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九节.固涩类

第十九节.固涩类

737.牡蛎散
方剂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 黄芪30克 麻黄根30克 煅牡蛎30克
上药共研粗末。每次9克,加浮小麦30克,同煎饮服。亦可用饮
片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固表敛汗。主治体虚,卫外不固引起的自汗、盗汗。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病后、产后体虚,外科术后,肺结核,以及其
他慢性疾患出现的自汗或盗汗。例如。
自汗、盗汗 本方加减,治疗28例。其中属于病后者18例,手术
后者8例,新产者2例。结果:痊愈20例,其中自汗4例,盗汗10例,
自汗兼盗汗6例;基本痊愈5例,其中盗汗3例,自汗兼盗汗2例;自汗
减轻1例;无效2例,均是盗汗(《福建中医药>1966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方用牡蛎、麻黄根收敛止
汗,佐以黄芪益气固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体质虚弱,卫阳不
固,自汗、盗汗,为其辨证要点。.
为加强疗效,本方可加煅龙骨、糯稻根、瘪桃干等。临床如见气虚
自汗,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阳虚汗出,加白术、附子以助阳固表;
阴虚盗汗,加干地黄、白芍养阴止汗;血虚多汗,加熟地黄、何首乌以滋
养阴血。
若大汗淋漓不止,见有亡阳虚脱者,本方力缓,殊非所宜。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千金要方》牡蛎散,由牡蛎、白术、防风组成,主治卧即盗汗.
风虚头痛。
(2)《太平圣惠方》牡蛎散,由煅牡蛎、人参、白术、白芍、茯苓、麻黄
根组成;主治伤寒脉软弱,神气羸劣,虚汗不止。
(3)《世医得效方》牡蛎散,由牡蛎、麻黄根、黄芪、知母、浮小麦组
成;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

738.赤石脂禹余粮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
组成与用法 赤石脂(碎)30克 禹余粮(碎)30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涩肠止泻。主治泻利日久,滑泄不禁。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也可用于治疗子宫
功能性出血,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例如:
(1)久泻 本方加干姜、石榴皮、罂粟壳、芡实,可治疗慢性肠炎、
慢性结肠炎引起的久泻不止。
(2)白带过多 本方加煅牡蛎、乌贼骨、党参、炒白术,可治疗妇女
白带过多。
(3)月经过多 本方加党参、黄芪、熟地、石榴皮,可治疗子宫功能
性出血引起的月经过多。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泄泻。方用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的赤石脂,禹余粮,二药功效基本相同,相须为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
应用以久泻、带下、崩漏,伴面色萎黄、舌淡、脉虚无力,为其辨证要 点.
临床如见体倦乏力、气短等气虚证者,可加党参、黄芪、白术,形寒、
肢冷、腰膝酸软等肾阳虚衰证者,加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面色晦滞、
舌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小涩者,加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
凡急性泄泻等实证,不宜应用本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赤石脂所含硅酸铝对胃肠粘膜有吸附和保护
作用,能吸附消化道内磷、汞、细菌毒素、异常发酵产物及炎性渗出物,
并能覆盖肠粘膜,具有吸着性止泻作用,故可使肠胃粘膜的局部炎症得
以缓解.禹余粮则含有氧化铁及镁、钾、钠、磷等多种矿物质.

739..桃花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赤石脂24克 干姜6克 粳米30克
取赤石脂一半,与干姜、粳米加水同煎,米熟后,倾出汤汁,调入另
一半赤石脂末,分两次饮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中涩肠止泻。主治久痢,腹痛,便脓血,滑脱
不禁,舌淡白,脉迟弱或微细。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也有用于治疗胃、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宫颈炎等病症。例如:
(1)慢性阿米巴痢疾 本方以淮山药易粳米,并加龙骨、牡蛎、生
地榆、秦皮,治疗4例。结果;服药3—5剂均见效,继以健脾和胃法调
理1周而愈(《广东中医》1959年第4期)。
(2)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本方由炮姜炭易干姜,淮山药代粳
米,加乌贼骨、白芨、田三七、甘草,治疗虚寒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一般服药2--~3剂后均止血((闽东医药}1975年第工期)。
(3)宫颈灸 本方合四神丸治疗。结果。服药2剂,白带大减,再
服3剂,带下消失,改用附桂地黄丸调理而愈({新中医>1973年第5
期)。
(4)慢性痢疾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2剂而愈((江西中医药}
1959年第10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久泻久痢。方用赤石脂涩肠止血,合以
干姜温中、粳米和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久痢不愈、腹痛喜温
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手足厥冷、脉沉微者,加附子以温肾,腹痛者,加白芍、桂
枝、炙甘草以缓急止痛,泄泻不止,加党参、煨肉豆蔻益气固脱,或与真
人养脏汤合方加减。
本方重在温涩固脱,如属湿热下痢,不宜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主药赤石脂主要含硅酸铝,对炎症状态的
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既可减少异物的刺激,又可吸附炎性渗出物,故
有助于炎症之缓解,且能吸附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对慢
性菌痢及慢性肠炎的恢复亦甚有利。干姜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以增进食
欲。配伍和胃之粳米后,使全方具有保护胃肠粘膜、收敛止泻及止血的
综合效用。

740.驻车丸

方剂来源 唐.《千金要方》。
组成与用法 黄连180克 干姜60克 当归90克 阿胶90克
上药共为细末,以醋烊阿胶为丸。每服9克,日服3次,米饮汤送
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热养阴止痢。主治久痢伤阴,便血,或有滑脱
不禁,或泻下不畅,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菌痢,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病
症。例如。
(1)痢疾 本方合黄连阿胶汤,去干姜,治疗阴虚痢。患者症见痢
了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脐下急痛,虚坐努责,恶食,发
热烦渴,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有一定的疗效
<{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便血 本方治疗湿热蕴结肠道所致的便血,日久不愈,湿热未
尽而营阴已亏者,有一定的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久痢伤阴,时有便血之症。方用黄连清
热治痢,合以当归、阿胶养阴和血,并佐干姜温中止血,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泄泻不止、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久痢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烦渴,舌红绛少津等阴虚
证者,可加炒白芍、熟地炭、麦冬、山药。
凡急性痢疾、泄泻,或慢性痢疾、泄泻而证属脏腑虚寒者,不宜应用。

741.神丸
方剂来源 明。《内科摘要》。
组成与用法 肉豆蔻60克 补骨脂120克 五味子60克 吴茱.
萸30克
上药均研细末,另用生姜、红枣煮熟,取枣肉和末为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也可改用饮片
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久泻或五
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
薄白,脉沉细无力等症。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腹泻,各种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
肠结核等病症。例如:
(1)五更泄泻 本方加减,治疗20例。结果:痊愈16例,显效4
例(《新中医》1977年第1期)。本方合附子理中丸、桃花汤加减,治疗
30例。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免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大便正常
后,以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调理。结果:临床治愈(大便正常,1年以上
未复发)22例,显效(大便正常,3月内未复发)3例,好转(症状减轻,
停药1周后又复发)5例(《湖北中医杂志》1985年第6期)。
(2)过敏性结肠炎 治疗患病9年,日泻2--,3次者。结果:服药
20天,大便成形;续服1O天,大便正常,腹痛亦止。停药观察1个月,,
疗效巩固(《上海中医药杂志分1965年第10期》)。
(3)慢性结肠炎 本方加白芍、白术、山药、乌梅、陈皮、桂枝、柴

742.交泰丸
方剂来源 明。<韩氏医通》(原书有方无名,(四科简效方}定此
名)。
组成与用法 黄连30克 肉桂5克
.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5—2.5克,下午、晚上各服1
次,或临睡前1小时服。也可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交通心肾,安眠。主治由心火旺、肾阳虚所致心
烦不安,下肢不温,白天困倦、晚上不能入睡,舌红无苔,脉虚数等症。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症;又用于治疗心悸,虚劳,遗精。 .
遗尿,抑郁症,精神病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心肾不交证。方中黄连清心泻火以制偏
亢之心阳;肉桂温补下元以扶不足之肾阳,两药相合,相反相成,以交通
心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安、下肢不温、失眠、舌红无
苔、脉虚数,为其辨证要点。
阴虚不寐者忌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脾胃论》交泰丸,由炮姜、巴豆霜、人参、肉桂、柴胡、川椒、白
术、炒厚朴、苦栋子、茯苓、砂仁、炮川乌、知母、吴茱萸、黄连、煨皂角、紫
菀组成;主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
(2)《增补万病回春》交泰丸,由黄连、枳实、白术、吴茱萸、当归尾、
大黄、神曲组成;主治胸中痞闷嘈杂,不思饮食,大便坚。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在心火旺、肾阳虚患者的尿CA和尿17-OHCS
的排泄量中发现;心火旺患者24小时尿CA含量高于正常,肾阳虚患者
24小时尿17-OHOS含量低于正常。对3例24小时尿CA高于正常,
而尿17-OIcICS低于正常的患者应用本方交通心肾,随着症状的改善,
患者的24小时尿aA含量和尿17一OHCS含量均趋向正常,提示黄连泻
心火的部分药理作用与降低尿CA有关,肉桂温肾阳的部分药理作用
与提高尿17-OHCS有关。此亦即本方作用机理。

74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桂枝30克 炙甘草60克 煅牡蛎60克 龙骨6 0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通心阳,镇惊安神。主治心阳内伤,冲气上
逆,烦躁不安,心悸怔忡,多汗,不眠,脉浮或结代等症。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失眠,眩晕,遗精,带下,又有用于治疗盗
汗,遗尿,眼肌痉挛症等病症。例如:
(1)失眠 本方加石菖蒲治疗。患者失眠年余,夜梦纷纭,头晕耳
鸣,心悸多汗,脉微数,舌淡无苔。结果。服药3剂而安(《安徽中医学院
学报》1988年第工期)。
(2)眩晕 本方加干姜、附子、白术治疗。患者心悸肉困,虚汗淋
漓,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象虚数,左关弦劲,右关无力。结果;服药3
剂,晕定汗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3)遗精 本方加芍药治疗。患者16岁,遗精半年,症见夜难成
寐,精神疲困,面色黧黑,头晕心悸,四肢无力,舌质淡胖,脉象浮虚。结
果:服药6剂而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期)。
(4)带下 本方加乌贼骨、炮附子治疗。患者带下淋漓2年不愈,
舌质胖嫩,脉微无力。结果:服药10剂,带收脉旺;20剂痊愈(《安徽中
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5)遗尿 本方加白芍、大枣、益智仁、巴戟天治疗。患者5年来
夜夜尿床,每于精神紧张或疲劳过度,甚则一夜遗尿3次。结果;服药
5剂,遗尿即止;继服3剂巩固,随访半年未复发(《新中医净1986年第
7期)。
(6)眼肌痉挛症 本方加白附子治疗。患者左眼睑跳动3月不
愈。结果:服药2剂而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心阳内伤、烦躁心悸,以及火逆证下后,
误用温灸之症。方用桂枝扶助心阳,炙甘草补虚益气,配以龙骨、牡蛎
重镇安神,全方复阳安神,培本固脱,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冲气
上逆、心悸怔仲、多汗、不眠、脉浮或结代,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失眠,加酸枣仁、石菖蒲、远志;气虚,加党参、黄芪;伴阴
虚者,酌加生地、麦冬;寒甚,加重桂枝量,也可酌加干姜、熟附子等。

744.牡蛎散
方剂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 黄芪30克 麻黄根30克 煅牡蛎30克
上药共研粗末。每次9克,加浮小麦30克,同煎饮服。亦可用饮
片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固表敛汗。主治体虚,卫外不固引起的自汗、盗
汗。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病后、产后体虚,外科术后,肺结核,以及其
他慢性疾患出现的自汗或盗汗。例如。
自汗、盗汗 本方加减,治疗28例。其中属于病后者18例,手术
后者8例,新产者2例。结果:痊愈20例,其中自汗4例,盗汗10例,
自汗兼盗汗6例;基本痊愈5例,其中盗汗3例,自汗兼盗汗2例;自汗
减轻1例;无效2例,均是盗汗(《福建中医药>1966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方用牡蛎、麻黄根收敛止
汗,佐以黄芪益气固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体质虚弱,卫阳不
固,自汗、盗汗,为其辨证要点。.
为加强疗效,本方可加煅龙骨、糯稻根、瘪桃干等。临床如见气虚
自汗,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阳虚汗出,加白术、附子以助阳固表;
阴虚盗汗,加干地黄、白芍养阴止汗;血虚多汗,加熟地黄、何首乌以滋
养阴血。
若大汗淋漓不止,见有亡阳虚脱者,本方力缓,殊非所宜。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千金要方》牡蛎散,由牡蛎、白术、防风组成,主治卧即盗汗.
风虚头痛。
(2)《太平圣惠方》牡蛎散,由煅牡蛎、人参、白术、白芍、茯苓、麻黄
根组成;主治伤寒脉软弱,神气羸劣,虚汗不止。
(3)《世医得效方》牡蛎散,由牡蛎、麻黄根、黄芪、知母、浮小麦组
成;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

745.石脂禹余粮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
组成与用法 赤石脂(碎)30克 禹余粮(碎)30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涩肠止泻。主治泻利日久,滑泄不禁。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也可用于治疗子宫
功能性出血,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例如:
(1)久泻 本方加干姜、石榴皮、罂粟壳、芡实,可治疗慢性肠炎、
慢性结肠炎引起的久泻不止。
(2)白带过多 本方加煅牡蛎、乌贼骨、党参、炒白术,可治疗妇女
白带过多。
(3)月经过多 本方加党参、黄芪、熟地、石榴皮,可治疗子宫功能
性出血引起的月经过多。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泄泻。方用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的赤石脂,禹余粮,二药功效基本相同,相须为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
应用以久泻、带下、崩漏,伴面色萎黄、舌淡、脉虚无力,为其辨证要
点.
临床如见体倦乏力、气短等气虚证者,可加党参、黄芪、白术,形寒、
肢冷、腰膝酸软等肾阳虚衰证者,加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面色晦滞、
舌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小涩者,加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
凡急性泄泻等实证,不宜应用本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赤石脂所含硅酸铝对胃肠粘膜有吸附和保护
作用,能吸附消化道内磷、汞、细菌毒素、异常发酵产物及炎性渗出物,
并能覆盖肠粘膜,具有吸着性止泻作用,故可使肠胃粘膜的局部炎症得
以缓解.禹余粮则含有氧化铁及镁、钾、钠、磷等多种矿物质.

746.桃花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赤石脂24克 干姜6克 粳米30克
取赤石脂一半,与干姜、粳米加水同煎,米熟后,倾出汤汁,调入另
一半赤石脂末,分两次饮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中涩肠止泻。主治久痢,腹痛,便脓血,滑脱
不禁,舌淡白,脉迟弱或微细。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也有用于治疗胃、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宫颈炎等病症。例如:
(1)慢性阿米巴痢疾 本方以淮山药易粳米,并加龙骨、牡蛎、生
地榆、秦皮,治疗4例。结果;服药3—5剂均见效,继以健脾和胃法调
理1周而愈(《广东中医》1959年第4期)。
(2)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本方由炮姜炭易干姜,淮山药代粳
米,加乌贼骨、白芨、田三七、甘草,治疗虚寒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一般服药2--~3剂后均止血((闽东医药}1975年第工期)。
(3)宫颈灸 本方合四神丸治疗。结果。服药2剂,白带大减,再
服3剂,带下消失,改用附桂地黄丸调理而愈({新中医>1973年第5
期)。
(4)慢性痢疾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2剂而愈((江西中医药}
1959年第10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久泻久痢。方用赤石脂涩肠止血,合以
干姜温中、粳米和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久痢不愈、腹痛喜温
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手足厥冷、脉沉微者,加附子以温肾,腹痛者,加白芍、桂
枝、炙甘草以缓急止痛,泄泻不止,加党参、煨肉豆蔻益气固脱,或与真
人养脏汤合方加减。
本方重在温涩固脱,如属湿热下痢,不宜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主药赤石脂主要含硅酸铝,对炎症状态的
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既可减少异物的刺激,又可吸附炎性渗出物,故
有助于炎症之缓解,且能吸附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对慢
性菌痢及慢性肠炎的恢复亦甚有利。干姜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以增进食
欲。配伍和胃之粳米后,使全方具有保护胃肠粘膜、收敛止泻及止血的
综合效用。

747.驻车丸
方剂来源 唐.《千金要方》。
组成与用法 黄连180克 干姜60克 当归90克 阿胶90克
上药共为细末,以醋烊阿胶为丸。每服9克,日服3次,米饮汤送
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热养阴止痢。主治久痢伤阴,便血,或有滑脱
不禁,或泻下不畅,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菌痢,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病
症。例如。
(1)痢疾 本方合黄连阿胶汤,去干姜,治疗阴虚痢。患者症见痢
了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脐下急痛,虚坐努责,恶食,发
热烦渴,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有一定的疗效
<{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便血 本方治疗湿热蕴结肠道所致的便血,日久不愈,湿热未
尽而营阴已亏者,有一定的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久痢伤阴,时有便血之症。方用黄连清
热治痢,合以当归、阿胶养阴和血,并佐干姜温中止血,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泄泻不止、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久痢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烦渴,舌红绛少津等阴虚
证者,可加炒白芍、熟地炭、麦冬、山药。
凡急性痢疾、泄泻,或慢性痢疾、泄泻而证属脏腑虚寒者,不宜应
用。

748.四神丸
方剂来源 明。《内科摘要》。
组成与用法 肉豆蔻60克 补骨脂120克 五味子60克 吴茱.
萸30克
上药均研细末,另用生姜、红枣煮熟,取枣肉和末为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也可改用饮片
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久泻或五
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
薄白,脉沉细无力等症。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腹泻,各种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
肠结核等病症。例如:
(1)五更泄泻 本方加减,治疗20例。结果:痊愈16例,显效4
例(《新中医》1977年第1期)。本方合附子理中丸、桃花汤加减,治疗
30例。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免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大便正常
后,以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调理。结果:临床治愈(大便正常,1年以上
未复发)22例,显效(大便正常,3月内未复发)3例,好转(症状减轻,
停药1周后又复发)5例(《湖北中医杂志》1985年第6期)。
(2)过敏性结肠炎 治疗患病9年,日泻2--,3次者。结果:服药
20天,大便成形;续服1O天,大便正常,腹痛亦止。停药观察1个月,,
疗效巩固(《上海中医药杂志分1965年第10期》)。
(3)慢性结肠炎 本方加白芍、白术、山药、乌梅、陈皮、桂枝、柴
胡、茯苓、芡实等,治疗35例。结果;治愈(症状消失,镜检肠粘膜恢复
正常)20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肠粘膜粉红色,仍轻度水肿,血管走
行纹理不清)7例,有效(症状减轻。粘膜无明显变化)5例,无效3例
(<四川中医}1989年第工2期)。
(4)溃疡性结肠炎 本方内服,配合朱砂莲、炒银花、五倍子、藏青
果、肉豆蔻、乌梅、生甘草保留灌肠,治疗属脾肾阳虚型[0例。结果:基
本痊愈8例,显效58例。有效工2例,无效2例(《陕西中医》1989年第
1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脾肾虚寒泄泻。方由《本事方}的二神丸
和五味子散二方组成,二神丸功能温肾涩肠,合以五味子散温中止泻.
使命门火旺,脾气得运,大肠固涩,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清晨即
欲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泄泻无度,腰酸肢冷者,加附子、肉桂;久泻气陷脱肛者,
加人参、黄芪;升麻、柴胡,少腹痛甚者,加小茴香,木香,滑泄不止者,加
诃子、石榴皮。 ,
二神丸 ({普济本事方》),由补骨脂、肉豆蔻组成;功能温补脾肾.
涩肠止泻,主治脾肾不足,五更泄泻。五味子散((普济本事方》),由五味
子、吴茱萸组成;功能温中止泻;主治虚寒久泻。澹寮四神丸<《景岳全
书}),由补骨脂、肉豆蔻、木香、小茴香组成;功能温脾肾,行气滞;主
治久泻腹痛。医林四神丸((景岳全书》),由荜澄茄、木香、吴茱萸、香附
组成,功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治寒疝腹胀冷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四神丸及其组成二神丸、五味于散和单味五味
于、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
酰胆碱引起的痉挛,和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此外,四神丸的抑制
作用并非通过α-受体而起作用。
`

749.养脏汤
、 方剂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称纯阳真人养脏荡;奥
人养脏汤。
组成与用法 人参18克 当归18克 白术18克 肉豆蔻15克
肉桂24克 炙甘草24克 白芍48克 木香42克 诃子36克 罂
粟壳(蜜炙)108克
上药制为粗末。每次6克,水煎服。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中补虚,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之泄泻,痢
疾。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小儿泄泻,肠结核等病症。例
如:
(1)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本方为主,治疗34例。其中脾
肾虚寒、滑脱不禁型患者,用本方合四神丸、四君子汤等化裁与之。结
果:腹泻、腹痛等症消失半年以上,经追访症状未复发者13例,症状减
轻,次数减少,腹痛症减轻者13例;反复发作者经治短期恢复者6例,
无效2例(《肛肠杂志》1983年第3期)。本方加减,治疗49例。其中
慢性结肠炎41例,溃疡性结肠炎8例;病变轻度3工例,中度13例,重
度5例。胃寒肢冷,加干姜;腹胀纳差,加砂仁、厚朴;阳虚便血,加地榆
炭,脾肾阳虚,加仙灵脾、杜仲、补骨脂,肠粘膜溃疡,加儿茶。结果; 3
个月内,治愈29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2例。对治愈者29例
随访半年以上,复发2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2)小儿泄泻 本方加减,治疗13例。食积加神曲、楂炭,滑脱。
加石榴皮、柿蒂;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木通、茯苓;腹痛频泻,加香连丸;
呕吐,加藿香、姜半夏;内热,加银花、连翘,结果疗效良好(《福建中医
药》1964年第4期)。
.(3)痢疾后综合征 本方加减,治疗14例。患者均有腹泻、粘液
便、腹痛、下坠等症,7--10天为1疗程。结果:治愈13例,平均用药
6.7天,便次恢复正常2.2天,粪便外观恢复正常3。2天,腹痛消失2.7
天,无效1例(《解放军医学杂志》1965年第4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泄泻。方用人参、白术、肉桂、肉豆
蔻健脾温肾,配以罂粟壳、诃子涩肠止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
大便滑脱不禁、舌淡苔白、脉沉迟,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久泻脱肛,加黄芪、升麻等以升阳益气;泄泻无度、完谷不
化,四肢不温、脉沉微者,加干姜、炮附予以增强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的
作用,兼食积,加神曲、山楂。
下痢泄泻初起,邪气盛实,积滞未去或脾胃未虚者,禁用本方,湿热
引起的泄泻亦禁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证治准绳》养脏汤,有两方:1.由人参、甘草、白芍、白术、南
木香、肉桂、肉豆蔻、罂粟壳、诃子肉、生姜、大枣等组成,功能生津益气、
温肠止痢,主治下痢,2。由当归、乌梅肉、干姜、黄芪、白术、龙骨组成,主
治白痢频发。
(2)《世医得效方》养脏汤,由陈皮、枳壳、黄连、南木香、乌梅,罂粟
壳、厚朴、杏仁、甘草、黑豆、大枣等组成,主治五色痢。

750.脾肾双补丸
方剂来源 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组成与用法 人参500克 莲肉500克 菟丝子750克 五味子
750克 山萸肉500克 怀山药500克 车前子360克 肉豆蔻3 00
克 橘红180克 砂仁180克 巴戟天360克 补骨脂500克
上药共制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也可改用饮片水
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补肾健脾,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弱,腹痛久
泻,以及带下。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引起的久
泻,以及带下病症。例如:
带下 治疗脾肾阳虚型17例。结果:痊愈14例,显效工例,无效
2例(《浙江中医杂志}1984年第1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脾肾虚弱引起的久泻。方用健脾温肾的
人参、淮山药、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配合收敛固涩的莲肉、五味子、
山萸肉,理气醒脾的橘红、砂仁等;全方补而不腻,涩而不滞,为其配伍
特点。临床应用以久泻伴神疲倦怠、腰膝膝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其
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面色萎黄、食后脘闷不舒之脾虚证者,加神曲、
山楂、莱菔子;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泄之肾虚证者,加赤石脂、诃子
肉、淡附片。
水饮留肠或瘀阻肠络引起的慢性泄泻,不宜应用。

751.诃子皮散
方剂来源 金.《兰室秘藏》。
组成与用法 罂粟壳(蜜炒)1.5克 橘皮1.5克 炮姜1.8克
煨诃子2.l克
上药共研细末。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中涩肠止泻。主治虚寒泄泻.饮食不化,肠鸣
腹痛,脱肛及久泻久痢。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功能紊乱,结肠过
敏等病症。例如。
(1)慢性肠炎 以本方加党参、肉豆蔻、乌梅、黄连、葛根、木香等
为基础方,治疗89例。纳呆,加炒山楂;肝木乘脾,加白芍、防风;脾肾
两虚,加补骨脂、五味子。结果:痊愈64例,好转21例,无效4例(<四
川中医,1985年第2期)。
(2)霉菌性肠炎 本方加附子、石榴皮、补骨脂、莲子、白扁豆、白
芍、防风、黄连、干姜、苍术、通草、砂仁、小茴香等,治疗36例。药后大
便成形,每日1次;大便镜检无菌后即停用,改用参苓白术散调治。结
果:痊愈30例,显效4例,好转2例。平均治疗15日,治愈后3个月,
大便镜检均未发现霉菌孢子和菌丝(《北京中医)1989年第6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脏腑虚寒,慢性腹泻,痢疾等症。方用涩
肠止泻的煨诃子、罂粟壳,合以温中止泻的炮姜,为其配伍特点。临床
应用以久泻不止,伴神疲倦怠、脐腹隐痛、舌淡苔白、脉沉细,为其辨证
要点。
临床如见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等脾虚证者,加党参、白术、茯苓、炒
苡仁;形寒、肢冷、五更泄泻等肾虚证者,加肉豆蔻、破故纸、吴茱萸、赤
石脂等,泻后有不尽之感、腹部有固定刺痛的瘀阻肠络证者,加蒲黄、五
灵脂、当归、没药。
凡泄泻暴作,无论寒湿、湿热、伤食引起者,皆不宜应用.

752.固肠汤
方剂来源 近代。《观聚方要补》引叶氏方。
组成与用法 罂粟壳3 0克 甘草9克 炮姜9克 诃子肉9克
木香4。5克 陈皮12克 陈米1撮
水煎服。
‘ 功效与主治 功能涩肠止泻。主治泄泻不止,或久痢无腹痛
者。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也可用
于治疗带下不止者。例如:
(1)慢性肠炎 本方加减治疗。利下无度、久不愈者,加党参、白
术、茯苓,中阳不振者,加附子、肉桂;肠鸣腹胀者,加枳壳、焦山楂。
(2)慢性痢疾 本方加减治疗。久痢不止、大便夹有赤白粘冻者,
加石榴皮、黄芩炭;伴脾虚者,加生米仁、炒白术、炒扁豆;腹中隐隐作痛
者,加青皮、槟榔。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肠虚滑脱之证。方中罂栗壳、诃子肉等
收敛固脱,木香、陈皮理气导滞,炮姜温中;全方涩中寓通,温中兼补,为
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久泻、久痢,滑脱不禁,为其辨证要点。
一般临床应用罂粟壳量可酌减至9克左右。临床如见伴腹痛者,
可加枳壳、槟榔等理气导滞之品,中阳虚衰,加附子,气虚。加黄芪,党
参,带下不止,加黄芪、炒苍术、生米仁、椿根皮等。
凡肠中有积滞者不宜服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固肠汤,由石
榴皮、黄连、地榆、罂粟壳、茯苓组成;功能清肠止泻固脱;主治大肠有
热。利下赤白。肠中雷鸣,小便黄赤,气上冲胸等证。

753.没食子丸 .
方剂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与用法 没食子15克 地榆15克 黄柏6 O克 黄连45克
石榴皮30克
上药研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10-20丸,温水饮
送下,空腹时服。也可用饮片改煎剂.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清热凉血,收涩止痢。主治肠虚受热,泄痢颛数,大
便夹有鲜血,或便赤汁,稍伴腹痛者。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等。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肠虚血热痢下之证。方用没食子、石榴皮收
敛止痢,地榆,黄柏等清热凉血;坚阴止痢,清中有敛,为其配伍特点。临
床应用以痢下伴鲜血、腹痛不甚剧,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可酌加木香、槟榔。临床如见脾虚者,加党参、白术、扁
豆;血多者,加黄芩炭、丹皮炭。
若痢下初起,实邪积滞者。不宜应用。 .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百一选方}没食子丸,由白术、白茯苓、没食子、诃子组成,功
能健脾涩肠止泻,主治脏气虚弱.大肠滑泄,次数频多,日渐羸瘠,饮食
不下,以及久患赤白痢者.
(2)<小儿药证直诀)没食子丸,由木香、黄连、没食子、豆蔻仁、诃
子肉组成,功能理气涩肠止泻,主治小儿疳痢滑肠,腹痛泄泻,白
浊。

754.缩泉丸
方剂来源 宋。{妇人良方}.
组成与用法 山药180克 乌药180克 益智仁180克
上药共研细末,冷开水泛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也
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肾止遗,缩尿固涩。主治下元虚冷,小便频
数,小儿遗尿。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小儿或成人遗尿;亦用于治疗老人、妇人及
病后因脏气虚衰引起的小便不禁等病症。例如.
(1)小儿遗尿 本方加黄芪、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治疗2工例。
结果:治愈1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愈用药时间2-10天(《吉林
中医药)1988年第5期).
(2)小便不禁 本方加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桑螵蛸等治疗,有
一定疗效。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肾气腹寒昕弓\起的小便频数、小儿遗尿
及小便不禁等症。方用温补脾肾、固涩小便的益智仁、山药,配以温振
肾与膀胱气化的乌药,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小便自遗或不禁,伴
神疲怯寒、腰膝酸软、苔薄舌质淡、脉细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肢冷畏寒明显,可加菟丝子、肉苁蓉、鹿茸、附子;面咣、气
短等肺虚证者,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湿热下注,下焦瘀血引起的小便频数,滴沥不畅、时有遗尿等症,禁
忌应用.

755.固脬丸
. 方剂来源 宋。<全生指迷方>。
组成与用法 制菟丝子60克 茴香30克 附子(炮,去皮脐)15
克 桑螵蛸(炙焦)15克 戎盐0.3克
上药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空腹米汤送
下。也可改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补肾固脬。主治肾虚遗尿,小便不禁等症.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肾气虚弱所致的遗尿、小便不禁。方用
菟丝子、附子温肾固摄,配以桑螵蛸收敛缩尿,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
用以遗尿或尿后余沥难尽伴面色咣白、少气懒言、舌淡、脉虚细无力+为
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腰酸膝软、头昏无力,可加川断、狗脊、桑寄生、沙菀蒺藜
等,老年人小便不禁而兼体倦乏力,不耐劳累等气虚证者,加用党参、黄
芪、制黄精等。
固脬汤 (《沈氏尊生)),由桑螵蛸、黄芪、沙菀蒺藜、山.茱萸、当归,
茯神、茺蔚子、白芍、升麻、羊脬组成;功能益气升阳,补肾固摄,主治气
虚小便不禁。固胞汤(<杂病源流犀烛》),由桑螵蛸、升麻、当归、茯神、茺
蔚子、黄芪、沙菀子、山茱萸、白芍、羊肚等组成,功能益气养血,补肾固
涩,主治产后小便失禁,或脬损。

756.巩堤丸
方剂来源 明.<景岳全书)。
组成与用法 熟地60克 菟丝子(酒煮)60克 白术(炒)60克
北五味子30克 益智仁(酒炒)30克 破故纸(酒炒)30克 附子
(制)30克 茯苓30克 家韭子(炒)30克
上药共研细末,山药粉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酒或温
开水送下。亦可用饮片加入适量淮山药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阳益肾,固涩止遗。主治命门火衰,肾阳不足
所致小便频数,遗尿或排尿不禁,腰痠,形寒,舌淡,脉虚软而迟者。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肾功能减退引起的夜尿增多,老人排尿失
禁及小儿习惯性遗尿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弱引起的小便频数、遗尿、排尿不
禁等证。方用熟地、菟丝子补肾益精,益智仁、破故纸、家韭子、附子温
肾助阳,配以五味子固精止遗,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小便频数,
遗尿,伴腰酸、形寒、舌淡、脉虚软而迟,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证者,加党参、黄芪,畏
寒肢冷明显,加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鹿角胶等,遗精、滑精者,加煅龙
骨、煅牡蛎、金樱子、芡实等。
凡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频数、肺中痰热以致肺气不宣而遗尿者,不
宜应用本方.

757.浊固本丸
方剂来源 明。{医学正传}.
组成与用法 莲花须60克 黄连(炒)60克 白茯苓30克 砂
仁30克 益智仁30克 半夏(汤浸七次,去皮脐)30克 黄柏(炒)
30克 甘草(炙)90克 猪苓76克
上药为细末,蒸饼为丸。每服6-9克,日服2-3次,空腹温酒或
温开水送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固肾健脾.主治小便混浊,遗精。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遗精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肾元不固,湿热下注所致的尿频尿浊,遗
精之证.方用莲须固肾涩精、分清别浊为主,配以黄连、黄柏清热燥湿
祛浊,茯苓、猪苓健脾渗湿,益智仁温肾固元,诸药合用,使湿热去,清浊
分,肾元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小便混浊、遗精、神疲腰酸、苔
腻,为其辨证要点。
, 临床如见小便混浊、自如米泔、凝如膏糊者,可加萆藓,下元虚冷
者,加乌药;兼小便淋沥者,加车前子、木通。 。

758.膏淋汤
方剂来源 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与用法 生山药30克 生芡实18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大生地(切片)18克 潞党参9克 生杭芍9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益肾健脾,固涩止淋。’主治膏淋小便如脂,形体
消瘦,舌淡,脉细数无力者。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秘尿系统结石。
以及乳糜尿等病症引起的小便不畅,尿如脂膏或米泔水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脾肾虚亏所致膏淋证。方用山药、芡实、
党参补益脾肾,龙骨、牡蛎固脱涩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小便
不畅、尿如脂膏、舌淡脉细数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淋出如脂、形疲乏力,腰膝酸软等肾虚证者,加山萸肉、沙
菀蒺藜、莲须;腹胀尿涩不畅者,加乌药、益智仁、小茴香。 ,
凡小便灼热疼痛、苔黄腻、舌质红之实证膏淋症,不宜应用本方。
金锁固精丸
方剂来源 清。<医方集解}。
组成与用法 沙菀蒺藜(炒)60克 芡实60克 莲须60克 龙
骨(酥炙)30克 牡蛎(煅粉)30克
上药共研细末,莲子粉糊为丸。每晚临睡服,每服9克,淡盐汤或
温开水送下。亦可用饮片,加入适量莲子肉,水煎服,各药用量按比例
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固肾涩精。主治遗精,滑泄,腰酸耳鸣,神疲乏

759.金锁固精丸
方剂来源 清。<医方集解}。
组成与用法 沙菀蒺藜(炒)60克 芡实60克 莲须60克 龙
骨(酥炙)30克 牡蛎(煅粉)30克
上药共研细末,莲子粉糊为丸。每晚临睡服,每服9克,淡盐汤或
温开水送下。亦可用饮片,加入适量莲子肉,水煎服,各药用量按比例
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固肾涩精。主治遗精,滑泄,腰酸耳鸣,神疲乏
力,四肢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男子不育症,遗精,滑精,妇女带下,重症肌
无力等,也有用于乳溢,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例如:
(1)遗精 治疗因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肺结核以及虚劳
所引起的遗精,属于肾阴亏损,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神疲乏力、形
体消瘦、舌红少津、脉弦细带数者,有一定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2)膏淋(乳糜尿) 本方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膏淋虚证,见病久不
已,或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不著,形体消瘦,腰酸膝软,头晕无力,
舌淡苔腻,脉细数无力者,有\.定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
(3)重症肌无力 治疗右眼上睑下垂,四肢无力,咀嚼困难,喘息
气短者。患者曾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未效,改用本品,每服12克,、日
服3次,淡盐水送服;并食鳖鱼、猫肉。结果:服药2周后,病情明显好
转,四肢有力能行走;续再长期服用而痊愈。连续观察6年未见复发
(《新中医}1973年第5期)。
(4)乳溢证 本方改汤剂,加柴胡、炒麦芽、黄芪、青皮、甘草、诃
子水煎服治疗。患者53岁女性,乳胀并有乳汁分泌,每日可挤出100--,
150毫升,伴头晕目眩、夜尿频多、心悸食少。结果:服药6剂而愈(《新
中医》1986年第5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遗精、滑泄。方用芡实、沙菀子补肾涩
精,佐以龙骨、牡蛎、莲须涩精止遗;全方既能补肾精不足,又能涩精液
之外泄,补涩同用,标本兼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遗精滑泄、腰
酸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尿频、畏寒、脉沉弱而偏于肾阳虚者,加补骨
脂、山萸肉以温补肾阳;有梦而遗、心烦不眠、舌红少津、脉细数而偏于
肾阴虚者,加龟板、女贞子等;肾阴虚有火,加知母,黄柏;腰痛甚者,加
狗脊、桑寄生、杜仲、续断等;兼见阳痿,加锁阳、巴戟天、淫羊藿、仙茅
等。
病因下焦湿热,或相火偏旺而遗精者,非本方可治。
固精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由肉苁蓉、阳起石、鹿茸、赤石脂、
川巴戟、韭子、白茯苓、鹿角霜、龙骨、附子等组成;主治嗜欲劳伤,肾元
不固,梦遗白浊之证。固精丸(《丹溪心法》),由知母、牡蛎、龙骨、黄柏、
芡实、莲心、茯苓、远志(一方加山萸肉)组成;主治心神不安,肾虚泄精。
固精丸(《济阴纲目》),由牡蛎、桑螵蛸、龙骨、白石脂、白茯苓、五味子、
菟丝子、韭子组成,主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泔,或如凝脂等。

760.金锁固精丸
方剂来源 清。<医方集解}。
组成与用法 沙菀蒺藜(炒)60克 芡实60克 莲须60克 龙
骨(酥炙)30克 牡蛎(煅粉)30克
上药共研细末,莲子粉糊为丸。每晚临睡服,每服9克,淡盐汤或
温开水送下。亦可用饮片,加入适量莲子肉,水煎服,各药用量按比例
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固肾涩精。主治遗精,滑泄,腰酸耳鸣,神疲乏
力,四肢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男子不育症,遗精,滑精,妇女带下,重症肌
无力等,也有用于乳溢,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例如:
(1)遗精 治疗因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肺结核以及虚劳
所引起的遗精,属于肾阴亏损,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神疲乏力、形
体消瘦、舌红少津、脉弦细带数者,有一定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2)膏淋(乳糜尿) 本方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膏淋虚证,见病久不
已,或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不著,形体消瘦,腰酸膝软,头晕无力,
舌淡苔腻,脉细数无力者,有\.定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
(3)重症肌无力 治疗右眼上睑下垂,四肢无力,咀嚼困难,喘息
气短者。患者曾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未效,改用本品,每服12克,、日
服3次,淡盐水送服;并食鳖鱼、猫肉。结果:服药2周后,病情明显好
转,四肢有力能行走;续再长期服用而痊愈。连续观察6年未见复发
(《新中医}1973年第5期)。
(4)乳溢证 本方改汤剂,加柴胡、炒麦芽、黄芪、青皮、甘草、诃
子水煎服治疗。患者53岁女性,乳胀并有乳汁分泌,每日可挤出100--,
150毫升,伴头晕目眩、夜尿频多、心悸食少。结果:服药6剂而愈(《新
中医》1986年第5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遗精、滑泄。方用芡实、沙菀子补肾涩
精,佐以龙骨、牡蛎、莲须涩精止遗;全方既能补肾精不足,又能涩精液
之外泄,补涩同用,标本兼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遗精滑泄、腰
酸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尿频、畏寒、脉沉弱而偏于肾阳虚者,加补骨
脂、山萸肉以温补肾阳;有梦而遗、心烦不眠、舌红少津、脉细数而偏于
肾阴虚者,加龟板、女贞子等;肾阴虚有火,加知母,黄柏;腰痛甚者,加
狗脊、桑寄生、杜仲、续断等;兼见阳痿,加锁阳、巴戟天、淫羊藿、仙茅
等。
病因下焦湿热,或相火偏旺而遗精者,非本方可治。
固精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由肉苁蓉、阳起石、鹿茸、赤石脂、
川巴戟、韭子、白茯苓、鹿角霜、龙骨、附子等组成;主治嗜欲劳伤,肾元
不固,梦遗白浊之证。固精丸(《丹溪心法》),由知母、牡蛎、龙骨、黄柏、
芡实、莲心、茯苓、远志(一方加山萸肉)组成;主治心神不安,肾虚泄精。
固精丸(《济阴纲目》),由牡蛎、桑螵蛸、龙骨、白石脂、白茯苓、五味子、
菟丝子、韭子组成,主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泔,或如凝脂等。

761.水陆二仙丹
方剂来源 宋。《洪氏集验方}。
组成与用法 芡实 金樱子 .
上药各等分,将芡实研末,金樱子熬膏,拌和制成丸。每服6~-,9克,
日服2次,盐汤送下。
功效与主治 功能固涩止遗。主治肾虚遗精,滑精。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膀胱癌,妇女阴道炎,宫颈炎等
病症。例如。
(1)遗精 本方合知柏地黄丸,治疗由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
炎等引起的遗精,属于肾阴亏虚,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神疲乏力、
形体瘦弱、舌红少津、脉来弦细带数者,有一定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膀胱癌 本方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膀胱癌证属脾肾气虚,
见尿血、排尿不畅、淋沥不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辄气短、舌淡有齿
痕、脉象沉缓者。有一定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肾虚精关不固,妇女白带过多之证。方用
芡实性甘味涩,金樱子酸涩收敛,甘能益肾,涩能固脱,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腰酸乏力、遗精、带下、脉沉软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头昏目眩、耳鸣腰痠、形瘦、舌红少津、脉弦细带数的肾阴
亏虚证者,可合知柏地黄丸同服,或本方加知母、黄柏、丹皮、地黄、山
药、萸肉等水煎内服,滑精频作、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而弱的肾
阳不足证者,用菟丝子、家韭子、补骨脂、鹿角胶等煎汤送服。
复方金樱子糖浆 (嚷中药知识手册}),即本方加韭菜子,改为糖
浆剂;功能补肾,固精,止带;主治肾虚遗精。滑精,以及妇女体虚白带过
多等病症.

762.螵蛸散
方剂来源 宋。<本草衍义》。
组成与用法 桑螵蛸30克 远志30克 菖蒲30克 龙骨30克
人参30克 茯神30克 当归30克 龟甲(醋炙)30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晚睡前,党参汤调下6克,亦可用饮片作汤剂,
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调补心肾,固精止遗。主治小便频数,或遗尿、
滑精,心神恍惚,健忘等。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老人排尿失禁,小儿遗尿,肾功能减退的夜
尿增多;亦有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等病症。例如。
(1)遗尿症 本方合缩泉丸改汤剂,治疗15例。结果:痊愈11例,
好转4例,其中服药20剂以上3例, 30剂以上7例。 40剂以上5例
({浙江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
(2)小儿尿频 本方加减,治疗51例。结果:服药2—7日治愈
49例,2例未追踪到结果({黑龙江中医药>1990年第1期)。
(3)子宫外脱症 本方加黄芪24克、升麻9克、柴胡9克,水煎内
服,外用益母草15克、枳壳15克水煎熏洗治疗。结果:服药4剂后,子
宫显著回缩,再以本方加减,服药3剂而愈(《广东中医》1959年第1
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遗尿或小便频数。方用桑螵蛸、龙骨补
肾固精止遗,人参、菖蒲、远志益气安神定志,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
以遗尿尿频、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遗精、脉细弱者,加山萸肉、沙菀蒺藜;滑精、健忘、心悸、
失眠等,加五味子、枣仁;小便频数属心肾不足者,加淮山药、山萸肉。
下焦火盛以致小便短赤涩痛者,不宜服用本方。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千金方}桑螵蛸散,由桑螵峭、鹿茸、牡蛎、黄芪、人参、厚朴、
赤石脂组成;主治阳气虚弱,小便频数,或为遗尿。
(2)《太平圣惠方》桑螵蛸散,由桑螵蛸、鹿茸、牡蛎、甘草、黄芪组
成,主治肾气虚寒,小便数少,或时频数,或夜间尤数。
(3)<重订严氏济生方}桑螵蛸散,由单味桑螵峭12枚组成,主治
妊娠小便不禁.

763.菟丸
方剂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 菟丝子150克 白茯苓90克 石莲子(去壳)60

上药共研细末,酒煮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空腹、盐汤送
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健脾补肾。主治遗精,滑精,妇女白带过多
等。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遗精,滑精,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脾肾气虚之遗精及白带过多。方用补肾
健脾、固精止带的菟丝子,白茯苓.合以收敛固涩的石莲子,为其配伍特
点。,脑床应用以遗精或白带伴面色少华、精神萎软、苔白、舌淡、脉细
弱,为其辨证要点。
如见腰膝酸软等肾虚证者,可加沙菀蒺藜、山莱萸、芡实、金樱子,
带下色白而稀,头晕乏力之脾虚证者,加党参、白术、白芍、萆藓。
凡肝火偏盛、湿热下注、阴虚火旺所引起的遗精、白带过多,不宜应
用本方。

764.三才封髓丹 ,
方剂来源 元.<卫生宝鉴》。
组成与用法 天门冬15克 熟地黄15克 人参15克 黄柏90
克 砂仁45克 炙甘草22.5克
上药共研细末,面糊为丸。每次9克,以肉苁蓉15克煎汤去渣,食
前送下。也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降火涩精。主治气阴亏虚引起的遗
精,体倦神疲,头晕耳鸣,腰腿酸软,苔薄舌红,脉细无力者。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遗精,早泄,口腔及咽部溃疡等病症。例
如,
(1)遗精 本方改汤剂,加黄连、灯心等,治疗因神经衰弱、前列腺
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遗精,属于心肾不交,症见每多梦中遗精、次日头晕
心悸、神疲体倦、小便短黄而有热感、舌质红、脉细数者,有一定疗效
({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早泄 本方合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治疗早泄属于阴虚火
旺,症见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者,有一定疗效
(《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不足、遗精之证。方用人参益气,合
热地、天冬、黄柏等滋阴降火,俾气阴资而虚火降,为其配伍特点。临床
应用以梦中遗精,伴神疲体倦、口干、舌红、脉细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小便短黄有热感等心移热于小肠证者,可加黄连、.灯心、
淡竹叶;眩晕、腰酸、耳鸣等肾阴亏虚证者,加知母、山萸肉、淮山药;头
晕头痛者,加天麻、菊花、钩藤等。
封髓丹 (《普济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用肉苁蓉煎汤送
服;功能泻火止遗;主治肾火妄动,梦遗滑精等匳。

765.三才封髓丹 ,
方剂来源 元.<卫生宝鉴》。
组成与用法 天门冬15克 熟地黄土5克 人参15克 黄柏90
克 砂仁45克 炙甘草22.5克
上药共研细末,面糊为丸。每次9克,以肉苁蓉15克煎汤去渣,食
前送下。也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降火涩精。主治气阴亏虚引起的遗
精,体倦神疲,头晕耳鸣,腰腿酸软,苔薄舌红,脉细无力者。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遗精,早泄,口腔及咽部溃疡等病症。例
如,
(1)遗精 本方改汤剂,加黄连、灯心等,治疗因神经衰弱、前列腺
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遗精,属于心肾不交,症见每多梦中遗精、次日头晕
心悸、神疲体倦、小便短黄而有热感、舌质红、脉细数者,有一定疗效
({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早泄 本方合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治疗早泄属于阴虚火
旺,症见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者,有一定疗效
(《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不足、遗精之证。方用人参益气,合
热地、天冬、黄柏等滋阴降火,俾气阴资而虚火降,为其配伍特点。临床
应用以梦中遗精,伴神疲体倦、口干、舌红、脉细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小便短黄有热感等心移热于小肠证者,可加黄连、.灯心、
淡竹叶;眩晕、腰酸、耳鸣等肾阴亏虚证者,加知母、山萸肉、淮山药;头
晕头痛者,加天麻、菊花、钩藤等。
封髓丹 (《普济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用肉苁蓉煎汤送
服;功能泻火止遗;主治肾火妄动,梦遗滑精等匳。

766.真丸
方剂来源 明。《景岳全书》。
组成与用法 菟丝子500克 牡蛎(煅)120克 金樱子(去子、蒸
熟)120克 茯苓12 0克
上药共研细末,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酒或盐开水送下。亦
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补肾固精。主治肾虚遗精、滑精,腰膝酸软,面
白少华,苔白舌淡,脉沉细而弱者。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肾气虚弱所致的遗精、滑精。方用补肾
健脾的菟丝子、茯苓,配以收敛固精的金樱子、煅牡蛎,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遗精、滑精、面白少华、苔白舌淡、脉细弱,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头昏、耳鸣、舌红、脉细数等阴虚证,可加知母、黄柏、廾
皮、地黄;畏寒肢冷等阳虚证,加补骨脂、家韭子、鹿角胶、芡实。
凡肝火偏盛、湿热下注、痰火内蕴引起的遗精证,不宜应用本方。

767.秘元煎
方剂来源 明。《景岳全书}。
组成与用法 远志(炒)2。4克 山药(炒)6克 芡实(炒)6克
枣仁(炒,捣碎)6克 白术(炒)4.5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3克
人参6克 五味子14粒 金樱子(去核)6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调补心脾,固精止遗。主治遗精,滑精,尿浊及
妇女白带过多等,而兼神疲乏力、健忘、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
者。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遗精,滑泄,糖尿病,妇女阴道
炎,慢性宫颈炎,乳糜尿等病症。例如:
(1)精浊 治疗精浊,症见病情迁延日久,涩痛全无,属于心肾不
足者,有一定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后期合并肾病、脉管炎等,证属阴阳两虚
者,有一定疗效((北京医学}1980年第4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心脾气虚型遗精带浊等证。方用远志、枣
仁、五味子养心安神定志,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重在补益脾气,山
药、芡实、金樱子收敛固涩;共奏补益心脾,固精止遗之效,为其配伍特
点。临床应用以遗精、白带、尿浊而伴神疲乏力、健忘、心神恍惚、舌淡
苔白、脉细弱,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气短、乏力明显,可加黄芪、党参;腰膝疫软、耳鸣者,加沙
菀蒺藜、莲肉;口干、尿黄者,加苦参、黄柏、知母、草藓等。
凡阴虚火旺之遗精、下焦湿热之白带、尿浊,不宜应用.

768.秘精丸
方剂来源 宋。(严氏济生方》。
组成与用法 煅牡蛎 菟丝子 生龙骨 五味子 韭子(炒) 桑
螵峭 白茯苓 白石脂(煅)
上药各等分,研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日服2
次,盐酒、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肾补虚固涩。主治肾虚腰膝痠软,下焦虚寒,
肾元不固,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如脂如膏,或小便失禁,小儿夜间遗
尿,尿液清长,余沥不尽,小便不畅,遗精早泄,阳事不举,女子带下.月
经崩漏不止等。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乳糜尿,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小儿遗尿,
男子性功能失调,肾虚带下,月经崩漏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气化不利等病
证。方用温阳益肾固精的韭子、菟丝子、五味子、桑螵蛸等药,与秘精固
涩健脾的牡蛎、龙骨、白石脂、白茯苓等药同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
用以小便失禁、尿液清长频数、余沥不尽、遗精早泄、阳事不举等,为其
辨证要点。
. 临床治乳糜尿,可用萆藓、车前子、乌药、益智仁等煎汤送服,前列
腺炎小便不爽,可用木通、黄柏、泽泻、路路通等煎汤送服。
凡属湿热下注、肾虚火旺等症,非本品所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证治准绳》秘精丸,由炮附子、煅龙骨、肉苁蓉、牛膝、巴戟天
组成;功能温肾固精;主治元气不固,梦泄遗精。 .
(2)《医学心悟》秘精丸,由白术、山药、茯苓、茯神、莲子肉、芡实、
莲须、牡蛎、黄柏、车前子、金樱子组成,功能健脾益肾。泻火秘精;主治
相火偏盛,湿热下注,遗精白浊。

769.无名丹
方剂来源 元.《世医得效方}。
组成与用法 苍术500克 龙骨30克 赤石脂60克 大川乌
30克 破故纸60克 川楝子90克 茴香30克 莲肉30克 茯苓
30克 远志30克
上药研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30丸,渐
加至100丸,食前服,温酒、米饮或盐汤送服。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
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阳健脾,固精止带。主治男子遗精,妇人带下
等证。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遗精,白带.性功能减退以及不育、不孕症
等病症。例如:
(1)遗精 以本方加金樱子、芡实为基础方,可治疗阳虚所致的遗
精、滑精。如腰酸者,加杜仲、续断;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
(g)不育症、不孕症 以本方加仙灵脾、仙茅为基础方,可治疗男
子不育症、妇女不孕症。如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腰膝酸软者。加巴
戟天、苁蓉、菟丝子。 ‘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遗精,白带。方用益肾温阳之川乌、破故
纸、茴香,配以健脾化湿之莲肉、苍术、茯苓,涩精止带之龙骨、赤石脂,
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遗精、白带,兼有畏寒、肢冷、舌苔薄白,或
带下清稀,为其辨证要点。

770.威喜丸
 
方剂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 黄蜡120克 白茯苓120克(用猪苓7.5克同煮后.
去猪苓)
将苓研为细末,熔黄蜡调和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
送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补脾肾。涩精气。主治元阳虚惫,精气不固,小
便余沥,白浊,遗精,妇人白带、白淫,小便如米泔等。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遗精,妇女慢性阴道炎引起的白带过多等
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或肾亏引起的男子遗精,妇女白带
过多。方用黄蜡解毒生肌,合以白茯苓健脾益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
应用以遗精、白带兼见腰酸体倦、舌淡脉细弱,为其辨证要点。 ’
本方丸剂可与汤剂处方同时服用,以增加疗效。临床如见面色咣白
或萎黄、纳少便溏等脾虚证者,可用党参、白术、黄芪、淮山药等煎汤送
服;头晕、腰膝酸软等肾阳虚者,用菟丝子、潼蒺藜、桑螵峭、芡实等煎汤
送服。
 
771.完带汤
方剂来源 清.《傅青主女科》。
组成与用法 白术30克 山药30克 人参6克 白芍15克
车前子9克 苍术9克 甘草3克 陈皮1.5克 黑荆穗1.5克 柴
胡1。8克 .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补中健脾,化湿止带。主治妇女带下色白或淡
黄、清稀无臭,并见面色咣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濡弱者。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子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等病症。例
如:
(1)慢性子宫颈炎 本方加减,治疗慢性宫颈炎白带过多47例。
气虚者,加黄芪、黄精;血虚者,加熟地黄、熟首乌,肾阴虚者,加女贞子、
桑寄生;肾阳虚者,加熟附片、肉桂,夹湿热者,加茵陈、黄柏,夹湿毒者,
加银花、连翘。服药最少者15剂,最多者46剂,大多为20-30剂。结
果:治愈25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江苏中医杂志>1987年第4
期)。
(2)慢性阴道炎、附件炎 本方随症化裁,并加黑大豆、合欢皮、女
贞子、当归、黄柏,治疗白带过多患者7例。结果均获愈(《江西中医药》
1959年第5期)。
(3)脾虚带下 治疗因脾虚引起的带下、湿浊头痛和经行泄泻、经
行水肿等症,多有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9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白带。方用白术、
山药、人参以补中健脾,配以苍术、陈皮、车前子等燥湿、利湿,并佐以柴

胡、白芍舒肝解郁,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带下色白、清稀、舌淡苔
白、脉濡弱.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腰酸甚者,加杜仲、菟丝子等以补肾强腰,腹痛者,加艾
叶、香附以理气止痛;兼少腹冷痛,加乌药、香附、小茴香以温经散寒止
痛;白带清稀如崩者,加鹿角霜、巴戟天、海螵蛸以温肾固涩止带。
湿热带下、色黄或赤白、稠粘臭秽、苔黄脉弦者,非本方所宜。

772.清带汤
方剂来源 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与用法 生山药30克 生龙骨18克 生牡蛎]8克 海螵
蛸12克茜草9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益肾健脾,固涩止带。主治妇女赤白带下等症。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等病症。例如;
白带 以本方加苍术、黄柏、椿根皮、土茯苓、蒲公英等为基础方,
治疗274例。其中急、慢性盆腔炎16,1例,阴道炎67例,宫颈糜烂48
例,生殖器肿瘤5例。湿热甚,加龙胆草、熟大黄,少腹痛,加延胡、乌
药;腰酸痛甚者,加续断、牛膝;脾虚甚者,加茯苓等;阴痒者,加用“杀虫
止痒外洗方。(土槿皮、蛇床子、狼毒、雄黄)。结果:痊愈(白带复常,其
他症状消失)179例,显效(带下显著减少,其他症状明显好转)58例,
有效(带下减少,其他症状好转)28例,无效(治疗3周无改善者)9例
(<新中医》1983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等症。方用益肾健脾的生
山药,配以固涩止带的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
用以白带清冷、量多、苔薄、脉细,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等肾阳虚证者,可加
菟丝子、潼蒺藜、肉桂、制附子等,带下赤白、质粘稠,头昏、烦躁等肾阴
虚证者,加知母、黄柏、熟地、山萸肉。
凡带下量多,质粘有臭气而见苔黄厚腻之湿热证或带下赤白、质粘
如脓样之热毒蕴蒸之证,不宜应用.

773.带丸
方剂来源 明。《济阴纲目}。
组成与用法 当归(洒洗) 川芎 白术 人参 山药 杜仲(姜
汁酒炒去丝) 香附 破故纸(酒炒) 牡蛎(火煅) 椿根皮(酒炒)
续断 青黛
上药各等分(青黛减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日服2—
3次,温开水送服。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与主治 功能补气调血,益肾止带。主治气血不足,脾肾两
虚,带下不止。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糜烂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脾肾两虚的带下证。方用人
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当归、川芎、香附养血调血,杜仲、破故纸、续断
益肾强腰,为扶正固本部分,配以椿根皮、煅牡蛎收涩止带,为治标部
分;标本兼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带下缠绵清稀、神疲面咣、腰
膝酸软,为其辨证要点。
原书加减法,。腹痛,加玄胡索、小茴香,肥人,加姜半夏;瘦人,加酒
炒黄柏,冬月,加炮姜少许3夏月,加黄柏。”
千金止带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由香附(制)、椿根
皮、红鸡冠花、补骨脂、木香、白芍、杜仲、白术、砂仁、续断、玄胡索、小茴
香、牡蛎(煅)、人参、川芎、当归、青黛组成,功能补脾肾,补气血,化湿
热,止带下;主治妇女脾肾不足,气血两虚,下焦湿热,赤白带下,腹痛
腰酸,四肢倦怠,精神不振。

774.易黄汤
方剂来源 清.《傅青主女科}。
组成与用法 炒山药30克 炒芡实30克 黄柏(盐水炒)3克
车前子(酒炒)3克 白果10枚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止带。主治湿热蕴阻下焦引起的妇女
带下粘稠色黄之症。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等病症。例如。
白带 本方为主,治疗110例。其中包括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
宫颈糜烂及慢性盆腔炎,并配合苦参、蛇床子、花椒、枯矾水煎外洗。结
果:服蓟2—12剂后,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89例,显效2例(《浙江中
医杂志》1987年第8期)。本方加味,治疗80例。其中阴道炎19例,宫
颈炎30例,宫颈糜烂24例,阴道滴虫7例。气虚,加茯苓、白术、升麻、
甘草;寒湿,加肉桂、党参,自术、升麻;湿热,加茵陈、茯苓、苦参、薏仁,
肝郁实火,加黄芩、龙胆草、柴胡,湿热赤白带,加苍术、白术、茯苓、白
茅根、丹皮等。结果:痊愈41例,显效36例,无效3例(<辽宁中医杂
志》1986年第7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妇女带下症。方用健脾化湿
的山药、芡实、车前子,配以清热燥湿的黄柏、固涩止带的白果,为其配
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带下粘稠、色黄、苔薄黄、脉濡,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带下量多,伴胸闷口腻、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濡略数之湿
热较重者,可加茵陈、木通、猪苓、茯苓、椿根皮。

775.樗树根丸
方剂来源 元。<丹溪心法》。《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名愈带
丸。
组成与用法 椿根皮45丸 白芍6克 良姜炭9克 黄柏6克
上药共研细末,而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也可
作汤剂水煎服,仟蓟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湿热,止带下。主治妇女黄白赤带杂下.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带下过多症。方用清
化湿热、固涩止带的椿根皮,配以清热利湿的黄柏,并以辛热散寒止痛
的良姜炭为反佐,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白带淋漓不断、质稠秽
味、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等肝火证者,加龙胆草、山栀、黄芩、
木通;带下色赤者,加生地、阿咬.丹皮、牛膝;带下色黄绿粘稠、小溲短
赤之湿毒下注者,加土茯苓、苦参、泽泻、车前子。
凡山于脾气虚弱或肾气不足所引起的白带过多者,均不宜应用本
方。
愈带丸方中蓟量比例,与本方有所不同。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饲鹤亭集方》愈带丸,由熟地、白
芍、当归、黄柏、良姜、川芎、椿根皮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大体相
同.

776.侧柏樗皮丸
方剂来源 明.《医学入门)。
组成与用法 樗皮60克 侧柏叶15克 黄柏15克 黄连15克
香附30克 白术30克 白芍药30克 白芷9克
.匕药共研细末,粥糊为丸。米汤送服,每服9克,日服2次,也可用
饮片作汤剂,各药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止带。主治白带过多,苔黄,脉濡数。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慢性阴道炎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妇女湿热白带。方用樗皮、侧柏叶除湿
收敛止带,配以黄柏、黄连清热泻火,白术健脾化湿,为其配伍特点。临
床应用以带下量多、质粘气秽,苔黄、脉濡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白带色黄、阴痒、小便短赤湿热证者,本方改汤剂,加茵
陈、栀子、猪苓、茯苓等;兼头晕、烦躁易怒等肝火证者,加龙胆草、黄芩、
木通、车前子等。
凡白带清冷、质稀薄、小腹冷感、小便清长、舌淡、脉沉迟之肾阳虚
证,带下赤白、质粘、舌红、脉细数之肾阴虚证,均不宜应用本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肠炎(腹泻)-----处方集
慢性泄泻---慢性泄泻方
内科临床秘方第七十至七十九
经典名方 《伤寒论》理中汤 治风祛寒祛湿常用方剂
巧治结肠炎
民间散佚中医名方总钩沉(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