血暴虚致产后血晕脱证的病因病机.《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众疾门.产后血晕方论》中指出:“产后血晕,因败血冲心故也.产后恶露,乃胞中瘀血及裹胞浊浆。一产之后即宜保生锭子及桃姜煎,以逐瘀血、生新血,稍不谨则风冷袭于胞门,恶露不下,而上逆冲心则发晕,额出冷汗,口噤牙紧,甚至不测,宜桃姜煎及琥珀保生锭子。”首次将产后三冲与产后血晕相联系。认为“败血冲心则血晕”,屑血晕实证.《景岳全书。妇人规下》曰:“气脱证:产时血既大行,则血去气亦去,多致昏晕不省,微虚者,少顷即苏,大虚者,脱竭即死。但察其面白眼闭,口开,手冷,六脉细微之甚,是即气脱证也.速用人参一、二两,急煎浓汤,徐徐灌之,但得下咽,即可救活.若少迟延,则无及矣”。“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胸腹胀痛上冲,此血逆证也,宜失笑散。若痰盛气粗,宜二陈汤。如无胀痛气粗之类,悉属气虚,宜大剂芎归汤、八珍汤之类主之”.证、因、方、药细备.《傅青主女科。正产。正产血晕不语》篇中云:“产妇有子方下地,即昏晕不语,此气血两脱也,本在不救;然救之得法,亦有能生者,当斯之时,急用银针刺其眉心,得血出则语矣”.然后“以人参1两煎汤灌之,无不生者;即用黄芪2两,当归l两,名当归补血汤,煎汤1碗灌之亦得生.”治分缓急次第,其“急用针刺眉心”,待苏醒后,再补气养血,这一治则和治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主要病机]
  不外虚脱,实闭两端。多因产程过长,产后失血过多,阴血暴亡,营阴下夺,孤阳上冒,气随血脱,血不养心,心神失守所致;也有因产后寒邪乘虚内侵,血为寒凝,瘀滞不行,恶露涩少.血瘀气逆,扰乱心神,而致血晕。本病虽有虚实之分,但以产后出血过多,心神失养之虚证多见且至为危重。
  现代研究认为,导致新产后虚脱、休克的主要原因有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C)。以产后出血最常见,多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产道损伤,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血管开放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这些原因往往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引起产后大出血,进而很快导致失血性休克。但有少数产妇,在没有出血或分娩创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休克,称产科休克,多因产后血管舒缩性虚脱或血清低钠高钾引起,临证时当注意区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产科检查与辅助检查尽早确诊,判定病因。
  (1)病史:产妇素体血虚气弱,产程过长,分娩伤损胞宫、胞脉,产后失血过多,以及产后胞脉空虚,寒邪内侵胞宫史;妊娠期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产后有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产道损伤及剖宫产史.
  (2)临床表现:产妇刚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全身有急性贫血表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或浮大中空。
  (3)产科检查:应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子宫收缩情况,软产道有无损伤,阴道出血量有无超过500ml。
  (4)辅助检查: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Fi试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FDP(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床旁心电监护等,以明确病因。
  2.鉴别诊断
  (1)癫痫:素有痫证,适逢产后大发作,症见昏扑抽搐、痰鸣声独特,口吐白沫,颜面青紫,脑电图可资诊断。
  (2)产后中暑:二者虽均可表现为产后突然晕闷,或昏不知人.但产后中暑多发生于盛夏炎热之时,常伴身热气粗,且分娩时无大出血,恶露亦无瘀滞现象.
  (3)产后子痫:二者均发生于新产之际,可出现神志不清,症急势危.子痫者产前每有肢体、面目浮肿,头目昏晕、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体征,发作以抽搐、昏迷为主症;产后血晕以晕厥、不省人事、口噤、昏迷不醒为特征;子痫者有典型抽搐可鉴别。
  (4)产后痉证:产后发生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口噤,角弓反张,多有产伤及感染邪毒史。
  (因、证、辨、治)
  产后血晕主要病因为失血过多,血虚气脱,心失所养,或瘀血阻滞,血瘀气闭,气逆扰心,证候有虚有实,临床以虚证多见。


  辨证主要根据症状与舌脉,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以辨明虚实。若产时产后失血过多,面色苍白,心悸愦闷,冷汗淋漓,渐至晕厥,眼闭口开,手撒肢冷,舌淡无苔,六脉微细或浮大而虚者,属血虚气脱证.恶露不下或!;亦甚少,面色紫黯,心下满闷,小腹胀痛、神昏口噤,两手握拳,唇舌紫黯,脉涩者,属血瘀气闭证。本病属产科急证、危证,不论虚实,均需立即抢救,救脱开闭。血虚气脱者,应益气救脱;血瘀气逆者,当活血调气。对已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首当中西医结合急救促其复苏,待醒后再行辨证施治。若出现DIC症状时,及时相应处理。由于本病多因产后大出血引起,故在积极治疗血晕同时,必须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尽快止血,控制病势进一步演变加剧.

  1.血虚气脱证      查阅药方用法  查阅药味加减  查阅三反九畏  查阅疗效评定

  病因病机 心主神志,产妇素体气血不足,分娩时或产后出血过多,血不养心,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气随血脱,营阴下夺,发为厥脱危候。
  主要证候 产后出血过多,突然昏晕,面色苍白,心悸愦闷,渐至昏不知人,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手撒眼闭口开,舌淡少苔或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辨证依据 素体气血不足,分娩时或产后出血过多史;昏晕、心悸、面白肢冷、汗出手撒,眼闭口开;舌淡苔少或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治法 益气固脱。
  方药
  (1)独参汤(见“堕胎、小产”节).
  (2)参附汤(见“堕胎、小产”节)。
  (3)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山茱萸、枸杞、炙甘草、当归)去当归.
  阴道出血量多者,加煅龙牡、龟板、阿胶,并加益母草、贯众增强子宫收缩。
  2.血瘀气逆证
  病因病机 产后体虚,感受寒邪,余血浊液为寒邪凝滞,当下不下,瘀滞不行,血瘀气逆,并走于上,扰乱心神。
  主要证候 产后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小腹阵痛拒按,渐至心下满闷,气粗喘促,进而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唇舌紫黯,脉涩.
  辨证依据 产后体虚感寒史;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腹痛拒按,胸闷昏晕,气粗喘促;唇舌紫黯,脉涩.
  治法 活血逐瘀。
  方药
  (1)黑神散(《和剂局方》炒黑豆、熟地黄、当归、肉桂、炮姜、炙甘草、芍药、蒲黄)加琥珀末2g(冲服).
  (2)清魂散(《校注妇人良方>人参、川芎、泽兰叶、荆芥)
  恶露不下,腹痛拒按,加血竭、五灵脂、桃仁逐瘀止痛。胸闷神昏,黑神散去熟地黄加香附、郁金、青皮开郁散结。气粗喘促,加杏仁、葶苈降气平喘。便秘者加大黄、枳实泻下通便。
  (多种疗法)
  1。铁器烧红淬醋熏鼻,促其苏醒。
  2.醋,煎熏鼻,促其苏醒。
  3.烧干漆,使产妇闻其烟味,促其苏醒(虚者忌用)。
  4。针刺人中、涌泉、眉心,强刺激促其苏醒。
  (中西医应急处理]
  产后血晕,为产后危急重证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危及产妇生命。目前对产后血晕的救治,中药参照“血证”、“厥证”、“脱证”治疗方法,可予独参汤频服或静脉点滴参附针及生脉注射液,针灸常用穴位有涌泉、足三里、人中等,也可加刺内关、合谷,并灸百会。耳针可取穴:交感、心、肾上腺、皮质下等,予强刺激并留针。
  本病为产科领域中一种最突出的紧急情况,一旦发生,必须积极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在常规抗休克治疗:平卧位、吸氧,迅速建立多个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升压,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措施的同时,积极针对病因施治。如因产后出血过多导致产后血晕,当在抗休克治疗同时,迅速找出导致产后出血过多的病因;若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按摩子宫,刺激宫缩,给予宫缩剂:缩宫素、麦角新碱、益母草注射液肌注或静滴,帮助子宫收缩止血,或官腔纱布填塞止血。若因胎盘组织残留,当迅速清宫止血.若因软产道损伤而致产后出血,当迅速缝合止血;若因剖宫产后大出血,考虑子宫下段切口裂开,出血活跃者,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若产后持续出血不止,检测血HCG持续不正常,当高度怀疑有无滋养叶细胞疾病致子宫穿孑乙之可能性,
  一经诊断明确,立即行子宫切除术。
  (预防及护理]
  1。做好孕期保健,严格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筛查和识别有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疾病及危险因素,作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
  2。正确处理分娩三个产程,及时处理异常产程,避免软产道撕裂伤,手术产中注重正规操作,产后及时给予宫缩剂。严格进行胎盘检查,若疑有胎盘、胎膜残留者,立即刮宫。
  3.急诊剖宫手术操作,修补彻底,止血彻底,血肿形成时,一定打开,清除血块,彻底止血.
  4.产后2小时内,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
  5.发现产妇出血量多或有休克先兆症状,应立即采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给氧,迅速采取止血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
  (疗效判断标准) (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厥脱疗效判定标准拟定)
  1.临床治愈 血压回升,厥脱改善,症情稳定。
  2.显 效 用药后3小时内血压回升,12小时厥脱改善,24小时内症情稳定。
  3.有 效 用药后3小时内血压回升,24小时厥脱改善,48小时内症情稳定。
  4.无 效 用药后血压不回升,厥脱未改善,症情不稳定。
  (现代研究报道)
  对产后血晕的救治,目前主以综合性施治,临床报道则以产后出血的诊治与预防较多。如“产后出血的诊治与预防”一文中介绍了产后出血处理上的步骤和方法。指出,产后出血处理的第一步是明确原因。胎盘娩出后应立即触摸子宫,以明确有无宫缩乏力。一旦出现宫缩乏力,应先用力按摩宫底,如按摩后仍继续出血,则可双手压迫子宫以控制出血。如子宫收缩好,但仍有出血则考虑生殖道撕裂伤,并仔细检查宫颈及阴道.如无明显撕裂伤,但仍有大量阴道出血,则应仔细检查子宫,以排除子宫破裂。子宫破裂者也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宫缩乏力。对阴道分娩者应常规检查宫颈、阴道及胎盘。另外,如有必要还可在麻醉条件下探查官腔。产后出血的保守治疗:分娩后多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预防出血。如经按摩子宫并用缩宫素后不能纠正宫缩乏力,可采用麦角新碱0.2mg肌肉注射。产后出血行手术治疗前的最后一个措施是宫腔填塞术。在施行此术时需注意应用广谱抗生素,并于24—36小时后取出填塞物,减少宫腔感染的危险性。近年来,经皮动脉栓塞术越来越引起重视。对所有产后出血病人放置保留尿管。如保守治疗失败可手术治疗,结扎动脉,当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时,子宫切除术是最快、最安全的措施。“己烯雌酚治疗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7例报告”报道,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以抗生素、宫缩剂保守治疗,其中2例同时行诊刮治疗,经保守治疗后均未止血,排除胎盘残留或子宫伤口全层裂开,在保证产妇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己烯雌酚12—18mg/日,血止后每3天递减用量的1/3,最后维持量每日2—3mg,血止后共服15—20天,停药1—2天后阴道出血,一般5—8天血止.己烯雌酚能促进内膜增生,达到修复止血目的,同时雌激素可以增强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利于子宫收缩。“58 例产后出血处理的体会”指出:控制出血是防止休克的首要环节,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若宫缩剂无效时加钙剂后疗效满意,如发生休克,则给氧一直维持到休克纠正后。快速及时补充血容量,预防感染。胎盘滞性产后出血给予消炎生化汤(当归、红花、白芍、桃仁、大青叶、蒲公英、益母草、茜草、一见喜、甘草等),每天l剂,共5剂,然后行清官术。对于软产道损伤致产后出血,缝合顶端遇到困难,出血量超过1 000ml,采用凝血酶4 000U加明胶海绵填塞出血部位顶端,达到止血目的。“重症产后出血抢救的五大关键”文中指出:血流动力学监测凝血系统功能、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的连续监护是重症产后出血抢救的五大关键。这些研究资料对临床治疗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指导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证录》 > 卷之十二 血晕门(二则)
《景岳全书》
产后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傅青主女科》---正产
正产血晕不语 六十四
产后病小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